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景王府。
“早知果兒已經問出他們是端王的人,我就不必将他們送給端王了。直接送去給父皇不是好?”
唐果兒:“不過是在我面前承認了罷了。”
“他們都是從小受過訓練的,一到了大理寺,嚴刑拷打他們也不會說出半個字。都成了本能了。”
“唉,這就是死士啊……”
機器人似的。按哪個按鈕,輸出哪個模式。
容璟恍然大悟:“所以王妃帶他們到了無憂山莊?”
唐果兒:“是啊,無憂山莊好吃好喝好風景,多輕松多惬意?”
“一到了大理寺就不行了,或者說從被端王五花大綁開始,他們的本能就上來了,打死都不會洩露半點秘密的。”
容璟默然。
唐果兒忽然嘆道:“況且,他們也不算是承認。”
容璟一愣:“怎麽?”
唐果兒:“只承認是被喂了啞藥了。”
“我後來再次提到端王的時候,他們又一臉懵。看起來他們也不知道自己背後的主子是誰。”
容璟安慰道:“如此,讓端王帶走正好,看他怎麽處置這兩人,我們也好從中找到證據。”
唐果兒點點頭:“只能如此了。”
Advertisement
容璟:“那剩下的刺客怎麽辦?還有十好幾個呢。”
唐果兒:“幾個領頭的已經死在竹林子了,剩下的群龍無首,不足為懼,就放在無憂山莊養花種菜吧。”
“以後也許能派上用場。”
容璟笑道:“本王的王妃,真是藝高人膽大。”
唐果兒笑道:“我有什麽可害怕的。他們當時得的命令是殺你,又不是殺我。”
容璟笑道:“那留他們在山莊,我豈不是以後每日裏都要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了?”
唐果兒:“不會。他們的命令是那天夜裏攻進王府殺你。”
“現在時過境遷,沒有第二道命令,他們是不會出手的。他們領頭的又死了,還有誰去命令他們?”
“沒有了中間領頭的穿針引線,這些死士又回不了他們的基地,端王跟他們就算斷了線了。”
容璟笑道:“王妃思慮周全,我就放心了。”
改日,容璟蹩蹩摸摸去了禦書房。
“鬼鬼祟祟的,作甚?”
容璟笑而不答,神神秘秘地從鼓鼓囊囊的懷裏掏出一個竹筒子,遞給容寬。
容寬接過來:“什麽東西?你要做竹筒飯給朕吃?”
說着,觸到了不知什麽機關。
容璟趕忙逃開,就見細亮細亮的銀針嗖地四射開來,快到殿門口才落了地。
容璟撫着胸口,長出了一口氣,“父皇,兒臣方才差點死在父皇的花雨之下了。”
容寬奇道:“這就是暴雨梨花針?”
容璟:“可不是?厲害吧?”
容寬:“裏面還有嗎?”
容璟趕忙攔道:“別按了,別按了,還有八次。總共九發,父皇方才已經射了一發了。”
容寬斜睨了他一眼:“這東西,你那裏還有多少?”
容璟:“空筒子的有不少。有針的不超過十支,父皇想要,兒臣全部搬過來。”
“不過都是三發的針筒,剩下也不過一兩發了。父皇的這支是最好的,可以發九發。”
容寬:“你就用這玩意兒對付的刺客?”
容璟:“可不是?兩三百刺客啊,兒臣府上哪裏有那麽多護衛?好在有這個,連下人都能使。”
“不過父皇,兒臣告訴父皇一件事啊……”
“平日裏兒臣覺得兒臣府裏的下人個個是好的,可一有了這個,不去射刺客,轉身就射兒臣啊!”
“那天夜裏足足抓了五個!”
“兒臣現在想起來都心有餘悸!”
“父皇想想,兒臣府上人口簡單,總共才有幾個下人?”
“這五個在兒臣府上待的時間可不短了,都是兒臣剛立府的時候就招進來的,沒想到招了五個內賊。”
容寬意味深長地笑了笑,“也許朕身邊也有。”
容璟眉頭蹙了半晌,把腦袋往前湊,“父皇,兒臣有個主意。”
這一段日子,端王忙着封查地市,又因為刺殺容璟失利,損失慘重,很是消停了一陣子。
唐果兒得以清閑下來,開始琢磨□□火炮。打東濱光有船不行啊,在海上幹追着人家跑?攆跑了還會回來的。沒用。
可一個暴雨梨花針已經讓皇帝吓破了膽了,□□火炮?還是算了吧。
那麽,射火箭?扔石頭?弄個投石機扔石頭?好像也可以。好吧,冷兵器時代,還是不要鼓搗□□了吧。雖然,她對槍似乎有種奇怪的熱衷。
莫非,她穿越前……唐果兒甩甩腦袋,罷了,管以前是幹什麽的,反正也回不去了。還是在這裏好好過吧。
唐果兒這次找的是兵部尚書張長弓。
“王妃要造弩機?”
唐果兒一看他的神色就明白什麽意思,“不是造,是改造。我知道咱們已經有弩機了,我們可以改造一下,讓它射得更遠,投擲更重的東西嘛!”
張長弓有了興致,“這個可行。王妃打算怎麽改造?”
唐果兒:“這個弩機,陸地上可以用,船上也可以用。先是要固定住,底盤要穩,你看這裏……”說着攤開圖紙,指了指其中幾個地方。
“還有,為了靈活方便,弩機還可以固定在車架子上,随時可以推走。使用的時候,固定住車架子就可以了。”
“然後,要射得遠,彈性就要足,要夠結實,材料就得換一換;再有這裏,設置這幾個機關,就可以投擲更重的東西,卻使用更少的人力。”
“張尚書覺得如何?”
張長弓笑道:“通俗易懂,但想到卻不容易,王妃睿智。只是下官有一事不明。”
唐果兒笑着看着他道:“噢?”
想必是問她為什麽找他而不是韓墨羽了。
果然張長弓問道:“王妃以往都是直接找韓尚書的,這回怎地想起找下官了?”
唐果兒笑道:“張尚書說得對。其實先前有幾樣東西是應該與張尚書也說一聲的。”
“畢竟是些兵器船艦,兵部才是行家。不瞞張尚書說,先前我考慮得太多,做起事情來未免有些束手束腳。”
“如今仔細一想,還是做點實事比較重要,總不能別人說一兩句閑話,就什麽都不敢做了。”
“戰傀,輕甲,弩機,戰船,若讓我說,既屬兵部,也屬工部,兩者協同,結合工部的能工巧匠和兵部的實戰經驗,才能造得好。”
“當然,若是能專門設立一個兵工部也不錯。”
張長弓眼睛一亮,“兵工部?”
唐果兒笑道:“是啊,工部還要忙着修路架橋,修建水利,也是很忙的;兵部戰時要作戰,閑時要練兵,還要建立軍校,培養作戰人才,還要農耕,自給自足……”
張長弓:“自給自足?”
唐果兒:“咱們大榮朝人少,一個男丁去當兵了,就少了一個男丁去耕作。”
“如今非戰時,士兵們可以上午操練,下午農耕,自給自足;長期下來,也能有些糧食儲備。”
“這樣不至于士兵吃不飽,而到戰時,糧草方面也不至于被掣肘了。”
張長弓點頭沉思,又道:“那軍校呢?”
唐果兒:“咱們大榮朝有國子監,培養文人,往各部輸送人才;自然也可以有軍校,培養武人,往戰場輸送人才。”
“就譬如這戰傀出來了,要教人學會保養吧,有問題了要會維修吧?這弩機得要有人會操作吧?這戰船,大卡車,得有人會開吧?當然,卡車也不只是軍用,民用用到的更多。”
“除了這些技術兵種之外,軍校還可以培養作戰指揮人才。國子監可以培養出宰相、六部大員,軍校也可以培養出大将軍。”
“在軍校裏學習過的士兵,再經過軍隊練兵,到了戰場上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傷亡;如此軍隊不至于被迫大規模征丁,大榮朝人口才會興旺,各地才會繁榮。”
聽唐果兒說完,張長弓感慨道:“聽王妃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第二日。早朝。
張長弓請立兵工部,接收戰傀、輕甲、戰船、弩機制造事宜,同時從兵部和工部各招收幾十餘人。
容寬準奏,讓離王容璃暫領兵工部部長一職,級別低于六部,卻獨立于六部之外,由內閣直接管轄。
換句話說,主要由林相林斐管轄。潘右相年事已高,早已不怎麽管事了,三日倒有兩日稱病不上朝。容寬不為所動,也不撤他的職。
容璃現在暫任的城防軍統領一職,由張長弓推薦的朱一平接任。也是皇上的人。
後來,唐果兒笑着跟容璟說,容璃就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不過這個兵工部長,應該能做得安穩點了。
張長弓請奏第二件,要建立振榮軍堂。培養武将,培養優秀士兵,振興大榮朝,是為振榮。
此言一出,殿上頓時沸騰了。
不像兵工部,是兵部和工部各自抽出一些傑出人才合成的高精尖部門,外人削尖了腦袋都未必進得去;這振榮軍堂,是學堂啊!武人的出路啊!誰家沒有個不愛念書的子弟啊!
不待皇上說什麽,立時有人發問:“張尚書,這軍堂,招收學子有什麽條件嗎?”
張長弓:“十五歲到二十歲男子,皆可報名,通過文考和武考,便可成為振榮軍堂的學生。”
“武人還要考文考?”
張長弓:“自然。總不能振榮軍堂的學生不認字吧?文考不難,不需熟讀子史經集;會讀,會寫,能看懂公文,能把公文寫得簡單易懂就可以了。”
衆人噓了一口氣。這可真容易,誰家不成器的子弟,也不至于連這個都不會。
“不知要學幾年啊?結業後可有什麽去處?”又有人問道。
張長弓:“學制三年,三年後結業。學生入學後可挑選喜歡的科目;結業後可根據所學科目選擇去處。”
“可往各地駐軍,可往城防軍,可往皇宮禁衛軍;也可往京兆尹,各地衙門任護衛等;也可往兵工部。但看學生本人夠不夠格被看中。”
立即有人發出感嘆:“還不管推薦的啊?”
張長弓瞥了那人一眼,道:“軍堂師長可以推薦,但也只是推薦,并不是強塞給各部門。”
“振榮軍堂是學堂,只負責将學生培養成有用的人才,不是各部門的上司機關。”
“各部門有各部門的規矩,學生被錄用與否,在各部門,不在振榮軍堂。”
禮部尚書苗谷聽到此時才說話,“合情合理啊!張尚書這個提議好,為大榮朝培養将士武才,功在千秋啊!”
衆人亦紛紛表示贊同。
有人急切道:“不知這軍堂何時招生?”
張長弓躬身向皇上:“若皇上準允,此時開始着手開辟軍堂,年底開始聘請各科目師傅,明年三月春闱時,便可同時開啓振榮軍堂的招生考試。”
容寬笑眯眯:“愛卿此議甚好,朕準了。不知這軍堂堂正的人選,愛卿可想好了?”
張長弓:“這振榮軍堂的堂正,需文武雙全,對兵部、工部、和軍隊都有所了解,臣以為,此人非林相莫屬。”
林斐尚未說什麽,容寬已笑道:“林相自然是最佳人選。不過,林相身為內閣首臣,已擔任重大;軍堂初建,堂正一職,費心費神,朕不想林相太過勞累。”
林斐:“臣确實是有心無力,謝皇上體恤。”
蕭肅出列道:“皇上,臣以為軍堂堂正一職,培養天下武學人才,實乃朝廷大事,非同小可,皇子就任方可服人。”
“臣原本意欲舉薦離王殿下,但離王殿下已領兵工部長一職。”
“端王殿下在六部皆有歷練,文武雙全,也曾親自去南方犒勞過鎮南軍,與士兵同吃同住三個月。臣舉薦端王殿下。”
趙勵:“臣附議。”
胡雲農:“臣也附議。”
張長弓:“那臣舉薦景王……”
蕭肅打斷:“景王殿下武功平平,無以服人……”
容璟聽了想撞牆,誰讓他當年不好好練功?如今讓人拿來做筏子。
可是,他武功只是不如他媳婦好吧?他跟端王、離王的水平還是差不多的。哦,他比阿斐也差那麽一丢丢……一丢丢哦,就一丢丢。
張長弓:“做堂正,又不是比拳腳……”
趙勵:“武功不好怎麽教學生?”
苗谷:“軍堂是教學育人,堂正負責管理軍堂,監督師傅,制定教學方向和總綱。景王勝任綽綽有餘。”
韓墨羽:“苗尚書言之有理。堂正擅長管理和掌控大局即可,不需要親自教學生。教學自有師傅。”
蕭肅:“武功不通,六部不熟,如何制定教學方向和計劃?”
容璟是可忍孰不可忍:“本王在蕭尚書眼裏,就是武功不通、六部不熟的廢人?”
蕭肅梗着脖子:“比起端王殿下來,不及者多矣……”
張長弓忽然高聲道:“皇上!臣舉薦一人,必定讓衆人心服口服。”
容寬早聽他們打嘴仗聽累了,聞言十分感興趣:“噢?”
張長弓:“臣對振榮軍堂的建議和方案,皆有此人的想法在裏面;并且此人文武雙全,論武功當在殿上所有人之上;兵部、工部的車船設計,也都有此人的建議。”
“由此人來做振榮軍堂堂正,定可服人。”
大殿上已經有人想到這人是誰了。
容寬自然也心知肚明:“張愛卿說的,可是景王妃?”
滿殿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