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幕
※
南方人似乎普遍難以理解,為什麽北方人會對春天有一種歡欣雀躍的期待——南方的春天,總是那麽黏黏的,膩膩的。東風來了,帶來的與其說是新意,倒不如說是濕意。
南方的春天來了,伴着淅瀝瀝的春雨,和着抽嫩芽的柳枝,點啊,點啊,點到了剛剛開流活過來的河水裏。
「快點,不然就來不及了!」
一群孩子在河邊的石板路上歡快地跑着,前面的招呼後面的,後面的追趕前面的,木屐在布滿青苔的青石板上跑出一串「嗒嗒嗒嗒」的響聲。
「幹嘛跑那快咧!」
幾個少女穿着自己縫制的藍染短袖,赤着腳蹲坐在淺水邊的石頭上洗衣服,見孩子們呼啦啦一大群地跑過去,不免起了逗弄之心。
「跑第一名先生發點心獎勵麽?」
「亞麗姐你沒聽說嗎?」
跑在前頭的一個看上去最大的孩子停下腳步,對幾個有說有笑邊洗衣邊戲水的女孩子嚷嚷:
「鎮上童老家新買了個媳婦,我們要趕着去讨喜糖呢!」
「啥時又得了個新媳婦?」
幾個女孩子也不玩了,一邊問着一邊往岸上走,看來是也想去湊這趟熱鬧——畢竟,大家都還是半大的孩子,也沒想着那麽多,就喜歡湊個熱鬧讨個利是。
「我媽說是前年過門那個生不出娃來,隔壁村的杏花姐姐正好沒嫁,家裏又窮,就賣過去作媳婦了!」
另一個後來居上的孩子喘兩口說半句的,剛剛說話那個大孩子體貼地給他順了順氣。
「英明,你快先去霸個位子,我等一下小雅,馬上就來。」
「唉,就知道他會拖後腿。」
英明朝河邊的姐妹們做個鬼臉,接着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往前跑了。
「怎麽,我們也去看看吧!」
姐妹們争相爬上岸來。這時,一個白皙的小不點氣喘籲籲地跟了上來,停在離大孩子不遠的地方,上氣不接下氣。
「我,我不行了……呼……呼……」
「來,我背你。」
大孩子二話不說,跑到小不點面前,蹲下身子就把他馱到了背上。
「使不得。我那樣沉。」
小不點在大孩子背上掙紮,大孩子卻不理他,馱得穩穩的往前快步走。
「小雅吃再多,也沒得我一半重。」
※
村子本身就沒多大地兒,陸村又是鄰得鎮上最近的,所以鎮上有些什麽新鮮事,總能第一時間傳到陸村人的耳朵裏。
這童老家也算是在鎮上有名氣的大戶人家,原來一直是書香門第,祖輩還在朝廷裏當過官。後來皇帝下馬了,也開始經營一些生意,現在聽說正跟上海那邊的煙草商人來往着,每月都要往城裏跑幾回。
「快點快點!」
童老家結婚,雖然不是第一回,但還是擠滿了周邊各個鄰居以及村上來看熱鬧讨喜頭的人。一群小夥伴們左擁右擠,上鑽下沖,好不容易才擠到了人群前頭。
「行了,陸離,快放我下來吧!」
一直趴在大孩子身上的小不點掙紮着從大孩子的背上跳下來。大孩子改牽他的手,緊緊牽着。
「人多,別走丢了。」
「嗯。」
小不點乖乖跟着大孩子,兩個人牽着手,慢慢地往人群裏融去。小不點時不時擡起頭來看大孩子——大孩子比他要高将近一個頭,肩膀寬寬的,像座小山似的矗在他面前。他是一點都沒覺着大孩子擋了自己的視線的。本來這就是學堂裏的孩子們鬧騰,如果不是大孩子,他自己一個人是斷然沒興趣來湊這熱鬧的。
比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他更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坐在房間裏看書,坐在學堂裏幫先生一起批改孩子們的功課,還有,跟大孩子一起沿着河邊走回家的那一小段傍晚時光。
※
不一會兒,童家的新郎官和童老爺等人就過來迎親了。迎親的烏篷船特意換了紅頂,上面還開了一朵大紅花。來看熱鬧的人們開始起哄,等待着新娘子的到來。
杏花穿着紅襖、紅褲、紅鞋,辮稍上紮了紅綢,坐在另一條披了紅的烏篷船上。船靠了岸,站在岸上的新郎官朝下面的新娘遞過一根綁了紅花的長木棍,讓她抓着爬上來。
「媽!媽……」
杏花不肯上岸,拉着一直在船裏看着的母親那雙瘦弱的手淚如雨下,涕不成聲。
「杏花,媽對不住你!」
杏花的母親哽咽着說不出話來,只是呆呆地看着杏花,眼淚不住地往下掉。人群裏,陸離看到童家的小子阿童在岸上放了一挂長鞭炮,随後新郎官強硬地把新娘給拉上了岸。
「媽!」
杏花大聲呼喊着母親,淚如雨下。母親依然呆呆地站在船上,向女兒這邊凝望。二姐站在母親的身後唱着送親詞,凄婉的歌聲纏繞在開春的水路上,回響在熱鬧的河岸旁。杏花的眼淚像斷線的珍珠般落了下來。
陸離低下頭,對旁邊的何雅輕聲說:
「聽說這次娶親的是他家大哥,人看着壯壯的,不過據說是個傻子。」
「這事兒可不能瞎說。」
何雅用手肘捅了捅大孩子。
「小心被聽着。」
「村裏人都知道。不信回去問你媽。」
何雅忽然拽了拽陸離的衣袖。
「看,那不是柱子哥麽?」
人群裏,一個青年的眼睛早就哭腫了,眼珠子血紅。不知新娘是不是也看到了他那哀傷欲絕的眼神,淚水泉湧般的噴出。她的嘴張了張,卻一點聲音也發不出來,只得在人群一浪高過一浪的喝彩聲中,慢慢坐進了岸上的花轎。
陸離感覺到,一只小手抓住了他。他回握住了那只略冷的小手,緊緊握住。
作者有話要說:對于一般的耽美讀者來說,這就是一個扯上了女人的民國耽美故事;但是對于喜歡KAT-TUN,特別是喜歡赤龜的盤盤來說,這絕對是一部僞同人哦!至于誰是誰,你們看了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