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章節
:“你要不要試一試?”
季三兒點點頭。
羅袖把手頭的陶盆做好之後,便一邊按壓小手柄一邊指導小三子怎樣調整手上的力度,不一會兒就做出個模樣不錯的茶杯來。
“不錯,沒想到你動手能力這麽強”,羅袖誇贊。
季三兒受到鼓舞,接下來一個又一茶杯做的絡繹不絕。
兩人正做着,蒼生提醒羅袖:“主人,張平來了。”
羅袖說了聲知道了,不一會兒就見張平走過來,他還背着一個籮筐,籮筐裏裝着許多膠泥。
“秀姑姑”,他把籮筐放下來,“剛才我看到這邊有煙,還以為是什麽人來搗亂呢。”
羅袖道:“你怎麽來這麽早?”
“我家人都起的早,做完活兒就沒我事了”,張平走過來,“秀姑姑要做陶,不是還得要泥土嗎?咱們這裏沒有好土,我就先去挖了些膠泥,沒想到姑姑今天來的這麽早。”
羅袖笑了笑,“做的不錯。我剛才弄好了許多濕度适合的膠泥,待會兒你也來試試。”
張平蹲在一旁,看到那個飛快旋轉的小轉臺,雙眼都是贊嘆,道:“謝謝姑姑。”
過了會兒,又道:“我們沒有漆,燒好了陶怎麽讓他們更好看些。”
“這個不用擔心”,羅袖道,“你沒注意到嗎,往南一些的陽坡處有好幾株漆樹。我們做好這些,先放在陰涼處風幹,就去割漆。”
大月朝在這個世界的發展水平算是不錯的,漆的生産量很大,賣的也不算太貴,但這種需要靠手藝做出來的東西,卻并不是一般百姓能知道的。
漆樹這種經濟作物,更不是普通百姓見過的。
Advertisement
張平很驚奇,“姑姑是說,我們這裏有漆樹生長嗎?”
“當然了”,季三兒這個茶壺的塑形不太好,羅袖幫他調整了力度,這才對張平道:“前兩天我來山裏時看到的,長得挺高大的,似乎從沒有人割過漆,應該能弄不少。”
張平點點頭,看了季三兒一眼,說道:“那我待會兒也去給姑姑幫忙。”
“好啊”,羅袖說道,然後就聽蒼生道:“主人,張平又漲了十點感謝值。”
這孩子!
羅袖好笑的看他一眼。
季三兒手上一用力,剛抻拉出來的壺嘴兒一下子斷掉了。
羅袖提醒:“力氣不要太大,要順着轉臺的方向和力道。”
季三兒低下頭,看起來十分歉疚,“姐姐,對不起,我剛才沒有學會。”
羅袖便靠過去一些,手上沾了些水,手把手教他。
張平看看季三兒,總覺得這個人不太簡單。
三人忙了一大早晨,直到溫暖的陽光穿過層層樹葉縫隙打在他們身上,才把茶壺、茶杯、盆子、鍋、中間凸四邊低緩的煎餅铛都給做了出來。
羅袖和季三兒還沒吃早飯,剩下還有一些膠泥,便讓張平先在這裏坐着,她帶着小三子回家去吃飯。
下山的路上,遇到了好幾個拿着木鏟、籮筐的幾個小子。
一看到羅袖,這些天有些熟悉了,他們紛紛喊姑姑。
羅袖笑着點了點頭,讓他們去給張平打下手。
他們做好的那些陶坯還沒放到太陽照不到的陰涼處呢,這些小子來的正好。
027 徐家
兩人進到村裏,又遇到結伴上山挖野菜的一群少女,羅嫦、許青荷都在其中,看到羅袖,羅嫦趕緊跑出來,笑道:“秀姐,我還說摘好野菜去找你呢,我們想看看你做的窯,可以嗎?”
羅袖挺喜歡這個活潑的堂妹,點頭道:“當然可以啊,不過今天上午我可能不會在那兒,但會讓人守着,你們去了,只看,不要亂動。”
“好”,羅嫦高興點頭,從腰間挂着的藍布荷包裏摸出一個溫熱的雞蛋,塞到羅袖手裏,“給你吃。”
說完就快步跑開了。
羅袖轉了轉手裏溫乎乎的雞蛋,對羅家人又多了幾分認同,不是為了這一個雞蛋,而是為了羅家人對女孩兒的疼愛。
她在家裏就是爹娘哥嫂都護着的,小孩子們兩天吃一個雞蛋,就也會有她的一個。
看羅嫦這樣,平日裏也是不缺雞蛋吃的。
雖然不知道村裏其他人家的女孩兒處境怎樣,但這兩天她都沒有聽到過誰家作踐女孩兒的。
讓這樣的村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羅袖覺得是個還挺不錯的任務。
既然羅嫦已經跑開了,羅袖就把雞蛋給了季三兒,“吃吧。以後有條件了,姐姐天天都給弄個煮雞蛋吃。”
心情不錯的羅袖完全不知道,那些和羅嫦一起去山上的少女們又在吐槽她。
一個說:“你堂姐怎那麽不見外,那可是一個雞蛋呢。”
羅嫦非常不耐煩地瞪她一眼,“青蘋,你再說,咱們就別一起了。”
許青蘋撇了撇嘴,一拽背簍道:“誰稀罕跟你一起?青荷姐,我們一起走。”
許青荷無奈道:“青蘋,你這是幹什麽?”
“是她趕我的?”許青蘋氣得臉蛋發紅,“你是誰家的人啊,幫外人不幫我?”
見她真的生氣了,其他人都七嘴八舌勸起來,少女們清亮的聲音吸引來幾只小黃鹂,落在高高的枝頭,歪着毛茸茸的小腦袋啾啾啾不停。
羅袖吃過早飯,找了兩個有提手的木桶,跟正在喂豬的大嫂說了一聲,就帶着小三子又出了家門。
平夜搗騰着小短腿跟到外面,“姑姑,我也要去。”
羅袖回頭,就看到大丫已經跑了出來,擺手道:“大丫,把他拉回去。平夜,你聽話,姑姑回來的時候給你們帶野果子。”
小平夜扁扁嘴,到底是不追了。
羅大嫂擦着手出來的時候,就看到自家小兒子一臉委屈巴巴的看着小姑的背影,她有些好笑,走過去把兒子抱起來,說道:“你姑姑說了,那漆樹一碰到,就會在你的小手上起一層紅燎泡,可疼了。”
漆樹刺激性特別大,成人都要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免得接觸到過敏,羅袖哪敢讓侄子們跟着。
大丫很成熟的接道:“姑姑是為了我們好,弟弟要聽話。”
羅大嫂摸了摸自家姑娘的小腦瓜,心情挺不錯的,以前的小姑,也不是對自家這些孩子們不親近,只是在她心中,最重要的是裴家人。那時候孩子們都不粘她,現在只是帶着他們玩了兩天,這些孩子就一個個張口閉口都是姑姑。
尤其是自己小兒子,看到小姑,便噠噠噠跑過去前後粘着。
帶着兩個孩子回到院子裏,羅大嫂把大兒子平旦喊過來,“今天你不要跑出去瞎玩,帶着你小弟和妹妹。”
平旦不太樂意,他手裏拿着一件打滿補丁的破衣服,說道:“我還想去給姑姑幫忙呢。”
“你別幫倒忙就行了”,羅大嫂把小兒子放到地上,“去,領着你弟弟摔泥去。”
膠泥是村裏小孩們最常見的玩具,家裏有大孩子的,家中都有曬幹的半濕的膠泥一大堆。
平旦和弟弟們也有很多,娘讓他領着小弟,他也沒敢犟着出去,只能喊了平夜和大丫,去廚房窗戶下的草堆裏扒拉出一大塊膠泥,掰下好幾塊,又喊了平水、平辰和二丫,浩浩蕩蕩地跑到大門口,蹲在石碾子周圍摔膠泥。
等膠泥摔得又黏又軟了,平旦他們幾個小子就把膠泥按出一個窩窩坑,然後啪一下摔到石碾子上,氣流沖擊,窩窩坑底部會破一個大口子,然後其他參與這個游戲的人,就需要用自己的膠泥幫他補上這個口子。
平旦力氣大,第一回合就贏了三個弟弟三大塊膠泥,接下來就該平水摔了。
大丫二丫則對這個游戲沒興趣,她們兩個湊在一起用濕潤的膠泥捏娃娃。
本來孩子們都想着去山裏找姑姑,但玩一會兒就興致勃勃了,不多會兒,還吸引來鄰居家好幾個孩子。
羅家門口聚了一大群小娃子,叫嚷喊鬧,給寧谧的村子添上一抹活力色彩。
一輛馬車一輛驢車駛進村子,車簾被溫暖的春風撩起,從旁邊一戶人家跑出來一只黃色土狗,對着車汪汪叫了兩聲。
車裏的婦人往外看了一眼,向那端坐着的中年男子道:“老爺,就這麽個地方,咱們真要在這裏建宅?”
“這裏的羅家曾幫過胡家軍軍師,”徐老爺往外看了一眼,道:“雖然這兩家的婚事沒成,但裴家總要顧着羅家,從而保證這裏不被軍禍牽連的。”
退一萬步說,裴家不管這裏,那在這東西的兩處山口修建一個土樓,那就是外人不能輕易進來的一個安全地方。
他本來打算買下一個山頭的,竟然沒有被允許。
那也就算了,在這裏起個大宅子,以後萬一有個什麽,他們一家子也能躲過來。
“我們買的地在哪兒?”徐夫人問道,“怎麽還不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