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章節
。”
“是嗎?”我吐了吐舌頭,“這麽囧的采訪都被你看到了,真是丢臉。”
“你應該很以此為榮吧。”他笑。
“以前是,不過,現在沒有任何感覺了,先前的成就與今日一比,根本算不上什麽。而且,我不過是應和了社會的教育體制,其實,成績與成就完全是不成正比的。”我嘆氣。
“也不是,一個懂得為學業奮鬥的人,将來也可以為自己的成就而奮鬥。”他道。
“那你為什麽不為學業奮鬥?”我反問。
“我……”他狀似思索了一會,“只是不想被禁锢和安排自己的未來而已。考完高考,然後出國留學……一輩子都被爸媽安排好了,很沒意思。”
“很多人想出國都沒機會。”我說,“你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們可以換個環境試試。”顧承志笑,“人呀,總是羨慕自己所沒有的,以為自己擁有的美好是理所當然,遭受的不幸那是天下最大的悲慘。”
“原來你也會研究人生和心态?”我驚奇。
“有時候吧。”他說,“其實,想太多也沒多大用處,悟的再透徹都不能改變人生,偏偏有時候總是放不下。”
“是不由自主的抱怨而已。”我道,“我也總是像個酸人一樣,不滿這不滿那,其實,世間難得兩全法。”
“呵呵。”顧承志輕笑了一聲,“我們難得的見面竟然變成了如此的探讨人生,真不知該說我們成熟了呢,還是根本沒有其他的共同話題。”
“那是因為我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我笑。
“可能吧。”顧承志突然嚴肅了起來,沉默不語。
半晌,車子終于經過了一家意大利餐館,顧承志調轉方向盤駛入地下停車場。
我覺得僅僅這幾個小時,我和顧承志似乎講了比這三年來都多的話。先前的我們單單只是混個臉熟,真正的認識其實還算是方航一引見的呢,真是諷刺。
席上放了幾杯調得血紅的雞尾酒和純正的葡萄酒,席間顧承志接了一個電話,似乎有點不開心的樣子,不過他也沒有再提起。
交談的時候,我了解到顧承志就是沈倩玉口中所說的微承公司的創始人。
“比爾蓋茨把微軟做得那麽大,我相信微承也可以的。”一提起公司,顧承志就笑着說,“不過不單是繼承微軟的良好傳統,我們一方面是軟件開發,另一方面也要打進外形設計和包裝市場,以後還要推出自己的新産品。這年頭軟件版權意識比較薄弱,單靠這一方面,在中國恐怕是混不下去的。”
這就是方航一要應聘什麽設計公司的原因咯。
我笑了笑:“希望微承可以開拓新紀元,真正躍上中國的大企業之列。”
“這需要大家共同奮鬥。”方航一舉起酒杯一一敬了我們三個。
用餐過後,方航一和黃啓睿借口公司有事先回去了。
方航一拍了拍顧承志的肩:“那蘇小微就麻煩你了。”
顧承志笑:“不用擔心。”
他開着車送我回學校,我只覺得氣氛壓抑,幾乎不敢轉頭瞥向他的方向。
“原來你也喜歡打賭呀。”我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
“什麽?”
“我是說……關于我不乘陌生人的車那件事。”我狀似輕松地笑笑。
“只是和航一開個玩笑而已。”顧承志道,“往這條路走,轉過拐角就到你學校了嗎?”
“我不大認路。”我窘迫。
“沒事。這一帶我還算熟悉。”
氣氛又沉悶了起來。
“下次……”過了很久,顧承志猶豫着說,“還有機會……見到你嗎……?”
下次……還有機會……見到你嗎……?
這句話一直是我應該問的,三年前是,三年後還是。
三年前,我總是期盼不知什麽時候能遇上他,三年後,他生活的圈子更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我想應該換我來問比較好。”我咧嘴輕笑,卻更覺得可悲。
顧承志愣了愣,有些洩氣:“你……會這麽問嗎?”
“……”是,我是不會,我從不打算把這種心情外洩過。
突然,他踩住剎車,把車停到了路邊。
“可以借我手機用用嗎?”他問。
“哦……”我狐疑地從拎包裏掏出銀白色的手機。
他認真地輸入了一連串東西,不久,車內就響起了手機的鈴聲。
是right here waiting。
奇怪,我記得我調得是震動檔啊。
不過,這次我沒有記錯,因為這鈴聲不是我的手機發出的,而是顧承志的。他又掏出自己的手機摁了一連串後,才把手機返還給我。
“好了。”他說。
我接過手機看了看,他輸入了自己的手機號碼,并且用我的手機撥打了一遍,這樣他的手機也就有了我手機號的顯示。
“有空聯系。”顧承志又說。
“嗯。”我應承着點着頭。
一般而言,我會應承一切的“有空聯系”,但是絕不會主動有空。也就是說,別人不主動聯系我,我是不會主動的。所以,若不是好朋友,這樣的社交應和與我來說,根本只是随口說說。
“我知道你經常很忙。”顧承志苦笑似的說。
“沒有。”我答,“應該你總是很忙。”
“那麽,有空……就聯系。”他笑。
那些易逝的青春與氣盛 - 章14 什麽時候回來?
章14 什麽時候回來
章14 什麽時候回來
顧承志把我送到寝室的時候,大約是下午兩點整。寝室裏空無一人,那三估計不是出去鬼混,就是被逼着去圖書館自修了。
其實,我一直以為我的心裏承受能力是很強的,看着周圍一堆往死裏讀書的人,竟然可以做到這麽無動于衷。沈倩玉和蔣愛愛那不太純正的好學精神就是被BH大學如此彪悍的學習氣氛給逼出來的。傳言,有許多學生整日整夜地躲在寝室裏,不出門,每天就做練習、溫書,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熄燈,連假期都不回家。還有人天天看書看到深夜兩三點,第二天一清早又去上課……
對于這樣的存在,我只能用敬佩的眼神默默地瞻仰。
有時候,實在是想不明白,如此單薄的人生,何苦要如此折磨自己。人生短短幾十年,為何不及時行樂?
及時行樂。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讓自己feel pretty good的事,我需要的是自由。
自由。
Seize the day,不僅僅是抓緊時間的意味,還有及早行樂。Make your voice heard,是你自己的聲音,而不是任何人。
為什麽偏偏要用年輕時的苦痛,去換取可能的将來的富裕?
富裕是幸福的标準嗎?
多少富裕的人被這樣或那樣的事所困擾。不少自得其樂的纨绔子弟,那不過是他們自己內心自覺良好,事實上,一個找到了內心真正平靜的人,又怎會去關注這些呢?
投去不屑的眼神,甚至根本不用投去眼神。讓那些自以為良好的自以為良好去吧?
如果整個社會都對他們如此的不屑,那麽,他們心底的那一點點要靠別人才建立起來的高大該是如何的凋謝?
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吧。
在你做一切之前,先想想成本與回報的比率,究竟值不值得。
青春易逝,時間難返。我丢棄了二十年的時間在那些莫名其妙的學業上,難道還要讓我在繼續這樣胡亂、混沌的丢棄下去嗎?
大學畢業,讀研,讀博……讀這麽多書,是我所願嗎?
不是……根本不是……
有時候,我也會絕望的期盼,若是以前學習沒這麽好,如今也不會這麽糾結了。可以直接放棄學業,然後平平碌碌的工作、生活,嫁人生子,什麽都不想,柴米油鹽醬醋茶,渾渾噩噩一輩子,然後塵歸塵土歸土。
人真是一種奇怪的動物,上天給予了我們如此珍貴的思想。從此,我們卻偏偏總是自尋煩惱。
自尋煩惱啊……
看不到人生的意義,看不清未來的道路……
真正能從大樓上跳下去的人,不是被生活逼瘋了,要麽也是極有勇氣的人。
而我,只是怯懦的蘇小微。
我曾經見到過一本書叫做《自殺俱樂部》,一直很想借過來看看。可是,當真正捧着那本書,看到簡介的時候,又沒有了看下去的興趣。
生活一直處于一種混沌的狀态。
覺得不好好念書對不起多年來的努力,對不起父母辛苦的栽培,對不起我自己的未來,畢竟誰也不敢拿那麽大的事來做賭注。
可是,眼見着一直以來我想從事的行業一點點離我遠去,心裏卻還是生疼的抽痛。不甘心,很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