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XX大國5與邀請碼
游客們來時兩袖清風,回程全都打了面包車貨車,塞滿車廂。
一輛輛交織成隊的車經過高速入口指示牌,叮叮系統聲接連不斷:
【叮!檢測到食用意圖,預測歸宿:五谷輪回之所!非常規消滅途徑,允許出口待消!預支殺人蟹成蟹3只,幼蟹57只。】
【叮!檢測到販賣意圖,預測歸宿:五谷輪回之所!非常規消滅途徑,允許出口待消!預支殺人蟹成蟹177只,幼蟹10018只。】
【叮!檢測到食用意圖,預測歸宿:五谷輪回之所!非常規消滅途徑,允許出口待消!預支殺人蟹成蟹0只,幼蟹160只。】
攻略詳情裏的【攻略進度】顯示:
【已消滅殺人蟹成蟹】:24670只。
【未消滅殺人蟹成蟹】:365只。
【待消滅殺人蟹成蟹】:305只。
【已消滅殺人蟹幼蟹】:3100030只。
【未消滅殺人蟹幼蟹】:8167499257只。
【待消滅殺人蟹幼蟹】:4167500743只。
【通關限時:120天。】
【剩餘時間:12天。】
想來一周半多的隐形時間,足以應對蟹災。
事實也确實如此。
Advertisement
入場費雖然不算便宜,但與收獲巨量的鬥蟹相比,約等于白送!成了不少信奉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市民心頭好,更何況食用效果神奇到讓自家便宜兒孫啪啪打臉,都在朋友圈瘋狂表達同一種思想:
快快快、捕捕捕、吃吃吃!
個大管飽,白吃不要錢!
錯過後悔三年!
據統計,東港參與捕蟹人次高達千萬,其中76%是不斷返場的重複人次,充分展現了中老年人與吃貨在白撿白送面前,令人瞠目的戰鬥力與持久力!堪比廣場舞大媽争地盤!
時間跨越零點,方舟作為副本參與玩家,得到結算提醒。
帶來鬥蟹的日本貨船上,有獎勵通關的神秘寶箱,需親自前往開啓。
方舟自然沒去。
接下來兩天,東港蟹災霸占熱搜與朋友圈,熱度居高不下,不少市民一改罵聲,還投票希望重開實驗。
許是上面也從國民風向中得到啓發,改變了策略,篩選掉過多的各國頻發的天災人禍,有選擇地适當放出一些新聞。
方舟再翻網頁,國際新聞赫然就被各種物種入侵填滿。
《進化物種又雙叒叕入侵英國,居民愁禿頭!》
《美國與神秘物種狹路相逢,交通癱瘓,市民苦不堪言!》
《恐怖物種入侵加拿大,非常态繁衍成全市噩夢!》
裏詳述物種入侵對本土生态環境的損害,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占用人力,使不少國家為此苦惱。
然而情況到了中國卻徒然換畫風,新聞标題格外清奇,對比鮮明:
《我們終于等到了!物種入侵!》
《最差的一屆物種入侵!鬥蟹:不好意思,給前輩們丢臉了!》
《某實驗室迫于壓力發言致歉!市民喜聞樂見表示:再來一次!》
《民以食為天,吃滅物種入侵的中國震驚海外!》
娛樂圈大半明星也蹭了熱度。
贊一贊我國吃貨令人哭笑不得的戰鬥力,惋惜惋惜外國國民遭遇的不幸,祈求世界和平,沒有災禍。
全網遍布祈福貼,卻偏有一小撮名人微博空空如也,毫無表示。
譬如之前熱播影片《桃花春水》兩位撕番位撕出火氣的主演之一,女星夏花突然消失。
方舟翻閱網頁的動作一頓。
若沒記錯,這位夏花曾在很多年前主演過某災難片。
再往下搜,有人爆料:包括夏花,這些微博沒有動靜的名人紛紛現身首都,正秘密籌備某建國大片。
人員涉及名導、名編、國際影帝、科幻專項雨果獎得主等。其中不乏以慈善公益塑造形象的,被網友指責僞善,遭遇口誅筆伐。
方舟作為不追星人士,竟對炮轟名單上九成人物耳熟能詳,原因就只剩下一個:
這些人全都作為主創人員參與到災難影視作品的創作。
方舟思索着這背後的含義時,東市政府正在統計東港罷工的經濟損失。
入場費的得利雖不至于杯水車薪,但遠遠不足以填補,只是官方要營造全市狂歡的熱鬧假象,來遮掩物種入侵背後《諾亞方舟》展露的獠牙。
當然,這并非是想麻痹民衆,或意圖蒙蔽。
郭嘉已經同高層領導商談了無數次公開真相的步驟,推演輿論反應,盡可能減少社會動蕩,既不能過度宣傳恐慌,又要讓民衆認識到事态,不視為耳旁風,積極配合政府行動。
這一切都建立在明确創世公司意圖,尋到有效規避災難的途徑上。
為此,相關部門一直在調查《諾亞方舟》相關事項。
首映時C位出鏡的活動策劃人蔣競澤,就進入高層視線。
這位令觀衆眼熟的青年,長得與蔣家二公子蔣騁一模一樣。
首映當天有影迷回去,想起蔣家二公子的臉,還在網上發表言論,揣測創世公子與蔣家有關系。
決策層也不是沒人懷疑過,畢竟中青是衆所周知的全球十大科技巨頭之一。
可集團領導人蔣常青當年接掌集團之際,就以感恩國家政策扶持為由,捐贈不少股份交由國家。無論從哪方面講,郭嘉都不願意懷疑蔣家。
蔣騁也是郭嘉看着長大的晚輩,知根知底。
少年天才,做事有想法,但并非亂來的人,如今不到二十歲已在美國名校讀博,專業是人工智能。
事情出來後,郭嘉私下約談蔣父,洩露一些《諾亞方舟》可怕的冰山一角,然後遞出蔣競澤的錄像。
連蔣父都吓了一跳!
不過仔細觀察發現,視頻裏的這位蔣競澤笑的時候下巴微揚,展露脖子一角,隐約像是燒傷。
“不愧是當爹的,一眼就看出不同。天下之大,姓氏長相可能真是巧合。”
如果真是少年天才走錯了路,這樣大大咧咧展露人前确實太過張揚,不像蔣騁的性格。
郭嘉關閉錄像,正想談點別的,卻見蔣父皺眉思索,欲言又止。
郭嘉一問,才知道當初生蔣騁的時候,是個雙胞胎,另外一個因為臍帶纏頸,生下來是死胎。
蔣父還記得當時為兄弟倆起名字,一是蔣騁,一是蔣澤。
這位策劃人名中加入一個物競天擇的競,實在巧合到詭異了!
兩人不約而同懷疑起當初接生是否還存在不知道的內情。甚至懷疑起,可能真是那個雙胞胎兄弟同樣天縱奇才,卻因不為人知的童年經歷養成反社會人格,策劃了幕後的一切。
可不論是調查醫院,還是走訪離職的當初接産的醫護人員,得到的結果都與蔣父說得一般無二,确實是死胎。
在征求了蔣父的意見後,郭嘉甚至讓人開了蔣澤的墓地,已經燒成骨灰自然鑒定不了DNA之類的,但比對骨灰重量,與嬰孩蔣澤的出生兼死亡記錄上記載的體型數據等資料,還是相符合的。
調查到此,線索斷了。
蔣騁得到消息,決定立刻回國,并帶回一個關于《諾亞方舟》的重要消息。
……
27日早。
方舟因為排行榜的事,這些日子即使上線,也避免增加經驗值,只帶着年獸四下逛逛。
其他時候會去工作室驗收搶碼成果。
李錘有事外出,沒他從中調節,方舟與工作室員工各處一邊,井水不犯河水,并無多少交流。
除了方舟本身不熱衷與人交往,更多是大家隐隐猜出邀請碼并非什麽軍民合作項目,不過都不約而同當起鴕鳥,秉持着不知者無罪的想法,沒戳穿老板。
只是私下裏,偶有猜測許是與方舟有關。
畢竟每次最終資料都是到了方舟手裏。
原本以為是方舟負責最終收尾工作,可某次喝酒,李錘被套話說漏了嘴,他們才知道現在都是為方舟打工。
雖然李錘原話是抱怨方舟非要跟他親兄弟明算賬,堅持要承擔員工工資。
對于這位挂靠工作室的編外成員,大家都不算很熟,只知道是老板的哥們,可以兩肋插刀的那種。不過這種話都是從李錘口裏說的,員工大都覺得這只是老板一廂情願。
縱觀方舟的行事,像是誰也不放在眼裏。
不是說目中無人,而是這位實在過于冷漠了。
老板講義氣大家都知道。
員工私下讨論是不是方舟要利用邀請碼做什麽非法的事?雖然猜來猜去還毫無頭緒,畢竟艙都禁了,搶到碼又有什麽用?
也正因此,方舟仍堅持搶碼的舉動,更讓大家起疑。
為此議論紛紛,起碼能獲得大量軍人信息這點就很不尋常。如果不是員工記不起軍人都還是特字輩,不然這個不尋常就要拔升數級,堪稱神通廣大!
而這段時間,每天下班,李錘都要跟員工來場酒局,一開始大家還沒回過勁兒。
時間久了,每次席間李錘都要關心關心他們工作情況,像在打探大家還記得多少內容?
想到資料內容的敏感性,員工也怕平日裏不小心說漏嘴招來麻煩,就順應了李錘的意思,喝得暈暈乎乎,務求徹底把工作內容忘得一幹二淨。
而在昨天,工作室資深員工鄭新辭職了。
理由是工作內容敏感,心理壓力太大,而實際上……
這位員工曾多次試探老板,不要因為兄弟義氣蒙蔽了視聽,不小心替別人背鍋。
話裏話外,都在懷疑方舟——是的,關于搶碼與方舟有關的口風就是鄭新煽動開來的。
也是他灌醉李錘意外問出工資的事。
只是鄭新幾次隐晦提示老板,都得不到重視,眼見李錘一門心思跟着方舟走到黑,終于放棄“無可救藥”的老板,抽身離開。
方舟起身上廁所的時候,員工們交頭接耳:
“你說現在申請這邀請碼還能有什麽用?”
“誰管呢,反正工資照發就行!即使是賊船咱們也早都坐上了,說這些根本沒用!反正我相信學長是不會害我們的。”
“老板的人品自然沒話說!可問題,咱們現在其實是給這位打工,誰知道他腦子裏在想什麽?”
方舟站在工作室衛生間的洗手池,隔着一扇門,外面聲音源源傳入。
正你一言我一語懷疑他搶碼的目的。
方舟擰開水龍頭,嘩嘩水聲讓外面猛然一靜。
唯有方舟若無其事地洗手,然後推開門,環視外面鴉雀無聲的員工,一臉平靜道:“你們知道,衛生間的門很薄,有什麽話可以當面說,不然隔着一層聽得不是很準确。”
他聲音一頓,而後補充道:“這不便于更好理解你們想傳達給我的意見。”
員工們面容微僵,尴尬極了。
方舟看出他們是故意說給他聽的,這不意外。
畢竟這位看起來就是話不多但心裏明鏡的那類。
可見鬼的!但凡有點情商的,都不會這樣不加掩飾地當場挑明吧?
關鍵還用這樣冷靜到局外人一般的語氣,說出十分像是挑釁的話,卻非但沒把氣氛變得針鋒相對,反而像空氣都凝固一般。
偏偏方舟還不當一回事。
見沉默蔓延,擅自結語:“既然沒有意見,就都認真工作。”
員工們……
我們這像是沒有意見的樣子?!!!
工作室古怪的氣氛是被回來的李錘打破的!
當老板拉走方舟玩二人世界後,工作室員工齊齊松了口氣,莫名覺得方舟這號人物,可能還是不要輕易招惹為好。不然總有種,受傷的永遠只有他們自己的悲慘預感。
好在,到明日月末,折磨他們近十天的邀請碼申請工作,終于畫上句號。
28日晚,工作室奮戰到十一點,即将結束工作同李錘去拼酒時,他們一邊整理辦公桌一邊翻閱最後一批軍人資料。
這些日子全面禁艙,邀請碼的供大于求讓他們過于松懈,閑着等等外賣、刷刷新聞、喝喝奶茶、打打哈欠,等燒烤送達敞開肚皮吃一頓,才看着表盤上十一點過半,慢吞吞把十指放在鍵盤上,開始搶碼。
面臨一次又一次搶空的待遇。
員工們紛紛皺眉,挺直身子,專心搶碼,然後再次落空。
所有員工突然意識到,正湧入不明人士大量競争搶碼,而很可能,十一點這趟派發的一萬邀請碼已經搶光了。
然後果然,到跨越零點,工作室再沒搶到一個邀請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