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驚聞西廂意難平
盡管讀的很是吃力,許多地方還要互為參照才能勉強弄明白意思,錦樂還是一封封讀了下去。這期間,門外之人好像對她很不放心,借着端茶送水送水果來探查她六七次,每次都是欲言又止的樣子,錦樂也不搭理她們,只叫她們進來、放好、出去、關門。
終于看完了,錦樂揉揉酸疼的脖子,擡頭朝窗外看了看,日光已經斜得很厲害了,錦樂對原主的家庭狀況也了解得差不多了:原主也叫崔錦樂,父親是宰相,是個方正的君子,叫什麽,年幾何,她不知道,哪有父親給閨女寫信還署上自己名諱?只知道是十一月初八份去世的,錦樂想到這裏,透過镂刻得十分精美窗戶看看窗外的黃葉,不由得撇撇嘴,這報喪信竟然走了至少大半年,這用的是什麽交通工具啊!原主母親鄭氏,是大家出身,對原主姐姐的管制十分嚴苛,出個屋門都挨批。原主姐姐,小字莺莺,今年十九歲了,婚姻對象是鄭家的表哥,只因這表哥前幾年連喪雙親,這一守孝守到去年莺莺十八歲,眼看就要守完了,不料莺莺之父去世,輪到莺莺孝了,這婚事就這麽耽擱下來了,有個活潑伶俐的丫頭叫紅娘。最牛的是這原主的哥哥,名叫崔錦瀾,今年二十八歲,比妻子李氏大三歲,二人目前育有一子一女。據信中顯示,這個哥哥十五歲上了戰場,在邊疆待了四年,殺敵無數,更有一次,親率五十騎深入敵營,手刃叛徒,所到之處,敵軍聞風喪膽,這是原主最喜歡的段子。而原主今年只有十三歲,尚未議親。
現在的情況是:老相國只有一子二女,大概是與夫人伉俪情深,沒有庶出的娃。原主是母親的老來女,母親生她時已經年紀大了,她出生後就體弱多病,簡直是林妹妹翻版,嬌嬌弱弱養到四歲,哥哥從戰場回來,對她更是百般疼惜,聽大夫說南方養人,便在婚事辦完後,也不怕皇帝猜忌,上書皇帝求了南方的外任,皇帝也信任他,任命他為揚州刺史,坐鎮揚州九年,直到到現在。而原主與哥哥關系最親,非要鬧着要和哥哥叫一樣的名字,哥哥也疼她,就給她起名叫錦樂,希望她一生無憂,快快樂樂。原主還不大滿意,與哥哥一起排行,卻不好漏了姐姐,于是,非得要求刺史府裏的人叫她三小姐,不準叫二小姐。真是個傲嬌的小姑娘。自四歲起,常年住在揚州,偶爾回家小住,父母都心疼她,愛若珍寶,姐姐性子溫婉,待她也挺好。錦樂不禁想到,驟聞父喪,小姑娘定是出現絕食暈倒等狀況,自己不知倒什麽黴,“借屍還魂”到她身上了。
根據嫂嫂李氏的只言片語,錦樂能推斷,這個哥哥目前正忙着差事交割,畢竟是九年的經營,雜事肯定多。
此刻的錦樂是喜憂參半,她不知道來到了什麽地方。剛開始看到崔莺莺、紅娘等人,還以為以為是到了《西廂記》,吓死她了,在一個女子必須依附男子才能生存的的年代裏,有這麽個在生父靈前對一個就見了幾次面的男子以身相許、毀棄父親生前所定婚約的親姐姐,她可是前途堪憂啊!可後來覺得不對,畢竟原着裏,崔莺莺沒有兄弟姐妹,而這裏,崔莺莺有一個很牛的老哥。
《西廂記》的故事發生在暮春時節,如果她果真是穿到了西廂裏······念及此,錦樂心裏咯噔了一下:《西廂記》的情節發生過了。她來這裏幹什麽呀?替原主受罪嗎?哥哥丁憂了,姐姐做出了大傷社會風化并違反法律的事情,她可怎麽辦啊!對于已經發生過的事,她一個初來乍到的人根本無力補救。想想這些,她覺得很丢穿越人士的臉:人家穿越都能改變祖國母親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她卻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把握;人家穿越生怕一不留神改變了歷史,行動都受了限制,她卻明知結果卻無力改變;人家穿越都是被無數美男圍着轉,然後像到菜市場挑菜一樣挑中滿意的有情郎,她卻要擔心“西廂事件”後,是否有人上門提親······
但願這不是《西廂記》,人名什麽的都是巧合。
“小姑姑,小姑姑,煜兒和珍兒來看你了”。一個清脆的童音響起,只聽其聲,便知定是個十分可愛的小男孩兒。
“哎喲,我的小祖宗啊,慢點兒,別磕着”。這是個中年婦女的聲音。
“嬷嬷,你真煩人······小姑姑,你快開門啊!爹爹生氣了,發了好大一通脾氣,都不理珍兒了······”一個小女孩的軟軟的撒嬌聲傳來。
錦樂趕忙略微整理了一下床上擺的那一攤子的書信,向門口邊走去,一開門,就見兩個小身影齊齊地朝她奔來,,錦樂忙張開雙臂站定,扶住了已經撲進她懷裏的兩個小娃娃。饒是她有心理準備,還是被那沖擊力沖得一個趔趄,周遭幾個丫頭趕緊上前扶住她,她才沒摔倒在地上。這該是原主的兩個寶貝吧。
果然······
“小姑姑,都是妹妹貪睡,睡到現在,要不,煜兒早來看你了”。七歲的小男孩一副乖寶寶求表揚的模樣。
“才不是呢?祖母來信了,爹爹很生氣,娘說那是大人的事,珍兒想不明白,後來就睡着了。都怪爹爹”!四歲的小女孩嘟着嘴甜甜地說,一副不高興的小模樣。
錦樂心中一動,天啊!莫非是“西廂事發”······
“煜兒、珍兒乖,小姑姑沒事了,快進屋裏,咱們一塊兒玩兒”,錦樂抱着先把人騙到屋裏的原則,親切地說完,拉起兩個孩子走進屋內,扭頭看了眼準備跟進來的人,吩咐道:“不用進來,外面候着”,然後頗為優雅地關上門,準備當一回哄騙小紅帽的狼外婆。
兩個小屁孩應該比一群大人好糊弄吧······錦樂涼涼地想。
錦樂牽着兩個小孩走到榻前坐下,輕輕攬住兩個娃,笑得眉眼彎彎的:“說吧,祖母信上說了什麽;你們爹爹又氣什麽。”
“大姑姑好像犯了錯,祖母要嫁大姑姑,她們都還在寺廟裏,爹爹的臉好臭好臭的······”小男孩話音未落,就把錦樂給劈得外焦裏嫩的: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小姑姑,你怎麽了?”小姑娘覺得她的小姑姑有點不對勁,晃着錦樂的胳膊軟軟地問道。
“沒事兒······”錦樂的聲音有些顫抖。
“三小姐、小少爺、小小姐,少夫人讓你們收拾一下便過去,該用晚飯了”,外面響起一個中年婦女的聲音。
“去回少夫人,就說我們馬上到”。錦樂聽到後勉強控制着自己的情緒吩咐道。
錦樂不甘心又問道:“後來呢?”她再也無法淡定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