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 第十四章轉生
永樂十年,永樂女帝下旨大漢不再用征辟、舉薦等方法選官。所有官員任命,文出思政院,武出講武堂。
這條政令當然觸犯了許多人的利益,反對者衆。
但女帝早有準備,但凡反對者,均找出其家族所推舉征辟的人的各種不法之事,輕者牽連家族,重者合家抄斬。
多的是人在罵她陰毒婦人,不得好死,但劉儀不為所動。
丞相曹操是不太明白這位女帝要做什麽,如今女帝治下風調雨順,百姓和樂,邊關安寧,不知道她為何要做這件招罵的事情。
她自靈帝手裏接過了一個爛攤子,用了十多年才把國家經營的順手了,本應該好好的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女帝卻又提出了這個遭到士人強烈反擊的政令。
曹操對這件事有些質疑,他這個人心眼多,不夠實誠,随時可能反水。這也是女帝雖然重用他卻不喜歡他的原因。
三個丞相裏面,曹操年齡最大,為首相,但郭嘉和周瑜懼不是無能之輩,最主要的是兩人忠心。
郭嘉求的是得遇明主,一展所學,名流千古,方不負丈夫來世間一回。周瑜也一樣,哪怕他重生一回,也是如此想法。大丈夫在世,當一展所長,立不世之功。他們任是各有性格,但骨子裏卻有一種士人的風骨,得遇明主,投效一生。而曹操則不然。雖然他也裝的風骨禀然,但骨子裏卻帶着宦者家族出來的諸多劣根性,哪怕他自己在極力的克服,卻一直存在。
女帝政令雖然受了極大的阻礙,但到底執行了下去。而思政院和講武堂出來的人素質高水平強執行給力也體現了出來,政令更是暢通。
永樂十三年,天子旨天下,軍政分開,設十三出屯兵處,以衛國家安定,地方設稽查處,稽查審理地方治安事宜。
永樂十七年,天子诏令天下,以郭嘉、周瑜為皇弟辯、協師,教導兩位皇弟。
兩個皇弟,為人俱是平庸,劉辯沒心眼,二傻一個。劉協小心思不斷,敢做不敢認。兩個皇弟明顯難成大器,但選哪一個就看周瑜和郭嘉的了。
周瑜傾向于選擇劉協——矮子裏面拔高個,這貨雖然在他們看來蠢得死,但比起劉辯可不就順眼多了。而郭嘉傾向于選擇劉辯——雖然蠢得死,但有自知之明,像劉協那樣愛惹事沒擔當的小聰明以後不定惹出什麽亂子呢。
最後郭嘉說服了周瑜。
Advertisement
永樂十八年,女帝立皇弟劉辯為皇太弟。
永樂十九年,首相郭嘉病,堅辭官,永樂帝許,擢周瑜為首相,孫策、司馬懿為次相。
永樂二十一年,思政院首任院長,一代名相郭嘉病逝。
女帝和郭相一向君臣相得,郭相去世,女帝唏噓不已。她的身體并不比郭嘉好,郭嘉都病逝了,也不知道她能活多久。
不久,女帝召皇太弟周瑜等,将皇太弟托付周瑜之手,召他和孫策、司馬懿并大司農諸葛亮四人輔政。
皇太弟擇日繼位,女帝,不,太上皇去長安行宮養病,她的丈夫武王白蕙陪同。
劉儀身體本就不行了,她比之郭嘉的身體還要壞得多,只因為她的靈魂不但強大而且是個男人,和軀體不符,她年紀越長,這種排斥越明顯。這兩年她幾乎是憑心氣撐着,她不怕死,但害怕死後一睜眼,又是新的一生,而新的一生 ,再也沒有白蕙。
別人都覺得是她寵愛白蕙,所以白蕙才能肆無忌憚,其實不然。白蕙離開她依舊可以過得很好,是她離不開白蕙。她緊緊的抓着白蕙,她喜歡白蕙那種霸道任性,她願意給他收拾爛攤子。只有這樣,她才能感覺到他是被需要的。
白蕙怎麽不知道她在想什麽?但他什麽也不會說,只沉默的看着她掙紮。
這是屬于顧孜善的修行,他一次又一次的帶着記憶轉世,絕不是為了做什麽公主、女皇的。他必須得走出自己的道,才能控制這種看似幸運實則無望的轉生。
這些,得顧孜善自己走,白蕙不會幫他。若是白蕙因為一時不忍幫了他,顧孜善就再也悟不出獨立的道統,只能成為他的附庸。
九月十五,新帝繼位。
九月十八,永樂帝崩,天子死前有召,不另辟陵墓,歸葬父靈帝陵寝文陵。
新帝不管真傷心還是假傷心都痛苦的不得了,渤海王劉協還試圖折騰出一點事來,被武王白蕙毫不留情的碾壓。
白蕙懲罰的很重——貶為庶人,流放西涼,永世不得回京,遇赦不赦。
哪怕就是女帝死了,新帝軟弱,也不敢和這位姐夫有絲毫的争執。至于劉協,他倒是喊着不是他,試圖把事情全推在他妻子身上,說是他妻子和岳父教唆他,如此沒有擔當,讓人真是看不起。
永樂帝崩,然餘威猶在,更別說朝中全是永樂舊臣。新帝軟弱無能,白蕙處置了劉協後便不知所蹤,主弱臣強,幸好周瑜并無不臣之心,孫策和司馬懿兩個都有野心,不過互相牽制之下也算相宜。
顧孜善再次有意識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再次轉生了,心中不由生起了一陣倦怠。
他這輩子的身體一出生就不怎麽好——他母親在生他之前就死了,他是從他已經死去的母親身體裏剖出來的。
他的父親是豪門大少爺,母親卻是小老婆,錯了,外室,也不對,這個世界叫小三。顧孜善很鎮定,也沒覺得自己的出身見不得人——他第一世的老娘也是姨娘,他自己不過一個庶子而已。見不得人的是他爹媽又不是他,他羞愧什麽。
他這輩子和他本來的姓氏一樣,姓顧,名顧長生。顧家在顧長生這一輩行澤,顧家大哥顧澤恺,老二顧澤華,老三顧澤宇,還有兩個女孩顧澤柔,顧澤婉,這都是顧家的嫡系,也就是說以上五人是嫡出,也就是這個世界的婚生子。至于私生子女,顧家這等名門有不少,顧長生不過其中之一,他好運之處是老娘死得妙,顧家憋着氣讓他進了門——其他私生子還進不了顧家的門,上不了顧家的譜(戶口),顧長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好在顧長生病歪歪的無甚威脅(真的嗎),顧家也不出腦殘,沒有人特意找他麻煩,上至他祖父祖父下至顧家第四輩都當作不知道他這個人。
顧長生時不時病上一場,存在感極低的長到了二十歲。
顧長生也不是顧家人的冷暴力就能傷害的,比之第一世病到深處無醫治的顧夫人許氏要好得多。
而且這個世界很有意思。他看過這個世界的歷史,東漢末年份三國。關于魏蜀吳的發家史和曹操、孫策、周瑜、郭嘉等人的名字也在其列。
原來,若是沒有她和白蕙的大漢朝會是那個樣子的,曹操他們會換一種方式,以枭雄的姿态出現在漢末的政治舞臺。
這麽看來,那個孫權和宋澹有可能以前就是這個世界的人。當然,也可能只是跟這個世界歷史走向相近的世界。
不過這些事情在他腦子裏一過就沒,他現在想知道的是白蕙在不在這個世界。
若是白蕙不在,他又該做什麽呢?
顧長生難得茫然。
不過他茫然世界沒有茫然,二十歲一過,他就好像游戲裏激活了劇情的NPC一般,被迫迎接這個病不能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