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請教書先生?
“嗯,娘,我知道的。”
齊詹回憶原主的回答,照着記憶中的方式回了一句。然後找到原主一貫背着的背簍,去山上撿柴火。
原主如今才6歲的年紀,個子不高,夠不到高處的樹枝,所以一般情況下他都是撿一些小樹枝或者枯枝。
齊詹來到這裏之後,沒有絲毫出格的地方,仍舊照着原主往常的做法去做。
老齊家是在山腳下,所以出了他家院門沒多遠,走了一盞茶的時間,就到了大青山。
在上山的路上,齊詹還在思考着之前他在齊大山面前不小心暴露自己會算數的事兒。
雖說齊大山因為着急去幹活,沒有仔細詢問這個問題。但是齊詹心裏有數,這個問題說不定什麽時候還會被他再一次提起的,他得想一個完美的理由圓過去才行。
作為一個在末世生活了好幾年,經歷過大大小小無數次戰鬥的成年男人,齊詹的性格一直都很沉穩。說實話不沉穩冷靜也不行,在末世咋咋呼呼的人是最早送死的。
在齊詹的心裏,一直都認為有了問題不要怕,只要能解決問題就好,說不定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兒呢!
想到這裏,齊詹就開始仔細的回憶起原身的記憶,希望能從中查找到一些有用的線索。
猛然間,齊詹興奮的拍了一巴掌。因為他想起來了,沈氏是一個老童生的女兒,她貌似會算學,以前還教過齊大山和齊有糧父子倆。
齊大山因為腦瓜子太笨的緣故,從來都沒有學會過。而齊有糧在原主的記憶中,似乎也算不上是一個聰明的學生。
後來到了原主這裏,有了齊大山父子倆的前車之鑒,再加上她的身體一直都不好,所以沈氏并沒有特別認真的教。不過因為原身特別的懂事,沈氏教的東西都一絲不茍的認認真真學了。
突然間,齊詹好像是察覺到了什麽一樣,他咧起的嘴角因為震驚而僵在了那裏。
“不會吧,難道我不僅好運氣的白撿了一條命,穿越竟然還會附帶金手指嗎?”齊詹走路的腳步停在了那裏,他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喃喃自語道。
齊詹這麽感嘆,是因為他剛才發現,自己回憶原身記憶的時候,就好像一個電視劇在他腦海裏呈現,就連當初沈氏和原身臉上的表情、肢體的動作都纖毫畢現。
他應該是有了過目不忘的能力了,齊詹反複的體驗了一會兒,心中興奮不已,這技能真的是太神奇了!
有了過目不忘的能力,科舉考試一定不再話下了!
而且有了這個能力,也可以和齊大山解釋自己算數超強的原因了。
“石頭,石頭,你也來上山來了啊?”
就在齊詹高興的時候,身後突然間傳來一陣叫聲,他回過頭去看,來的是一個和他差不多歲數的小男孩。
這個小男孩臉圓乎乎的,看起來比瘦成麻杆的齊詹胖了不少,一看就是家庭條件不錯的樣子。
齊詹腦子裏轉了一下,很快就認出這個小男孩的身份。他是齊詹大伯齊大力的第三個兒子,大家都叫他三福。
“三福哥,我來撿柴火,不過你怎麽也來山上了?”齊詹好奇的看着他問道。
三福家因為齊大力是一個木匠的緣故,一直日子過得不錯,再加上他家人口多,勞力也足的原因,砍柴的活計都是家裏的哥哥們做的,三福只是做一些打豬草的活兒,很少上山,故齊詹才有此一問。
“我知道你平時也經常上山,所以看看能不能碰上你。”三福小眼睛笑眯眯的看着齊詹說道。
齊詹應道,“那好,我們一起。”
春日裏,枝葉發芽,山間是一片喜人的嫩綠之色。這顏色對于農人來說,就是生機,是生活的希望。
齊詹只要一想,再過半個多月,四月份的時候就可以上山挖新鮮的野菜,不用再啃食去年保留的菜根,心裏就特別的高興。
兩人走了一會兒,到了平日裏原身撿柴火的地方,齊詹就叫了停。
“三福哥,就在這裏吧。”
說着齊詹把身上的背簍放在地上,開始找尋枯枝。
“好。”
光幹活也很是無聊,三福是個愛熱鬧的性子,他最先挑起來話頭,對着齊詹說道,“石頭,我聽說了一個大消息。”
神情中頗帶着幾分神秘的樣子。
齊詹是一個從現代過來的成年人,覺得古代小屁孩所說的大事兒,對于他來說根本就不入眼。
于是他心裏不在意,随口應道,“什麽事兒啊?”
“我聽胡家的二小子說,他爹準備請一個教書先生來咱們村。”
三福眼睛發亮,興致勃勃的對着齊詹說道,“這事兒要是成了,我說不定也能上學了呢!”
這話一出,齊詹手上的動作頓時停了那麽一瞬,他猛地回頭,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三福,急切的問道,“你剛才說的話可是真的?”
“嘿嘿,我就知道說出這話,你肯定不會再這麽淡定了!”三福笑嘻嘻的說了一句。
“三福,你還沒回答我的話呢?”齊詹沒心思應對三福的調侃,他開口催促道。
畢竟目前對于他來說,有科舉讀書的條件更為重要。
“你別着急啊,我慢慢和你說。”三福撓了撓頭發,接着說道,“胡家的二小子他爹不是村長嗎,這事兒是他聽他爹說的。”
“咱們隔壁的村子去年不是出了一個考中童生的人嗎,那人現如今去了縣裏的私塾上學。他們村的人都說他肯定會考中秀才,以後當大官的。”
“胡村長也想咱們村子裏出一兩個有功名的讀書人,這樣以後那些官吏就不敢小瞧咱們黑石村的人了。”
齊詹聞言後,能體會到胡村長的心思。
這年頭,士農工商,有功名的讀書人是最受人尊敬的。
《勸學》詩中有言,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只要讀書人中了秀才,那就可以免除徭役,廪生還有錢物可拿。不僅如此,秀才就是有了功名,可以見官不跪,是不是很爽?
中了舉人就更不得了了,那就有了當官的資格,堪稱是一步登天了。舉人還有福利,可以免稅兩百畝田。都說窮秀才,富舉人,皆因如此。
要是考中了進士,就是成為了仕人,國家統治階級中的一名,會直接被授予實權的官職。在大夏朝用不殺士大夫的律政下,你可以不用擔心惹怒皇帝或政敵,安安心心的活到老了。
話說回來,古代民不與官鬥。碰上一個狡吏,那對于貧民百姓來說只能任人魚肉。
就說交稅這件事,齊大山曾經說過,前朝的時候,那些貪婪的小吏,能把一石糧食當做五鬥米來稱量。小百姓人微言輕,沒處說理去,只能破財消災了。
要是你們村子裏有一個地位高的秀才舉人,那些小吏豈敢做這種貪污之事兒。給他們一千個一萬個膽子也不敢的,畢竟明眼人都知道不能得罪一個前途無量的讀書人。
“石頭,等村子裏請了教書先生,我們一起去上學啊?”三福向往的說道。
“到時候再說吧。”
提起讀書這件事,齊詹心裏也沒底,畢竟他家裏不富裕,還欠着一兩銀子的巨款外債,哪裏有多餘的錢財能然他去讀書呢?齊詹想想就覺得不現實!
所以當務之急,他得想法子努力賺錢才是王道!
這一上午間,齊詹來回跑了兩趟大青山,裝了整整三背簍的柴火,累得滿頭大汗。
沈氏看見齊詹這汗流滿面的樣子,頓時心疼的把他壓在了院子裏,制止齊詹再上山。
沈氏心疼兒子,但是她并不知道家裏欠了外債,齊詹心裏有着緊迫感,所以才會這麽拼命。
其實就算是沒有沈氏的吩咐,齊詹也不準備上山了。畢竟他如今的身體還是一個6歲的稚童,體力有限。再加上早上将将喝了一碗稀粥,目前餓的肚皮直叫,腿腳發軟,早已經沒了力氣。
他又回屋歇了片刻,過了不知道多久時間,沈氏把他叫醒,讓他去給地裏的齊大山父子倆送飯。
送飯這事兒這兩年一直都是齊詹的任務。
因為沈氏之前懷了孕,孕相不好,現在是她生産過後身子受損,體虛怕寒。
其實早上的時候應該也是齊詹送飯到地裏去的,但是早上的時候齊有糧體諒齊詹,知道自家弟弟還在睡覺,所以和齊大山走回來吃飯的。
要知道如今正是春耕的時候,家家戶戶的勞動力都在地裏忙乎。畢竟糧食大過天,關乎着一家人的生計問題,所以得抓緊時間不能浪費一分一秒。
于是吃飯都是在田間,讓家裏的孩子或者做飯的婦人送到地裏。
老齊家因為只有兩個能耕地的勞力,更是會比別人起早貪黑,就為了多幹一會兒,不至于因為人少而耽誤了農時,影響了這一季的收成。
齊詹小心翼翼的提着手裏的飯菜籃子,生怕湯碗灑了出來。
走在路上,碰上同村送飯的人,他也會熱情的張嘴,相互之間打聲招呼。
古代人重孝,對于長輩得保持應有的禮儀,不能像現代人一樣言語間太過随便。
有了原身記憶的齊詹,已經很好的融入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