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章節
樂公主她們倆,他最信賴的就是上官婉兒了。這個女人不像韋後那樣狠毒霸道、目光短淺,更不像安樂公主那樣刁蠻任性、無法無天,而是婉順可親,達觀明智。
中宗現在很明白,怪不得母親武則天在世時,也讓上官婉兒參與各種機密要事。如今的李顯,已将她當作最親密的心腹智囊,無事不詢。
中宗之所以今天在隆慶池泛舟戲象,飲宴歌舞,起因卻是這樣一件事。
前兩天,安樂公主氣呼呼地來到宮中,和中宗說:“父皇,我聽人說,隆慶池裏在泛王氣,我們可要小心那‘五坊小兒’!”
中宗正在禦塌上陪韋後玩雙陸棋,他知道女兒口中的“五坊小兒”,是借指弟弟李旦的五個兒子:長子李成器、二子李成義、三子李隆基、四子李隆範、五子李隆業。他們都住在隆慶池的北面。這五子中,李隆基尤為英氣逼人,有帝王之氣概。
韋後氣呼呼地一揚手,把百寶螺钿鑲就的雙陸棋盤掀翻在地,青、白兩色的玉棋子灑落一地,兩旁的宮女們吓得渾身發顫,卻也不敢貿然上前收拾。因為前幾天,剛有過這樣一件事。
韋後晨起時,對鏡梳妝,發現眼角有幾絲皺紋,就突然大怒,把镙钿葵花紋銅鏡還有雕花象牙粉盒都扔在地上。宮女蕙兒手腳利索,連忙去收拾,結果沒料想韋後更加暴怒,命人将蕙兒拖出去痛打四十棍,關進掖庭的炭房裏。蕙兒呻吟了半夜,清晨時身體早就僵硬了。
中宗臉上閃過一絲不豫之色,卻聽韋後厲聲喝道:“依我之意,趁早下手殺了‘五坊小兒’那一窩人,還有那個南山女妖!”
唐中宗知道韋後口中的“南山女妖”,說的是妹妹太平公主。他這個妹妹相貌和氣質上都像極了母親武則天,殺伐決斷,極富魄力。雖然中宗是兄長,但是見到這個妹妹,心中總不免生起一絲怯意。
不是沒有機會和借口,然而中宗總是狠不下心腸。他想起武周時遍地血腥、骨肉相殘的一幕幕,實在不忍心再擅動刀兵,大開殺戒。難道就沒有不殺人、不流血的方法來治國嗎?因此,韋後今日重提要誅滅妹妹的主張,中宗只是低着頭默然不語。
安樂公主和她母後一樣,也是火暴的脾氣,她見中宗不說話,就急吼吼地催促:“父皇,你倒是宣個旨意啊,難道任由他們王氣旺盛,終有一天釀成大禍不成?”
中宗不答,轉而問道:“這隆慶池王氣騰盛之說,是出于何人之口?”
“聽說是渭水橋邊一個瘋道人所說。”安樂公主話剛出口,卻見韋後對她大使眼色,心想糟了,說是道人所說也罷了,還加上一個“瘋”字,這不是自己挖坑埋自己嗎?
果然只聽中宗說道:“既然是瘋子所言,恐怕是無稽之談……”話還沒說完,韋後截斷他的話說道:“仙道高人,往往裝瘋賣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中宗面露難色,一時不知所措。正在此時,只聽有人傳呼:“上官昭容到!”
話音未落,滿面春風的上官婉兒就款步走了進來,雖然年逾四十,上官婉兒的皮膚依然嫩滑粉白,五官也生得玲珑可愛。她的身軀本來就不似韋後那般豐碩肥胖,如今身穿一件寶藍色瑞錦長裙,外罩平金繡鴛鳥紋錦半臂,顯得袅袅盈盈,妩媚多姿。
Advertisement
只見上官婉兒眼波一轉,看出來是這母女倆又在讓中宗左右為難,問清原委後,她嫣然一笑道:“百歲醫仙孫思邈先生有言:‘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皇後和公主都是見識不凡,忠心為國分憂啊。”
婉兒看韋後神色漸和,又對中宗說道:“請聖上勿憂,慈恩寺近來入駐了一位天竺神僧,法術通玄,待我派人向他請示禳解之術,定能将隆慶池所謂的王氣鎮壓禁制。料那五坊小小的‘王氣’,怎比得上陛下洪福齊天的瑞氣!”
中宗聽了,頓時龍顏大悅,胖臉上笑逐顏開。
接着,婉兒又眼眉一挑,神神秘秘地說道:“請皇後移步內室,我有要事禀告。”安樂公主心直嘴快,跟着起身道:“什麽事情啊,我也去聽聽。”只見韋後突然臉上一紅,少見地露出一絲忸怩之色,輕聲叱道:“裹兒,別啰唣!”
只聽韋後和上官婉兒輕聲談笑着攜手走遠,安樂公主從鼻子裏哼了一聲,對中宗說:“那個上官婉兒啊,肯定又是給母後物色了清俊美貌的少年郎君了!”中宗裝聾作癡,懶懶地揮手道:“休得胡說,下去吧!”
這隆慶池畔的飲宴和戲象,就是上官婉兒提議的禳解之術,據說來自那位天竺神僧的推算。安樂公主最喜歡的就是飲宴和熱鬧,首先拍手贊同,唐中宗見這辦法不動刀兵,十分和諧,自然依從。
韋後雖然覺得這個舉措有點隔靴搔癢,不夠解恨,但前天晚上品嘗了上官婉兒新物色的那個美少年後,心懷大暢,心裏只惦記着再去秘所私會,于是她也沒再生事取鬧,只是假借身體不适,沒有去隆慶池飲宴。太平公主雖然勉強前來,但沒多久,就借故告退了。中宗情知此事定然令她大大地不快,不免心中有愧,所以也不阻攔。
一頭大白象用鼻子卷起白玉酒碗,裏面盛的是黑如純漆的龍膏酒,這酒傳自波斯,名貴非常。只見大象搖搖晃晃地來到禦席前,給唐中宗敬酒,一時間千百名大臣、兵士和百姓齊呼萬歲,江山在手,萬衆蟻服,這感覺真好啊!唐中宗未飲先醉,早已醺然。
安樂公主最喜歡這種熱鬧的場面了,她今天特地将百鳥裙穿了出來。為了給安樂公主做這件百鳥裙,宮裏特意派十萬大軍到嶺南捕鳥,一路上搜山蕩谷,使得山林中的鳥獸無端遭遇了一場大劫難。工匠從上千只鳥中,選用最漂亮的幾百根羽毛精心織成了這件百鳥裙。
此時安樂公主站在肩輿之上,手持斟滿美酒的纏枝紋八棱金杯,由轎夫擡着繞行一周,只見這件裙子真是宛若雲霞變幻,瑰麗無比。從正面顯出寶石般的碧藍,而随着肩輿的移動,似乎又變幻成了藕荷,在陽光下一映,呈現出金燦燦的明黃色,而走到陰影中又是水汪汪的湖綠,而且裙上還隐約閃爍着百鳥圖案,令在座的人們咋舌不已。
驸馬武延秀走過來,小心翼翼地托起安樂公主的裙擺說:“公主累了吧,還是到席中來坐吧!”安樂公主柳眉一豎:“你來做什麽?滾一邊去,本公主還要乘舟到池中玩呢。”武延秀賠着笑,躬身退下了。
安樂公主要了一艘畫船,到了隆慶池中,她非要親自撐篙掌船,仆人們不敢不依,只好答應。但她哪裏會使船,這船被她弄得東倒西歪,險些翻掉。她低頭一看,池水濺濕了那件百鳥裙,不免又對仆人大發脾氣。
等安樂公主回到岸上,只見六個大力士正和大象拔河為戲,這六個力士都是胡人,身高足足一丈,胳膊和池邊的小柳樹一樣粗,六個人肌肉突起,正全力和大象較勁,正當大家凝神注目地觀看時,突然“砰”的一聲,繩索從中斷開,六人猝不及防,一起倒地。
衆人哄笑叫好,安樂公主卻大聲對中宗道:“父皇,人和大象拔河,我都見過多次了,沒意思,不如讓大臣們拔河,先讓品級最高的官兒拔一下,看看誰最厲害。”
中宗笑道:“那就讓老宰相唐休璟和韋巨源兩人試一試。”唐休璟和韋巨源已是發白如雪的老頭,都是三朝老臣,突然聽到皇上竟然任由安樂公主胡鬧,命令自己拔河為戲,心中羞怒萬分。但聖上有命,不敢不依,只好裝模作樣地拿起繩子擺了個姿勢。
安樂公主看出兩位老臣出工不出力,于是抱過她馴養的黃毛花點猞猁,口中呼哨一聲,只見那猞猁跑到拔河的缰繩中間,咬住繩子用力一扯,韋巨源和唐休璟這兩老頭一起倒地,半天爬不起身來,安樂公主和唐中宗等哄然大笑。
上官婉兒此時卻凝眉思索,對眼前的鬧劇似乎視而不見。她在想,隆慶池畔這一鬧,那英武睿智的李隆基肯定會有所察覺,他會如何反應呢?忍氣吞聲不是他的性格,上官婉兒腦海中閃過這樣一幕:
女皇武則天當政時,長安城內濺滿了李姓皇族的鮮血,而武家子弟如武嗣宗、武三思、武懿宗等人,都是氣焰熏天。這武懿宗雖然相貌醜陋,身材短小,指揮打仗時愚蠢無能,但屠殺百姓是心狠手辣。河北百姓被契丹人擄掠去,好不容易逃了回來,他居然斥為通敵,将這些百姓活生生地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