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22)
,覺得我這裏不好,那裏做得不對,是因為這個女人吧?你移情別戀了,想離開我,才處處不滿我……”
他卻連解釋都不想了。
夏語笑哭了,“我求了你那麽多次,讓你給我拍,你都不曾給我拍,你卻給這個女人拍,她有那麽好嗎?”
他還是解釋了,說明了他為何要為那個女孩拍,并表示他根本不認識這個女生。夏語笑不相信,根本不信他說的話,夏語笑當着他的面,把相片燒掉了,“江翊,你會後悔的。”
沒多久,就傳來夏語笑出了車禍的事,當場死亡。
意外?交通事故?
只有江翊很清楚,不是,都不是。夏語笑的占有欲太強,卻也很聰明,她知道他想分手,但她不願,可他是個那麽做就會做到的人,于是她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她就這樣死去了,那麽江翊這輩子都會記住她,這輩子她夏語笑都是無可替代的人。
誰有夏語笑愛他呢?愛到願意為他死去,這才是他真正負疚的地方。
夏語婷給江翊的信,更是讓江翊證實了自己的猜測,信上的夏語笑說——江翊,這輩子,再也沒有一個女人會像我這麽愛你。
江翊将那封信拿出來,用打火機點燃,親手把它燒掉。
愛,對這個字的理解似乎總是越多越好,可太多了,就會像一雙手緊緊的掐住自己咽喉,呼吸不得,舉步維艱。
過重的愛,又有幾個人能承受得起?
他知道夏語笑的死,和照片上的那個女生沒太大關系,以夏語笑的性格,那最多算是一個導火線,她在覺察出他想分手時,大概就制定了這樣的計劃了。
但他還是為此有那麽點耿耿于懷,于是在第一次見到蘇子悅時,他告訴自己,他要離她遠一點,他們之間不可能。
如果說他把自己定義成與夏語笑的死亡有關系,那麽蘇子悅或許也在其中擔任着一定的成分。
後來呢?
Advertisement
他一次次的排斥,還是沒有阻擋住他把她變成他的女人的事實。而他,永遠不會告訴她,關于這些事。
那天,他似乎與夏語笑又争吵了一番,心情抑郁,拿着相機就出門了,随意的坐上公交車,最終卻決定去到他的母校。
學校永遠是人最多的地方,他不喜,于是自己走到人最少的地方。他就是那樣來到學校背後的池塘的,這個池塘與學生寝室食堂教學樓都很遠,在荷花盛開的時節,還會有不少小情侶來這裏賞荷花,現在正是一池荷花衰敗之際,加上枯葉遍地,來這裏的人很少很少了,就連清潔工似乎也好久沒有來處理這些枯葉了,看上去确實有秋風蕭瑟之感。
他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看到蘇子悅的。
她坐在池塘邊,眼神仿佛沒有任何焦距,她的背後是一池殘荷,泥水中甚至帶着點點興味,腳下就是一片片甚至不幹淨的樹葉,她坐在其中,一動不動,眼裏緩緩流出一滴淚。
他就是那麽情不自禁的拿起了相機,第一次感覺到,原來人物也可以在景色中鑲嵌得如此融洽,那些枯葉殘荷似乎淪為她的背景,襯托出她的哀傷,而她的哀傷又似乎襯托出蕭瑟的秋天。
那麽的和諧,和諧到連她也是一個背景。
他不會知道,就是在那天,她親眼看到自己愛着的男友懷裏擁抱着別的女生,而她也不會知道,沒多久,她的相片被另一個女人拿起去斥責男友。
他們都不會知道那些點點滴滴牽引着的紐帶,然後最後,他們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在一起了。
也許,這就是緣分,在你毫無準備時,它來了,于是兩個人的相知相守,便可以稱之為命中注定。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每一個陪伴至此的“你”,感謝一路相随,感謝這一路的包容和諒解,感謝在文海之中的相遇!
如果這個文曾給你們帶去愉悅,帶去你們想要的感受,這就是它存在的意義。
千言萬語只想說——謝謝。
下一個連載文《愛恨纏綿》是這個系列的第四篇文,其實我一直都想寫系列文,但一直都堅持不下去,想好的東西,想得太久,反倒不願意提筆,反而想另外找靈感寫故事,于是拖着拖着就不了了之了,這個系列的文,我竟然一篇篇堅持下來了,哪怕成績一直都不好,但我自己很喜歡。
這個文也希望能得到你們的喜歡,希望在下一個文,我還可以看到熟悉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