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圓溜溜的淡白金色丸子看上去渾然一體,客人看了許久也沒看出來這是用什麽做的,他蘸了醬料想咬開看看,舌尖剛觸及到醬汁,他就忍不住把丸子整個吃了下去。
直到他一口氣吃完了所有的丸子,都沒來得及抽出一點閑情看看裏面是用什麽做的,一旁的其它客人看到他吃得這麽香,也都各自多點了一份散羅服,想看看這菜到底是用什麽做的。
康短工來了這邊打岔:“不就是蘿蔔絲嗎?一聽名字就知道。”
羅服、萊菔、蘆菔都是蘿蔔的別名,就像洋芋又名土豆也叫馬鈴薯一樣,葉茀茀取的散羅服這個名字又是把材料寫菜名上了。
客人們鄙夷地看着康短工,沒有一個人接她的話。
葉小掌櫃言辭優雅書法端正,顯然是個很有文化懂風雅的小姑娘,她寫出的散羅服三個字定然是指食物有散碎羅衣在陽光下的斑斓色彩那樣的複雜又精致的口感,有絲綢布料飄散在風雨中的朦胧意境那樣的清淺又幹淨的香氣,有白衣染塵神仙堕魔古佛跳牆那樣的新鮮到極點的味道。
反正肯定就是很清純很不做作,跟對門那個妖豔賤貨一點都不一樣!
老顧客倒是信了康短工的話,畢竟這菜單上曾經有過一道蒜蓉落蘇,但是葉茀茀做菜的水平他們信得過,就算真的只是蘿蔔絲,他們相信她也能做出和其他食肆截然不同的感覺。
葉茀茀轉身回了廚房,不一會兒,又端出了幾盤新做好的菜,新老顧客們紛紛舉筷,新顧客們吃出了符合他們幻想的味道,老顧客們吃出了和其他蘿蔔截然不同的滋味,所有人都很滿意,還有人想要再來一盤。
康短工氣不過,回了自己的食肆讓兒子多加一道散羅服在菜單上,坐在康短工的食肆裏的客人一看他們這大呼小叫的架勢,桌上的菜都不想吃了,付過錢的放下碗就走了,沒付過錢的也去了櫃臺邊結賬,一份不到巴掌大的小菜都願意給三十文的人是不差錢的,他們結完賬就來了葉茀茀這邊,重新點了菜。
等到天都黑透了,城中開始宵禁,葉茀茀看着現在竈臺邊的葉橘,才想起她本來是要讓他去送狀書的。
結果因為他們之間困難的外語交流,葉橘沒能聽懂她的話,他留在食肆裏跟她一起做了一天的菜。
客人都不去對面,搶回店名是遲早的事,葉茀茀試圖先教會葉橘什麽是衙門,對面清靜了幾天,好像是準備關門了,葉茀茀也沒在意。
直到二牛出現在了他們的食肆門口,和他們說春喜走了。
春喜走之前留了封信,說她去了玄一派,讓他們不用擔心。
只留下這麽一封信,他們不可能不擔心,葉茀茀留了葉橘和游俠客在店裏幹活,桑榆村裏,葉昀鑒定過了字跡,葉秦也查清楚了春喜走之前發生了什麽。
Advertisement
春喜之前去了四鳳鎮想處理一下最近紡織好的沒能用出去的麻布。
四鳳鎮裏最近傳出了一條新的謠言,說常常去鎮上賣布的那個狐貍眼姑娘和桑榆村的教書先生好上了,據說連怎麽相遇怎麽相知都編得有鼻子有眼的,葉秦查出來以後都不敢跟父親說,對葉茀茀也只說是有人造謠污了春喜清白。
造謠,傳言,葉茀茀想到了城裏的茗鋪。
葉秦見她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就問了她在想什麽,葉茀茀這麽一交代,葉秦很快想到了一個主意。
春喜的事他們整個桑榆村都很關心,所以人手很充足,錢也不差,鎮上的店鋪不多,他們還有認識食肆掌櫃,有這麽好的的條件,他們可以仿照茗鋪的方式,讓幾個村民扮成顧客在食肆裏邊吃邊聊些八卦消息,既可以給食肆吸引客人,又能順便辟謠。
葉秦打了草稿編了些新鮮故事當八卦,講給村民們聽。
這個決定一做出來就得到了很多村民的支持,就算最後辟不了謠也能打打牙祭,他們選了一些平時不常去四鳳鎮的人,帶着銀錢去了食肆,過去的人隔天就回來報了消息,鎮裏的人本來也是把關于春喜的那些謠言當新鮮看,鎮裏人聽了他們的新八卦就把之前的忘了,原先的謠言已經被壓下去了,交代的任務圓滿完成,他們還聽說了一些新消息,有幾戶人家進城了,也有幾戶人家進村了,林家村那個坐了牢的林老五訂婚了,女方是城裏的姑娘。
“女方要了多少聘禮?”
“聽說是要了一頭耕牛,可了不得。”
葉秦有了一個猜想。
之前四鳳鎮裏有過一個傳言,說是一個姓康的男人賣了女兒進了城,葉茀茀說康短工在她對門開了鋪子,也有可能是賣了女兒租的鋪子。
林家村的男人都姓林,許家村的男人都姓許,桑榆村沒有姓康的,那麽這個人從前應該是住在尋茶村。
尋茶村有個姑娘進城了。
按照衍國律法,販賣子女為他□□妾子孫者,徒刑三年,如果子女自願被販賣則無罪,尋茶村的姑娘是不是自願,跟家裏人關系好不好,進城前知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他去尋茶村找村民打探一番就能知道了。
這邊有葉秦看着,葉茀茀放了心,打算先回城和游俠客交代一下就趕去玄一派,她剛收拾好出遠門要用的包裹,衙門就來了人,抓捕了對門的康短工。
街上的人流都跟着捕快們往衙門的方向湧了過去,店裏也沒剩下幾個人,葉茀茀走到門口回過頭跟游俠客說了一聲:“月底我給你發三倍工資。”
她要帶着葉橘出門,又要辛苦本該浪跡天涯的游俠客一個人看店跑堂做菜了。
游俠客倒是沒什麽所謂,畢竟他本來的工資也足夠他生活了,再算上飯錢和學到的手藝的話,他的收獲是遠遠高于工資的。
葉茀茀給她比了個加油的手勢,就要自己先出門闖蕩江湖,她出門的腳步一拐,拐到了人流的方向。
人太多了,根本去不了別的地方。
葉橘的衣裳是窄袖,葉茀茀手忙腳亂地抓緊了葉橘的手臂,以免被擁擠的人流踩踏在地上,葉橘低頭看了她一眼,握住了她的手。
熙熙攘攘的人流很快聚集到了公堂外,葉茀茀在下面和葉橘一起往上看,公堂外的人流極為安靜,裏面的一問一答他們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原告方是尋茶村的劉村正,狀師是葉昀,被告方是康八兩,沒有狀師。
這件案子毫無懸念,起碼縣令是這樣認為的,他甚至沒有去詢問康家姑娘是否自願,驚堂木一拍,就要斷案,康短工趕緊拿出了城北的房契要獻上去。
這房契能頂他一個月的俸祿,再過一陣城北的鋪子必定要漲,他正愁家裏的銀兩不夠多買些,縣令看着葉昀皺了皺眉,他不知道葉昀這個讀書人是什麽來頭,到底是沒好随便掰扯,他又是一拍驚堂木:“販賣子女,徒刑三年,把他們都給我押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
考據公堂審案考據了兩個鐘頭,最後還是決定自己編算了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