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雙胞胎挨揍
太子望着跑得比兔子還快的弟弟們,笑罵一聲:“沒出息!”
弘晏和弘曜見狀, 相視一眼, 阿瑪笑了, 沒事啦?
“張起麟,把孤的鞭子拿過來,在書房的長幾上面。”太子話音一落, 偌大的廳堂裏忽然變得安靜極了, 掉根針都能聽見。
有些事情可一不可二。張起麟見太子鐵了心要教訓兩個小阿哥,不敢再找借口。到書房裏把鞭子拿過來,遞給太子時,張起麟不安道:“爺,您輕一點。”
太子:“孤教訓兒子還需要你教?!”
張起麟打了個激靈,連忙退出去。
弘晉張了張嘴,一見他阿瑪沉着臉, 好像很生氣, 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額娘……”弘晏看到近在咫尺的鞭子, 淚水在眼眶裏打轉。
石舜華假裝沒聽見。
弘曜眼珠一轉,雙手撐地, 起來就朝石舜華跑去。然而,他剛邁出去一步, 太子抓住他的胳膊, 啪啪兩鞭子, 弘曜整個人僵住, 頓時忘了哭泣。
“阿瑪, 我…我再也不敢,不敢了。”弘晏看到弟弟一動不動,終于知道怕,眼淚刷一下流下來。
太子拿着鞭子的手一頓,并沒有心軟,給大兒子兩鞭子。随即,吩咐嬷嬷把他倆抱回房上藥,又罰他們晚上不準吃飯。同樣被罰的還有“助纣為虐”的弘晉和弘皙。
李佳氏心疼兒子,本想偷偷拿點東西給兒子吃,一出門聽到對面東廂房裏傳出來的哭聲,李佳氏不敢再往前走一步。
“爺,吃飯吧。”石舜華道,“戌時了。”
太子放下鞭子,重重嘆了一口氣:“你還吃得下去?”
“弘晏和弘曜這麽大的孩子,對什麽都好奇,以後指不定闖什麽禍呢。他倆一闖禍,您就不吃了,身體哪能受得了。”石舜華做主,“阿笙,擺飯。”
太子揚眉,看着她:“你倒是心大,孤打的不是你兒子?”
“妾身下不去手,否則都不用您動手。”石舜華,“再說了,妾身也只能護他們一時。咱們啊,總有老去的那一天。”
太子望着兩個兒子的房間,隐隐聽到哭聲,不禁道:“孤像他們這麽大的時候,也沒他倆這麽調皮。弘晉和弘皙也聽話,他倆到底像誰吶。”
“您別往我身上想。”石舜華道,“妾身小時候也很聽話。不然啊,也不會被汗阿瑪選中嫁給爺。追根究底,還得找您的弟弟們。”
“他們……”太子不禁搖頭,“今晚真幹得出來。”話音一落,聽到一聲尖叫,太子忍不住皺眉,“孤沒用多大力氣,他倆幹嚎什麽呢。”
石舜華:“您的手勁大,他倆年齡小,皮子細嫩,您覺得沒使勁,妾身估計他倆的屁股都被你打紫了。”
“吃了飯去看看?”康熙從未動手打過太子,無論太子犯了多大錯,康熙都是跟太子講道理。以致于石舜華剛生下弘晏和弘曜,太子曾暗暗發誓,他也要做個像他汗阿瑪那樣的阿瑪。
怎奈兩個嫡子是鬼見愁,還沒滿月就把太子氣得想揍他們一頓。今兒真逮到機會,太子又擔心把兒子的屁股打出血,第二鞭子時只是輕輕打一下。不過,兩鞭子打在同一個地方,便給弘晏和弘曜造成一種第二下比第一下還痛的錯覺。
石舜華見他們哭的打嗝,也認為太子下手很重,也擔心第一次挨揍的雙胞胎吓到了:“他們睡着了咱們再去。”
屁股火辣辣的痛,弘晏和弘曜手拉着手,睡着了還哼哼唧唧的哭。
石舜華褪下兒子的裏衣,看到兩個兒子的屁股變成紫黑色,忍不住埋怨:“他倆還沒兩歲,您怎麽下手這麽重?”
太子眼中劃過一絲心疼:“孤不想以後三天兩頭得揍他們一頓。”
“但願他倆經過這次,以後再撒謊也不敢太過分。”石舜華給兒子穿好裏衣,看到倆小孩眼皮通紅,吩咐嬷嬷,“明兒一早,用熱雞蛋給他倆敷敷眼。”
“敷什麽,讓他倆疼幾天,長點記性。”太子說着,拉起石舜華,“走了。”到東次間就剝石舜華身上的旗袍。
石舜華連忙抓住他的手,“還沒洗漱。”
“孤不嫌棄你醜。”太子道,“待會兒一塊洗。這次你必須得生個乖巧懂事的出來。”
石舜華不禁翻個白眼:“你當孩子是我一點一點捏出來的?我倒是想,可惜老天爺不同意。今兒沒心情,改天再說。”
“愛妃,舜華,你今兒剛拜的菩薩。”太子手下不停,“咱們得趁熱打鐵,拖太久菩薩就把你給忘了。”
“爺……”石舜華感覺到身體一輕,條件反射一般掙紮,人到了床上。
翌日,石舜華拖着酸軟的身體到東廂房,便看到兩個兒子拿着勺子吃飯,也沒叫嬷嬷喂,沒讓嬷嬷哄,十分乖巧。
“好吃嗎?”石舜華問。
弘晏和弘曜渾身一震,扭臉看清來人,小哥倆癟癟嘴,滿臉委屈:“額娘……”
“知道錯了?”石舜華蹲下伸出手。弘晏和弘曜扔下勺子,滑下椅子撲到她懷裏,“以後還敢不敢?”
雙胞胎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
“你們阿瑪昨兒怕你們出事,為了找你們晌午飯都沒吃。”石舜華道,“額娘并不是偏心才不帶你們去,弘晉和弘皙過幾天得種痘,種痘很危險,額娘才帶他們去拜菩薩。等你們種痘的時候,額娘也會帶你們去。”
弘晏好奇地問:“種痘是什麽?”
“種痘啊,就像一種治天花的藥。”石舜華道,“得天花的時候再種痘,是不能把天花治好,要死人的。于是呢,我們就得提前種痘。”
“種痘就不得天花了?”弘曜問。
石舜華點了點頭:“是的。弘晉和弘皙以後無論生什麽病都不會死了,因為那些病都沒有天花厲害。”
“額娘,我也要種痘。”弘晏道。
石舜華笑道:“你倆還小。好好吃飯,長得高高的,明年這個時候就給你們種痘。”
“我們聽話。”小哥倆異口同聲。
石舜華:“額娘相信弘晏和弘曜是乖孩子,知錯會改。屁股很痛吧?你們以後再調皮,你們阿瑪會連額娘一塊打。”
“為,為什麽啊?”弘晏皺眉,“阿瑪不講道理。”
石舜華:“你們阿瑪忙外面的事,額娘照看家裏,你們歸額娘管,額娘沒把你們教好,你說阿瑪會不會生額娘的氣?”
弘晏和弘曜抿抿嘴,低下頭:“額娘,對不起。”
“額娘沒怪你們。”石舜華道,“人都會犯錯,你們阿瑪也會。但你們阿瑪知錯就改,以後也不會再犯,所以你們阿瑪是太子,叔叔伯伯都得聽你們阿瑪的話。”
“額娘,我們聽話,是不是也會當太子?”弘晏問。
石舜華擡頭看兩側的嬷嬷一眼。
“奴婢什麽都沒聽見。”嬷嬷想也沒想,脫口而出。
石舜華收回視線,試問:“你們想當太子?”
弘晏和弘曜連連搖頭,斬釘截鐵:“不想!”
石舜華詫異:“不,不想?為什麽?太子不好麽?你九叔可怕你阿瑪了。”
“不好。”弘晏說着,一頓,“弟,我忘了,你說。”
弘曜抓着小腦袋想了想:“太子身體不好。大哥說,阿瑪天天吃藥,額娘,我不要吃藥,很苦的。”
“好好好,咱不吃藥。”石舜華怕他說着說着哭了,連忙說,“你阿瑪生病是累得,不是因為他是太子。弘曜,當太子還有好處,想罰誰就罰誰。”
“才不是呢。”弘晏道,“大哥說,有個禦史可壞了,阿瑪和額娘都喜歡他,還得讓他當官。”
石舜華挑眉:“嬷嬷,弘晉還跟他倆說過什麽?”
“禀報主子,什麽都說。”嬷嬷道,“比如十四阿哥好,德妃娘娘不好。四福晉好,三福晉不好,大福晉最壞。有事可以找四爺,見着他們大伯一定得躲得遠遠的。”
石舜華不禁嘆氣:“他一個五歲大的孩子,瞎操什麽心啊。”
“額娘?”弘晏不安地問,“大哥說的不對?”
石舜華:“弘晉說得對。額娘覺得你倆還小,打算等明年再跟你們講這些。沒想到弘晉提前跟你們說了。”
“額娘,我們可以不當太子嗎?”弘曜還記得這茬。
石舜華:“額娘可以答應你們。但是你倆現在還小,又不聽話,你們阿瑪不會聽你們的。像你們十四叔那麽大,懂事聽話,也跟着師傅學好多東西了,再跟你們阿瑪說,他見你們那麽乖,一高興就同意了。”
“額娘,我要吃飯,快快長大。”弘晏說着,轉過身,“嬷嬷,碗給我。”
石舜華起身把兩個兒子抱椅子上:“吃了飯去跟弘晉和弘皙說聲謝謝,他倆昨兒為了救你們倆,晚飯也沒吃。”
“大哥,二哥好。”弘曜抓着勺子,“額娘,九叔,十叔,十一叔,十二叔,十三叔,十四叔都不好。”
石舜華想到昨晚的事就想笑:“他們是怕你們阿瑪。”
“大哥也怕啊。”弘晏的潛意思,弘晉就沒丢下他倆。
石舜華:“弘晉聽話,沒犯過錯。叔叔們不乖,經常犯錯,你們阿瑪都給他們記着呢,他們是怕你們阿瑪連他們一塊揍。”
“怪不得。”弘晏理解,“額娘,九叔說,阿瑪很厲害,是不是真的?”
石舜華:“你們阿瑪厲害的地方是處理大事。你們皇瑪法出去玩的時候,天下所有事都是你們阿瑪處理。要不是有你們阿瑪在,你們皇瑪法可沒機會出去玩。對了,明年正月,你們皇瑪法還得去五臺山,留下來處理政務的是你們阿瑪。”
“阿瑪好可憐啊。”弘晏道,“額娘,我以後再也不說阿瑪不厲害了。”
石舜華欣慰:“弘晏真乖。”
“額娘,五臺山在哪兒啊?”弘曜很好奇。
石舜華:“五臺山在山西,離這邊很遠。一來一回得一個月吧。”
“阿瑪要忙一個月?”弘晏伸出小手指,“皇瑪法真舒服。”
石舜華眼皮一跳:“你倆想去?”
“我們可以去?”弘晏好奇地問。
石舜華:“你倆年齡小,還沒到啓蒙年齡,可以出去玩玩。不過,必須得跟長輩在一塊。不然,不喜歡你阿瑪的人會把你倆抓走,讓你們阿瑪心急。”
“還有人不喜歡阿瑪?”弘曜問。
石舜華:“你們大伯啊。你們十四叔的額娘,還有你們三叔和三嬸啊。”
“那我們不出去啦。”弘晏和弘曜互看一眼,“長得像阿瑪那麽高再出去玩兒。”
石舜華可不想把倆兒子養成井底之蛙:“你們跟着皇瑪法,他去哪兒,你們就去哪兒,有皇瑪法保護你們,沒人敢把你倆藏起來。”
“對啊。”弘晏眼前一亮,“額娘,我們去找皇瑪法。”
石舜華連忙攔住:“不急。離明年去五臺山還有一百多天呢。先吃飯,吃了飯去跟弘晉和弘皙說聲謝謝。還有啊,這事不能告訴他倆。他倆得看書識字,落下太多功課,師傅會生氣的。”
“師傅生氣會打板子。”弘晏聽弘晉說過,“兒子不講。”
“真乖。”石舜華看着倆兒子吃好飯,先去弘皙那兒,接着又去找弘晉,才回正殿等着太子回來用早膳。
石舜華閑下來,便問:“阿笙,太後還沒去給四公主添箱?”
“沒有。”阿笙道,“主子,崔掌櫃昨兒跟你說,有工匠要試着做西洋鏡,想再招一些洋人教他們。你跟崔掌櫃說您得跟爺商量商量,您可別忘了,崔掌櫃那邊還等您回話呢。”
石舜華道:“爺回來我就說。”
“爺快回來了。”阿笙看了看自鳴鐘,沒到一刻鐘,太子就進來。阿笙立刻出去吩咐膳房人擺飯。
石舜華把崔掌櫃的打算告訴太子。
太子想笑:“你從哪兒找的掌櫃,整天琢磨怎麽給你賺錢。
“買的。”石舜華道,“每逢大災大難,總會有一些無家可歸的人。妾身會親自去街上挑人,十個裏面總能挑出一個品行不錯的。爺,崔掌櫃的意思,他可能會找幾十個洋人。這事要是被告到汗阿瑪那裏,汗阿瑪會不會亂想?”
“想什麽?叛國麽。”太子道,“孤明兒就跟汗阿瑪說一聲。”
康熙此時最擔心的不是東宮奪權,而是太子可能還活不過他。以致于康熙聽到太子妃的鋪子又要招洋人,想到的不是太子妃圖謀不軌,而是太子妃又有錢了。小兒子們出宮,有錢的太子妃又會送幾千兩銀子的東西。
康熙想也沒想就同意了。
第二天去寧壽宮給太後請安,康熙不忘跟太後說,太子妃的鋪子真能做出西洋鏡,就叫太子妃送太後一面穿衣鏡。
太後很清楚巴掌大的西洋玻璃鏡有多貴,聽到康熙的話吓一跳,直呼不用,不用,她年齡大了,用不着了。
康熙見太後還跟他客氣,便說,這事就這麽定了,他回頭就跟太子說。
太後不由自主地想到太子妃請她幫個忙,她還思前想後的,總覺得對不起太子妃。于是,就趁機跟康熙說她給四公主準備的東西。
康熙聽太後說完,才說:“皇額娘,您得再添四樣。小四此去喀爾喀蒙古意義重大,咱得讓蒙古王爺知道咱們有多看重小四。”
太後:“那哀家就多添點。這幾天天氣不錯,明天又是個雙數,哀家想明天去給小四添箱。”
“嬷嬷去就行了。”康熙道,“她一個小輩,用不着您親自過去。”
太後笑道:“哀家閑着也是閑着。當初小三出嫁,哀家就親自過去了,小四這邊必須得過去。你剛說過,小四下嫁意義重大。”
康熙:“那就依皇額娘。朕還有些事,就不陪您用午膳了。”
“皇上有事盡管忙去吧。”太後送走康熙就使心腹去請蘇麻喇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