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6若非的父親和母親
6 若非的父親和母親
若非管那個頭發淩亂的老男人為父親,管那個善良的婦人為母親。
若非從來沒有見過滿臉皺紋的父親去理發店理發。理一次發幾毛錢,對于農村的人家那便是油鹽錢,舍不得。就是古國雄免費給他理發,他也不理,很是讓若非納悶。後來若非跟古國雄學了幾個月會理發了,也想給他理,他還是不幹。
若非最常見的便是老父親端了一把椅子坐在家門口,手持剪刀和鏡子,自己給自己理發。而老父親卻舍得把省下來的理發錢給若非買那種有一絲絲甜味的冰棍。一根冰棍若非能添上大半個下午,更是甜了他整個童年。
在若非的印象中,從記事起父親就已經佝偻着腰穿行在山間田間,沒日沒夜的勞作。二十多年過去,直到若非成年以後,老父親依舊是那副模樣。
若非深知父親和母親的一輩子很累。的确很累,養家糊口腰背都彎了下來,鬓發都被風霜染白。在那個閉塞的山村,在沒有經濟來源的山村,要養活那麽多孩子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若非從沒聽過父親喊過一聲的苦,沒有叫嚷過一聲累。也許,生活的折磨早已讓那樣的男人忘記了什麽為苦。為了孩子,為了一個家庭,男人可以忍住所有的苦難。直到生命再也不能延續,直到呼吸停止才會作罷。風霜雨雪,嚴寒酷署,若非的老父親沒日沒夜的勞作了一輩子。
老父親給予若非生命中良好的啓蒙教育。賦予了若非,做人要做個老實人,寧願別人負你,也不要負別人。吃虧是福,若非從不忘記這句話。
若非從記事起便在老父親的教誨下,哼着小調唱着歌謠勤快的打掃廳堂,抹擦桌椅的灰塵。老父親總會在若非做事之時,一邊給予贊美一邊給予指點。還是時不時給若非念上幾句古詞小詩。
老父親會寫一手很溜的毛筆字。每逢村子裏有紅白喜事了,老父親便要出馬了,操起他的毛筆飛筆疾書,寫下主人們的心願。
若非小小的年紀便跟在老父親的後頭,看他寫字,寫那種龍飛鳳舞的字。若非受到了老父親的熏陶,也學會寫毛筆字。小小年紀,過年時家裏的對聯就是若非的傑作,深得大家的贊賞。再後來就連古國雄家裏的對聯也是若非寫的,讓他很是滿意。
若非知道老父親再苦再累都不曾流淚。就算天要塌下來,老父親依舊用他累彎了的身子頂住。那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一個用身軀托起一片天空的老漢。
若非的印記中,唯有他離家時的那一刻,老父親老淚縱橫。情愛,彌漫在他與父親之間。老父親是對若非的不舍和心疼,才會迫使一個大半輩子都沒有流淚的男人流下老淚。
十五歲前的若非也渴望過父親能變成高大威猛健壯的男人。那樣,若非會感到很多的安全感。那樣當若非在外頭受到同學們欺負的時候就可以向父親告狀。可是,老父親沒有變成了若非所想的那樣。反而,老父親随若非的成長一年一年的滄桑衰老下去。
老父親沒有成為若非心目中的那個高大強壯父親的形象,但并沒有抹殺去若非愛老父親的那一顆心,他永遠在若非的心中受到愛戴。
若非的老母親,那個把他用籃子提回來的女人,是天下最純真最善良最柔美的女人,也是吃着辣椒長大的湖南正宗辣妹子。沒有恨,所有的仁慈刻在臉龐的皺紋和手掌間。
Advertisement
若非的老母親也是從艱辛中走過來的女子。他給若非講她年輕時被抓去修路的情景。天寒地凍的日子裏,凍的手指生瘡開裂依舊要埋頭苦幹,甚至連吃飯時筷子都沒有,随手折下兩根樹枝扒拉着吃飯。大冷天裏,沒有秋褲穿,只有一條單薄的單褲。若非聽的一身發冷,冷的起雞皮疙瘩。母親講那些故事時,總是淡淡的帶着笑意,從來沒有把那些苦難當成仇恨,那些苦困都被她的笑容淡化了,淡化在了歲月間皺紋間手掌間,仿佛那些苦楚不是發生在她的身上,被她輕描淡寫的敘述着,像是在講別人的經過。
老母親給若非講她年輕時期嫁給老父親的時候,老父親是窮的叮當響,看上他的勤勞。老母親正是貌美如花的女子,委屈了自己嫁給了勤勞的老父親。
老母親在若非小時候給他講,她嫁來的時候是騎馬來的,從南山那邊娘家裏出發颠颠簸簸騎過來。簡簡單單,老父親這邊的幾個身強力壯的男人擡着嫁妝,唢吶師傅在前頭把唢吶一吹就算是迎親的隊伍。兩個大衣櫃,三個木頭箱子和幾把竹椅子,就是當年的嫁妝。新娘子騎着馬跟在擡嫁妝的身後,那麽遠的路程,一路走到天黑前到家,噼裏啪啦一串鞭炮一放,算是把一個姑娘娶回了家。
若非覺得,父親和母親的結合,是世間最為辛酸的際遇,卻又是世間最為和諧的楷模。一輩子沒有争吵,沒有打鬧,和和睦睦。不像當今的年輕人,誰都有主見,誰也可以指揮誰,誰也瞧不起誰,結果就是弄得一個家庭四分五裂。
那時代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個個都很聽話,物質雖然沒有當今的豐富,但日子肯定比當今過的舒服,自由。三餐蘿蔔青菜吃起來都是美味。常年勞作,身體健康的很。
老父親和老母親一個生兒育女,一個養家糊口,一個織補,一個耕種。像千萬個農村家庭那樣,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在歲月的道路上,兩個老人家把腳板磨大,迎來艱辛,把光澤攆走,迎來滄桑。直至最後,所有芳華謝盡。
若非的上頭還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按年級排序分別為大哥若旭,二姐若琴,三哥若棟,四哥若斌,五姐若梅。最大的大哥若旭大了若非二十歲之多,跟王曉然的年紀一樣大小了。若非最小的姐姐若梅也比若非大了十歲。若非與他們的感情說不好,也說不上壞,就那麽淡淡然然的維系着。
若非一邊成長的階段裏一邊看着自己的哥哥們娶回來嫂子,也是看着姐姐們嫁出去嫁給了姐夫們。都是早早的成家,早早的生了孩子,過着循規蹈矩的傳統生活。
哥哥們和姐姐們的終身大事都離不開老父母的操勞。是老父母的努力和勤勞才得以讓哥哥們和姐姐們有了自己的歸屬。
若非很愛老父親和老母親。若非知道,如若沒有他們的艱辛就沒有他的快樂成長。如若沒有他們的懷抱和臂彎就沒有他的一片天地。若非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和幸福。雖然家庭窮困,但若非從沒覺得生活于他沒有不公平的地方,一切都過的順意。
若非想,等自己能賺錢了,一定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一定要他們再也衣食無憂的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