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太子爺哭了
阿笙擔憂道:“四福晉會聽您的麽?”
“她即便不聽我的,也不會聽德妃的。四弟妹那麽早嫁人,全拜德妃所賜,心裏指不定怎麽怨恨德妃呢。”石舜華想了想,“四弟妹和四弟的感情和旁人不一樣。早年他倆可以說相依為命。我今天的這番話四福晉肯定會告訴四弟。四弟相信我,四福晉就會聽四弟的。”
“四爺會信你?”阿笙問,“德妃有再多不是也是他親娘。”
“親娘不要他,是殿下和汗阿瑪照顧他一段時間。”石舜華道,“爺是太子,我是太子妃,我和爺沒有任何理由害一個平頭阿哥。反倒是德妃很有可能因為看四弟不順眼,給他添堵。比如,把她讨厭的宮女打發到四弟府上。”
阿笙不禁嘆氣:“也不知道德妃怎麽想的。看表小姐不順眼,把她調到別的宮不就好了。她又不是沒權力。”
“你不能用常人的想法來想德妃。”石舜華道,“五弟和四弟差不多大,如果當初佟皇後要養五弟,宜妃肯定樂呵呵把兒子送過去。換成德妃,就覺得佟皇後搶了她兒子。真不想把兒子給別人,她應該躲着點汗阿瑪,熬出宮自行婚配。”
“出宮都二十四五歲了,不好嫁吧?”阿簫問。
石舜華:“你們以後出去好嫁麽?”
“奴婢不一樣啊。奴婢在您跟前當差,多的是人願意娶。”阿簫說。
謝嬷嬷:“阿簫姑娘有所不知,德妃娘娘并不是普通包衣,德妃娘娘的祖父當過膳房總管,德妃二十五歲出宮,以她祖父的人脈,也能把她嫁的很好。”
“那她……”
“又當又立罷了。”石舜華道,“要說聰明人,四妃裏面宜妃是真聰明。當時生五弟的時候,她也是庶妃,身份沒比德妃高多少,也不能自己養孩子,就把五弟送到太後她老人家那裏。據說五弟出宮時,太後給了許多私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主子聽誰說的?”阿笙好奇道。
石舜華:“坊間傳的。不過,無論有沒有給五弟,九弟因為五弟的關系,起碼能和十四一樣在寧壽宮橫着走。”
“今兒沒見五公主欸。”阿笙道,“奴婢還想看看五公主像德妃還是像皇上呢。”
“看她幹麽。”石舜華道,“有德妃那種額娘,你看了也會失望。”
Advertisement
“不一定吧。”阿笙道,“四爺挺好,十四爺雖然鬼精鬼精,但也怕殿下。奴婢覺得十四爺心裏有殿下才會怕。”
“十四打記事就住在阿哥所,年齡小,性子不定。汗阿瑪對皇子要求嚴,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功課。對公主很寬松,五公主一天去找德妃三次也有時間,汗阿瑪也不會管。
“別看十四是德妃最小的孩子,他這七年來跟德妃呆在一塊的時間估計還沒有五公主一年多。天天跟這麽一個娘在一塊能好才怪。更何況前些日子她舅舅因為我而被判充軍,不擱心裏罵我,我就謝天謝地了。
“今天這事四妃理虧,但以她們的個性肯定會在汗阿瑪面前哭訴。”石舜華邊往屋裏走邊說:“我得想想怎麽才能先下手為強。”
“主子,奴才坐門口哭一場怎麽樣?”晉江關上門聽到石舜華的話,立馬跑過來,“回頭奴才就說你在寧壽宮受了委屈。你看,奴才都準備好催淚的生姜了。”
石舜華眉頭一皺:“趕緊扔了它。一個大男人,哭什麽哭。你待會兒坐在門口唉聲嘆氣,有人問起你,就說也不知道怎麽回事,接生嬷嬷到現在還沒備齊。”
“奴才知道了。”晉江被訓了一頓,但聽到石舜華說他一個“大男人”,心裏很美,“奴才這就去外面。”
宮女和太監見晉江坐在門口,起先認為太子妃整治刁奴,從毓慶宮門口經過都不敢停頓。可是連着好幾日見到晉江,毓慶宮有再多的刁奴也不需要這麽久啊。
晌午,打算從日精門進乾清宮的王以誠又看到晉江,便問:“這都吃晌飯了,你怎麽還在這裏坐着?”
“殿下還沒回來,福晉說再等等殿下,我們宮裏吃的晚,我估摸着得再過半個時辰才能輪到我們。”晉江托着下巴唉聲嘆氣。
王以誠惦記着東宮的賞錢,以致于對東宮的事格外上心:“怎麽了?太子妃訓你了。”
“我們福晉可沒心情訓我。”晉江沒有小順子腦袋轉得快,又怕言多有失,就說:“也不知道內務府那邊怎麽回事,這都好多天了,四個接生嬷嬷才來了三個。小阿哥的奶嬷嬷也沒定下來。我們福晉都四個多月了。聽太醫說雙胞胎可能早産,指不定再過三個月就生了。兩個阿哥出生後沒有奶水可怎麽辦啊。”
“嬷嬷還沒定下來?”王以誠沒想到自己随口一問,問出這麽大的事,“那怎麽不催催?”
“怎麽沒催啊。”晉江道,“內務府的管事嬷嬷都來三次了。我們家福晉現在看見她都煩,每次帶來的人都不靠譜,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沒把我們福晉放在眼裏。”
“她不敢!”王以誠想都沒想,“你們家福晉是太子妃。”
“孫嬷嬷都差點把我們東宮掏空。”晉江道,“我現在算是看清了,只要有一個熊心豹子膽,沒有什麽不敢的。”
王以誠瞥他一眼:“你這麽清楚幹麽還在這裏坐着?”
“我沒有那麽大膽子啊。”晉江道,“這幾天福晉脾氣不好,見着誰數落誰,我得躲着點。”
“所以你就跑門口坐着?”王以誠鄙視他,“真有出息。使勁擱這邊坐着,你得坐一輩子。”
晉江望着王以誠的背影,心想真能在宮裏守一輩子門,到老拿着存下的錢回到老家,這輩子也值得了。
可是這偌大的紫禁城,又有幾人能熬到出宮養老的那一天呢。
啪!
胤祯腳步一頓,看着地上的瓷片,不禁皺眉:“額娘怎麽了?”
“出——十四回來了?”德妃看清來人,“額娘今兒心情不好,你回南三所用飯吧。”
胤祯繞過一堆碎片,見桌子上連一雙筷子都沒有,想必也扔了:“誰惹您生氣了?”
“還能有誰,太子妃呗。”德妃的心腹宮女道,“十四爺,你是不知道太子妃說話多戳心,不過是太子妃,跟主子說起來話來倒把自己當成皇後了。”
胤祯認識她,上次把東宮大阿哥的蹴鞠踢水裏的就是她,心中納悶,怎麽還留着這惹是生非的奴才:“她不是皇後,但這後宮除了太後,還有誰比她尊貴?”
宮女噎住:“……佟妃,皇上的表妹。”
“可惜佟妃不敢這麽想。”胤祯走到德妃身邊,“四哥以前跟你說,別找太子妃的麻煩,她現在肚子裏揣着尚方寶劍,除了汗阿瑪和太子,是天不怕地不怕。天塌了也有汗阿瑪和太子頂着,您又怎麽惹到她了?”
“娘娘沒有惹她,是她故意找麻煩。”
胤祯張了張嘴,想說憑太子妃的機智,她不可能給別人留下話柄:“額娘,您不說我就去問別人。”說着,作勢要出去。
“她宮裏還缺個接生嬷嬷,管事嬷嬷一直沒把人送過去,太子妃心裏可能不大舒服。”德妃連忙說:“不過,這事和我沒關系。”
胤祯小大人般嘆了一口氣:“宮裏進人都會通過你和惠母妃她們,你覺得太子妃會相信?”
“可這事确實跟我沒關系。”德妃道。
胤祯:“但您知道對吧?你看,你明知道太子妃再過幾個月就生了,也不催催管事嬷嬷,擺明無視她麽。憑她敢把太子的奶嬷嬷打個半死,那秉性見你們故意怠慢她,不生氣才怪。
“額娘,以後別逮着機會就想為難太子妃,改天她不想跟你們周旋,直接告訴汗阿瑪,回頭汗阿瑪直接叫太子妃管理後宮,有你們受的。”
“不,不會吧?”德妃遲疑道:“從古到今可都沒有太子妃管後宮的例子。十四啊,你可別吓唬額娘,你是不是聽到了什麽?”
胤祯就随口一說:“額娘,皇家還從未出過雙胞胎呢。一旦太子妃生下兩個壯實的阿哥,即便是格格,汗阿瑪一高興,幹出點什麽來都正常。畢竟那是東宮啊。”
德妃猛地想到太子吃穿用度經常比康熙還鋪張,康熙非但沒覺得太子越逾,反而樂呵呵的,心裏頓時沒底了。
胤祯見狀:“兒子明天再來看你。”出了永和宮就去找九皇子和八皇子,向他倆打聽今兒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哥仨在南三所碰頭,相互把自己知道的事說出來。十四皇子胤祯登時目瞪口呆,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聲音,“二嫂是真牛,一打四還能把我額娘給氣得摔碗。”說着,不禁感慨,“太子上輩子積了多少福,這輩子居然能娶到這厲害的嫡福晉。”
“據說汗阿瑪當初定下二嫂并不是因為她多賢惠多能幹,而是因為她阿瑪。”八皇子道,“石文炳一個滿人,到全是漢人的福州當将軍還能令四民悅服,給他蓋祠堂,可見不是一般人。他的嫡女,他用心培養,如果是個懦弱無能,沒什麽主見的,我反倒很意外。”
“那什麽,十四弟,八哥,其實二嫂沒有嘲諷我額娘。”九皇子弱弱道,“二嫂說我額娘幾句,可能是因為我上次偷偷拿了幾樣她給大阿哥的玩具。”
“你不光惦記太子的東西,你連他兒子都不放過?!”八皇子震驚。
九皇子摸了摸鼻子:“你倆別像看土匪似的看我。我從毓慶宮拿的懸絲木偶在十四弟你那裏。太子妃給十一的百巧板,我拿過來準備玩幾天,剛一到手就被八哥你拿走了。”
“你那個動幾下會敲鼓的小車也是從毓慶宮拿的吧?”八皇子沒搭理他,反問,“我上次問你在哪裏買的,你居然還好意思跟我說在堂堂雜貨店。九弟啊,你知不知道堂堂雜貨店就是二嫂娘家開的,二嫂還占了一份?”
“什麽?!”
康熙看完太子的奏折,心中又驚又喜:“保成,這,這些都是你想出來的?”
“也不全是。”太子道,“石氏的堂堂雜貨店裏賣西洋物件,我問石氏西洋物件是不是洋人賣給堂堂雜貨店,然後雜貨店再轉手賣。石氏說大部分西洋物件是從福州那邊運來的。您頒布過‘展海令’,福州有些商人會出海跟洋人交換東西。
“兒臣想着西洋離咱們那麽遠,就問石氏商人在海上怎麽生活。石氏說帶些水和幹糧,想吃肉直接撒網捕魚,兒臣這才想到八旗兵丁可以跟着沿海的漁船去海上捕魚。但得朝廷派人教會他們用船,凫水,再找沿海漁民帶帶他們。”
“這些都好辦。”康熙道,“只怕他們不樂意。”
太子很想翻白眼:“這麽好的出路還不願意?以後賺了錢可以回來買茶葉、絲綢和瓷器跟海上的洋人交換。又不是一輩子捕魚。”
康熙眼中一亮:“朕怎麽就沒想到呢,他們可以當漁民的同時跟洋人交換東西,然後放你福晉的雜貨店裏賣,也不算是行商。”
“汗阿瑪怕他們變成商戶?”太子沒想到他顧慮這點,“他們不在地上開鋪子,誰也不能把他們算成商戶啊。最多說他們幫商戶運東西。”
“這點好,海運!”康熙猛地站起來,激動道:“保成,按照你說的做。此事你來安排。”
太子張嘴就想答應,猛地想到石舜華的話,他是儲君,軍國大事少摻和:“兒臣也想,可石氏才四個月,肚子就有人家五六個月大,兒臣很擔心她,最近有些靜不下心來做事。這事還是兒臣問石氏小阿哥的東西有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無意間聊到的。”
“你福晉自有嬷嬷照顧,你跟着擔心什麽?”康熙皺眉道。
太子見狀,癟癟嘴,泫然欲泣:“汗阿瑪忘了額娘是怎麽去的了?”
康熙呼吸一窒,他的第一位皇後正是生太子時難産去的,“朕一時忘了,朕對不起你。”
“汗阿瑪千萬別這麽說。”太子哭不出來,一想到他額娘,鼻頭一酸,眼淚一個一個往下掉。
康熙頓時吓得走下禦座,連忙道:“哎,保成,你別哭啊,朕又沒說不讓你關心石氏,保成——”
“兒臣不是因為石氏,是想到額娘了。”太子的确是想赫舍裏皇後,但他還沒忘記不能讓康熙誤會石舜華,“看到石氏挺着大肚子,還得打理毓慶宮的事,兒臣才想到額娘當時多麽辛苦。”
“皇上,鐘粹宮來人禀告,榮妃暈過去了。”王以誠的聲音不合時宜傳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