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鬼祟2
幺娘的骨子裏或許是有着一股子巾帼不讓須眉的魄力,一旦真的看見這鬼怪模樣的男人現了身,聽他言談好像是能夠與人溝通的樣子,心裏非但不那麽害怕了,反而湧起一陣好奇。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虛無缥缈的男鬼,雖然身形有些模糊,聲音更是像從深井裏飄上來的。可他那張斯文俊秀的面孔對幺妹來說簡直是生平僅見。唯獨這一點,就是“一美遮百醜”連帶着讓小姑娘的膽子都壯了不少。
這附近的人日日頂着海風日曬,男人們都是面膛黑紅,皮膚也多半有些粗糙。而眼前這個人影,面容雖然只是隐約可見,但是與幺娘記憶中的男人比起來,就好比常人印象中萬裏豪情的荒漠戈壁比之隽永秀麗的江南山水。
雖然時景不同各有千秋,但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總歸是見識的越少的才越有吸引力。
總之在幺娘看清對方樣貌之後,心中的恐懼更是淡去了三分。
“你究竟是誰?為什麽會在這裏?”小姑娘怯生生的問着對方。
男鬼:“我也不記得了,自我有意識起,便一直待在這裏。”他一邊說一邊皺了皺眉,臉上疑惑的神情更甚。
幺娘:“那你是原先供奉在這裏的海神老爺嗎?”
男鬼搖了搖頭:“我不知道,但應該不是。雖然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這待了多久,但時間應該不會太長。”
幺娘:“那你是……鬼嗎?”
男鬼點了點頭。
“雖然很多事我記不清了,但是我心裏好像明白,自己已經死了,現在這個樣子就是鬼了吧。”
幺娘一時語塞,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将這對話繼續下去。其實換做是別人,可能早就吓得落荒而逃,可幺娘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彼此交流幾句之後,心中的恐懼竟是煙消雲散。
她從小就聽過鬼故事,可眼前的這個飄在半空中的男人似乎和故事裏說的一點也不一樣。
“你一個人待在這裏嗎?為什麽不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人。”
男鬼搖了搖頭:“我不記得自己有沒有家人了。而且我也沒辦法離開這裏。”
Advertisement
幺娘:“沒辦法?”
男鬼一板一眼的開始解釋:“我只要一離開這裏,意識就會變得更加模糊。等我再清醒過來的時候,總是發現自己又回來了。”
他看上去很苦惱,幺娘瞧見了心中竟然莫名升起一陣同情,她的搖了搖頭笨拙的開口安慰道:
“你都沒辦法離開嗎,太可憐了。”
男鬼輕嘆一聲:“其他的倒也沒什麽,只是我總是單獨帶着,實在是悶了。你還是我清醒過來之後,第一個和我說話的人呢。”
幺娘突然覺得他可憐極了,小姑娘一時心軟:“那我以後有空就來看看你,陪你說說話吧。”
男鬼聞言似是有些不敢相信,反複确認道:“你是說真的嗎?”
幺娘板着小臉一副鄭重其事的模樣點了點頭。
男鬼聞言露出會心的微笑,幺娘發現對方一笑起來臉上竟然還有若隐若現一雙小小的梨渦。她不禁在心中嘆息:如果對方還活着,那該是一個多麽好看的男人吶……
雖然一開始打算保守秘密,遵守自己和對方的這個約定。可如今在父母的反複逼問下,幺娘終究還是露了怯。
畢竟自己的兄長因此昏睡了數日,也不知道身體究竟遭受了什麽傷害。幺娘心中終是有些後怕的。
人鬼殊途,沒準正是因為自己一時心軟的輕信才害了自己的哥哥。對方一開始沒有害自己,說不定是為了去害更多的人。
幺娘下定決心将之前發生的一切告知自己的父母和哥哥,而這事實真相将夫妻倆震的目瞪口呆。
荒廢的海神廟鬧鬼的消息傳了出去,期間仍舊有幾個不信邪和膽子大的男人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去那久無人至的地方瞧上一瞧。
這倒好了,這幾人結伴而去,雖然當天就各回各家,但一個個看上去都是失魂落魄的模樣。接下來發生的情況,與水生當日所遇別無二致。
一時間風言四起,有人說廟中的是被歹人謀害的客旅,有人說是生前惡貫滿盈之人死後怨氣郁結化成的邪祟,還有不少人覺得是因為海神廟長久沒有香火拜祭,海神爺爺因此發了怒,下降顯靈特來警示,如果不能拿出滿意的祭品,海神爺爺就要發怒了,說不得會掀起驚濤駭浪,将整個海角村都淹沒。
總之越到最後越誇張,實情已經變得含混不清,逐漸成了謠傳的怪談越發沒了邊際。
海角村人人自危,再沒有人敢出海。生怕被觸怒的“海神”降下雷霆怒火,讓親人們有去無回。
那些去過海神廟而後回來的男人們,無一不是精神恍惚了好一陣子。事後整個人也像是失了精氣,将養了好一陣子才緩過神來。
只有幺娘一人完全不受其害。
因此也傳出了一些不好的傳聞。
幺娘一口咬定對方就是一只鬼,而自己不過是膽子大了些,和對方說過幾句話而已。只是這些話在旁人耳中實在難以信服。竟有好事之徒開始編排幺娘和她口中男鬼的香豔故事。
此時她尚雲英未嫁,女兒名節不容有失。幺娘父母毅然決定要找人将那鬼給收複了,拿出證據證明給村裏人瞧瞧。
只是江湖游走的捉妖收鬼之人多半都是徒有其名,并非是真正的玄門修士。往往都是靠着兩手糊弄人的把戲招搖撞騙,給人批命算卦都要将好的說成壞的,賣個關子再出售化解之法。
至于真的有蹊跷的詭秘事件,反倒是教人覺得棘手,不敢輕易接下。況且幺娘家中雖然不缺衣食,可也不是大富之家。能夠的酬勞也是有限。
因此這件事因為接連數人離奇遭害,雖然尚且不曾致命,卻無人能預斷後續還會發生些什麽。這玄之又玄的鬼神怪談,由着數人親身經歷,如今被傳的是沸沸揚揚。
因為有數名親歷者作證,此事算是證據确鑿。一時間還真的沒有半吊子敢接下這單生意。
直到李攸寧和綠竹聽聞有人說起此事,而她們身上的錢又恰好快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