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上有所好
石舜華苦笑:“…這次真是小事。”
“福晉,孤理解的小事是晚上吃什麽。”太子問,“晚上吃什麽?”
石舜華噎住:“門在那邊。”
“什麽德行啊你,動不動就攆孤。”太子點了點她的額頭,“汗阿瑪出京師再說。”
二月初四,上午,大軍啓行。太子率文武百官送走康熙,就去武英殿和阿蘭泰等人處理奏報。
石舜華還惦記着她所謂的小事,晚飯後不見太子來看她就使小順子去找太子。
小順子:“殿下還沒回來。”
“還沒用膳?”石舜華詫異道。
小順子:“在前院用了飯又走了。”
石舜華冷笑:“真行。我看他能躲幾日。阿笙,明兒一早把弘晏和弘曜抱過來。”
“三阿哥和四阿哥無論誰哭,另一個都會跟着哭,會不會打擾您歇息?”阿笙擔憂道。
石舜華:“有奶嬷嬷,沒事。”
“有奶嬷嬷也沒用,主子,您有所不知,兩位阿哥喜歡哭着玩。”
“哭着玩?”石舜華驚訝,“這是什麽毛病?”
“奴婢也不知道。”阿笙道,“您如果不相信,明兒早上就把兩位阿哥抱過來?”
石舜華想了想:“沒事。我只是坐月子,又不是生病難受夜裏也睡不好。”
Advertisement
康熙走後禦門聽政暫時取消,王公大臣分成三班值宿紫禁城,輔佐代理政務的太子。而太子每日早上六點去見值宿的王公大臣,八點回東宮用飯。但用飯前必須去東廂房看看雙胞胎兒子。
太子推開廂房門,裏面悄無聲息,不禁納悶:“徐嬷嬷?”
“爺,徐嬷嬷不在這裏。”
太子回頭一看是小順子:“屋裏怎麽連一個人都沒有,弘晏和弘曜呢?”
“福晉說她想兩個阿哥了。”小順子道,“一早就叫嬷嬷們把小阿哥抱過去。說來也奇怪,喜歡哭的小阿哥見着福晉特別乖,今兒早上都沒哭。”
太子嗤一聲:“說不定還沒睡醒。”
“醒了。”小順子道,“奴才剛才在廊檐下還聽到小阿哥笑呢。”
“笑?”兩個兒子的房間緊挨着惇本殿,離毓慶宮正殿甚遠。太子這幾日歇在惇本殿,每天夜裏和早上都能聽見兒子哭。昨兒夜裏太子被吵得很煩,到後院東廂房一看,倆兒子閉着眼幹嚎。太子暗罵一句鬼見愁,回到惇本殿蒙着被子才算睡着,“爺過去看看。”
小順子接着就問:“在福晉那裏用飯麽?”
太子腳步一頓:“不了。孤突然想到一點事,把飯端書房裏。”
“福晉和爺怎麽回事?”早早吃過飯的林氏坐在門口曬太陽,見李佳氏抱着二阿哥弘皙出來,沖東次間呶呶嘴,“這幾天都沒往福晉那裏去,吵架了?”
早兩天雙胞胎洗三,李佳氏親眼看到惠宜德榮在石舜華面前乖的跟孫子似的,本想趁着石舜華坐月子去勾搭太子的李佳氏怕日後被修理,便一心照顧兒子:“不知道。”
“我知道你不知道。”林氏小聲說,“大阿哥每天早上去給福晉請安,叫大阿哥問問啊。”
李佳氏眼皮一跳,想到大兒子如今跟個小胖墩似的,和去年這個時候判若兩人。而大阿哥吃這麽胖,李佳氏不想承認也不得不承認多虧了石舜華。
李佳氏不喜歡跟她争男人的女人,也知道石舜華肯定不喜歡她。但李佳氏見石舜華對事不對人,跟德妃鬧那麽僵,見着四皇子和十四皇子該怎麽還是怎樣,便希望她大兒子能一直得石舜華喜歡。
跟嫡母交好,無論将來還是以後,對弘晉來說只有好處沒壞處。李佳氏便說:“大阿哥還小,他哪懂那些。你想知道就去問爺,爺就在前院。”
林氏和太子同年,今年二十二歲。她沒生過孩子,很希望有一個孩子。可她不如李佳氏皮膚白身段好,也不如小李佳氏會伺候人,更不如唐氏說話好聽。
林氏見太子和石舜華感情好,而石舜華手段又厲害,就歇了要孩子的心思。可她見以往回來就去東次間的太子連着三日沒去,又忍不住動了心思:“殿下有段時間沒去你那裏了吧?”
“所以呢?”李佳氏明知故問。
林氏張了張嘴:“殿下不去福晉那裏,也不找咱們,殿下很忙嗎?”
李佳氏扭頭看她一眼:“皇上這一走,以往皇上的事全變成殿下的,你說殿下忙不忙?”說着,頓了頓,“你不要在我這裏旁敲側擊,如今福晉坐月子,你想找殿下晚上盡管去找,我不會跟你搶。”
林氏臉一紅。
唐氏嗤一聲:“你不搶也沒用。”
“什麽意思?”李佳氏不解。
唐氏吐掉瓜子殼:“咱們爺也不知道犯什麽病,去我那裏幾次躺下就睡,一覺到天亮,連動都不動。”說着話瞄一眼林氏的肚子,“看來爺到你那裏也一樣啊。”
自從被石舜華戳破李佳氏覺得大阿哥養不活就對大阿哥不上心,太子就再也沒找過李佳氏。李佳氏知道太子因為什麽讨厭她,所以去年上半年特別安分,見着太子恨不得繞道走。
弘晉的臉色一天比一天好,李佳氏才敢露頭。一見林氏很不自在,李佳氏不禁皺眉:“不可能吧?”
“不信你就試試。”唐氏看好戲說。
李佳氏轉向林氏。
林氏臉上閃過一絲尴尬,頓了頓,往東次間看一眼:“那位到底有哪點好?臉色是比剛來的時候好看多了,可是那眉毛,還有那臉上的麻子,爺怎麽下得去嘴的。”
“那位除了長得不如你我,又有哪裏不好?”李佳氏反問。
自從東宮有當家主母,沒有一個奴才敢偷懶不說,膳房和一些奴才移到東院裏,毓慶宮明顯比以往寬敞了。今年比去年要冷得多,年前三場大雪,年後一場大雪,但她們也沒斷過瓜果蔬菜,這在以往是不曾有過的。
林氏噎住:“只因福晉賢惠?”
“也許爺就喜歡福晉那樣的。”李佳氏雖然生了兩個兒子,但她很清楚,太子并沒有多喜歡她。
李佳氏原本以為太子對誰都這樣,見過幾次太子和石舜華在一起時,兩人有商有量,像一對新婚夫妻又像一對好朋友。
乍一看到太子臉上一直挂着笑容,李佳氏別提多羨慕站在太子對面的石舜華。可一想到石舜華把孫嬷嬷打個半死,把榮妃氣暈,把大福晉氣哭,半點事沒有。就憑這個手段,夜深人靜時李佳氏想了又想,換作她是太子,她就算不喜歡,也會給這樣的太子妃足夠尊重。
李佳氏擡眼見林氏若有所思的樣子:“咱們的身份注定不能像福晉一樣能幹。”
林氏猛地擡頭。
“趕明兒十一皇子來找弘晉玩,你敢喊十一皇子十一弟?”李佳氏問。
林氏呼吸一窒,喃喃道:“十一爺是殿下的弟弟。”
“所以別想自己不該想的。”李佳氏道,“皇子們給個面子會喊咱們一聲小二嫂,但小永遠是小。”
“額娘,十一叔又來了?”弘晉從屋裏跑出來。
李佳氏:“沒有。額娘在說你十一叔今兒得去上書房,不能來找你玩了。”
“十一叔說下午找我玩。”弘晉道,“額娘,我去給嫡額娘請安了。”
“去吧。”
“等等。”
李佳氏和林氏異口同聲。
“林側福晉!”李佳氏側目,厲聲道:“我說過弘晉還小不懂事。”
弘晉看了看他額娘又看了看林氏,一臉懵懂:“怎麽了?”
“大阿哥,爺這幾日都沒去看過福晉。”林氏不顧李佳氏的警告,“你去給福晉請安的時候去看看福晉是不是不舒服。”
弘晉見他額娘一個勁搖頭,想了想:“好的。”到東次間,看到兩個弟弟躺在石舜華身邊,小孩雙眼一亮,“三弟,四弟。”
“弘晉來了啊。”石舜華靠在床上,“他倆剛睡着,你小聲點。吃飯了嗎?”
“吃了。”弘晉掰手指,“兩個湯包,一碗粥,還有一個雞腿,一塊肉餅。”
石舜華訝異:“吃這麽多?”
弘晉神色一僵,想到他以往吃能喝半碗粥和半碗燕窩,頗為不好意思:“嫡額娘,我是不是又吃胖了?”
“胖點好,以後能長高。”石舜華道,“待會兒跟師傅讀書麽?”
弘晉搖頭:“阿瑪說他的哈哈珠子得幫他做事,不能再教我,叫我以後跟十一叔學。阿瑪還說十一叔吃咱家好多東西,應該教我。”
“你阿瑪有見過你?”石舜華問。
“昨兒下午碰見的。”弘晉說着,突然想到林氏的話,“嫡額娘想阿瑪了?”
石舜華很是意外的挑了挑眉,這孩子好機靈:“是的。弘晉,下次再見到你阿瑪的時候,偷偷告訴他我很想他。但不能叫別人聽見。不然,我會不好意思的。”
“我知道。嫡額娘,我出去了?”石舜華點了點頭,弘晉跑到外面看到林氏還在西廂房廊檐下坐着,看她一眼,拔腿往外跑。
林氏一驚,霍然起身。
李佳氏輕笑一聲:“林側福晉,幹麽去?爺正在用膳。”
林氏猛地驚醒,讪讪道:“不幹麽,外面有點熱,我回屋裏。”
“她怎麽了?”唐氏問。
李佳氏嗤笑道:“看到福晉一次生倆,也想試試呗。”
“跟着爺四五年都沒懷上,居然還沒死心?”唐氏很是意外。
李佳氏拿着撥浪鼓逗逗懷裏的小孩:“你死心了?”
唐氏噎住。
“咳咳……”太子連忙灌一大口水,“你嫡額娘,就那個剛剛生了弘晏和弘曜的嫡額娘說她想我了?弘晉,你可別吓我。”
弘晉搖頭:“我沒有吓唬阿瑪。阿瑪,你小聲點,嫡額娘會不好意思的。”看向他身後的霍林,示意太子有外人在。
太子心想,她真不好意思就不會叫你傳話:“你去告訴她,我知道了。但是我有點忙,得到晚上才能去看她。”
“好的。”弘晉又蹬蹬跑回後院。
太子看到籠屜裏的湯包,無聲地笑了:“霍林,你相信弘晉的話麽?”
“大阿哥年齡小,應該不敢說謊話。”霍林說。
太子:“你知道孤問的是福晉,別扯上大阿哥。”
“爺以前無論多忙,回來都會先去看看福晉。”霍林想了想,十分肯定道:“爺第一次跟福晉分開這麽久。”
“福晉住在後院,孤在前院,這叫分開?”太子挑眉。
霍林:“分開就是不住在一塊,不見面,和離多遠沒關系。”
“照你這麽說,孤還真得去見見她了。”太子嘴上這麽說,并沒有立刻去見石舜華。二月初十,所有事上手了,太子才去見石舜華。
石舜華坐在床上逗兒子,聽到腳步聲就問:“阿笙,爺回來了沒?”
“爺回來了。”太子開口。
石舜華手一頓,猛地擡頭,眼中精光一閃,嘲諷道:“爺日理萬機,怎麽來我這裏了?快回去,耽誤了爺的大事——”
“孤真走了啊。”太子打斷她的話,“孤月底再來看你。”
石舜華想也沒想,脫口而出:“站住!”
太子轉身坐到床邊,看倆兒子一眼,見沒有要哭的跡象,就問:“找孤何事?”
“難為爺還記得。”石舜華伸出手。太子抓住,“又想擰孤?老實點,孤這些日子真得很忙,沒時間跟你鬧。”
石舜華想說信你才怪,看到他眼底烏青,倏然咽了回去:“爺跟我大哥或者二哥說一聲,把伺候弘晏和弘曜的宮女都沒纏足的消息放出去。”
“你怎麽還記着這事?”太子詫異,“這都過去多久了?人家說一孕傻三角,孤怎麽發現你是越來越精明,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放過。”
石舜華:“我是想放過他們,誰放過我們?”
“誰又說你了?”太子忙問。
石舜華:“暫時沒人說我。但是我還想給爺生個閨女。纏足這事不解決,即便咱們閨女的閨女不用纏足,但閨女的外孫女極有可能纏足。
“妾身不知道爺有沒有見過好好的一雙腳纏成什麽樣,但妾身見過,太過瘆人,妾身絕不允許咱們重孫女把腳纏成那樣。”
這件事跟蠱惑他造反,把戴梓弄到京城相比,還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太子很意外,他這次居然看走了眼:“你确定你不用纏足的宮女,真能影響到民間?”
“我以前不确定,畢竟纏足風氣從南宋到現在,幾百年過去了。”石舜華道:“但有了他倆,我很确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太子點了點頭:“自從有了他倆,八旗老王爺,古板迂腐的禦史都對孤另眼相看了。聽四弟說他府上的奴才都說你是個有福氣的。還有,胤禔都收斂了。”
“大哥在京城?汗阿瑪居然沒把他帶在身邊。”
太子:“汗阿瑪怕他在京城搞事,把他帶走了。不過,索額圖跟孤說,汗阿瑪是想叫胤禔、胤祉和胤禛跟去撿軍功。”
“大哥年齡不小了,該封王了。”石舜華道,“不過,他們頂了天了也是郡王。”
太子扭頭看向她:“你又知道?!”
“多大點事啊。”石舜華笑道:“直接封大哥親王,等你登基封他什麽?鐵帽子王還是享雙俸?大哥又沒什麽過人功績,假如爺封大哥鐵帽子王,又怎麽封四弟?更何況爺的弟弟可不少,封太高咱們可養不起。”
太子又一次意外:“你整天窩在房裏不出來倒比叔公看得明白。”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罷了。”石舜華不以為意:“爺,妾身一直想說,汗阿瑪雖然叫爺監國,但爺別忘了你只是儲君,不是君。雖然差一個字,但差得多。”
太子:“孤正想跟你說這事。你以前跟孤說,該聰明的時候當仁不讓。該傻的時候就裝孫子。孤試過,效果不錯。汗阿瑪走之前跟孤說,實在決定不了的事再派人找他,孤這幾天發現,真沒什麽大事。”
“都是晚上吃什麽那麽小的事?”石舜華問。
太子噎住:“你還記得呢?”
“我是一孕傻三年,不是變成三歲。再
說了,三歲也記事了。”石舜華瞥他一眼,“爺如果信妾身,就挑幾個不甚重要,又不好處理的事請汗阿瑪決斷。”
“比如?”
石舜華:“同一件事情,當值的大臣都希望說服彼此。爺怕不妥當,等日後汗阿瑪回來,你再演一出。”
“怎麽演?嚎啕大哭麽?當着文武百官孤可哭不出來。”太子道:“這個想都別想。”
石舜華白他一眼:“哭是下下策。再說了,就算爺不要臉,妾身還要臉呢。爺近一點,我告訴爺該怎麽做。”
太子附耳過去,聽她說完不禁瞠目結舌:“石舜華,孤真想弄死你。”
“是爺問我,別不識好人心。”石舜華說着,一頓,“我敢保證,爺用我的辦法爺在京城做的一切,汗阿瑪會永遠記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