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八月自己喝石榴汁, 肯更會潑會灑, 他身前的圍兜就弄得紅紅的, 臉上也不幹淨, 黏答答。
喜兒把小孩抱下去洗洗手。
夏季還沒過去, 溫度頗高, 天氣還是炎熱的,晚飯照舊擺在涼亭裏。
有八月在自然很熱鬧。
童言稚語, 逗得人發笑。
他有丫鬟照看着姜彤也不擔心,只時時跟盧景程說着話。
明年三月份盧景程就要參加會試,細數着也就還剩半年的時間, 所以這段日子盧景程經常和他老師讨論學問。
不得不說搬來青陽郡後真的方便許多,先是盧景程學問上的事能能經常詢問老師,且他幾位好友都在這裏, 大家時時讨論交流, 有益于進步, 閉門造車肯更是不行,有弊端的。
姜頭也偶爾跟盧景程談談學習上的事, 主要是她想了解一些關于科考上的東西。
一個是興趣所在,二一個是她現在做的這一行也算是和科舉考試有點關系, 有些東西自然是知道的越多越好。
兩人說起這個, 盧景程會耐心回答她的一些問題。
他對姜彤不是什麽都不懂這事很高興, 就像第一次知道姜彤懂許多知識時腹有文章時的驚喜一樣。
并不排斥。
姜彤的試卷編寫計劃依舊還是針對考秀才考舉人的童生試,兩年來都只專注于這塊,除了試卷, 資料輔導書也相信推出。
書肆老板之前提議過是不是可以進一步,涉足鄉試試卷這塊,姜彤拒絕了,覺得時候不到,她心中有自己的考量,并不急于冒進。
如她一開始所期望的那樣,這條路子是對的,集思這個試題輔導書類的品牌已經打出去,廣益先生也成了一個代表。
Advertisement
很多書生就找着這個名字買。
之後也跟風出了許多此類的別的試題書,可是正真火起來做出名聲的也就集思一家。
現在姜彤已跟許多書商合作,集思一系列現在不僅在青陽郡內名氣大賣得好,甚至遠銷其他郡縣。
跟姜彤合作的書肆李老板現在身價已遠非之前能比,他完全成了一個大書商。
去年姜彤和盧景程搬來青陽郡,李老板早先計劃要在青陽郡另開一家書肆的打算因此迅速提上了日程,風風火火弄起來,緊跟着姜彤的步伐。
新書肆的名字還是叫做松亭齋書肆,這家書肆現在也有姜彤一半的股份,其實老板求之不得,他巴不得和姜彤綁在一起。
他早就看明白了,姜彤實乃非常人能比,她目光長遠,心胸開闊,且異常聰慧。
跟着她做事絕對是自己這輩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因占着天然的便利,姜彤新出的東西東西總是優先在這家新書肆售賣,現下已經經營得非常不錯。
姜彤現在已然不再是剛來的時候,那個只能依靠嫁妝過活的小媳婦了。
不得不說錢真的能帶給一個人十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姜彤有時候會想,按照這個時間線發展,盧景程正一步步沿着他為官做宰的既定路線發展。中途可能因為自己這個外來不定因素有了些許偏差。
比如說,在她看過的那本書裏,盧景程的身份是沒有被揭穿的,絲毫沒有他是鎮南王世子這一說法;再比如,八月雖然早産出生,但也非常健康,沒有被換走,最重要的,是自己沒有死。
這就讓姜彤腦中會思索,認為,小說的世界可能只是一個支架,一個巨大的框架,而主角盧景程是支撐這個框架的一根主線,他的最終成就是要做到內閣首府,而這過程,往裏填充的血肉和細枝末節,都并非是一層不變的,可能随便它們怎麽變或許都沒有關系,因為它們不會撼動到盧景程那跟主線。
就像姜彤的穿越,她這只蝴蝶的到來,其實已經影響了很多旁的跟主線無關緊要的事,但這個世界像有它的意識,盧景程的官途依舊一絲不偏,一步一步向前走。
所以對于姜彤來說,她除了确定盧景程以後會變成極為厲害,成為內閣首府外,其他的事她同樣不清楚會怎麽發展。
而馬上事情就要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盧景程入驚,考取舉人。
原著這個時間線,盧景程是死了老婆的,高中探花後,陳桂香帶着盧克冕一起來京城生活。
而盧景程的那段姻緣,書中仔細寫過一個片段。
新科進士打馬游街時,在一座酒樓二樓,幾位閨閣小姐也在看。
一個讀書人最風光的時刻之一,街道兩岸熱鬧非常,探花生得風流俊俏貌比潘安,看羞了一衆大姑娘小媳婦的臉。
此時,二樓的那位小姐也是怔了好半晌,回過神,才發現自己的帕子沒拿好,一不小心竟然被風吹了下去。
小姐正蹬腳暗暗心惱,卻不料那方帕子這麽巧竟然吹落到了盧探花身上。
盧景程擡首望了回去,發現了窗邊的身影,兩人的視線有過短暫的交集,然後盧景程的移開,樓上小姐一顆芳心卻陷落了。
這個片段是書中兩人第一次見面,細節描述得較為詳細,所以姜彤還是記得還挺清楚。
這是一部男主小說,可以說是單主角,盧景程後娶的妻子算是女主角,但同樣戲份很少。
因為上部嚴格來說是男主盧景程的奮鬥史,反而是下部,等盧景程前妻的孩子記事,從盧恪冕視角開始寫,繼妻這個角色的形象才慢慢凸顯出來,開始着墨描寫這個人物性格特點,且這人也是盧克冕幼年不幸生活的主要來源。
再此才知道她是個反派。
單單憑借這一點,就足夠姜彤對這人沒有好感。
姜彤尋摸着,等盧景程中了探花打馬游街,遺落手帕這段情節恐怕也要發生了。
就不知道盧景程那時會是個什麽想法。
她嘲了一下,想着再等盧景程鎮南王世子的身份公布出去,怕是更惹得許多人眼熱。
就是吧,姜彤一笑,盧景程夫人這個位置已經被人給占了。
到時只怕別人會看她處處不順眼。
不過不管如何,反正姜彤心中一點不虛。
她不是只能靠着男人而活的菟絲花,就算盧景程要離開她,姜彤也不會如何,或是大哭大鬧,或是失去自我。
何至于此。
這是姜彤喜歡說的四個字,沒有誰是為誰而活的,也沒有誰失去誰是活不下去的。
姜彤是有點浪漫灑脫的性格,她反而會把生活過得更加美滿。
還多了一個鬧人的小朋友要養活。
***
一年多之前,盧景程決定搬來青陽郡,除了覺得在這裏有老師同窗在更有利于學習,另一個原因自然是陳桂香。
他們這對假母子,早已經撕破臉,必定是要形同陌路的。
陳桂香在牢裏吃了些苦,關了些日子,才終于放了出去。
小小一個萬安縣,能有什麽瞞得住的消息。
盧景程非陳桂香親生子這件事很快在燕子巷傳開,十七年前換孩事件也在大家口中反複流傳,只是他們不知道盧景程親生父母身份而已,只知道他們找了過來,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陳桂香方面就是為了把自己的孩子送人家家裏享福,所以才弄了一出偷天換日的把戲。
只可惜,假的終究是假的,魚目永遠混不成珍珠。
大家震驚唏噓不已的同時,才想通之前的那些事。
為什麽盧寡婦能無所顧忌敗壞兒子的名聲,卻原來那根本不是她兒子。
“真真想不到盧寡婦竟有這般惡毒手段,害了別人不說,她怎麽舍得把自己孩兒給旁人養?”這是理解不了陳桂香做法的人。
旁邊一人聽了立馬嗤道:“那種人怎麽會舍不得,聽說被陳桂香換了孩子的是頂頂富貴的人家,她把自己孩子送去穿金戴銀她恐怕巴不得呢!只可憐了盧舉人,明明應該是位金貴少爺,偏偏只能跟着摳唆的盧寡婦吃糠咽菜長大,可憐喲。”
“誰說不是,好在盧舉人自己出息,年紀輕輕考上了舉人,現在再被認回去就更好了。”
“是呢,我之前就說陳桂香長得那副磕碜樣怎麽能生出盧舉人那樣俊的孩子,果然就不是,她那心也忒惡毒了些,讓人家親生父子母子分離錯認十七年。”
……
這些事比之前陳桂香叫嚷盧景程不孝傳的更廣,旁的大街小巷路人皆知。
陳桂香被放回來之後,只要走在路上,就有人對她指指點點。
在燕子巷裏那點子鹵菜生意更是做不下去。
這不久,一天夜裏,幾個人敲開了她家的院子門,将一個青年用力推了進去,冷冷說了一句:“可把你的兒子看好了!”然後就離開了。
陳桂香提着油等,湊近了一看,這青年和她年輕時生的有七成像。
這是她的親生兒子啊!
陳桂香激動得不能自已,撲過去一把抱住周名瑄,口中激動大喊:“兒啊!娘的兒啊!”
這陳家一對母子便是相認了。
後面具體的事情姜彤不知道,她又不是閑得發慌,能沒空總是盯着陳桂香。
陳家人得到了應有的報應,陳桂香也算是自食了惡果,所有的東西都竹籃打水一場空,名聲更是惡臭到了極點。
姜彤算是報了仇。
陳桂香接回當了十七年世子的兒子。姜彤只随便想想,料定她接下來的日子并不會多太平。
而确實也如姜彤所想,陳桂香那邊可是過得波瀾起伏,又過了一段日子,陳桂香賣掉了燕子巷的院子,搬走了。
那時只等過了那個年,開春之後,盧景程就住青陽郡去了信,托他的同窗好友踢他留意着有沒有适合的院子,尋摸了一段時間,五月份的時候,宅子買下,所以雜事都弄妥當後,一家人才搬往青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