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機鋒
兩個孩子回頭,瑤光見是父親,歡呼一聲撲了上去:“阿爹!”
餘朝勝跟着皇帝走到亭中,目光看似不經意的掃過在場衆人。除了王順恩這個熟面孔,他還看見适才在紫宸殿外偷聽的年輕內官也歪着脖子侍立一旁。那內官注意到餘朝勝的目光,一本正經的作了個揖,仿佛不認識他一般。只是他歪着脖子,讓人看了不覺發笑。餘朝勝倒也不去揭穿他,微笑立于皇帝身側。
這邊皇帝已笑着抱起瑤光:“你們倆在這看什麽?”
“瑤光想知道潞州在哪,兒正指給她看。”蓮生奴回答。
“潞州?”皇帝放下瑤光,“朕倒忘了,你現在遙領潞州刺史。”
“阿兄說等我長大了帶我到潞州去玩。”瑤光細聲細氣的回答。
皇帝微笑問她:“你想去潞州?”
瑤光點頭。蓮生奴卻道:“其實是兒想去。”
“哦?”皇帝看向他。
“雖然只是遙領,不過兒子還是想看看那是個什麽地方。”
皇帝目光微和:“等你大一點,去那裏歷練個兩年倒也不是壞事。朕當年也是十幾歲去的北府。”
蓮生奴垂手而立,安靜應了聲“是”。說罷他看了瑤光一眼,瑤光立刻說:“阿爹,我要跟阿兄一起去。”
皇帝在她鼻子上輕輕一點:“女孩兒不能到處亂跑。”
瑤光噘嘴:“可是阿兄答應帶我去的。我不依我不依。阿兄走了,就只剩長壽了。他老欺負我,一點都不好玩。”
因長壽老捉弄瑤光,所以她從來不稱長壽為兄。
皇帝被她的小女孩情态逗笑,拍着她的背哄道:“好好好,讓你跟你阿兄一起去。”
瑤光這才高興起來,摟着皇帝脖子撒嬌。可沒過多久,她忽然想起一事,又可憐巴巴的問皇帝:“那阿娘可以跟我們一起去嗎?我還要聽她講故事呢。”
提到绮素,不免勾起皇帝心事,笑容微微一滞。
蓮生奴不失時機的接話,對瑤光道:“阿娘不能去。”
“為什麽?”瑤光眨着眼,滿面天真的問。
“阿娘要陪着阿爹。”
瑤光想也不想就說:“那阿爹也一起去。”
皇帝笑了,刮着瑤光的鼻子:“阿爹不能去。”
瑤光不解。
蓮生奴拉起瑤光的手,溫和道:“阿爹有很重要的事,所以不能去。阿娘要陪阿爹,也不能去。”他轉向皇帝,用一雙清亮的眼眸注視皇帝:“阿娘不在,阿爹會寂寞的,對吧?”
皇帝笑了笑,沒有說話。
蓮生奴卻踏前一步,緩緩道:“我和瑤光都不希望阿爹寂寞。”
聽他第二次強調此事,皇帝不免失笑:“蓮生奴,誰告訴你阿爹會很寂寞?”
蓮生奴再踏前一步,仰頭向父親道:“就算阿爹不會寂寞,我也不希望有人因此陷害我阿娘。”
他說得如此直白,皇帝立刻明白他意有所指,不由皺眉,眼神嚴厲的掃過在場諸人,沉着臉問:“你們中是不是有人和楚王說了不該說的話?”
在場的內官、宮女急忙伏身請罪,連稱不敢。其中也包括那歪着脖子的內官。餘朝勝在皇帝身後,冷眼看他渾身發抖的樣子,心裏暗暗好笑。
“阿爹不用責罰他們,”蓮生奴口氣老成得不像個孩子,“這是我安排的,不關他們的事。”
皇帝眼光一閃,語含警告:“蓮生奴,不要做多餘的事。”
蓮生奴卻迎着皇帝目光,毫不回避:“事關我母親性命,怎會多餘?”
“蓮生奴,你可知道你這麽做有什麽後果?”皇帝語氣嚴厲。這孩子一向懂事,想不到竟有這樣的膽子,敢買通人偷聽他和宰相的談話。
蓮生奴垂首,小聲答:“兒子知道。”但他立刻擡頭,厲聲道:“然身為子女,既知父母至親有性命之憂,豈能無動于衷?”四周一片安靜。瑤光雖聽不懂他在說什麽,卻見兄長神情嚴肅,也不敢再像平日那樣做嬌癡之态,站在皇帝身邊乖乖噤聲。
“這話可有人教你?”良久,皇帝疏淡的語氣響起。
蓮生奴唇邊浮起一絲略帶諷刺的笑容:“人倫綱常,何用他人教之?若連父母兄弟皆可抛棄,豈不是禽獸不如?”
皇帝被蓮生奴的言語刺得一驚。他仔細打量着眼前的幼子。才九歲的孩子,卻已沉着得像個大人。他緩緩以一膝着地,半跪在皇帝身前,沉靜道:“父親若要取母親性命,兒不敢求父親收回成命,但求與母親同死,母子共赴黃泉!”
皇帝良久不語,只是緊緊盯着蓮生奴。做了二十年天子,即使他不發怒,只是這樣冷冷的盯着一個人,已足以讓那人膽顫心驚。蓮生奴也不例外,在皇帝不怒自威的儀态下,他緊張得額上沁出點點冷汗。從出生到現在,他還從未感受過這樣的壓迫。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回避父親的目光,而是倔犟的與他對視、僵持。
這一刻,時間忽然變得如此漫長。在場的諸人也備受煎熬,都小心的低着頭,生怕一不小心就被這場父子之争波及。仿佛過了百年之久,才聽皇帝淡淡的聲音在衆人頭頂響起:“很好。”
在場之人皆熟知皇帝的脾性,知道他的“很好”可以有很多含義,都在心裏暗自揣度。最後還是餘朝勝大着膽子擡頭,飛快的掃了一眼皇帝,有些吃驚的發現皇帝面帶微笑,似乎頗有贊賞之意。
皇帝向蓮生奴伸出手。蓮生奴遲疑了一下,最終握住了皇帝的手。皇帝将他從地上拉起來,點頭道:“不錯,到底是朕的兒子。”
皇帝态度轉變過于突然,讓蓮生奴有些驚疑不定,呆呆看着父親,半晌沒有說話。
“在你這個年紀,能如此堅持自己的立場,也很不易了。”皇帝口氣溫和,仿佛剛才的不快完全沒有發生。
“那我阿娘……”蓮生奴最關心的還是母親的命運。
皇帝哈哈大笑:“朕什麽時候說過要傷你阿娘的性命?”
蓮生奴似乎還未盡信,輕聲道:“君無戲言?”
“當然。”皇帝答得沒有一絲猶豫。
蓮生奴這才松了口氣。他讓打內官去打聽皇帝和宰輔談話的內容,本是想知道皇帝是否屬意康王,不想竟聽到宋遙建議皇帝殺母立子的建議,大為震驚。他深知父親的性子,若是讓這個念頭在父親心裏生了根,将來的局面會極難料,因此他當機立斷,一邊讓人留意皇帝動向,一邊策劃了這樣一個局,務必要将這個想法扼殺在萌芽之時。
因這一計劃來得倉促,為了确保萬無一失,他還帶上了瑤光。若是自己無法說服父親,就得靠年幼的瑤光軟化父親的心腸,讓他明白,幼小的兒女不能失去母親。
這一次,他賭對了。
皇帝饒有趣味的打量着兒子的表情。在幾個兒子裏,蓮生奴是最安靜內向的,倒很難看到他如此豐富的表情。蓮生奴這一鬧,讓他對将來的嗣君有了新的想法。
“蓮生奴,”皇帝道,“明日午後,你到會寧殿來一趟。”
蓮生奴眨了眨眼睛,有些摸不準父親的心思,但最終還是應了。
皇帝不再多說,向王順恩等人道:“送楚王和蘭陵公主回淑香殿。”
王順恩應了,命人收拾了東西,才領着蓮生奴和瑤光退去。
走出皇帝的視線後,蓮生奴忽然叫停。一行人停在原地等他吩咐。蓮生奴默默掃示衆人,緩緩道:“今日之事,不可以告訴賢妃,明白麽?”他低下頭,看着身側尚懵懵懂懂的瑤光,加了一句:“包括你,瑤光。”
作者有話要說:承諾中的二更,草稿。蓮生奴發威了有木有!!!
----------------
兩個孩子回頭,瑤光見是父親,歡呼一聲撲了上去:“阿爹!”
餘朝勝跟着皇帝走到亭中,目光看似不經意的掃過在場衆人。除了王順恩這個熟面孔,他還看見适才在紫宸殿外偷聽的年輕內官,歪着脖子侍立一旁。那內官也注意到餘朝勝的目光,一本正經的作了個揖,仿佛不認識他一般。只是他歪着脖子,讓人看了不覺發笑。餘朝勝倒也不去揭穿他,微笑立于皇帝身側。
這邊皇帝已笑着抱起瑤光:“兄妹倆在這看什麽呢?”
“瑤光想知道潞州在哪,兒正指給她看。”蓮生奴回答。
“潞州?”皇帝放下瑤光,“朕倒忘了,你現在遙領潞州刺史。”
“阿兄說等我長大了帶我到潞州去玩。”瑤光細聲細氣的回答。
皇帝微笑問她:“你想去潞州?”
瑤光點頭。蓮生奴卻道:“其實是兒想去。”
“哦?”皇帝看向他。
“雖然只是遙領,不過兒子還是想看看那是個什麽地方。”
皇帝目光柔和:“等你大一點,去那歷練個兩年倒也不是壞事。朕當年也是十幾歲去的北府。”
蓮生奴垂手而立,安靜應了聲“是”。說罷他看了瑤光一眼,瑤光立刻問:“阿爹,我要跟阿兄一起去。”
皇帝在她鼻子上輕輕一點:“女孩兒不能到處亂跑。”
瑤光噘嘴:“阿兄答應帶我去的,我不依我不依。阿兄走了,就只剩長壽了。他老欺負我,一點都不好玩。”
因長壽老捉弄瑤光,所以她從來不稱長壽為兄。
皇帝被她的小女孩情态逗笑,拍着她的背哄道:“好好好,讓你跟你阿兄一起去。”
瑤光這才高興起來,摟着皇帝脖子撒嬌。可沒過多久,她忽然想起一事,又可憐巴巴的問皇帝:“那阿娘可以跟我們一起去嗎?我還要聽她講故事呢。”
提到绮素,不免勾起皇帝心事,笑容微微一滞。
蓮生奴不失時機的接話,對瑤光道:“阿娘不能去。”
“為什麽?”瑤光眨着眼問。
“阿娘要陪着阿爹。”
瑤光想也不想就說:“那阿爹也一起去。”
皇帝笑了,刮着瑤光的鼻子:“阿爹不能去。”
瑤光不解。
蓮生奴拉起瑤光的手,溫和道:“阿爹有很重要的事,所以不能去。阿娘要陪阿爹,也不能去。”他轉向皇帝,用一雙清亮的眼眸注視皇帝:“阿娘不在,阿爹會寂寞的,對吧?”
皇帝笑了笑,沒有說話。
蓮生奴卻踏前一步,緩緩道:“我和瑤光都不希望阿爹寂寞。”
聽他第二次強調此事,皇帝不免失笑:“蓮生奴,誰告訴你阿爹很寂寞?”
蓮生奴再踏前一步,仰頭向父親道:“就算阿爹不會寂寞,我也不希望有人害了我阿娘。”
他說得如此直白,皇帝自然明白他意有所指,不由皺眉,眼神嚴厲的掃過在場諸人,沉着臉問:“你們誰和楚王說了什麽不該說的話?”
在場的內官、宮女急忙伏身請罪,連稱不敢。其中也包括那歪着脖子的內官。餘朝勝看他渾身發抖的樣子,不由暗暗好笑。
“阿爹不用責罰他們,”蓮生奴口氣老成得不像個孩子,“這是我安排的,不關他們的事。”
皇帝眼光一閃,語含警告:“蓮生奴,不要做多餘的事。”
蓮生奴卻迎着皇帝目光,毫不回避:“事關我母親性命,怎會多餘?”
“蓮生奴,你可知道你這麽做有什麽後果?”皇帝語氣嚴厲。這孩子一向懂事,想不到竟有這樣的膽子,敢買通人偷聽他和宰相的談話。
蓮生奴垂首,小聲答:“兒子知道。”但他立刻擡頭,厲聲道:“然身為子女,既知父母兄弟有性命之憂,豈能無動于衷?”四周一片安靜。瑤光雖聽不懂他在說什麽,卻見兄長神情嚴肅,也不敢向平日那樣做嬌癡之态,乖乖噤聲。
“這話可有人教你?”良久,皇帝疏淡的語氣響起。
蓮生奴唇邊浮起一絲輕蔑的笑容:“人倫綱常,何用他人教之?若連父母至親皆可抛棄,豈不是禽獸不如?”
皇帝被蓮生奴的言語刺得一驚。他仔細打量着眼前的幼子。才九歲的孩子,卻已沉着得像個大人。他緩緩以一膝着地,半跪在皇帝身前,沉靜道:“父親若要取母親性命,兒不敢求父親收回成命,但求與母親同死,母子共赴黃泉!”
皇帝良久不語,只是緊緊盯着蓮生奴。做了二十年天子,即使他不發怒,只是這樣冷冷的盯着一個人,已足以讓那人膽顫心驚。蓮生奴也不例外,在皇帝不怒自威的儀态下,他緊張得額上沁出點點冷汗。從出生到現在,他還從未有過這樣的壓迫感。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回避父親的目光,而是倔犟的與他對視、僵持。
這一刻,時間忽然變得如此漫長。在場的諸人也備受煎熬,都小心的低着頭,生怕一不小心就被這場父子之争波及。仿佛過了百年之久,才聽皇帝淡淡的聲音在衆人頭頂響起:“很好。”
在場之人皆熟知皇帝的脾性,知道他的“很好”可以有很多含義,都在心裏暗自揣度。到後餘朝勝大着膽子擡頭,飛快的掃了一眼皇帝,吃驚的發現皇帝面帶微笑,似乎頗有贊賞之意。
皇帝向蓮生奴伸出手。蓮生奴遲疑了一下,最終握住了皇帝的手。皇帝将他從地上拉起來,點頭道:“不錯,到底是朕的兒子。”
皇帝态度突然轉變,倒讓蓮生奴有些驚疑不定,呆呆看着父親半晌沒有說話。
“在你這個年紀,能如此堅持自己的立場,也很不易了。”皇帝口氣溫和,仿佛剛才的不快完全沒有發生。
“那我阿娘……”蓮生奴最關心的還是母親的命運。
皇帝哈哈大笑:“朕什麽時候說過要傷你阿娘的性命?”
蓮生奴似乎還未盡信,輕聲道:“君無戲言?”
“當然。”皇帝答得沒有一絲猶豫。
蓮生奴這才松了口氣。蓮生奴讓打內官去打聽皇帝和宰輔談話的內容,本是想知道皇帝是否屬意康王,不想竟聽到宋遙建議皇帝殺母立子的建議,大為震驚。他深知父親的性子,若是讓這個念頭在父親心裏生了根,将來的局面會極難料,因此他當機立斷,一邊讓人留意皇帝動向,一邊策劃了這樣一個局,務必要将這個想法扼殺在萌芽之時。
因這一計劃來得倉促,為了确保萬無一失,他還帶上了瑤光。若是自己無法說服父親,就得靠年幼的瑤光軟化父親的心腸,讓他明白,年幼的兒女不能失去母親。
這一次,他賭對了。
皇帝饒有趣味的打量着兒子的表情。在幾個兒子裏,蓮生奴是最安靜內向的,倒很難看到他如此豐富的表情。蓮生奴這一鬧,讓他對将來的嗣君有了新的想法。
“蓮生奴,”皇帝道,“明日午後,你到會寧殿來一趟。”
蓮生奴眨了眨眼睛,最後到底應了。
皇帝不再多說,向王順恩等人道:“送楚王和蘭陵公主回淑香殿。”
王順恩應了,命人收拾了東西,才領着蓮生奴和瑤光退去。
走出皇帝的視線後,蓮生奴忽然叫停。一行人只得停在原地。蓮生奴默默掃示衆人,緩緩道:“今日之事,不可以告訴賢妃,明白麽?”他低下頭,看着身側尚懵懵懂懂的瑤光,加了一句:“包括你,瑤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