第24章 求人幫忙
唐朝明眼珠子一轉,她和連淮舟上去的時候,四表哥他們在下面談了些什麽她不知道,但是根絕流芳的行為舉止來說,肯定是知道連淮舟身份的人,她猜想是不是流芳跟四表哥提示了些什麽呢?
這麽一想,唐朝明便是直言道之前強勢進滄瀾醫館,擄走連淮舟,為唐朝仕看病,當然她是以唐朝仕的角度來說的,只言了連淮舟是唐朝明請過來的大夫,而後又在族長宴請賓客時候遇上過。
那個時候唐朝途還沒有回來,自然是不清楚的。
說完以後,唐朝途嘴角抽了抽,道。“明明任性妄為還是一點都沒有變化啊!”
唐朝明也是厲害的,四表哥這麽說她,她一副完全不認為在埋淘自己的樣子,甚至還出言附和說道。“對啊。”
完全是認為四表哥唐朝途是在誇獎自己……
“對了,四表哥,我與連大哥知己之交,并不清楚他的來歷,今日飲茶之時,我在怎麽覺得那幾人神情有些怪異啊!”唐朝明裝出一副無辜的模樣,百思不得其解的詢問唐朝途,眼眸純淨,完全沒有任何算計打量。
唐朝途嘆了口氣,又拍了拍唐朝明的肩膀,語氣有些殷羨之意,贊嘆道。“這天底下,連姓之人,又在燕都能夠讓兵部尚書之子顧流芳都恭恭敬敬的人,除了連上将軍以外,還能夠有誰?”
上将軍是一個職位,唐朝明很清楚,但是她不曾了解燕都的局勢,其中糾葛她并不清楚。
最讓唐朝明疑惑的是,連淮舟自稱為本王,真的只是連上将軍家的孩子?能夠自稱本王,這雖然本身就是為了讓唐朝明出言詢問,但是唐朝明很清楚的知道連淮舟絕對沒有說謊。
“九章啊,雖說太子殿下已然戰死沙場,可是作為太子妃母家連氏的實力可不簡單啊!軍權盡握啊!”唐朝途沒有發覺唐朝明走神想事情的行為,他自顧自的往前走,一邊感嘆道。
最後,神情十分認真的回頭對唐朝明說道。“九章,這可是一個好機會!能與連上将軍府上的貴人結交,日後你若真入了官場,唐家能夠站穩腳跟,連着為兄臉上都有光啊!”
——太子母妃!
聽到這四個字的時候,靈光在唐朝明腦海裏面一閃而過,只是現在唐朝明并沒有機會詢問自己心中的疑惑。
她看着唐朝途,明了他所言,能夠讓唐家擠入世家行列,光是經商是不可以的,所以唐家在他們這一輩的人中,都要其專注于科舉,只有入朝為官,才能夠讓唐家光耀起來。
“四表哥,我有一事想要求你。”如今唐朝途對自己抱有殷切希望,當然也是搭着連淮舟的光,這是最好和唐朝途提自己事情的時機。
Advertisement
唐朝途疑惑的嗯了一聲,看着唐朝明一臉嚴肅的模樣,禁不住有些好笑的戳了戳唐朝明的包子臉,而後道。“什麽事情啊,這麽嚴肅?四表哥要是能夠幫你的,定當竭盡全力。”
如果在今天沒有遇上連淮舟以前,唐朝明很清楚自己這個四表哥不會答應的這麽爽快,畢竟以往并不曾交集甚多,如今她和連淮舟知己之交,有用的地方多了很多,唐朝明可以确定,自己現在要求的事情,唐朝途一定會二話不說的應下。
唐朝明咧了咧唇,幹咳了兩聲,道。“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就希望四表哥前往京城的時候,能夠邀我一同前往。”
如今周氏視他們兄妹二人為眼中釘,如果放在以前,周氏一定會想盡辦法拖延唐朝仕進燕都的時間,最好是拖到及冠以後再去參加科舉,最好再來一個發揮不好之類。
周氏不願意讓唐朝仕出人頭地,高過于她的兒子女兒,如今舉人的名號已經讓她十分不快了,如果唐朝明開口說要進京,不用想也知道周氏會以各種理由不讓他們趕考。
可是由四表哥開口就不同了,四表哥是族長的嫡孫,怎麽也代表了一下宗族的意思,再加上唐朝明前些日子,讓周氏接手庫房的時候,氣的半死,再有過兩天就發現庫房裏面有些東西是假的以後,肯定是想盡辦法趕他們走,而讓四表哥開口則就是一個機會。
就像剛要睡覺,就有人送上枕頭。
唐朝途回來以後,聽叔伯說過唐家雙胞胎的事情,自然是了解唐朝明小小要求之下,蘊含着什麽東西。
他看着這個娃娃臉的小孩,忍不住嘆了口氣,就沖着這一聲四表哥,他也是要幫忙的,更何況這小子還能力出衆,聰敏才智,小小年紀就高中舉人,而後又和連上将軍府上貴人相識,這孩子無疑是光耀唐家的一大助力。
“這等小事,還被你小子弄得這麽嚴肅!”唐朝途笑着拍了拍唐朝明的後腦勺幾下,而後給出承諾。“改明兒,我讓你族長爺爺親自上門,你安心的收拾東西吧!”
唐朝明喜形于色,連連向唐朝途道謝。
兩表兄弟關系拉近了不少,互相告別的時候,唐朝明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随意問了一句。“四表哥,你之前說當今太子戰死沙場是怎麽一回事啊?”
“唉……這是誰說得準呢?邊疆說戰死就戰死,誰又知道是怎麽死的呢,事情都過去五年了,你這小子不知道也是正常的,當今聖上最喜歡的兒子就是這個太子,聽說得知太子戰死以後,陛下還吐血了的呢!”唐朝途湊在唐朝明耳邊,悄悄的說着傳聞的事情。
唐朝明皺起了眉頭,聽四表哥的意思,這太子的死有蹊跷啊!
“說起來啊,最可憐的是太子生前留下的唯一子嗣,自己父親死訊剛傳來,他母妃就殉情了,那皇長孫一個人孤零零的活着,聖上在衆皇子還沒有封王的時候,就直接給這皇長孫封了一個永寧王。”唐朝途忍不住唏噓起來。
他們都不是燕都人,對于皇家權利漩渦裏面的事情并不是很了解,最多作為一個旁觀者感嘆可憐幾句。
但是,唐朝明聽到永寧王的時候,心中的疑惑就清明了很多,現在就有一個說法可以解釋為什麽連淮舟是流芳口中連上将軍府上的貴人,為什麽又自稱本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