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縣城探路
出了正月,林敏的薯片鍋巴就賣不動了,鎮上的消費水平有限,平時願意拿錢買小零嘴的人不多,而且這兩樣小食保存不好容易綿軟,不再香脆,味道大打折扣,眼看銷量越來越少,她便不再向雜貨鋪供貨。
因為空閑時間多了,林敏決定到縣城實地考察一下。她把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都記了下來,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有所遺漏。
本來她打算和小文兩個人去就可以了。以前讀大學每逢假期她經常各個城市玩,背個背包提個行李箱下載點攻略就能出發,現在不過是去個小縣城還有小文陪着,那就是小事一樁。
劉氏對林敏去縣城的發展的決定很支持,她一直覺得這四個小孫孫這麽優秀,肯定會有大出息,不應該困在靠山村裏。
不過林敏要去縣城探路,她堅決要求一起,從村裏到縣城來回差不多4個時辰,就是一整個白天的時間,敏兒他們兩個小孩子,要和那麽多人搭車,如果遇上心懷歹意的人,出點意外那可不得了。
三叔完全同意劉氏的說法,并且毛遂自薦,要與他們同行,他非常誠懇地勸說林敏:“敏兒,我娘出門少,沒啥見識,很多東西都不懂,我天天在外面幫人解決問題,見的世面多,你的這些事情還得三叔我幫你拿主意。”劉氏一聽大怒,拿了根棒子追着他罵,“我沒見識,我沒見識那也是你娘,老娘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你敢嫌棄我!”三叔不敢再說,奪路而逃。
大家見了嘻嘻哈哈笑個不停,這兩母子說不上兩句就要吵起來,三叔每次都被奶奶打得抱頭鼠竄,卻還是不知悔改。
最終林敏還是接受了劉氏的意見,和她一起去縣城,人身安全還是最重要的,不能掉以輕心。
林爺爺在世的時候劉氏曾經跟着他去過幾次縣城,她将記憶中的縣城簡單描述了一番,未了悵然嘆道:“這麽多年沒去,也不曉得有啥變化沒有,說不定到那都不認識路了。”
林敏倒是不擔心,書店的王老板送給她一份縣城的示意圖,大街小巷标得清清楚楚,林敏研究了下,發現縣城不算太大,和現代的大都市沒法比,把幾條主街弄清楚就差不多了。
幾人商量妥當,确定後天出發。因為那天是趕集日,劉氏給錢二叔帶了話,讓他一早過來接他們去鎮上,再到鎮上坐車馬行的馬車去縣城。
出發那天,林敏和小文起了個大早,她把戶籍和銀兩小心地貼身放好,如果遇到合适的房屋和鋪子出租,今天就可以定下來。
到了鎮上,車馬行去縣城的最早一班馬車已經準備出發,林敏三人付了車錢趕快上車,沒一會馬車就坐滿了。
林敏第一次坐這種馬車,有種坐現代面包車的感覺。由于馬車走的是官道,不僅速度快還很平穩,颠簸得不太厲害,林敏和小文開始還覺得挺新奇,争相看着車外的景物,慢慢地随着車廂的晃動,再加上早上起得早,不知不覺竟靠在劉氏身上睡了過去。
等到車廂裏騷動起來,車上衆人紛紛開始收拾行李,劉氏輕輕地叫醒兩人:“快醒醒,馬上到了。”
林敏聞言,馬上清醒過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裏不由感慨,和大人出門就是好啊,有了倚靠,可以完全放松下來。
不一會林敏就看到了一座古樸高大的城樓聳立在前方,頗有氣勢,上面還寫着運城兩個字,這就是縣城的名字了。此時城門大開,進城的人絡繹不絕。
馬車很快通過城門進入了縣城,城裏非常熱鬧,青石鋪就的街道寬敞平坦,兩邊各色鋪面一個挨着一個,賣吃的賣玩的林林總總,讓人眼花缭亂看不過來。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比石橋鎮的人氣旺多了。
林敏發現縣城的人穿着打扮比鎮上的時新講究,也許是因為生活富足安定,行人臉上的神情都要開朗自在許多。
小文自進了城就轉着腦袋左瞧右看,不住地念着街邊的招牌,好奇得不得了,劉氏也不停感嘆:“大變樣了,和前幾年完全不同了。”
馬車又往前走了一段,在車馬行的門口停了下來,林敏三人随着衆人下了馬車,她和劉氏估了下現在的時間,大約早上十點,這裏回鎮上的馬車半個時辰一班,最後的一班大概是現代的三點,他們有差不多五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在縣城裏逛。林敏拿出示意圖,決定先把主街走馬觀花地看一遍。
縣城确實還挺大的,不僅規劃得合理,還幹淨整潔,走在繁華的大街上心情都會好上幾分。這一圈走下來差不多用了一個時辰,三人随便找了個食客較多的面館吃面,店裏的素面要8文一碗,加點肉就要賣到12文。
劉氏邊吃邊搖頭:“這裏的生意太好做了,比鎮上的份量少還貴這麽多,味道也一般。”
林敏跟她解釋:“主要是物價高啊,店鋪人工原料都貴,價格肯定就擡上去了。”
劉氏聽了很是擔心:“那你要租的房子鋪面會不會也很貴?你的錢夠嗎?”
林敏心裏明白她那點錢要租鋪面肯定勉強,只打算擺個小攤,等攢夠了錢再租鋪面開飯館,她決定吃完面就去牙行看看屋子,争取今天就能把事情定下來。
牙儈也是王先生向他們推薦的,據說是縣城裏人脈最廣名聲最好的,一定能幫她把事情辦得又快又好。
林敏照着示意圖的标記找到了範記牙行,鋪面不大,一個夥計正笑着送客人出門,旁邊站着的中年男子滿臉喜氣,顯然是剛談成了筆買賣。
見林敏三人上門,男子立刻迎上前來,臉上滿是笑意:“在下姓範,是這裏的掌櫃,請三位有什麽需要的?”
林敏把自己的需求和他說了一遍,他忙請三人坐下,并讓夥計奉上熱茶,對着他們不住慶幸:“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手上還真有合适你們的。”說着翻開一本大帳冊指給他們看,“我這間屋簡直就是為你們準備的。你看看,在衙門前的主街上,往前走幾步是咱們縣城最好的未名書院,隔不遠是集市,出門采買都很方便。這裏的房屋本來很好租,出來一套馬上成交一套,只是這家屋主是個寡婦,不租給有成年男丁的人家,就因為這個原因,租金雖然比旁邊的屋子便宜不少,卻一直沒有租出去,你們不是正正好嗎?”
林敏聽了很詫異,還有這麽好的事?
範牙儈見了她的神情,主動向她講述了個中的原因,原來這個寡婦喪夫不久,一個人拖着兩個孩子經濟日見窘迫,就把兩進房屋隔出來出租,第一次租給了一家三口,一對年輕夫婦帶個小孩,合約定的是一年,租戶想提前解約需要一個月前告知屋主,否則不退押金。
這兩口子租了半年後突然決定離開縣城,想退租又不願意損失押金,就誣陷寡婦勾引這家的男人,借此要挾想拿回押金。其實本來只要把事情說清楚大家商商量量的,也不是一定不退押金,可是他們卻采取了這種下三濫的做法。
寡婦非常憤怒,咽不下這口氣又怕把事情鬧大了對自己的名聲有損,最終找到範牙儈出面才解決了此事。至此之後,寡婦寧願房子空着也不願意租給家有成年男丁的租戶。
林敏和劉氏聽了也很氣憤,這世上竟然有這樣的無賴,為了一點銀子不惜壞人名聲。
“林寡婦是個非常好打交道的人,如果你們租下來了相處一下就知道了。”範牙儈真心實意地向他們保證。
“這麽巧?這家屋主也姓林?”林敏三人很意外。
“所以我說是專為你們準備的,這就是緣份啊!”範牙儈笑得兩眼都眯成了一條縫,“我還真沒見過這麽有緣的!”
說完了屋子,林敏趁機向他打聽攤子的事,林敏的打算是做個早餐攤,範牙儈把運城的集市向他們簡單介紹了下,其中有個早集在衙門前,開放的時間是卯時到辰時,也就是早上5點到九點,這個集市所在街道的一頭是住家戶,林敏要租的屋子就在這邊,另一頭是書院和一些商鋪作坊,範牙儈的牙行就在這裏。因為離衙門近,管理得很好,治安問題完全不用擔心,只是那裏的管理費比較高,而且想要好的位置得一大早就去。
“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嘛。”林敏非常滿意,心裏已經決定只要林寡婦不是太難纏,就租下屋子。
介紹完畢,範牙儈起身帶着他們去看屋子。
林寡婦的屋子原本是小小的兩進宅院,把前院通向後院的門鎖住,後院從後門出入,就成了完全獨立的兩套房,租給林敏他們的是前院,正對大門三間房并排着,東西邊各有一間廂房,邊上還有一小間是廁所,林敏看到院牆下有一口井,這真是讓人喜出望外,家裏有井太方便了。
林寡婦見範牙儈帶了人上門,也過來相見,知道是一家婦孺,還是同姓,非常的滿意,主動給他們介紹房屋的格局。
“我這院子為了出租專門翻修過,你看看屋子多新,除了床上鋪蓋的東西和吃飯的家夥沒有,其他一應俱全,不用你們再花錢置辦。”林寡婦一臉的驕傲,她30出頭,人長得白淨清秀,說話幹脆利落,林敏對她印象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