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吃壞肚子
四公主連忙走過去:“快拿出來給我看看。”
銀杏輕輕拿起放在最中間的方形木盒, 把塞在木盒四周的棉花拿掉, 自鳴鐘的全貌出現在四公主眼前。
四公主頓時看清:“這個自鳴鐘是木制的?”
“咦,您不說奴婢都沒注意到。”銀杏驚訝道, “難怪拿在手裏這麽輕。奴婢以前見的自鳴鐘都是金銀打造, 鑲有寶石, 還是第一次看到純木制自鳴鐘。
“主子,您看上面的喜鵲, 跟真的一樣。還有這一個,上面雕的是蘭花。還有這幾個,不像西洋的東西,倒像是咱們自己做的。聽說太子妃的堂堂雜貨店跟洋人關系挺好, 這些自鳴鐘不會是雜貨店特意請洋人做的吧?”
“有可能。”四公主挨個看一遍, “放回去,護着自鳴鐘的棉花也塞回去。其他箱子打開我看看。”
屋裏只有主仆二人, 銀杏把自鳴鐘按照原樣放好, 才去開箱子:“主子, 這三個箱子裏全是布。看這個箱子裏布的顏色, 應該是給額驸準備的。這個适合您,這個應該是給小主子準備的。太子妃想得真是太周到了。咦, 這,這些布是, 是——”
“是什麽?”四公主問。
銀杏又摸了摸面料, 肯定道:“應該是專貢東宮的。主子, 這, 這有點太貴重了吧?”
四公主眉頭緊鎖:“我這個二嫂不是一般的大方啊。”
“宜妃娘娘說八爺只是從宮裏搬出去,太子妃就送了三千兩銀子的東西。三千兩銀子啊,城外一戶普通人家一年也不過用十兩銀子。”銀杏看了看自鳴鐘,又看了看布,“主子,剩下那四個箱子,奴婢有點不太敢打開。”
四公主道:“我自己打開。”說着,打開離她最近的箱子,看到裏面是些掐絲琺琅花瓶以及擺件,暗暗松了一口氣,希望另外三箱也是。
可惜,最後三箱,其中一箱是些藥材和補品,有靈芝有人參有燕窩。
主仆二人站在八臺妝奁前,相顧無言。
好長一會兒,四公主開口:“把這些東西單放着。日後東宮有喜事,比照這個準備雙份送回來。”
“雙份?”銀杏伸出兩根指頭,“咱們到哪兒弄十二個自鳴鐘?”
四公主想了想:“喀爾喀蒙古離紅毛子近,找紅毛子買些洋人的東西。也不一定非得是自鳴鐘,換成別的也一樣。太子妃送我布料,我就送她皮子。她送我靈芝,我送她冬蟲夏草。反正不能叫她覺得我小家子氣。”
“可是跟太子妃比大方……主子,咱們比不過。”銀杏嘆氣道,“東宮有喜你這麽送,回頭您有喜,東宮再比咱多幾成——”
“不會的。”四公主打斷她的話,“有三姐得子在前,太子妃會比照三姐那次列單子。”
銀杏長舒一口氣:“這樣還好。否則啊,皇上給您準備的妝奁都得還回來。”
“你要去燒香拜佛,祈求再生一對雙胞胎?”太子回到毓慶宮,聽到石舜華的打算,簡直不知道該說她什麽好,“給菩薩燒幾炷香,菩薩就能送你倆兒子,七出之一就不會有無後。”
石舜華:“妾身就是跟您說說,又不是叫您陪妾身一起去。”
“你還想叫孤陪你一起?做夢呢。”太子嗤笑,“你若真閑着沒事,你來負責弘晏、弘曜和弘皙啓蒙。”
石舜華挑眉:“不怕妾身把您的三個兒子教的跟個女人似的?”
“不怕。”太子道,“你不是一般女人。”
石舜華朝他身上捶一拳。
太子痛得哧一聲,攥住她的胳膊:“謀殺親夫啊。”
“那也得妾身舍得。”石舜華掙紮幾下,沒掙脫掉,幹脆放棄掙紮由着他攥着,“我已經決定了,十月初八是個好日子。”
“諸事皆宜?”太子問。
石舜華點頭:“必須的。”
“成,你去吧。”太子眼見攔不住,“多帶些人。等等,你剛剛說不叫孤陪你一起去的意思。就是說有人陪你去。那人是誰?你額娘還是你兩個嫂子?”
石舜華搖了搖頭:“都不是。四弟妹陪妾身去。”
“她今兒又來了?”太子說着,頓了頓,“不對啊,你今兒上午去四妹那裏,她過來也見不着你。”
“小順子出去的。”石舜華:“再說了,四弟妹做夢都想給四弟生個阿哥,妾身都不用跟她說,四弟跟她說妾身想去拜菩薩,她能立馬來找妾身,央求妾身帶她一起去。爺,信不?”
“孤想說不信,可是你說往東,四弟妹都不敢往西。”太子瞥她一眼,“真不知道你給她灌了多少迷魂湯。對了,你今兒去四妹那裏,她看到八臺妝奁是不是很激動?”
石舜華撇撇嘴:“是很熱情。扶着妾身坐下,又去給妾身倒茶。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是妾身的宮女。你這個四妹啊,也是個會做戲的。”
“估計是太激動了。”太子眼神一閃,“你沒直接問吧?”
石舜華睨了他一眼:“妾身又不是個傻的。我跟她說,你我不在宮裏,沒人能管住弘晏和弘曜,怕他倆調皮搗蛋,就回來了。”
“福晉又讓孤意外了。”太子調侃道,“你既然沒說什麽,以後也別為難她,省得傳到汗阿瑪耳朵裏,數落你不懂事。”
石舜華:“放心吧。我還指望她在喀爾喀蒙古好好呆着,省得咱們以後出兵平亂呢。她若有本事把喀爾喀蒙古的大權攥在手中,趕明兒她生個兒子,她不喜歡我,我也送她三千兩銀子的東西。”
“不愧是孤的福晉,大氣。”太子不吝誇贊,“十月初八那天把弘晏和弘曜交給孤,孤看着他倆,你玩夠再回來。”
石舜華認真道:“我是去上香,不是去玩兒。”
“好好好,你說什麽就是什麽。”
翌日,雙胞胎和弘皙跟着弘晉出宮,看到沿街鋪子鱗次栉比,店裏琳琅滿目,弘晏和弘曜不禁大叫着要那個要這個。
弘晉說不算弘晏和弘曜。而弘晉也知道他倆是嫡子,他是庶子。他能長這麽大,也多虧了他嫡額娘心善。憑這一點,弘晉對弘晏和弘曜就厲害不起來。
可是弘晉不裝作很兇的樣子,雙胞胎只會更加無視他,便板着臉說:“你倆只有二十兩銀子,但是這條街很長很長,你們現在把銀子用完,後面想買可就沒銀子了。”
“大哥有。”弘晏道。
弘晉就知道會是這樣:“咱們出來的時候嫡額娘說不準你倆用我的銀子。若是被嫡額娘知道我給你們銀子用,以後啊,咱們誰都別想來街上。”
“你不說,我也不說,就好啦啊。”弘晏坐在嬷嬷懷裏,歪着小腦袋看着比他矮兩個頭的大哥。
弘晉很想嘆氣,“她們都是嫡額娘的人。嫡額娘問你買了多少東西,她們如果不說實話,明兒就會被趕出去。”
弘晏最喜歡的奶嬷嬷被趕出去,以後再也見不到了,弘晏知道趕出去是什麽意思,癟癟嘴:“不買好啦。”
“三弟真乖。”弘晉道,“比你二哥還乖。”
弘皙猛地擡頭:“我也乖。”
“嘴裏的糖葫蘆咽下去再講話。”弘晉瞪他一眼,“早飯不好好吃,出來就吃東西,小心你吃壞肚子。”
弘皙揮揮小手:“才不會呢。”
十一點三刻,四兄弟回到宮裏。在外面吃得太飽,一人喝半碗湯就去歇息。然而,太子和石舜華還沒吃好飯,就看到東廂房和西廂房的嬷嬷一會兒進,一會兒出。
“阿笛,去看看怎麽回事。”石舜華問。
片刻,今兒當值的阿笛過來禀報:“三個阿哥吃壞了肚子,拉肚子嫌屋裏臭,吩咐嬷嬷刷恭桶。嬷嬷把刷幹淨的恭桶拿進去,他們又開始拉肚子,來來回回三次了。”
“沒事吧?”太子連忙問。
阿笛:“李側福晉正在二阿哥房裏數落二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怕福晉數落他們,不準嬷嬷告訴福晉。嬷嬷覺得她們一會兒出去一會兒進來,瞞不過福晉,便答應兩位阿哥不告訴福晉。這不,您現在知道了。”
石舜華“唉”一聲:“他們喝半碗湯說自己飽了,我就知道是在外面吃的。弘晉呢?”
“奴婢沒去東院。不過,大阿哥以前跟十一爺出去好幾次,也在外面吃過東西,吃慣了外面的東西,應該沒大事。”阿笛道:“奴婢去請太醫,來給四位阿哥瞧一瞧?”
“去吧。先給弘晉看看。”石舜華道,“爺,咱們裝作不知道。”
太子好奇地問:“為何?”
石舜華道,“把他們喊過來數落一頓,他們不信邪,下次還會再偷偷嘗嘗。小孩子都這樣,不準他們做什麽,他們就做什麽。”
太子打量她一番:“那個小孩是福晉你吧?”
石舜華噎住:“不信就算,別往妾身身上扯。”
弘晉正是怕幾個弟弟吃壞肚子,買糖葫蘆都不買在街上叫賣的,而去點心鋪子買。可一會兒吃糖葫蘆,一會兒吃油果子,再喝點東西,肚子裏的東西太雜,三個弟弟還是拉脫虛了。
弘晉看到太醫都來了,連忙去後院正殿請罪。
石舜華已經問過弘晏和弘曜的嬷嬷,倆兒子吃的東西很幹淨,只是吃得太多。若不是弘晉攔着,他倆還得再買一些帶回來。于是,石舜華笑着跟弘晉說:“我沒怪你,是他倆不聽話,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叫他們吃也不吃。”
“真的嗎?”弘晉将信将疑。
石舜華:“弘晏和弘曜不如你乖,我不準你做什麽,你一定不會去做。他倆不一樣,牽着不走打着倒退,非得自己吃虧才能長記性。別管他們,今兒你也累得不起,回房歇着吧。”
弘晉出了堂屋,李佳氏的大宮女走過來。
李佳氏一見兒子進來就問:“福晉說你了?”
“沒有。”弘晉搖了搖頭,“嫡額娘說三弟和四弟不聽話,吃的拉肚子也是他們活該。二弟沒事吧?”
“沒事。”李佳氏道,“太醫看過了,說是他吃得太多不消化,回來又鬧着喝涼茶,才會拉肚子。”
弘晉聞言:“二弟既然沒事,兒子就回東院了。”
李佳氏點了點頭,就使喚她的大宮女:“找謝嬷嬷打聽打聽,福晉是真沒生氣還是擱大阿哥面前裝慈母。”然而,大宮女還沒來得及打聽,住在西廂房的四位側福晉就看到當家主母走出來,面帶微笑。
李佳氏納悶,有什麽喜事?順着石舜華的視線看過去,四福晉在前殿明間裏站着,“那位怎麽又來了?”
唐氏走出來,正好看到四福晉走到石舜華跟前就拉她的手,不禁啧一聲:“把東宮當成娘家了。”
“你什麽眼神?”李佳氏瞥她一眼,“福晉才比四福晉大六歲。”
唐氏道:“那該怎麽解釋?把福晉當成親姐姐麽。郭布羅貴人是福晉的親表妹,來見福晉時不拿自己當外人,也沒像四福晉這樣。”
“說起福晉的表妹,生了個格格被皇上封為貴人,然後就沒消息了,還活着麽?”小李佳氏好奇地問。
李佳氏道:“後宮那些女人都怕福晉,借給她們個膽子,她們也不敢欺負郭布羅貴人。哎,有這麽厲害的表姐,郭布羅貴人上輩子積了多少德啊。”
“你若羨慕,也可以把福晉當親姐姐。”小李佳氏說着,一頓,“錯了,錯了,瞧我這記性,李側福晉早已把福晉當成親姐姐了。”
李佳氏白她一眼,“李側福晉,往東北方向看。”
小李佳氏扭臉看去,阿簫和阿筝在東次間門口坐着。臉色一變,小李佳氏轉身回房。
李佳氏望着緊閉的房門,冷笑一聲:“慫貨。”
“四弟妹,怎麽大下午的來了啊。”石舜華明知故問,“有什麽急事麽?”
四福晉不好意思地抿嘴淺笑:“二嫂宮裏的跑腿太監小順子今兒上午跟我說,您想去上香,問我去不去。二嫂,謝謝你想着我。咱們什麽時候去?我要準備些什麽?你說我去求菩薩,菩薩能聽到我心裏想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