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遠行
比起命運軌跡跟原著基本相同,只是多了兩個庶子但壽數完全不變的賈敏,還有比原著更加悲催,也是出了兩個皇子側妃,卻是連大觀園都還沒修起來就被抄家奪爵的賈家,林如海的運氣算是不錯的,兒子有了,官位升了,多活了起碼十年,可看着他漸漸病弱,林瑜心裏還是苦悶難當,他覺得自己可能算是史上最失敗的穿越者了,辛辛苦苦穿了一回,竟然一件事都沒有能夠改變。
黛玉和林瑾的心思倒是沒有林瑜複雜,不過幼年喪母,他們姐弟三個對父親的依賴都是一般無二,寄居賈家的那幾年,遠在揚州的林如海,是他們最大的支撐,假如沒有他,他們的生活将會是另外一副模樣。打從林如海病倒,黛玉等人就是輪番在病榻前面伺候,侍湯奉藥,從不假手他人。趙清的那封信,黛玉終究是看到了,她什麽也沒說,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伺候父親的身體上。
許是孝感動天,安心靜養了些時日,林如海的身體竟然漸漸有了好轉,而更妙的是,徒桦似乎暫時把林家忘了,沒有再找過他們的麻煩,也有可能是,他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整個朝堂的反抗,他忙于滅火,實在無暇顧及已經不在朝的林如海。畢竟,徒楓還在幽州待着,劉策的态度也很明顯,他就是支持徒楓的,偏偏徒桦還不能随便換了幽州的守将,關外還有虎視眈眈的瓦伊人。
事到如今,林瑜已經徹底看不懂先皇的意思了,他到底是信任徒楓還是不信任他。若說信,最後時刻為何要廢了他的太子位,改立徒桦,要是龍椅上坐着的人是徒楓,根本不會生出這些事端;若說不信,他偏偏又讓徒楓去了幽州,還讓徒桦動不得也不敢動的劉策護着他,這不是存心想要天下大亂嗎。
林如海給出的解釋比較合理,先皇應該是懷疑徒楓的,所以最後時刻換了太子人選,可有義忠親王的前車之鑒,他又怕自己再誤會了一個嫡子,所以讓徒桦登基的同時,讓徒楓去了幽州。幽州有劉策的二十萬大軍在,只要徒桦不是糊塗至極,徒楓的身家性命,絕對是有保障的。先皇身為帝王,可說是有些優柔寡斷,可作為父親,還是比較仁慈的,只是一碗水要端平,實在是難。
黛玉婚事受挫,林如海沒有怪罪趙家,也沒有急着再給她找人家。不是林如海認準了趙清,而是眼下時局正亂,誰都不知道以後會是什麽樣子,與其急匆匆把女兒嫁出去,不如養在自己身邊,好歹還要放心一些。趙家那樣的人家尚且扛不住來自徒桦的壓力,其他人更不好說,林如海有點怕了。
正常情況下,林瑾林瑜該參加鄉試了,如今不能去,只能閉門在家讀書,眼看着兩個兒子一天天長大,朝上卻是混亂不堪,林如海終于做出一個決定,讓林瑾林瑜收拾包袱,前往幽州。
林瑾聞言驚喜過望,一時說不出話,林瑜卻道:“父親,此乃何意?”
“瑾兒,瑜兒,你們是怎麽想的?”林如海不答反問,又把問題抛給了兒子們。
林瑾還是沒有開口,林瑜猶豫道:“父親是否覺得蘇州不夠安全,才會想讓我們去投靠綏遠王。”徒桦是天生的蛇精病,行事全無規律可言,雖說他玩火***是遲早的,可林家早年跟徒楓關系親密,誰也保不準他哪天會不會心血來潮,就把林家整個給滅了,讓他們等不到徒楓的卷土重來。
林瑾眉心緊蹙,半晌方道:“父親是想讓我們向綏遠王宣誓效忠吧?”徒桦鬧得越歡,徒楓越得民心,謀權篡位的成功率也越高,只是他日事成,他會記得的,肯定是于危難中就跟随他的人,而不是在成功後才改換門庭,貼上去的那些。林家固然和徒楓有舊,可這件事他們要是不參進去,等到徒楓登上九五之位,大犒功臣之時,只怕是不會記得的,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見兩個兒子都說到了點子上,林如海輕輕點了點頭,“瑾兒,瑜兒,你們下去收拾下,過幾天就各自出門吧。瑾兒直接去幽州,瑾兒繞道太原,看看你柳世伯,再把泫兒也給帶上。”
柳煦丁憂期滿,本該複起,正好趕上先皇駕崩,他雖明面上沒有站隊,可徒桦對那些忠心先皇,動不動就勸誡他的老臣也是很不滿,就沒有再用柳煦,而是直接讓他在家休息了。柳煦的年齡比林如海還要長上兩歲,就此賦閑也沒什麽,可他的兒子們,個個仕途不順,再看徒桦作天作地,如何會沒有想法,柳泫尚未進學,身無功名,打着游山玩水的旗號,就能出門随便逛逛了。
“我們去了幽州,你和姐姐怎麽辦,也一起去嗎?”單從林家的前途考慮,林如海的做法絕對沒錯,可林瑾林瑜都沒答應。他們兄弟要走不難,剩下林如海和黛玉兩個,誰能放得下心。
“玉兒的事,為父自有安排,你們不必擔心,安心出門就是。”幽州地處北方,氣候幹燥寒冷,以林家父女的身體而言,并不是宜居之地,因此林如海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要投靠徒楓。
林瑾林瑜還想再說什麽,無奈林如海擺出了大家長的派頭,他們根本無從反駁,只得無可奈何應了下來。黛玉也再三保證,有她在家看着,定會照顧好父親的,讓弟弟只管出門就是。林瑾林瑜不是沒有出過門的人,可無論是當年從揚州到京城,還是從京城回蘇州,或者是跟徒楓去避暑山莊小住,每次都是奴仆如雲,前呼後擁,凡事都有人安排好,自己不用操上半點心思。
Advertisement
這次卻不一樣,他們是輕裝簡從,低調出門,除了各自的貼身小厮,再無旁人陪同。
由于要去柳家,林瑜半路就帶着紙渲下了船,主仆兩個前往太原。數年未見,柳泫長高不少,臉上的肉肉也消失不見,有了幾分少年郎的模樣。林瑜原本以為,以柳泫小時候對自己的依賴度,把他拐走不是難事,誰知柳泫根本就不想跟他走,還是柳煦威逼利誘,才把兒子趕出了門。
“泫兒,你怎麽了?滿臉不高興的樣子。”在柳家的時候林瑜不好多問,出門以後見柳泫終日悶悶不樂才忍不住問道,他發現柳泫不叽喳了,自己居然很不習慣,還有點懷念過去的感覺。
柳泫沉默不語,良久方道:“瑜哥哥,你知道嗎,嫄兒進宮了,還封了嫔。”
什麽?!林瑜如雷轟頂,愣在當場。徒桦那個混蛋,他竟然老牛吃嫩草,柳嫄的年紀比黛玉還要小啊,他怎麽就能下得去手,而且柳嫄進了宮,柳煦怎麽還會讓柳泫跟着他去投靠徒楓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父親說……不成氣候,可是……”柳泫的聲音壓得很低,“聖人”二字低不可言,後面更是直接消了聲,可是他想要表達的意思,林瑜還是聽明白了。
雖然徒桦登上了皇位,可柳煦不看好他,哪怕孫女進了宮也不改初衷,他和林如海一樣,把寶壓着徒楓身上,只是林瑜要擔心的,不過是父親和姐姐的安危,而柳嫄,只要徒桦把自己玩死了,她的這一輩子,也被毀得差不多了,皇家的嫔妃,就是皇帝沒了,也沒有随便改嫁的可能啊。
“泫兒,別說了,我們快趕路吧。”林瑜嘆了口氣,深感前路黑暗無光。
眼下,他們每個人都把希望放在了徒楓身上,覺得只要他回來了,事情就好辦了。可事實真的會是這樣嗎,徒楓到幽州也有兩年了,幾乎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來,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徒桦暫時沒能對他怎麽樣,但是瓦伊人蠢蠢欲動,劉策的二十萬大軍不能随便亂動,他固守關外,保住身家性命不難,要想反攻中原,卻不是那麽容易,畢竟徒桦的皇位,是先皇名正言順傳給他的。
柳家的長孫女是今上新冊的嫔妃,柳泫身為她的小叔叔,要去幽州必須隐秘而行,因此他一個下人都沒帶,只身就出了門。不要說林瑜和柳泫這樣的貴公子,就是紙渲,身為林瑜的貼身書童,平時的生活也是精致安穩,哪裏有過餐風露宿的颠沛經歷。早先在船上還好,起碼飲食有度,下船以後,林瑜為了趕時間,生活就沒了規律,也不一定是在客棧求宿,怎麽方便怎麽來。
別看林瑜和柳泫都是出身書香世家,騎馬射箭卻是從小就學的,身手也很不錯,尤其林瑜,比很多武官家的公子還要強,一路疾行倒也支持得住,反而是紙渲,第一個被折騰地倒下了。
林瑜急于趕路,偏偏紙渲病得不輕,他想了想,給了他一筆銀兩,又找了戶老實的農戶人家讓他寄居養病,等病好了再來幽州尋找自己。之前為了顧及不曾習武的紙渲,林瑜和柳泫的趕路速度有所收斂,如今沒了拖累,自然是加快了,可惜他們的效率,反而是降低了,經常是走了好半天,才發現方向不對,要重新繞回去,林瑜頓時明白,林如海為什麽非要紙渲跟着自己了。
好容易出了關,林瑜和柳泫已經是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他發誓,以後再發生分歧的時候,一定不要再聽柳泫的話,因為那小子的方向感,比他的還要差,指路的時候,十回能錯上九回,換了林瑜自己,正确率好歹能在三成以上,否則的話,他們不會拖拖拉拉到了現在才剛剛出關。
這日,林瑜和柳泫又意見不統一了,他們在經過一座當地人叫做鹿山的山時,看法完全相反。
林瑜想走西路,因為距離比較近,北方的秋天黑得早,早點過山更安全,遇上強盜山匪不是鬧着玩的。柳泫卻想走東路,他覺得繞路不是問題,道路好走,安全性應該會更高一點。
“泫兒,我知道東路是大路,比較好走,可是太遠了,我們走到天黑也未必能出去,你不會想在山裏過夜吧,很危險的。”林瑜竭力說服柳泫,因為走東路要比西路多花兩個時辰。
“瑜哥哥,西路崎岖,兩邊林子也深,你沒聽過‘逢林不入’這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