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善後
暴雨過後又是大晴天, 還好溫度不高,不然山上沒有躲避的地方,夠曬的。
等到傍晚時分, 積水徹底退去, 只留下一片狼藉。距離他們上山, 已經足足有三天了。
其實積水退到小腿處, 已經有人試探着想要回家。從山上摸了樹枝,踩着淤泥深一腳淺一腳的, 也想早點回去。
城內的人已經回去七七八八,奚昭他們一直等到水徹底退去才準備回家。
等回到衙門一看, 整個院子被泡的沒樣子, 朱紅色的柱子全是污泥, 更別提室內了。
只是時間已經是夜裏,家人從水井裏打起水井, 撒了石灰簡單消毒, 然後收拾出幾張床鋪,勉強休息一晚。
也幸好是夏天,不蓋被子也不會着涼。
這幾天只能靠着樹幹阖眼, 按理說躺在床鋪上就能痛快睡一覺。但奚昭始終沒睡沉, 眼睛一閉就是積水四處蔓延的景象,或者一下腳就是積水。
估計很長一段時間, 他都沒法睡好了。
奚昭逼着自己閉眼,挨到天亮後被叫醒了。
奚明淵在安排人打掃前院,顏氏就在安排人打掃後院。顏氏先清理自己的東西丢沒丢,然後再安排人打掃。
不過井水也髒兮兮的,必須要先撒了石灰粉,然後用上層的水。
奚昭想到水裏可能會有無數雜質, 連忙去廚房裏翻出一個竹筷筒,把底部鑽出大孔後,以一層棉布一層木炭一層石子排列,做出一個簡單的過濾水筒。
“哎,你往裏面撒木炭,這不是弄髒了嗎?”奚昀連忙阻攔他,“這是什麽東西?”
“這是過濾髒水用的濾水器。”奚昭直接把剛打來上的井水慢慢倒進竹筒裏,水滴慢慢漏進盆裏,看起來幹淨不少。
“好像,挺有用的?”奚昀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但用眼睛看也知道,井水真的變幹淨了,用起來也方便。
打掃幹淨庭院,還有屋內,就是可惜他們收來的書冊,全部都被水泡了,清理都清理不出來。
奚昭心疼自己好容易收來的書冊,趁着現在墨跡還沒有完全散掉,趕緊謄抄起來。
抄的正手酸時,奚明淵疲憊的從前院進來,看到他們在抄書,轉悠了一圈就出去了。
突然他的聲音從院子裏傳來,“這是什麽東西?怎麽把水往裏面倒?”
“這是過濾水用的,爹前院也要用一個。”別的水還罷了,飲用水一定要過濾後再燒開,然後才能飲用。
平時能喝生水,這時候萬萬不能。
奚明淵若有所思,開始問這個東西難不難做。其實需要的材料很簡單,耐心點多鋪幾層棉布和木炭粉就行。
他打算在前院多鋪幾個,并且,告訴城內的各戶人家,都用這個法子過濾飲用水。
大災之後有大疫,也算是古人總結出來一個經驗教訓。
奚明淵已經把城內所有的大夫藥材都征集起來,熬制了預防病症的藥水,在巷子口挂着爐子,誰要是想喝就來喝,有病治病沒病預防。
這些手段統統都用起來,三天過去,除了幹活兒太累倒下的,基本沒人生病。
清除淤泥是個大工程,而且被泡過的貨品就算清洗幹淨也不能繼續賣了,這一回損失不小。
為了挽回一點,許多商家都把清理過的貨品大減價處理出去,才是平時價格的一成兩成。
所以,城內呈現出一種詭異的“繁榮”來,平時大家舍不得用,舍不得買的,紛紛慷慨解囊,買下來享受。畢竟都是好東西,只是沾了水。
“瞧瞧這個布,平時要買二十兩一匹,現在才要二兩,買兩匹只要三兩半!賺大了我!”
“我手裏這個不也是?哈哈!”
居民們紛紛苦中作樂,嘲笑自己成了大財主,這麽貴重的東西都舍得買。
經過十多天的清理,新州城終于打理幹淨,恢複了往日的興旺。但這只是看起來的樣子,真正要恢複到原本的繁華,至少也要兩三年。
官學也終于要恢複正常上課了,但誰經過這麽一場大難,能馬上恢複到上課的狀态?少不了要慢慢來恢複狀态。
奚昭托着下巴,看着同窗們聚到一起叽叽喳喳,讨論這場洪水帶給他們的驚吓和刺激。少年不知愁,又被家人保護着,對他們來說,刺激大過驚吓吧。
不過大家有一點達成了共識,這種驚吓以後還是少來點,不然禁不住。
正說着話,王先生進了課堂,宣布了一件事情,“府衙一個月後要招人去做臨時書吏,你們誰要是有心想去,就找我報個名。”
張家平扭頭去看奚昭,奚昭捅了他一把,“看我幹嘛,我爹又不是什麽事都要找我彙報。”再說是衙門的事情呢。
王先生繼續說,因為這次受災的原因是安寧縣的堤壩決堤,等到秋收後,還要重新修整安寧縣的堤壩,順便把別的幾個縣城一并修繕了。
“要征徭役了?”奚昭怔了怔。
修水渠,修堤壩這些公共設施,都是徭役。每戶都需要出一個男丁去做這些活兒,當然找人代替或者出五兩徭役銀都可以。
當然,能在官學讀書的人,大多數都不會發愁這個,他們更關心另外一件事,做臨時書吏需要幹什麽?對自己有沒有好處?
王先生耐心解釋着:“臨時書吏其實也就是等到徭役結束,幫着算一算每個丁壯幹了多少活,以及材料和夥食費。”這個活并不難,但是需要細心,因為計算量很大,也容易算錯。
衙門的書吏碰到這個時候根本不夠,所以就要征集書生來,當然,每個願意去的都有補貼。
而且,還能跟着老書吏學到東西,所以,每次的名額都熱門的很。
奚昭去也行不去也行,但他立刻想到需要這個機會的人,王慶安啊!賺點外快不知道他樂意不?
王先生說完了要求,兩手一攤,“時間還早,需要的人也挺多,要是想好了就來找我報名。”該說的都說了,他也不強求。
奚昭給王慶安捎了信,詢問他的意願。王慶安自然樂的參加。
“爹,你要找臨時書吏,能加我一個朋友嗎?就是上回,平安村的那個。”奚昭還補充了一句,
“他今年也考上童生了。”
奚明淵從腦子裏扒出這麽一個人,既然能考上童生,當臨時書吏也算是綽綽有餘,就點頭答應下來。
奚昭松了口氣,他還怕這事辦不成,那多丢人。
話題開始轉移到別的地方,奚昭好奇的問:“爹,修堤壩到底要怎麽修啊?”
他主要是聽見徭役兩個字,滿腦子都是孟姜女,大運河,苦勞苦役征民夫,反正沒有什麽正面的好詞彙。
奚明淵一看他就知道他想歪了,卷起書冊敲了他一擊,“小腦瓜想什麽呢!”
要說徭役算不算苦差事,這完全是因為現在的生産力決定的。要修渠或者修道路,全靠人力一點點搬石頭和建築材料,一鏟子一鏟子的把泥土挖起來,能不費力嗎?如果再碰到意外情況,那可真的是拿命去填。
而且都是重體力活,吃的夥食不好,每個壯丁回家時都會瘦上一大圈。
奚昭默了,好像是這樣的,生産力決定了速度。挖水渠沒有拖拉機和挖掘機,有沒有法子能夠再快一點,省力一些呢?
回了自己的房間,奚昭絞盡腦汁,開始思索有沒有省力的法子,他想來想去,其實規模化,流水化就是最省力的辦法,但是修水渠只是臨時挖一段,設備不能移動,鋪設更花費時間。
對了,滑輪!小滑輪帶動大滑輪,挑土的時候能省力吧?再讓挑土的人流水線作業,各自負責一段路,比每個人挑到目的地,更快!
奚昭越想越順利,思如泉湧,跳起來把剛才想到的主意統統記在紙上,打算拿給爹做參考。
他也不怕奚明淵不用,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方法,只要一用就明白到底能不能省事。
奚明淵拿着紙張,皺眉思索,最後還是拍板,“行,我先找人試試。”如果突然用到徭役上,怕沒達到效果,還耽誤了進度。就算別人不說,他自己內心也過意不去。
百姓已經過的夠哭,不能在因為他的一點異想天開再受一波罪了。
“行叭,爹你一定要記得試啊!”奚昭依依不舍的走了。
奚明淵自己拿不定主意,就扭頭去找夏先生。夏先生看完紙上的內容眼前一亮,“這是誰寫的?”
“你管誰寫的,就告訴我實不實用吧。”
“等等。”夏先生立刻拿出紙筆上,在紙上寫寫畫畫,越寫越是眼睛發亮,“有用,太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