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九、雙開門
我站在告別廳大門前觀察這裏的建築布局,告別廳屬于正廳,門面設計恢宏大氣,占地面積也大,兩邊各貼着兩座矮一些的建築,左邊是我們早上先進去的那個停屍廳,右邊就是火化廳,火化廳屋頂上有一排大煙囪。這些煙囪依然在輕煙袅袅,将原本鮮活的肉體化作一縷縷愁緒送入蒼穹,絕決于人世間的一切煩憂,從此升天成仙,再無牽挂,解脫。
從外觀看,因為幾座建築是連在一起的,占地面積又大,不能一眼盡覽,所以根本看不出建築裏面的結構布局,我決定按葛教授的指示,重走推屍路。
我沿着昨天早上的路線,向停屍廳最邊上的側門走去。在側門不遠處,我看到張尚武也在那裏張望,便向他噓了一聲,示意他跟過來,自己先進了側門。張尚武心領神會,立即跟了進來。
進了側門,就是我們熟悉的那個長長的走廊,走廊的盡頭是早上攔住我們去路的那個雙開門。雙開門的那一頭,應該就是告別廳的後部了,那裏面是什麽結構,有什麽功能,我們是不了解的,要想一探究竟,只能進入那個門。我帶着張尚武悠閑地走着,一邊走一邊觀察走廊兩側的房間。原來停放童秋語遺體的那個房間現在已經空了,房門也打開着,沒什麽異常。再往前走看到左手有一個房間裏有人,房間中間的輪床上躺着一具屍體,幾個家屬圍在輪床周圍哭泣,我們沒再留意,繼續往前走。
到了走廊盡頭的雙開門前,我推了推門,門是關着的。我們又仔細觀察了一下那對雙開門,門板厚重密閉,沒有任何門縫可以讓我們向內窺探的,左邊門板上貼了“非本館工作人員嚴禁入內”的提示,右邊門板上有個鎖柄,依稀記得早上那工作人員是扭動這個鎖柄開的門,就依樣扭動鎖柄,但還是推不開那扇門。
沒辦法,我們只能往回走。
又路過那個有人的房間,我停下了看了看,心生一計,心想既然這裏有個屍體,那必然也有一個送去火化時将屍體推進那扇雙開門的過程,我們可以在這裏想個辦法。
想到這裏,我示意張尚武和我一起進入那個停屍房。
房裏的家屬見有人進來,擡起頭看了看我們,發現是陌生人,也沒說話,顧自低頭傷他們自己的心。
我們若無其事地左右看了看,看到旁邊站着一個中年男子,表情黯然,但看起來沒那麽傷感,雖也身着白衣,但不像圍坐在輪床旁的那些人那樣披麻戴孝的,我心想這個人可能不是死者家人,也許能問出些什麽,便向他的方向挪了挪,悄悄地問他:“大哥,他什麽原因?”
那男子看了看輪床上躺着的人,輕聲說:“癌症。”
“哦?多大年紀?”
“七十五。”
“那還好,算是喜喪了。”
“還是早了點,老頭子平時身體挺硬朗的。查到時已經是晚期了,來不及了。”
“沒什麽痛苦吧?”
Advertisement
“誰知道,到後期就半昏迷了,瘦得跟柴火似的。”
“什麽時候的事?”
“昨天送來的。早上剛開了告別儀式。”
我心想,原來早上我和小葉路過告別廳時哭得稀裏嘩啦的,很可能就是為這一位哭的,心裏也暗暗好笑。
“什麽時候火化?”我接着問。
“五點左右吧。看他們安排。”
我向張尚武使了個眼色,示意退出房間,便向那中年男子低聲說了句“請節哀”便輕輕地退出了房間。
我們出了房門便拐到原來停放童秋語遺體的那個房間,關上了門,躲在房裏商量對策。
“他們會在5點左右出來推人,這是一個機會,我們得想辦法跟進去,因為屍體是在那扇雙開門裏面被掉包的可能性非常大,只要我們進去了,可能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尚武,我們一起想一想,看有沒有辦法進去。”
“你能講一講他們來推童秋語遺體的過程嗎?”張尚武問。
“好。我先口頭講一下,如果要具體的,回去看視頻,整個過程我都拍下來了。”然後我跟他簡單講了一下早上推床的過程。
“你的意思,那工作人員把床推到雙開門時,沒有用鑰匙開門的動作?”
“是的。一個工作人員走在前面,扭下鎖柄開了門,輪床剛好可以從右邊門推進去,開門的工作人員截在門口把我們擋住就關上門了。”
“也就是說,當時門實際上是可以從外面打開的,只不過現在被他們從裏面給鎖了?”
“是的。”
“那能不能這麽認為,實際上他們出來給童秋語化妝和推床的這個時間段,他們并沒有将那個雙開門鎖住,他們推床進去後才把門從裏面鎖了?”
“嗯!可能性非常大!”我興奮地說。
“那就好辦了。”張尚武得意地說。
我和張尚武仔細謀劃了一下,決定到最靠近雙開門的那個房間裏潛伏下來。說幹就幹,我們立刻出了房間,向雙開門走去,并選了最近的一個房間推門進去,關上門,在裏面靜靜地等待時機到來。
我在房間裏找了個椅子坐了下來,掏出手機,打開微信,選擇了此次行動的所有參與人員,建立了一個群,并在群裏發了一個消息:“我和張尚武準備進入雙開門,你們不要打我們手機,切記!”然後将手機切入靜音狀态。張尚武也心領神會地将手機設置為靜音。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們耐心地等待雙開門響。
殡儀館的工作人員真守時,快到5點的時候,雙開門響了。我們迅速起身,輕輕地将耳朵貼在房門上傾聽門外的聲音。
我們聽到兩個工作人員輕聲交談着,向有人的那間停屍房走去,身後的雙開門“卡嗒”一聲合上了。聽他們走遠,我們輕輕地拉開房門,探頭出去,直看到兩名工作人員進了那間停屍房後,便閃了出來,直奔雙開門。
這扇雙開門是自動彈合設計,門上安裝了自動彈合裝置,人離開了門會在自動彈合裝置的推動下自動合上。但殡儀館的工作人員可能為了方便自己出入,出來推人的時候并沒有将門反鎖。張尚武輕輕地扭動門柄打開門,輕輕地推開一條縫,靜靜聽了一下,沒聽到門裏有人走動,便推門閃了進去,我也小心翼翼地跟了進去,将門輕輕合上。
門裏面一片漆黑,外面還亮堂堂的,進了門卻看到無邊的黑暗,我們的眼睛一時适應不了,便貼着門邊停了一會兒,好讓眼睛慢慢地調整過來。
待眼睛适應過來,我們看到這裏也是一個走廊,走廊兩側也是各種門,但與後面的停屍房不同的是,這裏的房間的門都是密閉的,透不出一些光亮進來。
看來,這裏可能就是這個殡儀館的秘密所在了。
我輕手輕腳地沿着這個封閉的走廊向前走,張尚武沒有跟上,他打開手機屏幕,用屏幕上的亮光作為光源對門鎖進行研究。
我也回身看了一下,看到這個門有兩副門鎖,一副就是帶有內外兩個鎖柄的彈簧鎖,鎖盒上有一個旋鈕,向左扭動旋鈕門鎖就會被設定為單向打開,即在門外扭動鎖柄是打不開這個鎖的,要想從外面打開就只能用鑰匙開門了,向右扭動旋鈕這個鎖就可以雙向打開了。那兩個工作人員可能是方便自己出入,也可能對門板上張貼的提示的效力過于自信,在出門時向右扭動了旋鈕,門可以雙向打開,正好被我們鑽了空子。
這個門還有另外一副門鎖,實際上就是一個簡單的門闩。這種最古老的門闩設計雖然沒有什麽技術含量,但卻是最結實的最實用的防盜裝置,除非暴力拆解,否則面對這麽個粗大的鐵闩,門外再高明的解鎖手段也是沒有什麽用武之地的。
我心想真是僥幸,要不是這兩個工作人員偷懶取巧,我們是絕無可能輕易進到這裏來的。
研究完門鎖,我們得抓緊時間對這個區域進行偵查。按早上的流程,那兩名工作人員可能只要二十分鐘就會回到這裏來的。時間很緊迫,我們得速戰速決了。
作者有話要說: 轉載需署上作者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