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轉年剛出了正月,韓墨羽就興沖沖地來了。
唐果兒一見,笑道:“韓尚書什麽事兒這麽高興?”
韓墨羽眉飛色舞:“王妃,第一臺印刷機造出來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唐果兒應聲而起,“好啊,走。”
韓墨羽一路上嘴巴不停:“……字跡清晰,沒有一絲暈染,沒有虛字空字,也沒有糊字,墨跡均勻……王妃,蘇老頭兒在那看直了眼,不走了!硬要拉回他們國子監去。”
唐果兒到達工部的時候,果然就見一群人圍在那裏,東摸西看,叽叽喳喳,熱鬧非常。中間一個白胡子老頭兒在手舞足蹈。
韓墨羽:“王妃來了!讓讓!讓讓!”
衆人頓時停止了喧鬧,跪下請安,“王妃娘娘。”
唐果兒:“起來吧。”徑直走到機器旁,“外觀看着不錯嘛。誰來操作一下我看看?”
馬上有工部的匠人過來給演示了一番。片刻,嘩嘩嘩,帶着油墨香的紙張一頁頁吐出來。
唐果兒拿起一頁仔細瞧了一眼,笑道:“是不錯,辛苦你們了。韓尚書會為你們請功的。”
衆人連忙謙虛道謝了一番。
白胡子老頭兒上前來,躬身施禮,“下官國子監監正蘇沫,見過王妃娘娘。”
唐果兒笑道:“知道。韓尚書說了,說你抱着機器不撒手,想搬到國子監去?”
蘇沫趕忙躬身道:“讓娘娘見笑了。下官确實看好這機器,印出的字如此清晰,速度又如此之快。娘娘,這可是我們大榮朝所有讀書人的喜訊啊!”
“國子監是大榮朝文人荟萃之地,書本供不應求,更有那貧家子弟根本買不起書,只能借了手抄。就這樣,國子監也沒有足夠的副本借給大家抄寫。”
Advertisement
“國子監若是有這麽一臺機器,便可印刷更多的書籍,學生們就不必為了一本書搶破了頭了。”
唐果兒笑道:“蘇老先生想法不錯,韓尚書給你也不是不可以……”
蘇沫大喜,剛要謝恩,就聽唐果兒接着道:“蘇老先生打算出多少錢?”
蘇沫目瞪口呆愣在那裏,“娘娘,還要錢啊?”
同是朝廷部門,為朝廷做事,還要什麽錢?
唐果兒笑道:“印刷機工部還要接着造呢,哪能只造一臺?可是沒錢怎麽造?自然要賣了機器,拿錢來造下一臺啊!”
蘇沫哭唧唧道:“娘娘,國子監教書育人,學生束脩僅夠師傅薪俸,戶部撥款幾同于無,哪裏來的這閑錢?”
唐果兒笑道:“以前沒有,現在你有了機器不就有了錢麽?”
蘇沫瞪大眼睛看着她。
唐果兒:“你國子監收藏了很多書吧?其中好多都是很多讀書人見也沒見過的吧?你拿這臺機器,将這些書印成許多份,在大榮朝各州府都開個書店,賣出去不就有錢了?”
若說大榮朝裏書籍收藏最豐富的,當屬國子監了;珍本古籍最多的,則當屬皇宮。
蘇沫一怔,苦着臉道:“娘娘這法子新穎,但是朝廷六部,包括國子監,都不能公器私用,私自賺錢啊!”
唐果兒笑道:“公器私用做什麽?向皇上請旨,成立個商業部,在全國各地開連鎖書店。”
“工部出人出機器,國子監出書,印刷了,拿去書店賣;賺了錢,除了繳稅,工部一份,國子監一份,商業部一份,不是很好?”
蘇沫:“連鎖書店?”
唐果兒:“就是同一家店鋪在各地都有分店。譬如咱們是大榮朝,就叫‘新榮書店’吧;在全國各地都開個新榮書店,統一歸商業部管理。”
蘇沫:“娘娘,單為了開個書店,建立一個商業部,怕是不妥……”
規模太小。不及兵工部多矣。皇上怕是不會準。
唐果兒:“開書店只是其中之一嘛。”
“商業部還可以幹別的,譬如各地哄擡物價的,欺行霸市的,買賣不公的,欺騙客人的,賣假貨的,以次充好的,客人投訴的,市場要整頓的,商家店鋪偷稅漏稅的……甚至将來到周邊四國做生意,還有海外貿易,都可以歸商業部管嘛。”
蘇沫抹了一把汗:“商鋪稅收?戶部怕是……”
唐果兒:“戶部要管各種各樣的稅收,每筆撥款下去還要查證是否用到位,是否有貪墨,是否虛報了……事情多着呢,不差這一塊。再說,只是跟皇上提議嘛,皇上自會定奪的。”
韓墨羽早在唐果兒跟蘇老頭兒開口要錢的時候,就把衆人轟了個幹幹淨淨,只剩他們三人在場,此時聽了唐果兒的話,便對蘇沫道:“蘇監,要不我陪你一起上折子?”
這可是好事,對工部和國子監都是好事。有了錢,就可以做好多事了。起碼工部工匠們的薪俸該漲一漲了,國子監的監舍該修一修了吧?
蘇沫差點揪下自己一把胡子,咬咬牙道:“好!”
第二日。早朝上。
蘇沫在政清殿提出了自己的高見:要印書,要開新榮連鎖書店,要成立商業部。
胡雲農一開始挺高興的,有人要往戶部送錢了嘛,開書店不得上繳商稅?
緊接着就聽到将來會由商業部負責收商稅,馬上就急了,“皇上,萬萬不可啊!商鋪稅收一直都是戶部兢兢業業地在負責,這要歸到了商業部,莫非朝廷還要有兩個國庫?亂了套了!”
蘇沫:“一個國庫也可,兩個國庫也行。只要賬目清楚,亂套是不會的。”
“咱們大榮朝的商業,很多地方都亂象叢生,也是時候該整頓一下了。”
胡雲農頓時反駁道:“蘇監正此言何意?當今皇上聖明,朝綱整肅,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或許偶爾稍有一點不如意之處,竟讓一些有心人說成是‘亂象叢生’,‘民不聊生’?”
“蘇監正你口出污蔑不滿之語,居心何在?”
蘇沫氣得渾身亂哆嗦,“口出污蔑之言的是你!”
蘇沫顫巍巍跪下,“皇上,臣是就事論事,一心為朝廷,不知胡大人因何口出如此誅心之語,冤煞老臣。皇上明鑒啊!”
胡雲農也撲通一聲跪下,“皇上,戶部或稍有疏忽,對商鋪管理略有松懈,但絕不像蘇監正所言‘亂象叢生’!臣定當竭盡全力,嚴肅督查,還商市一個清明,絕無縱容遺漏!”
苗谷:“皇上,戶部事務繁多,商稅征收只占其中一小部分;戶部無法對市場、對各類商行了解詳盡,有些疏漏之處,也是情理之中。”
“若真有個商業部,對市場波動時刻掌控,對各種各類商業都了如指掌,稅收額度也根據行商種類不同而有所區別,對市場平衡、對物價穩定、對各中小商戶都是一件好事啊!”
胡雲農聽了前半部分,想給苗谷躬身作揖;聽了後半部分,殺了苗谷的心都有。
容珏臉色也不好看。
上回父皇被挑撥得想動戶部,被母妃好歹勸下了;沒想到這幫人又開始出幺蛾子、琢磨歪腦筋了。
若是真讓這什麽狗屁的商業部建成了,不啻于生生從戶部咬下一口肥肉來!還是一塊大肥肉!
一定得攔下來!
容珏剛向自己的人掃了一眼,就聽容寬說道:“苗尚書此言有理。不知誰能勝任這商業部長一職,負責籌建商業部啊?”
容珏等人一看,建立商業部勢在必行了!既如此,那就要将商業部緊緊捏在自己人手裏啊!
趙勵趕忙上前一步,“皇上,臣以為胡大人為最佳人選。”
“胡大人是戶部尚書,對商鋪市場一直有監控督查之責;以往不過是少了人手,如今成立商業部,攬天下商業人才,再由胡大人兼任商業部長,統籌全局,定能将我大榮朝的商貿界整頓得紅紅火火、蒸蒸日上!”
蕭肅也出列道:“臣附議。有胡大人兼任商業部長,不必有兩個國庫之憂,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消除了隐患。實在是明智之舉。”
其實唐果兒若在這,是會覺得商業部的稅收可以直接上繳國庫、然後由戶部統一管理,但容寬并不信任聽命于容珏的戶部,寧願有兩個國庫。
設立商業部,給了容寬一個削弱戶部、收攏財權的好機會。他怎麽可能會再放手?
苗谷:“商業部雖不如六部龐大,但也不是一個小部門,職責重大;若一身兼二職,怕是會顧此失彼。如此,成立商業部的意義也就不複存在了。”
“皇上,臣以為還是另擇能人的好。”
容寬不動聲色。滿朝文武,選不出一個合适的人來,他也是苦惱。
蘇沫:“皇上,若一時沒有合适人選,不如先從新榮書店做起,也解了國子監和工部燃眉之急。”
容寬不語。
這個新榮書店監理人的人選,将來多半就是商業部的部長。跟此刻就選商業部長沒什麽區別。
一直未發言的容璟突然出列道:“父皇,兒臣有一人選,聰慧睿智,極具商業天賦,未及弱冠即開始打理府裏所有産業,對市場有敏銳的眼光和判斷力。此人定能勝任商業部長一職。”
容璟難得主動薦人,容寬一聽,不由感興趣地問道:“噢?不知景王說的是何人?”
容璟躬身行禮:“父皇,舉賢不避親。此人就是兒臣的表兄,葉國公的嫡長孫,葉臻。”
容寬:“葉臻?皇後的侄子?”
容珏趕忙上前道:“父皇,方才兒臣為了避嫌,沒有向父皇舉薦。既然三弟向父皇提了,兒臣這裏也有一人,佟國公的嫡長孫,佟明澤。”
“佟明澤不但對商事熟稔,且是戶部郎中,在戶部任職多年,富有經驗,頗有才幹,當是最佳人選。”
胡雲農趕忙道:“臣附議。佟明澤任職期間,兢兢業業,與各地商鋪打過交道,對他們知根知底,對市場運作獨具慧眼。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趙勵:“臣也附議。皇上,在六部有過任職資歷的人,畢竟比沒有官身的人更有經驗,更懂得如何與百姓打交道,如何與同僚溝通,如何與其餘各部門協同合作。”
葉國公:“皇上,不是臣自誇,臣這孫子确有商業頭腦,極具商業天賦,他日若是開展四國和海外貿易,定能為我大榮朝帶來巨大的財富。”
佟國公:“那就讓他做個商人好了,做官何益?白白耽誤賺錢。做官和做生意可是兩碼事。”
張長弓:“将軍要會打仗,做商業部長也要懂生意的門道;若是一竅不通,豈不是要被人牽着鼻子走,任由宰割?不能成事不說,還将事情搞得一塌糊塗。”
苗谷:“皇上,不如讓此二人各自寫個章程,規定時間內匿名呈上,皇上擇優而仕,不知聖意如何?”
終于有人想起這個法子了。容寬松一口氣。可不用聽他們唧唧歪歪了。
容寬爽快地道:“好,苗愛卿所言甚是。”
“高淳,傳朕口谕,命葉臻、佟明澤二人拟定商業部創立章程,越詳盡越好,十日內匿名密封呈上。”
高淳應聲而去。這場争論終于告了一個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