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莊民國晚年的時候買了社保的,跟陳夏花兩個人花了八萬多塊,五十來歲就關工資了,買社保的錢是大兒跟小二兩個出的錢,第一年只有四五百塊,後邊每年這工資都在上升,領導關心老百姓的養老問題,對這一塊力道加強很大。
莊民國沒領兩年就領到上千的工資了,他們兩個人一個人一千多點,手上還隔三茬五就有莊玉林兄弟兩個發的零花錢,別說一塊,十幾塊,就是幾十塊一斤的也敢買,跟村裏的老頭老婆子相比,享福着呢。
早年少了十幾塊的事他都被忘光了,也是好一會才想起,上輩子這時候他正好給丈母娘提了水果去,被留下來做工呢,村裏的事他也不知道,是明年果子林裏結出的果子又小又澀,還不到收的時候就掉了一地,這一年的果子壓根就沒掙錢,頭年請專家來,路費車資、吃喝,都是挨家攤的,他們分到手頭的就更少了,那時候他才聽村裏人說起頭年村長從城裏請了個專家的事。
莊民國看了幾眼,見他們沒有直接去果子林裏,只埋頭做工,他手腳麻利,過了農忙秋收後,村裏的工分實行就是另一套了,分地劃組,誰把分到的地的活計做完就可以走了。
一天的活計,莊民國半天就幹完了,他下午就不來了,村裏跟他一樣的不少,緊着把工家的地給做完,就能抽出空來忙活自己的事兒了,要是偷懶耍滑的,不勤快的,還是要在田地裏泡上一天。
陳夏花沒去上工,她早上收拾家裏,收拾菜地,要準備腌菜,下午還得去撿柴火堆着,腌白菜要下個月,這個月的幹豆角要先做,要靠大太陽曬幹呢,鹹菜過後腌,做豆瓣醬、甜酒,等做完才開始腌白菜。
中午吃完,陳夏花把唯一一盆蕃茄蛋湯推到莊民國面前,她面前擺着從醬缸裏清出來的鹹菜,放鍋裏炒了炒就作數。
莊民國沒推來推去,只是重新拿了只土碗來,給她碗裏舀滿了,放她手邊:“吃吧,別光顧着我。”
當然,莊民國也知道他這話說了也是白說,陳夏花這人,就是犟,什麽好東西都習慣留給他,留給兒子,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哪怕後來買社保了,發工資了,她也舍不得,那張發工資的卡裏頭,到她走,還存下十幾萬呢。
陳夏花有些怔,說得慢,“我幹的都是輕巧活計,你幹得活重,給你吃。”
莊民國都知道她要說他們,對着他,就是幹重活要補了,對着兒子,就是,“他們動了腦子呢,消耗大着,得補補。”
讀書的時候動了腦子要補,打工了,耗費了力氣要補。
她就沒想過自己的身子也要補一補的。
他們幹的是重活,是費腦子的,她就全忘了,自己幹的活也不輕松,也是要消耗體力的,長年累月的,家裏最該補的是她自己。
“那不成,咱們都吃,只要上了五十斤,那就是幹的重活了,家裏的幾口腌菜的缸子多重的,你搬來搬去的,年輕的時候啊不覺得,老了渾身的老毛病就出來了。”
Advertisement
他們老的時候,村裏的老頭老婆子有幾個沒病的?都是什麽頸椎炎,腰間盤的。
年輕不覺得,跟頭牛似的幹,老了就開始遭罪了。
陳夏花笑盈盈的捧着湯喝了,心裏甜滋滋的:“哪有這麽誇張的,才五十斤。”他們擔挑子的時候有時候都得七八十斤呢。
“這可不是誇張呢。”她喝完,莊民國又給她盛,還非要看着她喝下去,“晚上也做個蛋湯,給玉林他們吃。”
家裏雞蛋沒兩個了,陳夏花對自己苛刻,對莊民國和兩個兒子卻大方,一聽就應下:“行,我在給拍個黃瓜。”
吃完飯,在家裏坐了坐,陳夏花就去菜地裏了,他們早前種下的豆角早熟的品種現在已經到頭了,菜葉子都黃了,晚熟的品種還在結,用來做幹豆角的就是晚熟的品種,他們要把早熟的豆角藤給清了,把杆子給收了。
莊民國抽杆,把藤子收了放院裏曬,陳夏花就翻土,點些小白菜的種子。
這會兒出門的還有村長跟請來的專家,計分會計等,往後山的果林去,正從他們菜地邊過去。
計分會計在前邊帶路,村長在後邊斷路,請來的專家走中間,铮亮的皮鞋踩在小路上沾了些灰,專家不時就要彎腰去拍,幾步路走了好一會都沒到。
朱大軍他婆娘弄出來的事,他急得很,跟專家說:“陳專家,你看啊,前邊不遠就到了。”
陳勇軍不耐煩的蹙了蹙眉頭:“你們村的果林也太遠了,又沒有幾棵樹,急什麽,我這可是一腳蹬,踩壞了你賠啊。”
工人的标志就是穿皮鞋、戴手表、騎自行車、聽收音機,男士皮鞋叫一腳蹬,女士穿丁字皮鞋,只要穿戴這幾樣,那就是人群裏最亮的一個,他們村裏也是出過工人的,但人陳專家跟大壯不一樣,人家是專家呢,那派頭就比大壯還足,大壯身上可沒有手絹擦皮鞋的。
朱大軍不吭聲了,這皮鞋一雙七塊六毛五,大壯回家就穿上一回呢,他可賠不起。
從莊家的菜地過去,陳夏花還不知道他們是去幹什麽呢,莊民國給她說的:“果樹生了蟲害,說是請的專家來看。”
“專家啊。”陳夏花一聽這名兒,頓時升起一股肅然起敬的模樣來,想都沒想就說道:“那行了,請了專家來,那肯定就沒問題了。”
莊民國笑道:“你咋知道肯定就沒問題了。”
陳夏花理所當然的:“專家都來了,那還能差了的?”
那可是專家啊,專家都不行誰行的。
莊民國一頓,頓時想起了現在這時候,人們都信專家呢,專家說什麽就是對的,只要冠了個專家的名頭,那頓時身份就高大起來,人們羨慕當工人的,但工人跟專家比起來,那肯定是專家更厲害啊。
“那也不一定。”莊民國相信肯定是有專家很厲害的,什麽林業專家,醫院的科室專家,人家肯定是有厲害的人才能得到這個名兒。
但有更多的人,就是打着“專家”這個名到處的招搖撞騙呢,不知道坑了多少老百姓,在信息不發達的時候還能騙騙人,等以後信息發達了,被曝光多了,人們對對“專家”的信任就越來越少了。
再過幾十年,還有多少人信專家了?
被村長請來的陳姓專家是下午走的,莊民國兩個在家裏把鹹菜收了切了,又把豆角過水放圓箕裏曬,小二在一邊挎着自己的小簍子玩泥巴,隔壁去大嫂劉春枝家裏借東西的婦人傳出來的,“村長本來是去公社裏頭買打果樹的藥呢,還沒到,先在路上碰上了陳專家,人陳專家可年輕着呢,現在還沒說媳婦呢,是其他大隊介紹的,說厲害着呢,請陳專家來看看,別說這生了蟲害是小事,給看看還能讓果樹多挂果子呢,以後咱們分到的錢就多了。”
莊民國擡頭看了看天:“玉林要下學了,我去接他。”
幼兒班的孩子,要從五生産隊走回來,莊民國不放心。
陳夏花裝鹹菜的壇子,頭都沒回:“行,你去。”
莊民國去接大兒,還把小兒子給抱上一起的,他去的時候剛放學,莊民國還見到了大兒子口中的邱老師。
邱老師是個年輕人,模樣生得好,又是愛笑的樣子,幼兒班的孩子出門了争先恐後給邱老師打招呼,生怕他忘了自己,莊玉林最厲害,他扒着人家邱老師的腿,仰着臉跟邱老師說,“邱老師,我以後也要當地理老師。”
邱老師是當地理老師的,他也要當。
莊玉林剛說完,其他的幼兒班孩子也不幹了,紛紛叫嚷着自己也要當地理老師。
邱老師是好不容易才把一群幼兒班的孩子給送出校門,見他們一個個的有人接了,才回去,學校的孩子都是紅太陽大隊下的孩子,來接的家長他們當老師的都認識。
莊民國牽着莊玉林回家,莊玉林成功扒了老師的腿,正高興呢,走路都蹦蹦跳跳的,今天邱老師給他們講了故事,叫夢想。
到他們四生産隊了,正見村長送專家走,請來的那位陳專家可了不得,擡頭挺胸的,眼睛就沒平視過,恨不得長頭頂上。
“看看人家當專家的,可比劉三嬸家大壯還威風呢。”小聲的閑言碎語傳進耳裏。
莊民國還沒反應,莊玉林若有所思,當專家很威風嗎?“爸,我以後也要當專家。”他背着自己的花布包,跟小螃蟹一樣岔着腿,扭着腰,擡着頭走路。
“像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