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 第七章白蕙舊事下
宣和帝對自己的位置從來沒有擺正過,皇帝要做的事情他從來不願意做,皇帝要享受的權利他半點也不能少,皇帝不能做的事情他偏要做。
他最愛做的就是微服私訪。忘了說,大炎朝的皇帝除了皇宮就是別莊可去,什麽禦駕親征什麽的完全是不準的,皇帝就是個高級囚徒,還不如普通人來的自由。但上有對策下有政策,皇帝最愛的就是微服私訪,帶個侍衛就溜出來了。
作為一個皇帝,他有一個很親民的愛好——他愛吃地攤上那些粗造濫制的所謂“美食”,對他這個愛好知道的人不多,只有陪着他經常出門的幾個侍衛知道。當然,別的有心人也會知道。二了大半輩子還将繼續二下去皇帝是不打算改自己這個習慣了。
他想不到自己這一次踢到鐵板了——倒不是什麽刺殺,京城的治安還讓刺客光天化日跑出來九門提督可以以死謝罪了。
皇帝倒黴的遇到一群混混,就為了幾口美食起了沖突,他話說的難聽,幾個小混混也是不容人的,雙方火氣上來,先是互相叫罵,罵到最後就撕扯起來,侍衛武藝再好也抵不住一群人輪戰他一個,侍衛厲害,他們人多,又不知道誰下了暗手,一板磚就把侍衛拍死了。
混混們也怕了,越是怕了越要殺人滅口斬草除根,皇帝看事情不對早就溜了,他不認識路,胡亂就跑,心中疑心有人要對他下手,越發不肯透漏身份。
他自己沒頭蒼蠅亂折騰了兩時辰,不知道宮中已經亂了套,皇後去年生了孩子一直身子未好,此刻也躺不住。京中到處在找他,各路人都出動了。
宣和帝見到白蕙的時候就好像見到了親娘,撲上去就是一頓大哭。
白蕙在幹什麽?他當然在找皇帝,整個京城都在找他,白府也不可能不找,白蕙帶着十幾個門人去找人。當然也不是白蕙運氣好恰好碰上皇帝的,白蕙的精神力已經掃描出皇帝就在這裏。
白蕙不鹹不淡安慰宣和帝幾句便要送他回去,哪曾想越腦補越害怕,總覺得皇宮中有人要害他,不肯回宮。
白蕙哪裏理會他,強硬的把他送了回去。他倒是害怕別人害他不回宮,可他不回宮馬上就有人找白家的事了。
宮裏當然屁事沒有,皇帝恢複元氣後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居然一道旨意以白蕙“人品貴重,持身甚正,忠君愛國,才德兼備”為由加封他為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傅,并封他為端侯。
白蕙哪一個官職都不想接,直接推。只是他越推,皇帝越是信他人品好。兩人扯皮了一個多月,白蕙實在煩了,寫了一封大逆不道的折子說皇帝不收回旨意他就出家做道冠去。兩人最後各退一步,白蕙做了大學士和太子太傅,皇帝收回了端侯爵位。然信任越重。
誰能想到這個政事一塌糊塗權欲心卻很重的皇帝是個腦補帝和抖M呢!若是白蕙什麽都順着他他肯定會覺的不過一個谄媚小人,誰想白蕙根本就不理他,自顧自行事反倒投他心。
白相為這貨辛苦半輩子也沒見着這貨感激,反倒是白蕙的我行我素讓宣和帝大為欣賞,世事無常說的就是這般。
Advertisement
白蕙在這種不情不願的當官生涯中體悟到了另一種感悟。他從書中悟道是悟,然做官中悟道也是悟。如此說來,這世間千般俱是大道,沒有一定要局限在哪個方面。白蕙一悟內外兼通,靈肉達到全然的統一,肉體既是靈魂,靈魂也是肉體。
簡而言之,他可以把自己的肉體變的和靈魂一般無聲無息,也可以把自己的靈魂變得無堅不摧。
他這一悟就是三個月,等他再出來時候,比之以往更加缥缈出塵,看起來就像要成仙了似得。不說白老爺子,就是皇帝都不太敢撩他,就怕一個不如意人真的看破紅塵了。
白蕙心不在世間繁華上,這些和白蕙走得近的人都知道,皇帝自然也知道。就因為知道,所以他更要留住白蕙。白蕙有才有德(?)并且無心官場權欲,這樣的官員才是皇帝最喜歡最放心的。
宣和一朝,宣和帝最信任的臣子始終是白蕙。他讓白蕙手握大權,甚至把東陵的三十萬兵馬送到白蕙手中,卻從來沒有擔心過。有許多的人诋毀白蕙,宣和帝卻從來沒有懷疑過他。
反正全國兵馬那麽多,給白蕙三十萬怎麽了,他又不會造反,兵權在他手裏比在別人手裏安全多了。
就連白老爺子也感嘆有心種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白蕙明明想法做事都非主流,但皇帝還就喜歡,年紀輕輕把白老爺子一生的成就都混出來了。
蔣明珠一直以為是天啓帝弄鬼把她在熱孝期間嫁給白蕙,雖然天啓帝打着先皇遺命,但根本沒人信。大家都覺得這是天啓帝不厚道。
其實這道遺诏真的是宣和帝留下的。宣和帝千嬌百貴疼了許多年的女兒,雖然不能把祖宗基業傳給她,但總要保護她無憂的。別說什麽白蕙是鳏夫之類,他老婆嫁到他家幾天就死了,有什麽關系?再說什麽繼室在原配前執妾禮,他就不信了誰敢讓他的女兒行禮,哪怕是一個牌位也受不了金尊玉貴的公主之禮。而且,白蕙沒有兒子。是的,宣和帝早就知道白鴻不是白蕙親生的。
跑了一個顧家子又如何?他若是聰明就當一輩子的白鴻,當顧家子能如何?最多求他翻案,但顧家雖說被按了很多罪名,但最原始最重要的罪名是顧煥良兵敗,這是真的就足夠了。所以,宣和帝真的無所謂。
而将女兒嫁給白蕙的決定,宣和帝已經想了好多年。原配不原配的不重要,不過一個名頭罷了,在娶原配之前那個沒有幾個通房丫頭?白蕙這樣的很是難求啊。
他甚至有其他想法,比如他打算把皇位傳給蔣展和,若蔣展和沒本事被他女兒或者白蕙奪去江山也是可以的,只要江山不丢在他的手上,他就不愧對祖宗。至于是蔣展和還是蔣明珠得天下,有什麽要緊,都是他的後裔。
他臨終所求,将愛女蔣明珠許給白蕙,白蕙應了。
雖然白鴻姓白,但到底不是白氏血脈,他終究是要娶一個妻子生一個真正的白氏子,不是他放不開血脈傳承,而是他根本不知道白鴻将來會做出什麽選擇,而白老爺子是希望白家興盛的。雖說他和老爺子人生觀價值觀差得很遠,但不代表他真的沒良心不孝順,只要他能做到的事情他也是不願意和老爺子對着來的。
他對妻子是誰實在不上心,對方識進退懂大體他就多給幾分尊重,若是像杜氏一般胡攪蠻纏她就把她晾起來,只做個生孩子工具。
不想這位公主确實讓他驚喜。
蔣明珠兩輩子的見識不凡,他本身又天資聰穎,但凡是白蕙想的和她都能聊上幾句,兼之她性情柔順,頗得白蕙喜歡。
是的,這位公主的在白蕙跟前的性情足可用柔順來形容,她溫柔體貼,而且事事都聽他的,光是這點就讓白蕙非常的滿意。
白蕙既然滿意她,也就會多多指點她、他為官多年,頗有體悟,政治、軍事方面各有涉獵,教導她那是完全夠的。
白蕙想起當年的舊事,唇角泛起微微的笑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