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
沈卿這邊洗漱完錦紅給她重新梳過頭,小聲的說:“大娘,剩下的讓燕來伺候,寧侯府老夫人讓奴婢去後花園準備茶藝。”沈卿無奈的點點頭問:“寧遠那邊的茶具定制的怎樣了。”錦紅知道這是自己大娘嫌棄她總被人叫走,趕緊說:“明天回去就可以開始培訓了,主要是王家派過來的人,回頭寧侯府和沈家的人在回去的路上慢慢教就行。”
沈卿嘆口氣很無奈的點點,起身拿着衣服往內室走去,換衣服這件事還是不習慣讓別人做,好在房門夏天都帶有竹簾,沈卿換好衣服從內室出來,燕來趕緊去內室把換下來的衣服拿出來,明天一早要回城裏也不方便洗,把換下來的衣物都收拾好放到專門裝髒衣服的盒子裏。
寧珊端着一杯水遞給她,沈卿挑挑眉毛很是詫異,寧珊有些別扭的說:“端個水屬下還是會做的,再多就不行了。”沈卿聽完捂着嘴大笑又不敢笑出聲,怕個別的堂祖母聽見訓斥她,這會的表情已經不太好看只好背過身去,寧珊無奈的看着那頻繁抖動的肩膀,嘆口氣拿着托盤出去了。
湖心別院感覺很舒服,當然這個年代最大的娛樂項目就是游園,在可以自由活動的時候沈卿圍着花園四處閑逛,雪球在空間裏時不時提示她可以挖一株什麽進空間種植。
這次來江南收獲很多不同的植物,當然還有她最喜歡的竹子,挖進去後交代雪球要種植一大片竹林,回頭在空間裏蓋一棟竹樓。
在回去的船上寧遠跟三位老婦人回禀,茶具已經定制好明天安排人學習茶藝,崔老夫人這邊也派兩個人過去,約定好直接去別院後門寧遠派人接一下。
回去後錦紅帶着寧遠過來見她,商定好明天早上出發去看綢緞莊,回頭讓寧遠派個管事跟着,錦紅留下傳授茶藝,她帶着燕來和寧珊、燕夏過去,燕回留下看院子。
商定完這些沈卿讓錦紅把這幾天她寫的東西拿給寧遠看,內容主要是茶館的經營範圍和模式。
寧遠翻看完非常激動,情緒平複一下才開口說:“大娘,這個一定能掙錢,從來沒見過的模式,真正的茶相關初種植以外的所有的環節都囊括。”
沈卿說:“已經給大哥去消息找個鬧中取靜的院子,咱們做這個不一定要繁華,但一定要幽靜,所以你找掌櫃的除去圓滑還要有些底蘊,不能是硬高踩低的人。”
寧遠:“大娘,請放心至于人選已經有幾位備選,回去再甄選完會把資料給您過目。”
沈卿:“回去看過房子回頭給你出一份裝修的方案,你安排匠人修鋪子。”
寧遠聽完看着沈卿,她說的話有個別詞以前沒有聽過,可不妨礙他明白整體意思,看他一直沒有反應沈卿就問:“有問題麽?”寧遠搖搖頭說:“沒問題,合作的契約已經寫好了,請沈家大娘過目。”
沈卿看完沒問題,又重新抄寫兩份兩人各自簽字畫押,各持一份放好,合作算是達成。在場的包括錦紅在內的三個人都不知道,幾年後這個茶莊成就了寧遠。
事情都談妥後各自都去忙碌,沈卿打發丫鬟們都出去要單獨待着,又拿起她那本九州地域志,從空間裏把那邊前世買的華國全國地圖手冊拿出來,翻開同為杭城的地圖對比,這樣她找到一個新樂趣,把去過的地方用連個地圖對比,找到相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太少了很多都不一樣。
Advertisement
兩位老夫人沒事就跟王家的崔老夫人見面喝茶聊天,王老夫人跟嫂子認真的提起王柷的婚事,崔老夫人說:“柷小郎這不是馬上要跟你們去京城了,也不知道幾年才能回來,如果訂婚怕耽誤人家小娘子。”
王老夫人回頭看看小姑寧老夫人,後者微不可見的點點頭,王老夫人笑着說:“嫂子,我給柷小郎說門婚事你看如何?”崔老夫人說:“可以啊,不知道是那家的小娘子。”
王老夫人:“就是沈家的卿小娘啊,來的這些日子你也看見了,外貌、人品、各方面都不錯,她家裏就只有兩個哥哥和嫂子,阿耶阿娘去世早,從小跟着我小姑帶大的。”說着回頭看看寧老夫人,倆人相視一笑她又接着說:“小娘子為人處世各方面肯定錯不了。”
崔老夫人聽完點頭說:“這些日子覺得小姑娘确實不錯,年齡也相當,這樣回去跟他阿耶和阿娘商量一下。”
寧老夫人聽完又補充道:“卿娘她大哥是吏部郎中正五品,大嫂的娘家刑部陶侍郎家嫡出大娘子,二哥是兵部主事正六品,二嫂的娘家禮部尚書謝家的嫡出小娘子,不過二郎要等八月才成婚。”
崔老夫人點點頭有些話想問又有些不好意思,看出她的猶豫寧老夫人說:“既然談到婚事,您有什麽問題盡管問別回頭在小事方面鬧別扭。”
“我非常喜歡卿小娘,可是能不能成就要看柷小郎和卿小娘他們倆人的意思。”崔老夫人
“這個是當然了,不過卿小娘的嫁妝兩位哥哥早已經給她準備好了,在京城有一套三進的房子,郊區有個莊園有土地五百畝,這些都是她阿耶和阿娘留下的,另外她哥哥們給她兩間鋪子。”寧老夫人,其實她不知道的是沈卿現在已經發展到四間鋪子了,馬上要和寧遠合作就是午間鋪子。
崔老夫人說起王柷的情況。王老夫人笑着說:“嫂嫂您放心吧,柷小郎的情況都跟小姑說了,大家都行李有數,你回去跟獻郎(王柷阿耶)和她媳婦說一下,我們回去呢也跟沈聞說一下,回去的路上讓兩個小的相處一下,回頭兩家都沒問題過了春節就把婚事定下來。”
三位老人說的如何熱鬧沈卿都不知道,她這會正在各家綢緞莊穿梭,最後定下三家簽了長期供貨的契約,還有定做的協議,這個部分都是根據沈卿和燕師傅合作設計的圖案,有這邊的負責織造。
崔老夫人回去後把兒子和兒媳叫到身邊,把仆婦們都打發出去,不想回頭事情不成弄的全府上下皆知。王獻看着阿娘的樣子,就直接問:“阿娘,您把我和無憂叫過來有事就直接說吧。”
“你姑母今天給柷小郎說了一門親事,當然也只是私下商量看看你們的意思,如果同意她再和女方的家裏說。”
張無憂聽完直接問:“阿娘,姑母說的是沈家的卿小娘麽?”崔老夫人有些意外的看着兒媳婦,張無憂接着說:“看的出來姑母很喜歡卿小娘,想把她說給咱家小柷也正常。”
崔老夫人點點頭把沈卿家裏的情況都說了,最後:“卿小娘名下的鋪子和莊園都是她親自管理,這兩年的收益很不錯,尤其聽說燕衣紡非常有名。”
張無憂驚訝的說:“燕衣紡是卿小娘經營的,在杭城年輕的小娘子都為有件京城燕衣紡定制的衣服為榮,這不前幾天翩然和筱桐都各自托人定做一套。”
王老夫人笑着說:“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是沈家大郎今年才不到而立之年已經正五品上,聽說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又幾年了,并且是吏部的官員,聽說聖人非常喜歡他。”
張無憂說:“沈卿人品特別不錯,見過這兩次感覺都不錯,聽說她從小是寧侯府老夫人帶大的,肯定錯不了。”
王獻點點頭說:“小娘子人品怎樣那就阿娘和無憂定,沈家也是世家沈聞雖說是旁支但他們兄弟倆發展都不錯,兩人都在六部裏是中堅力量。柷小郎去京城有兩個這樣的大舅哥肯定發展不錯,未來他想回江南道吏部有沈聞在都不用走其他門路。”
果然男人和女人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王獻想他們這一支的王家雖然在江南勢力很大,可到京城就不算什麽勉強是姑姑嫁給寧家老侯爺,可寧家是走武官的路子,王家都是文官有些事有勁沒地使,沈家确實是文官可姻親的姻親總是有些不方便,現在直接和沈家結親那以後什麽事都好說。
張無憂想的是女孩子不多話,每次都靜靜的陪在長輩身邊,張好好看會管家,這樣是個好的賢內助,家裏的幼子未來是不能繼承家業,妻子的娘家的情況和嫁妝就尤為重要,太寒酸未來的日子就不太好過。
夫妻倆想的方向不同可結果是殊途同歸,既然夫妻倆都沒有什麽意見,最後敲定有崔老夫人親自和嫡幼孫親自說,這次去京城的路上有機會多接觸一下沈家小娘子。
張無憂這兩天忙着給小兒子王柷整理行李,這一去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江南,這次同去的還有他嫡親的二嫂寧筱桐,二哥已經在京城正式受官上衙門了,新婚的二嫂獨自留在江南也不好,趁着這次機會一同上京,畢竟叔嫂單獨出行肯定不方便。
時間很快一行人乘坐牛車往碼頭去,王柷跟寧遠上了最前面的一艘船上,寧筱桐跟沈卿乘坐第三艘船,再後面就是貨船和仆人乘坐的。
今天出行是順風一路急行到達蘇州,船靠碼頭第二天一早出發計劃傍晚前到金陵休息,在那邊停留兩天四處游玩,再去揚州停留一天才離開江南直奔洛陽。
寧筱桐在出發前婆婆再三交代,跟沈卿一艘船一定要好好了解一下這個小娘子,婆婆雖然沒說為什麽她猜十有八九是給小叔說親,上船後海跟貼身的婆子小聲嘀咕這件事,她們也認同她的想法。
路上一起聊天、下棋、彈琴、看書、繡花各種仕女需要做的愛好,寧筱桐都來個遍終于熬到下穿這時後話。
第一天上船倆人還不太熟悉,一起用過午飯後坐在甲板上閑聊,錦紅讓丫鬟們端來茶具,有燕來負責給兩位主子沏茶,寧筱桐驚奇的微博:“這就是婆祖母派人去你那邊學習的茶藝麽?”沈卿笑着點點頭,她又接着問:“就是跟這個丫頭學的麽?”
--------------------
努力填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