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
? “你想辦個女學?”黛玉訝異。
“是。”沐婉堅定道,“世上男兒可以讀書識字,為何女子便不能。讀那些女戒,列女傳又有什麽作用。不過是将女子的骨血靈魂刻上奴性,自己都認同了自己的處境,別人如何努力想要改變她的處境也是無能無力的。”
“啓民之智,确實如此。”黛玉嘆氣,“愚民之策,早就從古至今了。秦皇焚書坑儒,不過為了愚民以便統治。太多統治者怕了。”一夕之間想要改變是不可能的。
“無論能否改變,我們做了便無愧于心。就算只是播下火種,也是成功了。”沐婉想了許久,她不是什麽多聰明的人,那些彎彎道道她不懂。她唯一擁有的是這超出時代的見識與膽量。
“陛下那裏會同意的。”黛玉輕聲道,“廣開女學是不可能了。倒是可以在京中辦一所,看看效果如何。先從貴族子弟開始。”
“可是百姓?”沐婉想要說些什麽,她知道平民百姓之苦,也想要為他們做些什麽。
“你心太大了。”黛玉淡淡看着她,“沒有什麽是能一蹴而就的。尤其優秀的自然可以破格錄用,然而那只是少部分。”
沐婉如同一盆冷水潑下來,她熱情是有了,只是缺乏對現在時勢的了解。
“這條路會很漫長。”黛玉眼睛直直看向她,“希望你能一直堅持下去,太多人看着你,不可有半分後悔的餘地。”光是一腔熱情是不夠的,有沒有為其付出一切的魄力也是極其重要的。沐婉所描繪的未來很美,可是那又是經過了多少年月的鬥争,多少人為之前仆後繼付出了一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沐婉沉默半響後,緩緩道。她将接過這個責任,負重前行。
嘉和三年,淳安郡主上書請辦女學,任第一代女學院長,面向全體官員女兒擇優錄取。上允。時任首輔吏部尚書林洛淵、慧寧公主沐岫、戶部侍郎薛寶釵、吏部侍郎賈迎春等一幹重臣及頗有才名之士任教。開女學之初,為後世女子的覺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淮遠女學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飽學之士,為國為民。
此時由于身為皇帝的沐雅的大力支持,首輔林洛淵等人的親自教學,一經放出消息,便有無數人官宦人家想要将女兒送人女學讀書。這實在是個結交權貴的上好機會。因此倒是沒有太多人反對。
沐雅站在高高的城牆之上,負手看着遠方,“洛淵,我将打造一個屬于我的盛世華章,你願與我共往嗎?”
“陛下,你知道的。”黛玉嘆氣,“我即不甘心于人下,陛下你便不擔心我嗎?”她這樣的人喜歡是一件事,可是從不會因此模糊了自己的目的。
“我知道那又如何?”沐雅忽而大笑,笑得直不起身子,“林洛淵,只要我一日還在,你便不會反。”張揚自信到了極致,既是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是賭黛玉的心思。
“是的,我不會。”黛玉認真看着她,“千古江山亘古寂寞,其實也沒什麽好的。我想要看着知言君臨四海,想要伴你一生,想要看着你龍翔九天。”沐知言,本來就該是這樣耀眼得存在啊。她是她的盛世明君,她是她的情有獨鐘。
Advertisement
她與她互相算計,以情以權謀步步緊逼,早已糾纏不清。結的網網住了對方,也網住了自己。真心假意相互摻雜,抵不過心中最真實的心悸。她們既是合作者,也是競争者。她沒有輸,她也沒有贏。
許久之前,黛玉便知道沐雅是個很聰明的人,許久之後她也終于等到她與她齊肩。她們的感情從來不純粹,可是沒人否認那是屬于她們的愛情。黛玉前世今生種種,早就沒有了那樣單純的愛戀。沐雅身在深宮,看過了那麽多紅顏枯骨,早就對愛情全無希望。這已是對于她們最好的結果了。最重要的人是自己,然後便是對方。不會因人而改變自己,驕傲又倔強。
沐雅看着黛玉,眼中終于有了真實的溫度,“那麽吾與汝并行,不言背叛。”她們都知道對方是怎樣的人,可是世界那麽大,我只要一個你,那麽那些微不足道的東西又算得了什麽呢。
“好。”黛玉輕輕笑開,“帝王孤獨,我卻一直都在。”
薛寶釵臨水而站,“從今以後,你便是薛家的女兒了。薛氏懷恩,你記住了嗎” 巧姐睜着尚有些懵懂的眼看着她,“父親不要我了,母親也不要我了嗎?”
薛寶釵也不心軟,“你母親有罪,為子女者當為其贖罪。”
“懷恩見過母親。”終于巧姐低下了頭,眼底平生波瀾。許多事情早已注定,你拒絕不了,只有學會笑着面對。
寶釵微微一笑,摸了摸她的頭,笑容溫和而又包容。
“三姐姐,你決定好了。”賈環難得鄭重,“做下了決定便沒有回頭之路。”縱然對這個姐姐不甚喜歡,可是也不願她一生坎坷。
“是的。”探春面無表情,想到黛玉找她說的那番話,更是堅定。的确,她在大熙也沒有什麽好歸宿了。最主要的還是自己不甘心。所以在黛玉抛下那樣一個誘餌時,探春承認她心動了。和親遠方,看似凄涼,何不是一拼之力呢。有着大熙的支持,她□□也不是沒有可能。野心一旦埋下,就難以拔除。是将自己燃燒,還是将旁人燃燒,端看自己的能力。探春想要萬人之上,就必須為之付出代價。
“我知道了。”見探春意已絕,賈環也不多言。管得多了,反而不妙。
關上了門,熄掉了所有蠟燭,探春緩緩閉上眼,這是她自己選擇的路,雖死猶榮。她已經受夠了這樣窩囊的日子。
所有人都在向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着,無論對錯,無論旁人如何評價,都是心之所向,無怨無尤。即使那會是很遙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