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世事三言兩語間
? 真的發展起來,才知道沐婉的作用如何大。那些永遠也不盡的奇思妙想,不僅是空想,經過研究,還是能夠成功的。因此大熙的國力日益強盛。
黛玉身為林洛淵那世便知道海上之力,聽了沐婉之言,更是堅定了建立海軍的想法。于是在當朝首輔的強力建議下,在當今天子的放行下,海軍以極快的速度建立了起來。沐婉趁此将蒸汽機的事情提了一下,她僅僅知道一些簡單的遠離,自己幹不了什麽。可是不要小瞧古人的力量,沐婉只是提了一下思路,工部的人愣是用來三年時間把它研究了出來,并初步用在了海上。大熙的海上實力因此大增。一躍成為海上霸主。至于其它什麽沐婉能夠想到的,也不予餘力的說了出來。這種為國為家的責任感,使她異常滿足。
再來說說周邊的國家,由于大熙一向自诩禮儀之邦,不願輕易對其他小國出手。小國本就不可能一心臣服大熙,難免會有點小心思。加上大熙擺明了不願大規模摩擦的态度,慢慢就有些浮動,時不時地打一下秋風。海盜倭寇時時來襲。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倭國了。
沐婉是知道倭國的無恥的,前世血的教訓是每個中國人都無法忘記的。這樣一個國家,看似弱小,實則可怕。因為它太隐忍,無時無刻不在窺視着大熙。你将它打敗,它卻仍是可以修養好了之後,卷土重來。這樣一個國家,你不将它徹底踩在腳下,它便一日如跗骨之蛆,不可擺脫。即使這樣,哪一日大熙弱小了,它也會轉眼不認人。沐婉決定現在大熙的海軍實力如此強大,到了徹底鏟除倭國的時候了,她一日也受不了那個無恥的國家的存在了。更何況按着前世的時間線發展,再過幾十年便是倭國侵犯中國的時間了。與其防守,不如主動進攻。
“攻打倭國?勞命傷財!”沐雅皺眉直接否決。
“可就讓它這麽冒犯我大熙威嚴。”沐婉試圖勸動沐婉,對于倭國,想必學過近代史的中國人都不會不恨。雖然現在大熙與那個時空的中國不同,可是倭國卻一樣無恥。
“只需打敗即可,倭國那窮鄉僻壤不值得興兵動衆。我們就是打贏了又有什麽好處。”黛玉冷靜分析,顯然興趣不大。
沐婉一急,“可是倭國如附骨之疽,長久以往亦是不利于大熙發展。”她是知道倭國的尿性的,好了傷疤忘了疼,稍微恢複一點便想着卷土重來,“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你為何對倭國如此小心,不過彈丸之地。而且武力征服一個國家,反骨早已埋下。浪費精力且不讨好,倭國又不是物産又不是多豐富。”黛玉有些奇怪沐婉難得的執着,“不過你說的倒是個問題,倭國的确如蒼蠅般煩人。”
聽到黛玉前面幾句話,沐婉有些焉,倒是最後一句話讓沐婉看到了希望。“可以要求經濟賠償。”突然想起歷史上中國便是遭遇這樣的敲詐,沐婉幾乎是立刻想到了這個方法。
“倭國不一定賠得起。”財政方面的問題顯然是寶釵知道得多。
“用資源就是倭國的物産還有人力抵。”沐婉這時爆發出少見的急智,雖然也是由自己知道的引過來的。
“如此,倭國經濟命脈便可進一步握在大熙手裏。”寶釵倒是有些贊同了,“只是還有管理的問題。”
“經濟侵略。”沐婉眼前一亮,“還可以進行文化侵略。”
“什麽是文化侵略?”沐雅奇怪,沐婉口中老是冒出一些聽不懂的話。
“就是潛移默化影響倭國人,是他們向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沐婉自知說漏了嘴,連忙解釋。
黛玉隐隐約約能夠理解,畢竟她對改變一個人的思想的工作做得十分趁手。摸了摸下巴,仔細想想倒是可行。以倭國為實驗試試這種方式的效果,沒用也不用多可惜,有用自然最好。“先以武力鎮壓,在收取巨款。怎麽也是倭國先冒犯我國,收取一定費用是應該的,最好令倭國朝廷元氣大傷。再保證賠款後便退兵,已顯示我國的大度。順便宣揚一下這完全是倭國決策人作出得錯誤行為導致了一切,激化倭國國內矛盾,令其忙于內鬥,趁機謀利。還有必須有一個海外常駐之處以作練兵,武力震撼。或許倭國還會求助到我大熙之時。”考慮幾人的意見,黛玉拿出了基本的方案。沐婉聽得星星眼,自己果然不适合做政客,這裏的人随便一個人便可以秒了她。
沐雅聞言便也沒反對,敲了敲桌子,“這場戰必須勝的漂亮,完全壓倒式的勝利才夠震撼。”若不是前些日子沐婉提出的蒸汽機,船艙改造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沐雅也不會同意這個進谏。畢竟出海遠行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沐雅又提出一個問題,“誰領兵出征?”
“武安候幼子許斌如何?”沐岫提出,“且在江南長大。”
“他?倒是不錯。”沐雅略思考了一下便點頭同意,“馮紫英為副将,賈迎春随行。洛淵,回去拟一個詳細的計劃,薛寶釵參考。”
“遵命!”黛玉、寶釵領命。
“陛下,我也要去。”沐婉表示這件大快人心的事自己怎麽能不參與。
“你能幹什麽?”沐雅嫌棄,看着她可憐兮兮的樣子還是同意了。
“陛下萬歲。”沐婉很是開心,即使改變不了真實的中國歷史,改變一下現在的時空也好。至于情啊愛啊仿佛是上輩子的事情了。有時想想也覺得昔日的自己可笑,為了一個男人要死要活的,還不如這些古人。笑着笑着便放下了,然後跟上幾人已離開的背影。
殿內人都走盡,除了黛玉還有作為主人的沐雅。
沐雅不客氣地問:“你怎麽會同意淳安的主意,說真話,不要給我打馬虎眼。”
黛玉此時冷下了臉,寒氣深深,“倭國的确欠教訓。臨海被倭寇占領的村莊百姓被屠盡,婦孺被奸殺而亡,連孕婦也不放過。”
“此事沒人報上來嗎?”沐雅也震怒了,将桌上茶杯狠狠砸到了地上。
“上報倒是上報了,只是說的不詳實。”黛玉淡淡諷刺到,方才的怒氣已經收了起來,或者該說是隐藏得更深。
“這臨海的官員也該清一清了。”沐雅冷聲。
沐婉并不知道,這時候,倭國便能有這樣的殘虐。倭國也因此徹底激怒了大熙掌權的兩個人。沐雅不是太上皇,死要面子活受罪。黛玉也不是那些老頑固,死守着大國禮儀之邦的規矩。她們扶持起來的這些人,都不是軟包子,打了罵了不還手。大熙的軍隊也不是從前圈養着的綿羊。沐婉口中的軍事演練得到了沐雅的大力推行。甚至軍事設備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大熙如今根本不拍打仗。以曾經的眼光來看大熙的倭國,也必将付出慘烈的代價。而這些都是倭國應得的。那些死無葬身之地的人亡魂,是時候該安息了,以倭國人的血來償還。
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