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太子妃拜佛
随石舜華前去寧壽宮的謝嬷嬷想不明白, 她主子跟太後說那麽多到底想幹麽。于是,回到毓慶宮謝嬷嬷便跟石舜華使個眼色。
石舜華叫阿笛和阿笙把兩個兒子帶出去,屋裏瞬間只剩兩人, 石舜華就問:“嬷嬷有事?”
“福晉,您是想借太後的手查內務府?”謝嬷嬷問。
“不是!”
“啊?”謝嬷嬷驚訝,“那就是四公主的妝奁?可是內務府以次充好的事被太後捅出來, 受益的是四公主。您這是幫四公主啊。主子, 四公主可是想把‘陪嫁嬷嬷’那事推您身上。您不反擊就算了, 怎麽還幫她?”
石舜華輕笑一聲:“我沒那麽好心。大喜的日子被查出妝奁中摻雜次品,你說四公主會不會覺得晦氣?嬷嬷啊,別想那麽複雜, 我只是想膈應四公主而已。
“至于太後會怎麽認為,汗阿瑪會不會因此嚴懲內務府,我根本不關心。反正日後爺登基,他們會被一鍋端。再說了, 養肥了才好宰, 對不對?嬷嬷。”
謝嬷嬷哭笑不得:“那您有沒有想過太後沒聽明白,您要怎做?”
“太後沒經過多少事, 身邊的宮女和嬷嬷不是傻子。”石舜華道:“放心啦,嬷嬷, 宮裏這些人啊,一句簡單的話也能琢磨出七八種意思, 何況我今兒說那麽多, 這會兒指不定怎麽商量呢。”
“即便太後聽明白了, 萬一不出手呢?畢竟她不怎麽管事。”
“太後不出手,還有宜妃呢。”石舜華道,“我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宜妃有三個兒子傍身,她不怕內務府。若是知道四公主的妝奁有問題,她不會忍而不語。四公主可是她看着長大,跟親閨女一樣。
“你使人盯着寧壽宮,假如太後真不去公主所,四公主出嫁前兩天,你再把妝奁有大問題的消息放出去。”
“大問題?”謝嬷嬷一愣,“內務府還沒準備好,主子怎麽就知道妝奁有問題?”
石舜華:“四五天前我使人去布貴人那裏一趟,布貴人說三公主出嫁時,許多東西都不怎麽好。三公主想着布貴人在宮裏,怕她得罪了內務府,惹得內務府克回頭扣布貴人的東西,便忍了下來。我問過爺內務府的事,如今內務府管事還是早幾年那些人。你說他們還敢不敢弄鬼?”
“一回生二回熟,他們肯定敢。”謝嬷嬷說着,一頓,“他們就不怕宜妃娘娘?”
“孫嬷嬷怕不怕太子?謝嬷嬷,財帛動人心啊。”石舜華笑道:“宮裏稍稍有腦子的人都知道陪嫁嬷嬷的事,四公主沒請示汗阿瑪。估計怕我教訓她,汗阿瑪問她時就沒往我身上推。
“可是流言傳出來了。我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這事擱誰都得生氣。內務府那些捧高踩低,膽大包天的奴才指不定認為弄些次等貨給四公主,我還會誇他們。”
謝嬷嬷想了想:“內務府月底把妝奁送過去,太後若是十月初去公主所給四公主添箱,離四公主出嫁還有一個多月,到那時事情早已平息,也膈應不到四公主啊。”
“嬷嬷,沒那麽快。”石舜華笑道,“次品換回好的,內務府就得出去采買。比如蘇繡,是從蘇州運過來的。路途遙遠,指不定四公主出嫁前一日都湊不齊,還得換成別的把妝奁塞滿。”
“堂堂大清公主,妝奁不齊是夠晦氣。”謝嬷嬷不禁慶幸她一直安安分分。否則……謝嬷嬷看了看身邊的人,不禁打了個哆嗦。
寧壽宮正殿,太後的兩個心腹宮女守門口,太後和她的兩個心腹嬷嬷豎起耳朵聽蘇麻喇姑說:“太後,您十月中再去給四公主添箱。”
公主出嫁,太後和皇上随便挑幾樣東西送過去就成了。因四公主下嫁意義重大,太後怕康熙回頭添太多,見康熙還沒給四公主添箱,太後那份比照三公主出嫁時準備好了,也沒使人送過去。端是怕跟康熙差太多,顯得她這個皇祖母小氣。
太後:“萬一皇上月初送過去,見哀家沒去給四公主添箱,問起哀家來,哀家該怎麽說?”
“不會的。”蘇麻喇姑道,“頭三個公主出嫁,蒙古迎親隊來到京城後,皇上才去給公主添箱。如今喀爾喀蒙古的人還沒影,沒那麽快。”
“等等,蘇麻,這事不行。”太後突然想到“被蒙古王爺知道內務府以次充好,豈不是打皇上的臉?蘇麻,我看還是算了吧。”
蘇麻喇姑扶額:“太後,無論太子妃想借妝奁整內務府,還是借內務府鬧得四公主心煩意亂,寝食難安,或者一箭雙雕。咱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啊,教訓內務府的包衣奴才。”
“姑姑說得對。”嬷嬷道,“太子妃有一句話,奴婢覺得很有道理。內務府工匠拿着月錢,來修房頂漏水是他們應該做的。他們非但拖拖拉拉,修好了之後沒領到賞錢,還老大不高興。咱們憑什麽打賞啊。這是哪家的規矩麽。”
“天家規矩。”蘇麻喇姑道,“也不知道是哪個主子開的頭,如今不給點銀角子都使喚不動一個包衣奴才。”說着,頓了頓,“太後,以太子妃的秉性,您不去四公主那裏,太子妃也會在四公主出嫁前搞出點事。”
“那她幹麽跟哀家說那麽多?自己去做好了啊。”太後是真不明白。
“您先前都說了,太子妃怕別人誤會她故意挑事,希望您出面。”嬷嬷說:“您是長輩,查看四公主的妝奁名正言順。當然啦,您若是不樂意,憑太子妃的聰明勁肯定有別的辦法。
“那樣一來,你以後可就很難再見到三阿哥和四阿哥了。還有方幾上的倆自鳴鐘,也有可能是太子妃最後一次送你禮物。”
蘇麻喇姑一進來就看到方幾上有兩個很別致的自鳴鐘:“太子妃送的?”
“是的啊。”太後看了看自鳴鐘,“對了,蘇麻,太子妃還說她送給四公主六個。”
“六個?”蘇麻喇姑不禁睜大眼,“太子妃對四公主那麽大方,四公主怎麽還故意讓咱們誤會太子妃?”
“可能怕別人背地裏說她一個小姑娘家家沒事找事不省事吧。”嬷嬷想了想,“那事推給太子妃,皇上不怪罪最好,一旦皇上怪罪下來,也是怪太子妃。讨厭的陪嫁嬷嬷打發走,又把自己摘得幹淨,四公主倒是好心機。”
蘇麻喇姑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也難怪太子妃氣不順,六個自鳴鐘扔在河裏還能聽見響聲呢。”
“蘇麻,哀家聽你的。”太後拿起比她巴掌稍稍大一點的自鳴鐘,“這麽不懂事的丫頭,也得給她個教訓,省得以後做事不過腦子。”
十月初八,早上,石舜華令小順子去給弘晉請假,帶着弘晉和弘皙出宮跟四福晉會師。然而,石舜華坐到馬車裏,看清車裏的小孩吓一跳:“你倆怎麽在這裏?!”
弘晏咧嘴傻笑:“額娘。”
“別叫額娘,誰把你們抱上來的?”石舜華問,“你們這會兒不是應該在東院玩麽?”
弘曜道:“阿瑪。”
石舜華咬咬牙,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不要生氣,不要生氣:“你們阿瑪啊,昨兒還答應我他今兒陪你們倆。他,他人呢?”
“皇瑪法。”弘晏開口說。
石舜華頓時打消了把倆兒子抱下去的念頭,“算了,跟我一起去。到了廟裏不準鬧人,否則以後都不帶你們出來。”
“我們乖。”弘晏開口說,“額娘,去哪兒?”
石舜華:“龍泉寺。”
到了龍泉寺門口,四福晉很意外,小聲地問:“二嫂,這是漢傳佛教寺廟欸。”
石舜華飄了兩千多年都沒見過鬼神,當了那麽多年鬼的石舜華根本不信世上有菩薩,她說求神拜佛,不過是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出來逛逛,順便讓四福晉安心,省得有事沒事就去東宮找她,一呆就是半天。哪管今兒來的是什麽寺廟,只知道名氣很大。
“四弟妹,咱們今兒要拜的是佛祖菩薩,不是喇嘛。我聽說這個龍泉寺特靈,你待會兒可別想這麽多,用心點。”石舜華道,“說不定回去就能懷上小阿哥。”
“借二嫂吉言。”四福晉一喜,“謝謝二嫂帶我來。”
“晉江,孫河,張起麟,弘晏和弘曜呢?”太子從乾清宮回來,本來想去東暖閣,一想倆兒子在東院,便拐到東院看看他倆有沒有搗蛋。誰知裏面只有幾個膳房人在門口洗菜。
太子問了膳房人,膳房人說雙胞胎回了毓慶宮。然而毓慶宮上上下下找遍了,也沒找到倆熊孩子,太子慌了,逢人便問:“謝嬷嬷,有沒有見過弘晏和弘曜?”
晉江慌忙跑進來:“禀報殿下,奴才沒見三阿哥和四阿哥出去。”
“奴才也見看到兩位小主子出去。”張起麟道。
“是你們沒看到,還是他倆沒出去?”太子問。
晉江不确定了:“奴才沒看到。”
太子大怒:“這倆混小子,要被孤知道跑哪兒去了,孤非得揍的他們屁股開花。”頓了頓,“都出去給孤找,先從南三所開始!”
南三所找遍了,寧壽宮找遍了,弘晏和弘曜可能去的地方都找遍了,愣是沒找到倆孩子,
太子坐立不安,聽到晉江等人禀報沒找到,想也沒想就說:“去後宮看看。”
“殿下,奴才出去的時候問過了,後面當值的侍衛說沒見過兩個阿哥過去。”張起麟道,“奴才剛才把所有人叫到院裏,三阿哥和四阿哥的嬷嬷也都在。”
太子不禁扶額:“這倆混小子不會正躲在哪個犄角旮旯裏笑孤?除了東西六宮,還有哪裏沒找?”
“皇上的乾清宮。”張起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