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章節
那個交警大哥。”
唐君維反應了過來,“哦哦哦。”
沈夏呆呆蹲下,看着包圍那個婦女的人越來越多,後面被堵住的車主有些也下了車看前面發生了什麽事情,車和受害人大部分被擋住了,沈夏只能看見她的腦袋,發質稀疏,能看見白色的頭皮,及時卷了頭發依舊明顯,黃發上沾了血,一顫一顫。
她後悔今天帶了隐形眼鏡,看的如此清晰,仿佛要讓她終生銘記。
交警大哥來了,其實也多大,看上去也是二十幾歲的青年人,說了聲辛苦,讓她們先回去,便匆匆到街上去指揮交通。
沈夏第二天是要早起的,她請了晨讀社的假,但她還是校新聞社的人,明天要寫一個食堂做早飯的新聞。
她是文字,還有一個攝像。
食堂五點多開始準備早飯,她四點多就要起來,到新聞社,和攝像隊友去拿拍攝的機子。
她本來定的是四點的鬧鐘,但完全不需要,她完全是睜着眼渡過的那一夜,閉眼就是血跡斑斑的黃色卷發。
後來急救車來了,用擔架把那個中年女人擡上了車,她如死屍般雙眼緊閉,毫無生機地躺在白色的床上。
再之後,她的家人也來了,領走被放在路邊的包和菜。
沈夏沒有開床上的臺燈,怕吵到了唐君維,是不是看一眼手機,看手機上的時間,從淩晨一點到四點,然後取消掉鬧鐘。
她親手親腳地下樓梯,在洗手間洗了把臉,蒼白憔悴的一張臉,像瀕臨死亡的人。
沈夏想到一個鬼故事,不知道是在她小學時聽的還是長大後自己看了,據說鏡子裏的人是另外自己,十二點對子鏡子削蘋果,如果皮沒有斷的話,鏡子裏的人就會出來。
她家的衛生間也有鏡子,小時候她半夜起床上廁所,總是彎下腰避開那面鏡子,害怕被鏡子裏的那個自己看到。
但她現在不怕了,甚至對着鏡子裏無精打采的自己笑了一下,想着如果鏡子裏的人真的取代自己,那些曾經追過她的男孩能不能認出來。
Advertisement
她想八成是不能的,他們喜歡自己什麽呢?外表還是成績,淨是些她想給別人看的東西,而真正的自己是什麽樣子?
連她自己都不知道。
說不定鏡子的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沒有被教育教化之前的自己,帶着未退盡的獸性,不夠文明卻足夠真實。
淩晨的風還是很大,她在路上是還能把手插在口袋中保暖。
但在電瓶車上可就不能了,攝像楊意在前面開着車,她必須在後面拿着機子,機子放在電瓶車上容易掉落。
風呼啦啦地吹,她的手指變紅變冷,最終麻木。
楊意下了車從她手中拿設備時,扯了一下才把機子拿出來。
她連忙把手插進口袋。
楊意也不好受,她是開車人,在前面擋風,整張臉都被風吹紅了。
她們從食堂的側門進去,裏面的工作人員都沒來及,沈夏靠在桌子上補眠,楊意靠在桌子上調設備。
過不了多久,食堂後廚的機器響了起來,沈夏進去開始看工作人員和面做包子做饅頭磨豆機,楊意則在瘋狂拍素材。
第一批包子做好端上來時,外面的天還沒有亮。
沈夏連忙買了兩個包子填肚子,楊意是個工作狂,一遍叼着壓縮餅幹一遍拍。
沈夏靠在柱子上看着工作人員磨豆漿,學校食堂的機器遠比陳美娟的豆漿機來的大,效率也高很多。
熱騰騰的霧氣中,沈夏想起程美娟忙碌的聲音,此時此刻,陳美娟應該在小小的房間中磨着豆漿。
彎下腰,加泡好的豆子,加水,然後豆漿機轟隆隆地運作。
她恍然間明白她為何一閉眼盡是那頭染血的黃色卷發,程美娟新年也做了頭發,黃色,中卷。
她做完後,站在鏡子前打量煥然一新的自己,覺得自己頭發這些年越來越少。
是哪些年?是早上推車賣早點這些年。沈夏想。
第 32 章
陳美娟,她心裏默默地讀這三個字,鼻頭發酸。
她又去買了杯豆漿,食堂的豆漿不如陳美娟的豆漿賣的貴,用的料也少,稀薄如水,像是沖泡出來的一般。
程美娟在豆漿中加豆子還加糯米,濃稠香甜,她磨出來後往往還要過濾一遍豆渣,就算這樣,豆漿中還是隐隐能喝到細膩的不磨喉嚨的豆渣。
程美娟攤子上的面包、綠豆餅其實都沒什麽錢賺,那些東西她賣,其他早餐攤也賣,大家一樣的進價一樣的售價,利潤透明。她賣那些點心只是順帶。
陳美娟的攤子主要賺錢還是靠豆漿,靠那些很長一段時間吵得沈夏睡不着覺的機器。
楊意拍夠了素材,等着學生來了拍學生用餐的畫面,把機子關了,也買了一杯豆漿。
食堂豆漿一種是碗裝的,分量多一些,供學生在食堂喝,一種是紙杯裝,外面用一次性塑料袋裝着,上面打着結,方便學生早上帶走,不會撒。
楊意坐在沈夏對面,一口餅幹一口豆漿。
“你不覺這個豆漿太稀了嗎?像水一樣。”
楊意好奇道:“豆漿不都是這樣的嗎?”
沈夏嘆息,“我家有一家特別好喝,學校這邊外面那條街上那家‘阿香包子鋪’的豆漿也還行,比較濃,有豆子的味道。”
楊意看了看手裏的豆漿,搖頭,“哦,那家,我舍友也說過,但還是算了,懶得早起去阿香買,就為了個早餐,一早上跑那麽遠。”
沈夏啧啧,“懶貨。”
楊意欣然接受這個标簽,“你每天都吃早餐?真厲害,每天起那麽早。”
“嗯,”沈夏點頭,“家裏養成的習慣,我媽很注意這個,她說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一日之計在于晨。”沈夏不禁笑了笑,她覺得很有意思。
這個觀念在她讀小學初中時沒有體現,沈夏以前也是拿着生活費去早餐攤上買早餐吃的人,沒有書和雜志要買時就吃的奢侈一點,牛奶、皮蛋瘦肉粥、有肉的燒麥、奶油吐司等,當她要省錢買書就簡單了,兩個菜包或者幹脆餓一餐中午多吃點飯,反正加白米飯不要錢。
似乎是陳美娟自己賣上了早餐之後才關注到了沈夏的早餐問題,但也并沒有讓沈夏吃的比之前好多好,天天豆漿加綠豆餅或者小面包。
有時候沈夏會覺得陳美娟每天給自己強調早晨的重要性,讓她每天在家吃,是為了省錢,畢竟豆漿面包的營養價值似乎沒有比粥和燒麥好多少,而且天天吃一樣的東西似乎也不是好習慣。
她懷疑陳美娟剛下崗賣上早餐時是這樣想的,那時沈強也沒了工作,整個家都透着貧窮頹唐的氣息,他們經常為了錢的事情吵架。
平賤夫妻百事哀,更何況他們還有個孩子要養。
好在她現在讀了大學,想吃什麽吃什麽。
“你每天早上就吃食堂?”沈夏問。
“不然呢?像你一樣去街上吃,太浪費時間了吧,我寧願多睡會兒。”
“麥片呀,不喜歡吃甜的就是買無糖的,喜歡甜的買即食的,拆開加牛奶就好,可以冷泡,再加點當季的水果。還有芝麻糊和即食的銀耳湯,也是拿熱書一沖就好。”沈夏建議到。
“講究人。”楊意詫異,沒想到一個早餐有那麽多花樣。
一個男生推開門進來了,楊意興奮了,兩眼泛光,“有人來了,有人來了!”
沈夏:“我去和他商量一下,讓他重新走進來一遍,你調機子。”
楊意比了個手勢:“OK,你先采訪他,我很快過來。”
沈夏在那個男人拿起托盤前奔到了他面前,“你好,我是校新聞社的文字記者沈夏。”
男生茫然地看着她:“???”
沈夏露出一個幹淨甜美的笑,這樣的微笑一般面對社交場合的陌生人以及陳美娟那邊的一群阿姨們。
誠實不是在這種場合用的。她真實的一面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笑一笑就能博得他人的好感有什麽不好?舉嘴之勞。
人,社會動物,需要交際,需要虛僞。
“你好,我們在拍一則關于學校食堂的新聞。學長,你能等會兒再從門外走進來一遍嗎?我們想拍你進來的那一幕。”
看他有些猶豫,沈夏補充道,“您可以加一下我的微信,之後新聞出來我會發給您看,您不滿我們可以改。”
這基本就是句套話,至今沈夏沒有遇到那種要求改的人,這句話的本質和安慰劑是一樣的作用。
果然,男生加了微信,點了頭,背着包又出去了。
楊意暗暗給了她一個大拇指,“Goodgirl!”
沈夏回她一個誇張的有些醜陋的大笑表情。
莊琳沒想過自己會親自見證一場八卦的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