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再訂計劃
因為決定要增加産量,昨晚豆芽起出後,林敏新泡了豆子,又和小文悄悄地去河邊撮了河沙回來備用,現在正好有材料可以再發一波。等奶奶再從大伯那裏拿了竹筐來,她還可以錯筐種植,這樣每天都有豆芽成熟。
因為有了經驗,這次駕輕就熟,很快就搞定了。
她和小文把雜物間清理了一下,東西規整了都放到廚房裏,雜物間以後可以專門用來發豆芽。
收拾完畢後,她走到屋檐下,看着堆在地上的卷心菜和蘿蔔,又卷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
卷心菜和蘿蔔是分別用來做鹽菜和蘿蔔幹的。
做鹽菜非常簡單,先把卷心菜葉摘下在通風有陽光的地方晾曬,待失去水分後取下來,放在盆裏用鹽揉搓,等到葉片出水變柔軟,用水沖洗幹淨,再一片片挂在繩上放太陽下暴曬,過兩三天葉片完全失去水份變幹變黃後收下來裝在罐子裏密封起來,只要保存得當,放置一年半載都沒有問題。想吃用水泡開就可以。和青椒或者蒜苗一起炒回鍋肉,那真是一絕。肥而不膩的肉香配着鹽菜的幹香讓人欲罷不能。
蘿蔔幹的晾曬過程和鹽菜大致相同。只是不用曬得太幹,要不然嚼着費勁。曬好後收下來放到盆裏,撒上辣椒面花椒面攪拌均勻裝入壇裏腌制,腌制好的蘿蔔幹又脆又有嚼勁。
如果覺得味道不夠,吃的時候可以拌點油辣子,再加點姜蒜水提味,林敏以前喜歡當零食吃着玩,用來下飯那更是飯都要多吃一碗。
看到林敏和小文要做事,正在桌前看書寫字的小偉跑了過來,要幫着一起做,林敏沒有拒絕,她希望小偉能夠參與家裏的雜事和勞動,多到外面看看,不要變成只知道讀書的生活白癡。
比如以前的表弟,她外婆把事情都做完,對他的要求就是認真學習,其餘的啥都不用管,他只需要飯端到桌上過來坐着吃,吃了碗一推走人,真正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以至于連下面都不會,鍋裏接了水直接往裏扔,不知道要先把水燒開。偏偏學習成績不怎麽樣,還把懶病養出來了,只想坐享其成,林敏可不願意小偉變成這樣的人。
如果他以後真的有出息能走上仕途,林敏希望他能成為體察民情懂得人間疾苦的好官。
只是沒想到小偉不僅讀書認真,做事也很細致,動作還麻利,真的是智商高的人做啥都容易,有了他的幫助,進度快了不少。
林敏感嘆着把卷心菜葉子切下來,心兒也來幫忙,林敏分配了下任務,小文負責晾,小偉心兒給他搬運,四個人齊心協力,一會功夫就晾曬好了。
接下來就是曬蘿蔔,她将蘿蔔洗淨切成一條一條地,再把每個細條中間開個縫,方便挂在繩子上,有了做卷心菜時的分工,這次完成得也很迅速。
在集市她照例買了豬肉和豬大骨,晚上打算做黃豆芽肉丸子湯,現在就要把骨頭湯炖起來。
炖骨頭湯的時候,她心裏默算了一下今天的收益和支出,悲催地發現她好象又超支了,這可不太妙,她現在不是一個人,有幾個幼小的弟妹要負責,不能象以前那樣做事随心所欲,毫無計劃。
Advertisement
林敏以前的父母雖然不管她,但是因為重組後的家庭經濟條件很好,生活費給得很大方,上大學後更是直接把錢打到她卡上,加上她又常常跟着同學室友到處打工擺攤,也有一定的收入,林敏就沒有缺過錢。
由于從小到大沒有人教過她投資理財,所以花錢一直都是大手大腳,看到喜歡的就要買,每個月基本花光光。
她後來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覺得應該記下帳,看看能不能存點錢,可惜漂亮的記帳本倒是買了挺多,卻都只寫了前兩頁就扔到一邊,後來手機上有了很多記帳的APP後,她也下載了不少,還是沒有堅持下來。
剛到這裏時她還雄心壯志地要好好規劃一番,做出一番事業,寫了非常詳細的計劃書,結果現在連這計劃書都不知道被她放到哪裏去了,找了好幾天也沒有找到。
“不行,絕對不能這樣!必須要拿出實際行動來!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就從現在開始!。”
把湯炖上後,她找到正在認真抄書的小偉,有點不好意思地打斷他:“小偉,可以把你的舊筆和用過的紙給我嗎?我想用來記帳。”
小偉看着低頭耷眼的姐姐,立刻停下筆,滿口答應,他起身找出來遞給她:“姐,你有用就拿去吧。”
林敏選了那只筆尖細點的筆,只拿了幾張廢紙和破硯臺:“你自己留點,沒事可以練下字。”
小偉把剩下的紙筆收起來:“好,你要是需要就來找我。”
林敏點點頭,趕忙跑到自己房裏的書桌前端正坐下,再一次開始訂計劃。
“這次一定要堅持!”她對自己說道。要不然真對不起小偉的鼎力支持。
先定目标吧,林敏大學時曾經和四個室友計劃畢業了一起開個小餐廳,名字都想好了,叫“姐妹居”,現在她和弟妹剛好也是四個人,她覺得自己可以在這裏開個小飯館,就叫“姐弟居”,算是前世夢想的延續和對朋友的紀念。
她撫了撫額前的留海,有點苦惱地想:“開在哪裏呢?”
石橋鎮雖然各方面條件不錯,可是不夠繁華熱鬧。照她的想法,得開到京城去,身為一國之都,那是全國的金融政治中心,人民的眼界開闊包容性高,消費水平也高,她的各種美味小食肯定能有人欣賞,說不定能大獲成功,成為富甲一方的大財主。
可是京城離這裏太遠了,以前記得吳氏跟她提過,得先坐馬車轉坐船最後還要坐車,要花三,四個月的時間,路費就是一筆大數目,就算到了京城,生活開支和開店本錢肯定也高,真要存夠那麽多錢不曉得是哪一天了,而且以她的能力和背景真成了大財主說不定會死得很難看,還是小富即安,做個快樂的小富婆吧。
林敏決定退一步,去縣城!比京城不足,比石橋鎮有餘。而且那裏有書院,如果小偉能入讀就太好了。
他們可以先在縣城擺個小攤子,這樣用不了多少本錢。等到攢夠了錢再開她的小飯館。
不過到了縣城只能租房住,看小說裏說縣城租房大多是一個月2兩左右,一年要24兩,加上前三個月的日常生活差不多要準備30兩的銀子才夠。
現在是9月初,到陽春3月還有差不多6個月的時間,一個月需要存5兩左右,平均每天就得要有200多文的盈餘,算下來只要每天能批發出100斤的豆芽就能行,如果豆芽銷量打開了,難度也不大。
林敏把筆蘸了醮墨汁,準備先記下今天趕集的收入。
照例先寫下日期,天氣,開始記帳。
首先是收入,這個簡單:黃豆芽綠豆芽共50斤,其中在市場賣了40斤,6文一斤就是240文,賣給錢大姐3文一斤,10斤就是30文,總共270文。
涼粉有10斤,市場賣了8斤,8文一斤是64文。
這次趕集收入334文,加上在村裏賣的40文,總收入是374文。
接下來就是支出了,她頭疼的看着紙,有點下不去筆。
今天買了些啥?她皺着眉仔細回想,居然記不清了,更不要說具體的金額,可是每一樣都覺得是必須的,象香料和做衣服的布這些不是急需的她都沒有買呢。
她把剩下的錢倒出來數了數,不得了,連陳氏留下的銀子也被花掉了,只剩下100多文。
除去借給奶奶的300文,加減了下,居然花了600多文。
好吧,她在支出後面艱難地寫上600文。
盈餘:-200文。
她用手指戳着那個負數,心裏默念,看着吧,這将是最後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負數,後面一定全是大大的盈餘。
她正在給自己打氣,心兒從外面悄悄進來,靠在她的身上,細聲細氣地說:“姐姐,好香啊,你做的啥菜啊?”
林敏吸了吸鼻子,絲絲縷縷地大骨香從廚房飄來,她頓感腹中饑餓,看了下外面的天色,不知不覺竟快到晚飯時間了,她連忙低下身問心兒:“餓了嗎?”
心兒直點頭:“餓!”
林敏連忙起身,從櫃子上拿了一塊剛買的點心遞給她:“先吃點墊底,姐姐馬上做飯。”
吃完飯不久劉氏就來了,帶來了錢二叔的親戚賣給她的幾個壇子,這下她可以做資格的四川泡菜了。
林敏拉着劉氏坐下算工錢,兩人争執半天,最終劉氏堅持只要了20文,并且當場就要把這錢還給她。
林敏把錢推回去:“奶奶,不着急,等你掙了錢再慢慢還給我吧,接下來還要繼續花錢的。”
劉氏盤算了下,答應了。她心情很好,今天一家人只用了一會的時間就做了30斤的辣椒醬,為了保密,全都晾在後院。過幾天就能裝壇賣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