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星漢燦爛 棉花在古代叫做白疊子,在……
嗯?之前還不算綁定?
江皖拿出手機來,打開app,發現頁面出現了一個店鋪的圖案,上邊标着01,。
點開01店鋪,首先跳出來一個命名提醒:請為你的1號店鋪取個名字吧。
取個名字?江皖還真沒想過。
夜晚,江皖在平河古鎮裏慢慢走着。記憶中,小時後平河古鎮的夜晚沒有如今這麽熱鬧。
那時候,街燈朦胧,只有到了某一節日時,古鎮中人的家門口才會挂上兩個紅燈籠。
古鎮的河是縱橫交錯的,河上還有船夫撐船。河的兩岸都是些楊柳樹,當風拂過時,楊柳也随之舞動。那時候她經常會把楊柳摘下,瞞着爸媽偷偷帶回家裏,插在家門口的小溪邊,就想看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話到底是不是唬人的。
結果她去古鎮一次就偷一次枝條,但就是沒一根成活。
當有一次柳枝又爛了時,她終于受不了向老媽大哭,結果老媽就笑個不停,說“人家得是‘無心’,你是嗎?”
無心?經過這件事後江皖覺着自己這輩子種柳枝都不可能無心了,怎麽說呢,人的心都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現在,小鎮河邊的柳樹還活得好好的,和江皖小時後沒多大區別。就是每棵柳樹旁都多出了一個個路燈,倒映在河面上,照出了水面的漣漪。
江皖走過古橋、走過石板路,走了幽長的深巷和某位先賢的祖屋,走過萬家燈火!這是她的家鄉,也将是她事業紮根的地方。
今日天氣好,坐在兒時常坐的亭子上,擡眼還能看到不少的星星。
突然,江皖一聲輕笑,她知道她的店鋪,她的漢服該叫什麽了,
星漢燦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Advertisement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漢服“始于黃帝,備于堯舜。中華民族傳承了五千多年,數千年來無數的民族文化如同璀璨的星星一般,聚成燦爛的歷史星河!她的漢服,便來于歷史,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江皖拿出手機,輸入星漢燦爛四字,系統就立馬顯示,
[員工江皖将漢服小店取名:星漢燦爛。]
[員工江皖将漢服品牌取名:星漢燦爛。]
[叮,恭喜01783員工江皖獲得漢服品牌:星漢燦爛,獎勵新店裝修大禮包一份!]
江皖一聽精神來了,馬丹!幹了這麽久,終于來了個大禮包。
江皖點開01店鋪,發現裏邊是她新店鋪的三維圖形,不管是屋子還是花草都分毫不差的複刻到圖形裏。
點開裝修大禮包,發現裏邊顯示的是:“古樸簡約的大堂一樓、豪華內斂的雅間二樓、清幽雅致的店鋪後院。”
?就這?
江皖一頭霧水。
[這還不行?]
“不是,就這幾句話嗎?沒有圖片看看嗎?”江皖無語的問。
[沒有,全看運氣,開出來什麽就是什麽。并且系統不會負責收回了哦,想要系統幫忙換就只能等下次開出大禮包。]
... ...
江皖認命的将系統給的裝修禮包給裝了上去,然後頁面就出現了一個三天的倒計時。
這就是說裝修需要三天對吧,江皖想着這三天先去搞個營業執照,然後再回古代買些衣服首飾,不久後就可以直接放在店鋪準備開張。
按理說在自家店拿衣服不是更合适嗎,可惜阿林這會店鋪還沒搞好呢。
揚州城郊
江皖這次降落在農莊旁邊的樹林裏,順道在農莊吃了一頓地道的農家飯。
吃完帶着農莊上的漢子把剛剛放在樹林裏的一件件純綿大衣給搬了進來。
這些棉大衣江皖是跑了整個平城都沒找到,最後沒辦法了,自己買了一堆棉花,又找了個裁縫店,花了一千多塊才把這些棉花做成了衣服。
她也不拘質量怎麽樣,按她的想法是質量越差越好。最好線都可以給她松一點。當時是好說歹說,求了店裏的大姐好半天,保證了好多遍就是要質量差的、不管怎麽樣都自己負責後裁縫店才接的單。
将一堆衣服拉進農莊裝到馬車上,江皖才慢悠悠的回城了。
府裏的人對這個棉花都很好奇,江皖也是穿過來之後才曉得這唐朝是沒發現棉花的用途的,只有木棉這個東西。問了好幾個人都說不知道棉花,回了現代後查資料才發現這玩意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個旮旯角裏當着觀賞植物呢!
江皖先是把在現代記了半天的棉花弓、弓竹之類的工具的圖紙和制作方法給寫了下來,然後讓林叔找木匠去定做。
當工具做好後,大家先是把衣服裏的棉花給拿了出來,然後林叔林叔就開始将棉花弓、弓竹裝在身上開始彈棉花。
還沒彈多久呢,就見阿林帶着李白和一陌生男子朝她們走來。肯定是昨天林叔去找人做工具被阿林知道了,他是什麽東西新鮮就愛看什麽東西,這棉花被他曉得了,可不就聞着味兒來了嗎!
那個陌生人江皖也不問是誰了,指定是元丹丘!岑夫子,丹丘生,将進酒,杯莫停嘛!
江皖見了他們來就趕緊打招呼,也沒等介紹,就直接說:“這位便是元丹丘元兄吧!”
元丹丘也是個自來熟的,也沒等着介紹就直接說道:“江皖江兄咯!”
随後兩人對視一笑,心裏都想着,不錯,是個可以一塊玩耍的。
阿林此時看着那些白白的棉花和工具是一臉好奇,眼睛亮閃閃的,伸手就拿來研究。
看了個半天,也沒看出個什麽門道,拿團棉花就問江皖:“這個白白軟軟的是何物,看着倒如同蠶絲一樣。”
可不就如同蠶絲一樣嗎。
但阿林說完,李白、元丹丘,包括他自己都頓時睜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江皖。
江皖能怎麽說呢,原本她就不想讓阿林他們看到棉花的,省得自己又得編瞎話去解釋。
但又總是想着,唐朝已經出現棉花了,只不過沒有用于禦寒罷了。
棉花在古代叫做白疊子,在北方和中原地區有少部分把它拿來觀賞用,直到宋朝時期,人們才意識到它的價值,開始大面積的種植。
這兩個朝代期間有多少人會死于寒冷呢,若是她說穿了棉花真正的用途,能救一個人也是值得的。
江皖在現代古代來回穿梭這幾天也想過很多,這個技能,可以給自己帶來很多的財富,兩邊物品一倒手就可以賺常人十年的工資。
更要命的是在古代,在封建的王朝,在社會秩序和現代完全不同的環境下生活,她怕自己會變得膨脹、自大,甚至是漠視,漠視困苦,漠視生命。
所以,堅守底線就變得尤為重要。敬畏生命,就是底線!
江皖看着三雙由不可置信,到驚喜,再到好奇的眼睛,便将三人拉到亭子裏坐下,每人端上一碗冰鎮綠豆湯,又将下人清了出去說:“這個東西名為白疊子,是一位從天竺來的商人給我的。
這位商人從天竺帶了好多株白疊子來賣,結果在半路就死了,他嫌太虧,就把白疊子長的這個白白的棉花給全部摘了下來,心裏想着到時候賤賣也能賺幾個銅板。
結果在路上時,因為棉花柔軟,時常抱在身上,便發現了這個白疊子的不同之處。當時還是因為在路上碰到強盜,我救了他一命,他才把這個白疊子送給我。”
江皖說完,又嘟喃了一句“而且,我看這個白疊子倒像蠶絲一樣,能織成布。”
三人聽了都震驚不已,想不到這世上除了木棉之外還有此等可以禦寒之物!
阿林快語道:“那咱們大唐也要趕緊引進啊!”
李白笑笑說:“我看了這麽久,倒是想起這個白疊子在哪見過了,我說怎麽這麽眼熟呢!
我曾經在蜀地曾在一戶人家的賞花宴上見過,恐怕不少的大戶人家的花房裏都有白疊子,只是不曾注意罷了。”
江皖又将三人帶到彈棉花的地方,林叔已經在那彈了,五六個人忙了兩三個小時,終于彈好了兩床被子,剛好一個拿來墊一個拿來蓋。當然了,現在江皖在古代蓋的是正兒八經的蠶絲被,這套棉花被可能就得壓箱底了。
李白看完是反應得最快的,聽完立刻就說這個消息恐怕得先告訴官員,讓他們上報後才能更快的推廣。最好還得先知會縣令,跨過了他越級通報不值當,不說這揚州刺史是人家姑父,就是朝中也還有族人呢。這種世家大族就是如此,保不齊哪裏跳出來一個當官的。
既然江皖還得在這揚州做生意和定居,就不能撇下人家。
江皖聽後感慨,怪不得人家能流傳千古呢,腦子立馬就想到這兒了。
四人擇日不如撞日,先是帶着一床被子找到了陳煥之,陳煥之聽了後立馬就帶着他們到了縣衙。
縣令是個年輕人,江皖覺得保準不超過三十歲,連胡子都還沒蓄呢。聽到這消息後一臉狂喜,立馬從內室跑了出來,連鞋襪都未來得及穿,見了他們四人後也沒等他們行李,就立刻兩眼放光,看着棉被。
王縣令先是細細看了會棉被,然後激動地圍着棉被轉,大聲喊道:“妙啊!此等神物恐怕能造福更多的百姓!”
然後又看了他們四人,問道:“誰是江皖?”
江皖立馬上前一步,剛要行禮,王縣令就托住了她,“江郎君可莫要拜了,你可是大功臣,我得向皇上請旨好好獎賞你。”
江皖聽了心裏一涼,果然來了,獻棉花她不怕縣令貪功,就怕人家實誠,她才不想要着勞什子封賞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