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錯認
彼時姜寧靈剛剛及笄, 那年宮宴先帝有意為幾個皇子選妃,各家夫人紛紛帶了家中适齡的女兒入宮赴宴。
京中皆傳太子穆淮性子暴戾,又冷心冷情, 府中的姬妾已換了好幾批, 又不得皇帝喜愛, 太子之位不知還能坐幾天。
而敏貴妃風頭正盛,她膝下的六皇子雖小了些, 但四皇子已經到了适婚的年紀, 且四皇子本身又生得不錯,溫溫和和的, 看上去比穆淮好相與許多,以至于在這原是為物色太子妃而籌辦的宮宴上,衆位夫人小姐反倒更喜歡有意無意地引起四皇子的注意來。
姜寧靈自然也跟着母親赴了宴, 不過自進了宮門起,她便安安靜靜跟在母親身後, 盡量不惹人多注意。
如今皇帝态度不明,太子和四皇子都暗暗卯着勁兒, 若真被選中成為皇子妃, 那勢必要為其謀位。
姜家不谷欠趟這趟渾水。
且姜寧靈自個兒也不谷欠往穆淮面前去,自從行宮之後, 她便再未同穆淮見過,也一直為向穆淮言明自己并非是姜煦禾, 而是姜家幼女姜寧靈。
說起來,當時是她欺瞞在先,當年尚未鼓起勇氣解釋, 如今更是不知要如何同他說了。
雖然如此,姜寧靈仍是忍不住将目光落在了穆淮身上, 隔着人群遙望。
穆淮仿佛變了些許。不僅身量高大許多,身上氣質也變了不少,不再是昔日行宮中那個沉默寡言的少年了。
他雖依舊神色冷淡,卻在一衆人中游刃有餘,教人不敢輕看。
姜寧靈坐的地方較偏,周圍人又專心于四皇子,她便放心地将目光一直落在穆淮身上,不必擔憂被誰人發覺。
可不知是否是她的目光太過直白,人群那端的穆淮似有所感,擡起頭來,與她遙遙相望。
姜寧靈起先尚未反應過來穆淮也在看她,同他對視了好一陣後,才後知後覺地明白過來,裝作冷靜地将目光移開,面上不自覺漫上淺淺的粉色。
人群另一端,穆淮看着少女面頰上飛起的粉紅,微微斂了眼眸,卻并未立刻移開目光。
許是他目光停頓得太久,與他相鄰的四皇子本就一直留心着他的動作,這會兒立刻順着他的目光看去,就見重重疊疊的身影後面,端坐着一位容色明豔的少女。
Advertisement
即便隔着層層人群,即便她周身都是精心打扮過的世家貴女,也難掩她身上的光華。
四皇子不禁看得有些癡了。
待回過神來,心念一動,故意大聲朝穆淮道:“皇兄盯着女眷那邊這般久,可是已經有心儀的女子了?”
話音一落,坐在上首的皇帝與敏貴妃果然齊齊看了過來。
四皇子滿意一笑,量穆淮也不敢這麽直白地說出他看中了那個姑娘,給皇帝留下一個以貌取人的印象。
若是穆淮不說,只顧左右而言他糊弄過去,那他便可以找個時機給母妃遞個話,打聽那是哪家的姑娘。若她家世不錯,能給他助益,那便娶回來當正妃;若是家世低了些,那更好辦了,以他四皇子的身份,擡過來當個側妃都是擡舉,若之後選不到中意的高門女子當正妃,擡了她為正妃,那他們家豈不是要感激涕零?
若是穆淮敢直接言明他在看那個姑娘,那便更好辦了,母妃定不會讓他如意的。
不論如何,他都能将那仙子一般的美人收來身邊。
四皇子心中如意算盤打得啪啪作響,就等着穆淮開口。
這場宮宴谷欠意何為,衆人都心知肚明,聽得四皇子這句話,衆人紛紛看了過來,都等着穆淮說他在看哪家的姑娘。
穆淮不慌不忙,放下手中酒盞,似是思索了一番才道:“心儀倒也說不上,只不過方才猛然間一眼,以為又看到了錦嫣。”
錦嫣……四皇子咂咂嘴,忽然又不想要那美人了。
若她是穆淮看上的人,那他搶過來才有意思,可穆淮不過是因為錦嫣才多看她兩眼,搶過來還有什麽意思?
要搶,也要搶錦嫣才是。
衆人聽後紛紛了然,就連皇帝也只“唔”了一聲,沒再多問。
只有敏貴妃饒有興趣道:“本宮從未見過那錦嫣公主,不知她生得什麽模樣,竟能讓太子記挂這麽多年。太子不若指給本宮看看,看到底是哪家的姑娘這麽好福氣,能生得同太子的心上人相像?正好本宮也能瞧瞧,這錦嫣公主大略是個什麽模樣。”
穆淮直覺敏貴妃別有用心,不谷欠将那位姑娘牽扯進來,正要說幾句旁的話打個圓場略過此事,就聽得一旁的四皇子看熱鬧不嫌事大般地擡手一點:“諾,母妃您瞧,就是那邊那位穿着秋香綠衣衫的姑娘。”
敏貴妃擡眼看去,瞧了好一會兒才轉回來,朝着皇帝道:“的确是個容色傾城的美人,本宮身為女子都看癡了,難怪太子也移不動目光。”
頓了頓又道:“本宮瞧着像是姜家的姑娘,雖說讓她做太子妃來身份低了些,但架不住太子喜歡,陛下意下如何?”
敏貴妃笑意盈盈,似乎處處都在為穆淮着想,可穆淮聽了,卻兀自斂了眉,遮住了眼中的那一抹冷意。
誰人不知皇帝頗有些忌憚姜家,正逐步削弱姜氏一族在朝堂上的勢力?皇子要取姜氏女,豈不是明擺着要同皇帝對着幹?
再說,如今姜老太爺雖已早早請辭,姜家這一輩的家主也只在翰林院挂了個閑職,可姜家人脈仍在,寧願讓皇帝不喜也要求娶姜家女,只怕衆人皆會猜測這是看中了姜家手中的勢力,為奪位而做準備了。
皇帝聽得敏貴妃話語,果然皺了眉,問穆淮道:“今日本就是為你而設的宴,你若當真瞧上了哪家的姑娘,也是喜事一樁。”
這便是在試探了。
穆淮擡眸看向主位上的二人,神色平靜:“那位姑娘的确很好,只可惜兒臣已先入為主,錯将她看做錦嫣,只怕日後看向她時處處都有錦嫣的影子,還是罷了。”
皇帝“嗯”了一聲,神色松了些許,玩笑道:“若日後晉國使臣來燕,你倒是可以同他說說,讓錦嫣過來和親。”
穆淮并未順着這話說下去,而是不動聲色地轉了話頭,說起旁的去了。
有了這個插曲在,太子妃一事也不了了之,只不過宮宴過後,姜寧靈同晉國那錦嫣公主生得相像一事,便悄悄流傳了開。
只不過鮮少有人知曉,這是四皇子的手筆。
四皇子得知姜寧靈是姜氏女後,明白自個兒不能明目張膽将她收進府中,否則便會失了父皇寵信,可又放不下那般美色,便故意将姜寧靈同錦嫣相像一事傳了出去,這樣一來,哪怕有少年郎想向姜府提親,也得先想一想太子,而待到皇帝作古,那這美人還是得歸他。
畢竟當年錦嫣回晉國時那事,可是人人皆知。
按說錦嫣不過是晉國送來的質子,待在燕國待夠了年歲,便會送還回晉。
皇帝雖不苛待質子,卻也并不上心,一直放在行宮養着,一年裏也見不上幾回。
可就在質子将回晉國時,行宮的老嬷嬷卻發覺質子是女兒身。
晉國原說送來的是太子趙恒彌,如今在燕國的卻是個假的,還欺瞞了這麽多年。
皇帝自然震怒,當即就要處死這個質子,而後同晉國興師問罪。正當朝臣都做好了向晉國開戰的準備時,卻又聽聞太子去陛下面前勸說了好幾個時辰,終于勸得陛下改了主意,只向晉國問罪,卻并不為難這個質子,也不提發兵出征了。
在這質子被送回晉國的那一天,京中衆人紛紛瞧見,他們的太子殿下策馬追至城外,将自己腰間的玉佩解下,差人送入了馬車裏,鄭重地同馬車中并未露面的質子道別。
京中人這才明白,太子為何要力勸皇帝,原來是同那假扮太子的錦嫣公主交情匪淺。
再後來,太子府中陸陸續續收過不少姬妾,卻又陸陸續續被趕了出來,也遲遲未納正妃,不少人猜測,太子定是放不下晉國的錦嫣公主,這才不近女色。
這樣一來,太子為何要頂着皇帝的怒火護下錦嫣,又為何要追至城外送出貼身玉佩,一切便更解釋得通了。
若是太子能繼位,只怕會向晉國求娶錦嫣公主為妃,晉國依附燕國已久,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眼下大勢未定,太子見不到心上人,而京中有個現成的替代品,焉知太子不會将她收入房中,以解相思?
京中高門子弟那般多,卻還沒有一個敢同太子争搶的。
這樣一來,姜寧靈便有意無意地被那些适婚的少年郎避開了。
而京中有關太子與錦嫣的事情,也被不少人讨論起,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衆人知曉太子對錦嫣情深義重,便更無人敢去動這被太子親口說了同錦嫣相像的姜寧靈。
雖說後來流言漸漸淡了下去,可姜寧靈還是遲遲未定親。
再後來,她當真仗着同錦嫣相像,入宮成了穆淮的皇後。
姜寧靈思慮許多,想起從前的種種,在榻上輾轉了幾回,倒也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而晉國來燕的使臣,也離盛京越來越近了。
晉國的人馬在驿站歇了腳,補充了寫食物與水後,便又準備啓程了。
臨行前的一顆,原本已上了馬車的女子又折返回來,将一枚玉佩封做密信,托人快馬加鞭地送往京城。
錦嫣看着信使策馬遠去的背影,在心中盤算一陣。
想來穆淮明日便能再見到這枚玉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