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你放心,都依你。”息虎緊緊擁着姬華池,總時時刻刻本能地将她再貼緊些,再貼緊些——他總有種錯覺,覺得姬華池随時随地會離開。至于錦囊不錦囊,息虎才不在意。他說:“我都聽你的,你叫我怎麽辦,我就怎麽辦。”息虎說完,将嘴輕貼上姬華池的唇,雖然姬華池脖頸光滑鎖骨精致胸}脯高聳,但相較與其它,息虎最喜歡吻的還是這兩瓣紅唇,比戰場上的遍地鮮紅更加誘人:“華池,我打仗的時候都在想你。騎戰、步戰,無時無刻,想你想到發狂……”
息虎将唇從姬華池唇上移開,低頭看自己的兩只手,臂膀,前胸,腰間,約莫有七八十道傷,新痕覆蓋舊痕。有一道是她給的,另外的全部是這幾年從戰場上得來,人皆道楚國天将千戰不敗,卻不知這是他每一次都拿命拼來。
姬華池雖然看着情動迷離,但其實一直在冷靜觀察息虎,見他注視身上戰傷,眼神悲傷,姬華池趕緊主動摟住他,擡頭盈盈如水與息虎對視,給他一個無聲卻深情的回應。
息虎明顯沉溺于她的一汪深情中,倦意上來,他脫口而出:“我們長相厮守,日日不分離吧。”
姬華池倏地不滿,面上卻半嗔半勸:“嗯——息郎!你再打幾年,等天下一統,你我便能長相厮守,再不分離。”她與他肉肉相貼撒嬌,底下曲意逢迎,氣喘籲籲:“你……我……以後日日相守……的日子還多着呢!”
息虎聞言,輕呼一聲嘆息,沒有再多言。
其實他不在意統不統一的,息虎沒有野心,在他心中天下一統的分量,遠遠要比姬華池輕。經歷千戰,生死一線千次,息虎覺得他跟姬華池兩個人平凡安穩過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息虎好想同姬華池講:不如我們不要管世間天翻地覆,就這樣撇下一切私奔吧!
可是息虎的話到了喉嚨管,睹見姬華池那一張溢滿期待和野心的豔眸,卻突然哽住,說不出來。
息虎伸臂把姬華池一拉,将她的身子翻過來,讓姬華池背後向他,接着息虎一躍而入,整個過程快速直接,長長刺穿,甚至帶着點粗暴。息虎以這種最原始的姿勢要起姬華池來,掐着她的腰,将她一下拉遠一下拉近,聽她渾}圓的雙臀撞在他的胯}部,發出啪啪的擊打聲。
息虎稍覺抒發了了胸中憋悶。
殿外的內侍隔着緊閉殿門,尖嗓連呼三聲:“大王——大王——大王——有八百裏加急急報——”
“息郎。”姬華池聽見疾呼,心道不好可能發生了大事。她掙紮着欲轉身,欲從息虎身}下掙脫出來:“息郎,你先等你下,等孤處理完正事再同你歡}好。”
息虎正做到關鍵處,身體緊繃淋漓卻不得酣暢,哪裏肯松停下來。他神力無窮,緊緊扣住姬華池,低頭看他的陽}器在她兩股之間沒入拔出再沒入……她的身子似水似玉,讓他整個人都要化了,要化了……息虎的耳邊漸漸什麽也聽不見,高}潮處,眼前一道白光閃過,底下将晶瑩盡洩在姬華池體內。
息虎伏于姬華池後背,将所有情緒全都化成一聲長長的慰嘆。
姬華池身子也同樣綿軟,卻強撐着從息虎身}下挪出來,自行穿好王服。姬華池見息虎還趴在禦案上,微微斜眼,冷聲問他:“你還不理衣?孤要宣人進殿了!”
Advertisement
這一句話聽不出半點情意,息虎忽感酸澀,卻對姬華池惱恨不起來。他以肘撐案起身:“臣遵王上的旨。”
“速速理衣!”姬華池催促道。
息虎不言不語穿整盔甲,低着頭,看不見他的表情。
待息虎剛一穿好盔甲,姬華池就立刻宣內侍進殿了。
姬華池的預感不錯,內侍帶一驿書小校進殿,向姬華池報上一件火燒眉毛的急報。
清城告急。
楚國的疆域圖最初類似一個“凹”字,西抵秦韓,東接吳趙,中臨齊魏。近二十載,三代楚王奮力開疆辟土,滅掉了魏國齊國,版圖已經變成一個“凸”字,但因為某些歷史原因,這“凸”字上首的頂部卻不是“幾”,而是一個“門”,“門”中西北處一點,為趙國疆域包圍,形似海中孤島。
這孤島便是清城。
在姬華池父王那一輩,楚趙便簽訂了盟約,結為盟友,世世不戰,三十多年都相安無事。可六天前趙國卻突然發兵八十萬,舉半國之力圍攻清城。
“砰!”姬華池重重一拳打上禦案,捶得疊疊奏折震起,殿上諸人皆是一顫。
姬華池心內清楚又焦急:清城守軍撐死不過一萬人,八十倍敵軍,如何能抗?須知這亂世有野心的狼子,不只她一楚一人!
她啓聲問道:“清城現在戰事如何?可已失守?”
“報——”又是一封八百裏加急急報,帶着硝煙和烽火從清城傳來。
清城守将陣亡,名不見經傳的副将亢恩龍卻突顯神勇,率剩下的八千守軍,連續抵禦住趙軍的三次進攻。約莫三十七萬趙軍,被盡殺在清城城牆下。
三十七萬亡魂,玄黑怨氣蒼茫環繞清城。
“亢将軍啊……”姬華池輕嘆一聲,記憶悠悠流轉,緩緩回憶起這個人。
亢恩龍也有些年紀了,他原是居住在楚地巫山的異族,擅長搏擊和擒拿,後來被賣進楚宮為奴。在姬華池很小的時候,亢恩龍做過姬華池的護衛,護送公主随楚王去楚魏邊境,面會魏王,也就是那次會面,魏楚兩國簽訂盟約,約定待魏匡和姬華池成人以後,結為百年。
當年姬華池十二歲,見了一面與她同歲的,短命的未婚夫公子匡。
……
姬華池吸一口氣,凜然了神色:“把亢将軍的書信給孤呈上來。”
內侍立馬從小校手中接過急報,又小跑着将急報拱手呈到禦案前。
姬華池接了竹卷看了,卷中亢恩龍刻道,敬請王上放心,他将率部衆死扛到底,力保清城不失。但如今清城守軍剩下五千,城外趙軍還有四十三萬,終是實力懸殊,亢恩龍請求大王派兵增援。
姬華池讀完急報,對息虎說:“息郎,你派兩路兵,每路各六十萬,一路開去清城增援,另一路攻擊趙國南方,叫他們收尾不接,打個措手不及。”
“不行。”息虎當即就回絕。
“為什麽?”姬華池發問,手上仍攥着急報,一時忘情忘了将它放下。
息虎看姬華池一眼,收回目光:“我手上只有兩百萬兵。”
“只有?!”姬華池攥着急報的手掐緊:她将楚國三軍統統放權給息虎統率,為了征伐,楚國年年擴軍,如今兵力已經超過兩百萬……兩百萬兵啊,哪個國家還有這麽多兵力。
息虎是天下兵馬第一人,他卻說“只有”?!
“我征韓回來的時候,就發現楚趙南方邊境上有股股異動,我便撤了七十五萬兵力,全部嚴密排在楚趙邊境附近……”
姬華池打斷息虎的解釋:“既然發現了,為何不向孤及時禀報?”
息虎怔了怔,低聲回道:“我還沒來得及。”
他心中放在首位的,不是戰事,而是對姬華池的情思。
息虎頓一頓,繼續向姬華池耐心解釋:“趙人舉國皆兵,我算過,他們最多也能出到兩百萬兵,跟我們差不多。“息虎扳起手指頭開始數:“我布在楚趙邊境上的七十五萬,布在楚韓邊境上的二十五,布在楚秦邊境上的五十萬,這些全部能動。不動,我敢保證敵軍不敢犯境,但是一旦抽調兵力……我就不能保證了。”
息虎沒學過什麽兵法,但他排兵布陣和算法都極佳,布多少兵,他都嚴格按照自己的計劃來——正因為嚴格布兵,從不中途改變安排,息虎才未嘗一敗。
姬華池心內飛快盤算,問息虎:“那還有剩下五十萬呢?”她命令道:“将這五十萬速援清城。”
她嗜好開疆,卻絕對不允許失土,哪怕一城一鎮,吞進了她嘴裏,就是永遠下肚,不會再吐出來給別人。
“不行。”誰料息虎又拒絕她:“剩下五十萬也不能動,楚域廣袤,估不準何時何地有逆賊造反,這五十萬兵是我留來內鎮的。”
“孤的大楚盛世太平!”姬華池怒擲急報于桌上:“現今沒有造反,你且抽調二十萬兵增援!孤決不允許因為見死不救,令清城失守!”
“不行!”息虎毅然回絕道。
姬華池拍案而起:“緣何不行?”
息虎望着憤怒的姬華池,心流如泉,百轉千回地淌:其實……該怎麽告訴她?比起楚國有多少城,多少疆域,他更在乎擔憂姬華池的安慰,五十萬兵必須留守境內,必須這麽多……他才可以保證,在他四方征殺的時候,姬華池能安全無憂的生活在楚宮內。其實……不過一個小小清城,本來就是座孤城,都不同楚域接壤,丢了就丢了吧!
息虎甚至覺得:失去了孤城,姬華池就可以少批點奏章,能多些時間和他在一起,情}愛溫柔……丢失掉清城,未嘗不是件幸事。
當然息虎知道自己把這些想法跟姬華池說,她肯定會雷霆震怒。息虎便沒說,只伸直脖子絕不松口:“不行就是堅決不行。境內必須有五十萬兵鎮守,不能再多了。”
息虎又道:“這兩百萬兵,都是我五年來一隊一隊親自訓練出來的,我不會把他們交給亢恩龍。”
天将與楚王在殿上鬧僵,在是否馳援清城的問題上相持不下,最後不歡兩散。
……
姬華池背靠暗藏金刀的玉枕,雖然身後有兩名宮娥一齊在給姬華池捶肩,女王卻還是覺得酸痛乏力。她捏捏眉心:頭疼!疼得厲害!息虎這個蠢貨,氣鼓鼓從殿內離開也就算了,竟然嚴鎖三軍,防備着不讓她猝調一兵一卒。
姬華池雙齒在唇內暗恨得癢癢:蠢貨!癡兒!清城屬楚百年,傳到她手上卻要失守了!
“報——”內侍又有急報遞上來。
姬華池腦疼欲裂,擡擡手道:“清城戰況如何?速給孤把急報呈上來。”
“回大王。”內侍卻是面色尴尬:“這次的急報不是從清城來的,而是從封城來的。”
“封城怎麽了?!”姬華池一個魚躍坐直了身軀:莫非封城也被攻擊了?來襲的是吳是趙?柳漢陽也傳書請求支援?
雪上加霜,姬華池覺得煩悶之氣攪得她五髒六腑皆痛。
“呈上來,呈上來,孤先看看急報再說。”姬華池扶着額頭道。
內侍将急報呈上,姬華池展開一看,竹卷上就中央有一行字,字體閨中嬌秀:王上安心,臣已從封城發兵四十萬,援持清城。
姬華池捧着柳逸千裏傳來的竹卷,緩緩松了一口氣,轉念又心神俱驚:四十萬兵,柳逸一介文臣,柯孤雲雖為武将,但因為只守封城,姬華池便只撥給了十萬兵。現在……柳逸大手筆一遣就是四十萬,哪裏橫空出世的這麽多兵?!!
柳漢陽……背着君王,私下暗囤重兵?
姬華池雙眉間殺氣隐現:重兵暗持臣手,君王渾不知情……
姬華池壓住自己心中殺意,往封城修書。她輾轉斟酌,寫了滿滿一卷竹簡,只為旁敲側擊,試探柳逸口風:他手上……究竟、總共有多少兵?
柳逸的回書很快傳來郢都,這次他只給姬華池回了一只單片竹簡,上面兩個秀氣絹小的字,點破姬華池心思:一八。
一十八萬還是一百八十萬?
姬華池倒吸一口涼氣:一百八十萬?!那他将是僅僅次于息虎的天下兵馬第二人!而且封城甚少向朝廷要糧,這一百八十萬兵……柳逸怎麽神不知鬼不覺養的?
還有,他養這麽多兵幹什麽?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