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小偉進書院
待小偉背完指定的段落,山長收起書,拿出手巾擦幹淨手,認真翻看小偉帶來的文章,又問了幾個問題,看得出小偉的回答很合他的心意。
他高興地看着小偉,眼裏滿是贊賞:“不錯,德行資質都非常好,不愧是亦林看好的人,這個學生我們書院收了。”
林敏猜測亦林應該是王先生,交往這麽久他們只是王先生王先生的叫,都不知道他的名和字。
山長說完從背後的書架上拿了一套文房四寶送給小偉:“既然收了你們的禮物,我也有禮物送給你!”
小偉恭敬接過,山長拍着他的肩膀勉勵一番,叫來仆從,讓他帶着兩人去管理處,那裏的夫子會重新為小偉考試,最後依他的能力分班。
走出屋子兩人都很興奮,小偉更是暈乎乎。
他滿臉是笑,兩眼放光,捧着山長的禮物舍不得放下,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能進書院讀書。
“姐,這是真的嗎,我真的能到書院讀書了嗎?”他再次向林敏确認。
姐姐當初說會讓他到學堂讀書,以當時家裏的情況,他根本不敢相信,以為姐姐只是随口一說,沒想到竟然成了真!
“當然是真的,而且是縣城最好的書院!”林敏笑着沖他點頭,這孩子高興傻了。
說實話,林敏也沒想到事情會這麽順利,山長為人這麽寬厚風趣。
“是不是學識越多的人越謙和?”林敏暗想。
來到管理處,小偉随仆從進去考試,林敏坐在外間等着,雖然已經确定小偉能進書院,她還是迫切地想知道小偉能上哪個班。
等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林敏有點坐立難安的時候,小偉跑了出來,小臉上滿是喜悅:“姐姐,我分在了丁三班,明天就能開始上課了!”
“不錯不錯,我們小偉真棒!”林敏贊道,心裏卻有些疑惑,這丁三班是什麽班?好不好?林敏完全沒有概念。
小偉見姐姐臉上有些好奇,一邊帶着姐姐往大門走,一邊将夫子剛給他說的分班安排簡單的複述了一下。
書院一共有甲乙丙丁四個大班,丁班是小偉這種有點基礎的小童,丙班則是學習了一段時間準備考秀才的學生,乙班是剛考過秀才繼續進修,甲班則是要考舉人的。
這四個大班下面又各有四個小班,一個班有10個左右的學生。其中第四班成績最差,相對的一班則最好,小偉通過考試分在丁三班,如果以後考試成績優秀可以往前調,一直調到一班,甚至還能跳級到丙班。
書院的學費是一年20兩銀子,每個月會有月考,季度末有季考,年末有年考,各個大班前三名都有獎學金,如果每次考試都能拿到獎學金,不僅不用付學費,還能掙錢。
不過每個大班的前三名基本都在一班,很少有其他班的人能拿到獎金。
“本來書院已經開學了,不再招學生,因為山長特別發了話,我才能進來。”小偉一臉的慶幸,“夫子讓我明天早點來辦理手續,辦完就可以上課。”
“辦手續需要帶啥?”林敏一驚,居然把這事給忘了,連忙追問道。
“要帶上戶籍,20兩銀子的學費,20兩書本雜費,以後上學不用帶筆墨紙硯,都在雜費裏面,另外還有兩套制服,在學校都得穿制服,交了錢就能領。”
小偉說完,想到要付這麽多銀子的學費又有點沮喪,亮閃閃的眼睛也黯淡下來。
“一年要花的錢太多了。”
他跟着林敏掙過錢,知道攢夠40兩銀子有多難,而且除了學校的費用,自己平時在家學習還有花費,加起來是很大的一筆。
林敏倒覺得很正常,在現代要讀私立的好學校花的錢更多,還不容易考進去。
她看着小偉低着頭,有點沒精打采,連忙安慰道:“幹嘛,有很多人想花這筆錢還沒有機會呢!錢的事你不用管,從現在開始,你只管做好你的事:讀書,我們做好我們的事:掙錢,大家把各自該做的事做好就行了。”
小偉聽完認真看向林敏,向她保證:“姐,我一定會好好讀書的,争取早點到一班。”我也要掙獎學金。
林敏拍拍他的肩,繼續鼓勵:“沒問題,你這麽聰明努力,肯定沒有問題。”
回到家裏,大家知道小偉明天要去書院讀書,都很高興。
林氏得知後過來祝賀,她非常羨慕:“小偉真是不得了,竟然能進未名書院,這可是我們縣最有名望的王氏家族辦的,裏面的學生都頂尖聰明。我跟你們講,只要進去了,考秀才是板上釘釘的事,就算舉人也沒有問題!”
她在心裏嘆口氣,唉!要是我的兒子能去書院讀書多好,奈何考試考不過,書院不肯收。
林敏聽她說起王氏家族滿滿都是敬意,覺得肯定有故事,于是向她打聽。
林氏也是熱愛八卦的人士,把王氏家族的事情打探得清清楚楚,見林敏一家好奇地看着她,便不再保留,一五一十地說給他們聽。
王氏家族是運城最富裕最有名望的人家,子孫世代在此生活,樹大根深,枝繁葉茂。
家中的子弟以詩書傳家,以讀書為榮,一直走的是科舉仕途之路,先祖曾在京城做過大官,遺憾的是近兩代沒能再出進士,不過舉人倒是很有幾個。
他們在運城的權勢甚大,就是縣令也對其禮讓三分,頗多仰仗。
即便如此,他們對自己的子弟仍管束甚嚴,不會循私縱容,更不允許有作奸犯科,欺善淩惡的行為發生,如若犯了,輕則族規懲罰,重則逐出宗族。
運城的治安經濟這麽好也和王氏家族用心經營有很大關系。所以大家對他們非常尊敬。
介紹完王氏家族,林氏接着說道:“縣城裏最受人尊敬的不是書院的山長,而是他的叔叔王老舉人。他是王氏的嫡支長房,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不到30歲已經是舉人,還是那一科的解元,他中進士是遲早的事,二兒子現在是秀才也在準備考舉人,到時候他們家就是一門三舉人,誰家能有這份風光?而且王老舉人心地仁慈,脾氣和善,樂于幫人。每年都會開倉赈糧,救濟窮人,城裏的人因此叫他王善人。只是他現在住在省城,一年也難得回縣城一次。”
林敏聽了心裏不由猜測,她娘曾跟她說外婆就是在縣城的王姓大戶人家做丫頭,不曉得是不是這家。
小偉開始收拾明天要帶的東西,林敏拿出做好的雙肩背書包讓他把書本裝進去試試,這裏的學生都是用書籠裝書提在手上,哪裏有背在肩上方便。
因為沒有拉鏈,傳統的雙肩包樣式不好做,林敏做的這個書包是拉繩的雙肩包樣式,很是精巧漂亮。
為了不顯髒,面料用了深藍色,底部墊了硬紙板,用來定型。頂部有個手提環,包正面的右下角繡了小小的月中折桂圖案。裏面她沒有做隔層,書冊可以從下往上疊放,內壁則做了幾個大小不一的小插扣,能把筆和硯臺插進去。外兩側還做了杯套,包帶則用了日字形的調節扣,能夠調節長短,她不會做減負的那種包帶,就把包帶裏面填上薄薄的棉花,背着軟軟的也很舒服。
書包容量不大,不過小偉這種學習任務不是很重,書本不是很多的丁班小童背着正合适。
小孩子喜歡新鮮事物,若是他們看了喜歡,願意買就最好不過。
林敏算了下,丁班加起來一共有50個左右的學生,如果有一多半的人願意買,一個包400文,她就能掙10兩左右的銀子,說不定甲乙丙班的學生看了新奇也肯買,那她就掙得更多!
林氏見到書包很好奇,拿過來仔細查看,她問林敏:“林姑娘,你這個大荷包在哪買的?又好看又特別,我從來沒有見過,還有別的顏色嗎?”
大荷包?林敏看了看,還真的有點像呢。
林敏見她愛不釋手,是真的喜歡,決定送她一個:“林嬸子,這是我做的,如果你喜歡,我做好了可以送你一個,還有斜挎的,也很好看。”
林氏歡喜不盡,但聽林敏說打算賣400文,不好意思地放下:“這麽貴,我怎麽好意思白要你的。”
可真拿400文買個包包她又舍不得。
林敏笑着說:“我們這麽有緣,送個包包有什麽不可以的。如果你們背出去有人問起,你幫我推銷下。”賣得越多越好。
林敏的目标是買個店鋪開小飯館,在縣城紮下根。靠早餐攤的那點收入不曉得要奮鬥多久,所以她得利用縣城人舍得消費的特點,多想點主意,廣開財路,多掙點錢。
鍋巴和薯片也可以賣起來,山長那麽喜歡吃,應該能賣得好。只是這個該拿到點心鋪賣還是雜貨鋪賣呢?林敏有點糾結。
“都拿去問問看啊,誰要就賣給誰,要是兩家都要就一起賣。”劉氏覺得林敏的問題很奇怪,這還用多想嗎?誰規定的只能賣一家?
“對啊!”林敏幡然醒悟,是自己鑽了牛角尖,把自己困住了。
如果縣城的點心鋪和雜貨鋪都賣上鍋巴和薯片,那豈不是要賺得盆滿缽滿?現在的人手肯定不夠,得招人來做,說不定自己還能辦個小作坊?林敏又開始愉快地暢想。
“明天早上什麽時候去早市?”劉氏的話把林敏拉回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