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第四章永樂
皇帝兩個兒子,長子劉辯,次子劉協。在兩個兒子裏面皇帝比較喜歡小兒子,但小兒子如今才七歲,國家現在什麽樣皇帝也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一個七歲小兒根本拿不下這個國家,只會被外面那些野心勃勃的臣子吞噬的幹幹淨淨。
他思來想去還是選擇了能幹的女兒輔政。
不過外面哪有女子弄權的?少不得就要挂女婿的名,讓之輔佐兒子。
中平六年三月,皇帝病重,自感大限已至,無力回天,遂把女兒女婿叫到榻前,囑咐他夫妻輔政,并且說出了“你喜歡那個弟弟且立他為皇帝,不要委屈了我的儀娘”這樣驚世駭俗的話。
劉儀心中哀痛,垂淚不止,但卻不答應皇帝的囑托,反而道:“兩個阿弟年紀雖小,終有長大的一日。想必阿弟長大之日,便是兒和阿父再見之日。”
皇帝何嘗不知,一面是兒子江山,一面是愛若掌珠的女兒,一時急的臉色發白,卻想不出好主意,不由哀哀泣道:“是為父的無能,不能護着我的儀娘。”
父女垂淚了好一會,劉儀才說道:“兒倒有一計,只怕說出來阿父覺的兒虎狼心性。”
“我的兒是什麽樣,我怎能不知?”皇帝示意她說。
“阿父不若冊兒為儲君。”劉儀輕聲道:“兒不是貪圖富貴權勢,實是為了我劉氏江山和自家性命。阿父放心,待我大行,我必擇阿弟子有能者繼承江山體統。阿父若不放心,便以我今日之言傳天下。若我他日毀諾,必将天下共棄!”
皇帝昏昏沉沉聽劉儀說了一堆,先前還想斥她,後來聽她如此做法便是一片公心,非為私有,但更覺得女兒可憐可愛,哽咽難言。
皇帝脖子都在土裏面了,耍起光棍來誰都不怕,四月初便發明文冊他的嫡長女丹陽公主為儲君,他大行後繼承帝統。
皇帝任性起來誰也沒有辦法,他說的也很有道理,他的兩個兒子太小了,他女兒丹陽才幹出衆,幫他理政數年,更是說了她之後江山還歸劉氏。意思就是要麽劉儀讓她兒子姓劉繼承江山,要麽就過繼她兩弟弟的。
馬丹,若是先帝也像你這樣做還輪得到你繼位嗎?先帝是沒有兒子,但是有三個公主好不好!
別說朝臣反應,就是後宮都炸開了鍋。
劉辯是何貴人的兒子,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她的兒子是長子,皇位怎麽都該是他的!劉協是董太後撫養的,皇帝又一向喜歡,也有不弱的優勢,兩方各拉了一批人對掐呢,都覺得自己勝券在握,誰想皇帝給他放這樣一個大雷。
Advertisement
皇帝雷放完了就什麽事情也不管了,安安靜靜的等死了,每天誰都不見,只要女兒陪着他,其他人想要和他扯皮也沒機會。
五月中旬,皇帝安安靜靜的死了,再扯皮都沒用了——丹陽公主數年理政本就很有勢力,再加上她丈夫白蕙掌管全國兵馬,又有她母族宋氏和其姻親勢力的支持,大局已定。
五月十九,丹陽公主以儲君身份在德陽殿繼位,史稱永樂帝。
=============================================================
劉儀知道自己接了個爛攤子,先是雷厲風行的整頓了後宮,但凡伺候過先帝的都去守靈,又放了大部分的宮婢歸鄉,廢除宦官制。
她實在受夠了這群不男不女還喜好弄權的東西,對這些宦官實行:查、核、抄、滅,并且發旨此後再也不用閹宦。讓這樣一群心裏大多變态的玩意駕馭到文臣武将頭上,誰能不憋屈?
女帝這一系列政令伴随的是武侯兼皇夫白蕙的雷霆動作。諸朝臣這才看清白蕙的性格。他根本不是大部分人認為的性和順,善音律,美姿儀的普通世家子,這人手段有多老練毒辣先不說,光是他禦下那一套就夠瞧了。
也不見他如何使手段,他禦下将軍士卒并沒有人幹出岔子——鑒于這人在先帝大行那天,笑意盈盈連着擰下了一百多個別有心思的士卒頭顱,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有什麽心思放心裏,最好沒心思,因為這個變态猜心很準啊。
六月,劉儀加封自己的丈夫武侯為武王。當然有一堆人嚷嚷于理不合什麽的,女帝當下也不說什麽,直接吩咐有司查這些天天嚷着于理不合的人看看他們是否有于理不合之事。
結果就不用說了,朝廷腐敗的根子就在世家貴勳上,誰叫嚷的最厲害誰的問題越多,前些日子查抄宦官都有程序了,就按那一套來。
這不,不管打什麽主意都得私下來,表面上總算清靜了。
不是沒有人想把她弄下臺換了好控制的劉辯或者劉協上位,但劉辯劉協都被她養在皇後的崇德殿,說是教養,實則軟禁。
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解決完的時候中平六年已經過完了。
屬于永樂帝的時代正式開啓。
劉儀不是這個本土重生,更不是這個世界後世穿越,她不知道這個時代将會有多亂,更不知這是個英雄輩出,群雄逐鹿的時代。她只知道只要她這個皇帝不亂,是龍給她盤着,是虎給她卧着。
永樂元年三月,女帝辟周氏子周瑜任洛陽令。
雖然周瑜年僅十四,但他和劉辯這個廢物點心根本不一樣,劉儀相信,他能做的很好。更別說周氏一族在洛陽紮根許久,周瑜的父親曾任洛陽令,他的從兄曾任洛陽令,甚至他再從侄周晖也是去年剛從洛陽令一職退下來,周瑜人脈、地位、能力都有,若真做不好那就是有心和她這個皇帝作對了。
周瑜他來不及反應好麽!他根本沒想到重來一世命運變得這般的無常,他上輩子的優勢全都不能用了,唯一能用的就是上輩子鍛煉出來的才能和本事。
這位女帝可不是劉辯或者劉協那樣的廢物,她相當的有計劃和頭腦,而且,從她種種舉措能看出她心地不壞。
至于朝臣對她的不滿,有多一半都是她夫君白蕙帶來的。
=============================================================
白蕙手段端的毒辣,不到一年裏,他手上有幾萬的貴勳士族性命,而且這還是他克制過的。
最令人發指的是他能笑吟吟的擰斷別人的脖子面不改色。周瑜乃至整個周家倒黴的早早被他拖下水,只能跟着一條道走黑了。
殺幾個士族算什麽,天下士族者衆,死了不聽話的,拿大的,換上聽話的,相出頭的,什麽事情都不會有。百姓只要有好日子過,誰管上面那些事!
白蕙在自己的世界還捏着端着,就是擔憂自己行為會累父母妻兒,到得這個世界他就懶得再掩飾了,怎麽任性怎麽快意怎麽來。
劉儀确實不知道白蕙居然有這樣的一面。她認識的白蕙是名滿天下的才子、名震天下的名将、寬容仁厚的君子,卻不是這個手上沾着幾萬士人鮮血的劊子手。以前她以為只有自己在隐忍求全,不想白蕙也在掩飾自己的本性,整個大炎朝都知道白蕙是名将,但他本人極少出現從不出戰,舉國甚至天啓帝都以為他是儒将——不通武藝但兵法娴熟的那種,劉儀前生嫁給他之後是知道他會武藝——天天練武事件不下兩時辰,能不會麽?但他武藝如何劉儀還真不知道——他第一世是個病秧子,第二世是個公主,半點武藝不通,不過她一直以為白蕙的武藝最多個中上——要真厲害還不自己上場鼓舞士氣?
原來他不是武藝不通,而是太過精通。
“你喜歡殺人?”劉儀問他。
“嗯。”白蕙微微一笑:“很抱歉,我不是你以為的道德君子。”
他如是說,卻沒真覺得抱歉。
劉儀輕輕嘆息:“是我眼拙。”
白蕙看她面色不好,将她擁到懷裏:“你後悔跟了我,嫌棄我是個劊子手?”
劉儀握住他的手,輕聲道:“怎麽會呢?”我哪裏是嫌棄你,我只擔憂你若是知道我如花美眷的皮囊裏面裝着一顆蒼老男人的心,會嫌棄我。所以,我寧願你當我是蔣明珠,當我是劉儀,卻不敢告訴你自己真正的名字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