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七道聖旨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除重刑之外統統釋放,重刑者适當減刑,死刑者可以緩刑執行,只看具體表現。
大赦天下是對于百姓而言已經不算陌生了,自古以來,新皇登基或者皇室之中有什麽喜事之時都會出現大赦天下,而重刑死刑沒有釋放對于那些百姓而言也不是沒有壞處,至少不會有屢教不改之徒繼續禍害百姓。
大赦天下的聖旨頒完之後,第二道聖旨便是減稅,減免農民五成的賦稅,提高商人的稅收,但與此同時,若是商戶們按期繳納稅收各地官員需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這一道聖旨對于農民而言無異于天降喜訊,一直以來在他們身上的壓力減輕了對他們的生活也會好很多,對于新皇也有了很深的好感,至于那些商戶,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商戶的地位一直都是最低的,而自從清朝被破開放通商口岸之後,洋人大量湧入,他們的思想對于當地的商戶和老百姓有了極深的影響,從而推動了商業的發展,雖然提高了商人們的稅收,但是有了優惠政策對他們而言反而是更加有利了,這樣一來那些多出來的稅收也沒什麽大礙了。
對于這一條其實是杏貞提出的,她自唐朝之後靈魂一直都在飄蕩之中,每每戰争的爆發總是自農民開始,而古語也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說,魏征更是三番兩次提出這一點,來到清朝之後杏貞也派人去經營商業,自然知道商業要是發展起來其中的利潤是非常大的。
在廣州的五年,杏貞和奕詝在洋學堂裏學了很多東西,不僅僅是他們的武器知識,還有許許多多國外的歷史,兩人都是當過皇帝的,自然習慣站在高處往下看,國外的歷史對兩人造成的影響比一般普通人還要來的深。
清朝一直都在自誇農業發展極好,大部分的百姓都能得以溫飽,但事實上不過是普及了番薯的種植,番薯極易種植,而且容易解決溫飽問題,這麽一算,事實上清朝的農業發展還比不過明朝中後期。
對于老百姓而言,只要能夠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就能讓他們滿足,這道聖旨一下,許多蠢蠢欲動的人也暫時按捺下了他們心裏的沖動,不是不願意動,只是不敢動,要是大旗一揮無人響應的話對他們而言十分不利。
城門口已經聚集了很多的老百姓,聖旨半個時辰一道,随着宣布的同時也會有告示貼在城門上,随着第二道聖旨的頒布,有心人也得知了接下來還會有聖旨,于是很快就有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了這裏。
半個時辰再次過去,果然又一道聖旨頒下。
“不得用金銀換取洋人的貨物,違者沒收全部家産并處以刑罰,若有需求,可以以物易物。”
告示貼出,議論聲紛紛響起。
“這皇上在想什麽啊?這算個什麽意思?”
“誰知道呢,不過皇上應該是好意吧,畢竟前面兩道聖旨都是好的,不過也沒什麽,洋人的東西我還不要用呢。”
“也是,至少皇上減免了我們老百姓的賦稅,真是好皇上啊。”
“是啊,只要我們可以吃飽了,其它別的事關我們什麽事。”
Advertisement
“也對。”
在所有人都沒有發現的地方,一個身影悄然消失不見。
京城某個宅子內。
“這皇上是傻的吧,剛剛登基頒布的是什麽聖旨?要死,沒有金銀我們來這裏做什麽?”
“太君息怒,這聖旨啊,只是說不能換取洋人的貨物,不代表我們不能做買賣啊,只要學好了他們的話,誰敢說我們不是清人?”
“好辦法。”
又是半個時辰過去了,第四道聖旨也出來了,這次并沒有像前面幾次那樣寥寥數語,而是洋洋灑灑一大篇,上面寫着許許多多的官位還有名字,最後是數字,赫然是貪污受賄的官員,只要查出來的金銀超過三萬兩,就要受罰,只這一次,朝廷中一半的官員都落馬了。
“太好了,皇上果然是辦實事的啊,要這麽辦我們可就放心了。”
“好皇上啊,真是好皇上啊。”
這麽多的官員總有那麽一兩個是這些百姓認識的,而他們認識的這麽一兩個絕對是迫害過他們的,所以這麽一來,這些百姓對于新登基的皇上就更加滿意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五道聖旨,寫明了由于查抄出了一大堆貪污受賄的官員,朝廷決定在一個月後開通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由皇上親自拟題一層層選拔上來。
前面五道聖旨一出,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哪一個皇上剛登基就像奕詝這樣大刀闊斧的,第六道聖旨倒是沒有多特殊的,只是把年號改為鼎盛,寓意自然是希望朝政可以在奕詝的引導下走向鼎盛。
有了前面的鋪墊之後,第七道聖旨就顯得很普通了,只是這普通只是相對而言,因為第七道聖旨的內容是解放女子,女子可不必纏足,可再嫁,可上學堂讀書,屆時朝廷将有女子學堂,專為教導女子,若是再被發現有纏足的一定嚴懲不貸,而另一個內容則是對于男子剃發結辮一事,朝廷不會再強求。
這道聖旨比前面幾道真是極為普通,但是在百姓心裏的撼動就很是深刻了,自清兵入關一來,滿清為了統治強制剃發,那個時候還有因為不願意剃發而死的,可是現在卻有這麽一道聖旨表示不需求強求頭發的問題了,這一點,大部分的百姓都處于觀望狀态,一方面是早已習慣了頭上的辮子,另一方面則是對于這道聖旨有懷疑,要是他們行動了而朝廷又否認了這道聖旨,那麽他們又怎麽辦。
同樣地,女子纏足一事也不單單是個人問題了,滿清的大小姐們其實是不必纏足的,但是對于普通百姓,纏足早已是男人挑選女人的第一原則了,要是有這麽一個女人是大腳的,就算再漂亮,再勤勞他們都不會願意娶。
纏足從明朝時期開始流行,可事實上在明朝也并非那麽死板,但是自從明朝覆滅,清兵入關,纏足反而在老百姓中間流傳了開來,甚至成為了那些普通百姓的桎梏,愈演愈烈。
總的說來,這道聖旨的內容才是真正讓那些百姓震驚的。
辮子頭一代代流傳下來,到了現在已經變成了銅錢頭,那麽一小撮頭發懸在腦後當真是難看,奕詝一來到這個世界就想要把它處理掉了,只是礙于這裏的習慣才沒有剪掉,于是一登基他就下了這麽一道聖旨,就算是再帥的男子襯上銅錢辮子頭也是非常難看的,所以在這之前他雖沒有剪掉也是時時刻刻帶着帽子的。
至于女子學堂,有杏貞在,她絕對不會讓女人繼續這麽堕落下去,國外的學校是男女混校的,但是在這裏,她需要一步步來,所以女子學堂的開啓将會是第一步,後面還有很多招沒用呢。
傍晚,這七道聖旨通過快馬加鞭被送往全國各地。
晚上。
“皇上,有許多大人跪在外面說是有本要奏。”
“那就讓他們跪着。”杏貞笑着出聲,這些大晚上過來的官員是因為什麽原因才會來的她一清二楚,不過現在的她并不打算處理,現在才過完年不久,外面天涼也該讓他們好好去去火。
“這……”那太監愣住了,他當值那麽多年從來沒有看到過皇後代替皇上說話的情況,而偏偏太上皇的聖旨還說讓皇後與皇上一起處理政務,一時間他就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反應了。
奕詝攬着杏貞,讓她坐在自己腿上,而他面前的桌面上是一大堆的奏折,見下面的小太監遲疑,他冷聲道:“沒聽到皇後娘娘說嗎?讓他們跪着,大晚上的進宮來難道是看朕太輕松了嗎?以後的事不管什麽事皇後跟朕一樣,要是我們兩人有異議那就聽皇後的,明白了嗎?”
奕詝話一出,下面的小太監額上頓時冒出了冷汗,這事聽着怎麽就這麽詭異呢,自古以來都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雖然這麽想着,他還是聽從了命令。
這一天晚上,那些僅餘的官員以為自己不被懲罰而高傲的心破滅了,他們明白了沒有因為貪污受賄受到懲罰只是因為他們還有利用價值,可是事實上這位皇上心裏根本沒有他們的地位,別人不知道,他們清楚的很,今天這一批受罰的官員裏大部分六阿哥奕訢的人都在,現在應該叫六王爺了,罰該罰的,給百姓的只是一個理由罷了,一個可以說服百姓的理由。
一整夜,在寒風陣陣之中有三分之一的官員病倒了,還有三分之一也搖搖欲墜,剩下的三分之一就算并沒有什麽事可是大部分也早已後悔晚上進宮了。
第二天一早,能送回府的都送回了,能爬回去的也爬回去了,顫顫巍巍可以走回去的也慢吞吞走回去了,可以正常行走的一批覺得萬分慶幸,這些人到皇宮一夜,連皇上的面也沒見着就搖頭晃腦回去了,稍微還有不滿的也打算先回去熱乎一下等早朝的時候再來說事。
新皇不好惹啊,這是所有的官員心裏的想法,至少不會有哪個皇帝第一天就抄了那麽多朝廷官員的家,也不會一天頒布那麽多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