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瘟疫
太後的病最終是用一種相對匪夷所思的方法治好的。餓着,将邊上擺上香氣勾人的食物,這樣餓了兩天,太後不想吃東西的感覺終于消失了。
然後,先喂些潤腸的水果流食,又過幾個時辰,太後宮中有隐約的騷動。皇帝忍住了激動的心情拍了身邊的內侍去問,得到消息,太後已經自行排便了一次。現在,肚子開始咕嚕嚕地叫了。
皇帝大喜。太後宮中的宮女早早地就備好了何曉叮囑過的食物在那裏,如今太後餓了,當即就送了過去,太後胃口大開地吃了好些,覺得渾身都舒坦了。
何曉知道之後,這才松了一口氣。
太後的病其實好治,麻煩是,太後的不合作,以及……太醫院沒有一個人敢真正地讓太後餓肚子。一來二去,就當真陷入了僵局。何曉取巧治好了太後,心中還是有些緊張的。
小皇帝極為高興,當即就問何曉要什麽封賞。何曉猶豫片刻,說出了自己這些日子一直盤算着的想法——她想進太醫院,跟着那些太醫們學習一些時日。皇帝稍稍驚訝了片刻,就答應了下來,下了旨意,讓她進了太醫院,做了個正式的醫女。
消息傳到童家,童安沉默好一陣,對自己的媳婦道:“我早就該看出來的,何姑娘的心思,不在這裏。”他媳婦比她略小,這些年也是知道何曉這人的,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
何曉進了太醫院,日子就仿佛越發快了起來。就算初期有一些刁難與不滿,時間一長,也都慢慢地消失了。何曉終于融入衆位太醫當中,将衆位太醫腦海中的本事幾年下來,掏出來不少。
這幾年朝堂當中縱然小皇帝有心,但是這個朝廷卻已經脫離了他的掌控,最終以一種脫缰野馬的姿态,奔向了崩塌。亂世,将起。
在太醫院的最後一年,何曉幾乎是用盡了自己極大的心力去學習。将太醫院存着的醫書都翻完之後,她甚至跑到翰林院去借書。這期間她與京中衆位大人們的女眷關系也都處得不錯,翰林院的衆人在枕頭風的作用下,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地将她放了進去。
何曉在其中發現了許多很奇妙的東西。她終于明白,為什麽只有到了亂世,那些武林人士才能夠出人頭地。因為那個時侯,朝廷吏治崩壞,再也沒有人能約束他們。在那之前,草莽人士是絕對鬥不過官府的。
官府中人,學的本事,就被草莽要高明太多。何曉看着翰林院中那些被随手歸類在雜學裏的武功秘籍,咋舌一陣。她想,也許自己設定的那本讓人覺得不凡的醫書,到了這裏估計也是漫不經心地被标上一個醫類的标簽,然後丢到雜學裏面去了。
文人不在乎這些,在乎這些的武林人士,進不了這個地方。這實在是一個有趣的循環。
将自己能記住的記住了之後,何曉就提前踏上了準備防治瘟疫的道路。童家人雖然分隔了這麽多年,但是依舊願意聽她的話,這一點讓何曉極為感激。
草藥為主的楊家也肯在這個聽起來頗為荒唐的計劃當中摻一腳,讓何曉越發心中激動起來。
當最後小皇帝也願意去相信她的時候,何曉就更加不知道說什麽好了。那一刻,她甚至有錯覺,這場瘟疫,一定不會釀造成大的災禍。
Advertisement
但是,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就算草藥和熟練的醫師都是早早準備好了,瘟疫依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爆發了,一時之間,天下十五州,有半數都陷入了癱瘓。
童家和楊家早早地接到了皇帝的旨意,拿出了自己儲存的藥材,在全國各地進行瘟疫的防治。何曉留在疫情最重的京城,整日裏身後跟着兵馬司的士兵們,敲響各家各戶的門。這種情況下,就連何祥終于與他的同伴們出山的消息,都沒能入了何曉的耳朵。
“大人,這個已經不行了。”一個士兵帶着簡易的口罩大聲地喊着,聲音已經沙啞難辨。他的腳下躺滿了面色蒼白的病人,不少人發出痛苦的□。
何曉過去看了看那士兵腳下的人,一聲嘆息地簽下字,拍到那死人胸前。立刻就有人過來擡走那個人,往外運走了。下一刻,有人過來将地面清掃幹淨,灑上石灰,就算味道熏人,不久之後,就有另一個人帶着鋪蓋被送了過來,躺在那裏□不止。
不停地有人嘔吐或者拉肚子,這裏充滿着令人惡心欲吐的氣味。
何曉已經不眠不休地連續工作了兩天一夜,口罩下的眼睛深深地凹了進去,上面布滿了血絲,臉色比起那些病人來說,也好不到哪裏去。
她從一個人身邊站起來,綱要邁步往前走,就一個踉跄,差一點跌倒在地。身後的士兵連忙上前扶住了她,強行将她帶到了休息的地方。那裏已經有許多剛剛被換下來的大夫和醫女,熬得仿佛幽靈一般走路都是飄的。在知道自己的工作已經有人替代之後,很多人甚至來不及換洗就已經一頭栽倒睡着了。
何曉簡單地擦洗了一下,将自己渾身的衣服都脫下來丢進一直燒着水煮衣服的鍋裏頭去之後,才一頭倒了下去,整個人都疲憊不堪。但是,精神卻非常興奮,閉上眼睛都可以看到一張張痛苦□的臉頰,手底下浮現出熟悉的脈搏跳動。
何曉知道自己的狀态不太對,所以,她強迫自己睡了過去。然後,半夜的時候,猛然間驚醒了過來。
她做了一個噩夢,夢見自己完全沒有對這場瘟疫做出任何的貢獻,這場瘟疫最終毀滅了這個國家。她夢見那些斷壁殘垣,芳草萋萋已經爬滿破損的牆頭,輕風拂過,卻沒有任何人的聲音。大自然已經恢複了活力,卻再也沒有了人類的蹤跡。
只有她的腳步聲落在上面,靜靜地飄出很遠。
醒過來之後,聽着外面隐約的聲音,她才恍然,現在根本就沒有到那樣的地步。這樣一來她再也睡不着覺,幹脆直接起身出去,随意扒了兩口飯,在半夜再度投入了工作當中。
雖然是半夜,但是一直不停熬藥和檢查情況的大夫也并不少。這場瘟疫實在是來得太兇猛,沒有中災的人幾乎沒有幾個。京城這種人口密集之地,更是哀嚎遍地。
加上這裏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多,很多顧惜自己面子的人都不願意都這種人多的治療中心來,寧願在自己家中等着大夫上門,更是讓事情陷入了短暫的混亂當中。
最後還是皇帝一道旨意解決了麻煩。這讓何曉大大地松了一口氣。
稱得上是沒日沒夜地熬了有一個多月,這一場席卷了全國的瘟疫才慢慢地消失。就算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戶部得到的消息,依舊是整個國家的人口,去了有十之四五。
天下的人口幾乎少了一半。這樣的損失,讓禦座之上的小皇帝臉色分外難看。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因為對瘟疫的防治開始得早,為了自己的小命,那些官吏們也還算盡心竭力,縱然是人口損失如此之大,卻沒有一場叛亂。
何曉這個時侯,才徹底放松了下來。
沒有了叛亂,那麽,這個世界後面長達十幾年的動亂就不會有存在的可能了——只要現在禦座上的這位皇帝沒有腦抽,犯下一些不可饒恕的錯誤來。
從以前的觀察來看,皇帝顯然不是這樣的人。
雖然這件事表面上始終只有皇帝和童楊兩家,并不見何曉這個牽線人的身影。但是,就憑她在整個過程中的表現,她終于得到了太醫院衆人心悅誠服的認同與認可。不再是将她當做一個低人一等的醫女,而是一個和自己一樣的大夫。
到了這個時侯,衆位大夫們才發現,何曉已經二十三四,居然依舊尚未成婚。
剛剛從緊張與忙亂中逃出來的何曉,頓時陷入了一場推拒不得的麻煩當中——太醫院的許多大夫,都分外熱情地甘當起拉纖做媒的人來。
一個又一個的人選被放到何曉面前,似乎只要她一點頭,随時都能嫁出去一樣。
何曉哭笑不得。太醫院的衆人年紀都不輕了,面對一群老人觍着臉做起這些平日裏絕對不會做的事,何曉就連拒絕的話都不好說出口。
于是,幹脆落荒而逃,回了何家。
何家的幾個孩子基本上都已經成婚了。就連當初只有四五歲的雙胞胎何吉與何慶,如今都已經到了訂婚的年紀,何母已經在幫着相看媳婦了。
見到何曉回來,何父何母在高興的同時,更多的是不知所措。這個離家太久的女兒,他們已經不知道如何相處。何曉回來同樣覺得陌生,她見過了何瑞和他的妻子,又幫着何母看過了何吉與何慶未來的媳婦人選,然後問起了何祥的事。
事實上,等到事情忙完,何曉才想起來,這一場動亂當中,是有何祥的影子的。她随口問了問何母,結果,居然真的有了消息。
說起這件事,何母也是笑容滿面:“小二這孩子,如今,也算是出了名的大英雄了。”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回家的火車,所以,更新不一定是什麽時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