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三妞四妞
她開始盤算,如果大家接受程度好,看看能不能搞批發,畢竟拉到集上去賣太麻煩,走薄利多銷的路子又輕松賺得還更多,反正種這個不複雜,就是澆澆水,注意保濕。
“要不要換個名字?”她仰頭考慮,“黃豆芽綠豆芽太普通,人家一聽就知道是啥做的,要想賣貴點,是不是得取個高大上的名字?那叫啥?綠玉芽?黃玉芽?咋感覺那麽怪,還能換個什麽高雅大方的呢?”她冥思苦想半天也沒有結果,開始責怪自己平時怎麽不多看點書,知識儲備那麽貧乏,一到關鍵時刻就卡殼。
劉氏去井臺洗了竹筐和粗布回來,看她站在那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樣,出聲叫她:“你咋了,想啥呢。”
林敏一下回過神,算了,她也是個取名廢,還是就叫原來的名字,也符合靠山村的取名風格,入鄉随俗吧。再說了,真想要知道你這是用啥做的,換個名字人家就發現不了嗎?
想清楚這點,她也輕松起來。
她接過粗布,和劉氏一起把東西晾在房檐下,種豆芽的方法她不準備告訴劉氏,劉氏也是這麽要求的,用她的話說:“我這個人經不得別人套話,一不小心說出來咋辦,你還是不要告訴我,随便她咋套,我也是不曉得。”
林敏想想也有道理,萬一她要好的朋友親戚過來問她,她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這樣正正好。
晾好東西,林敏讓劉氏一起去看她的營養液,那幾個正在搗鼓蟲子喂雞的孩子也跑了過來,圍着營養液的盆子象在看聚寶盆,經過一天一夜的沉澱,泥土和水已經完全分離出來,上面是澄清的液體,她拿了個小點的盆子倒出來,剩下的泥土還能再用,她又倒了點水進去,用棍子攪拌均勻,等它重新靜置分離。倒出來的那盆水就能用來澆菜了。
“太麻煩了。”劉氏看着她的操作,不由得發出評論。
林敏覺得還好,只要不用澆農家肥,其他都可以接受。
“姐,我去澆水吧。”小文接過她的盆子就要走。
劉氏連忙叫住他:“不要急,晚上再澆。現在太陽太大,會把菜燒死。”
三妞在旁邊捂着嘴笑,小文有點不好意思,他确實不太懂這些,還想着太陽這麽大,正好給地裏的菜喝點水呢。
林敏招呼他們:“回屋裏吧,外面太熱了,我給你們切梨吃。”
她今天在集上看見梨子還算便宜,買了四個,正好劉氏來,大家分着吃。
有些人忌諱分梨吃,因為梨和離同音。她大學的室友們就是這樣,她們關系很要好,又對來自美食之都的室友家鄉非常神往,商量畢業後都到那裏工作,她們也要一直在一起不分開。所以從來不分梨吃,結果喃,她還是和她們分離,獨自來到了這個陌生的世界,她有點傷感。
Advertisement
現在想這些也沒用了,最重要的是過好當下的生活。她甩甩頭,調整好情緒,把梨的皮削掉,切成一小塊小塊的,用一個碗裝了,端到屋裏讓大家吃。要是有牙簽就好了,可以插上,更方便拿取,改天可以讓大伯削一點。
梨一端進屋,小文就跑着接過去,挨個捧到大家面前,請他們先吃。三妞四妞低着頭,臉紅紅的,不好意思伸手拿,小文連讓了幾次也沒有動。
他擡起頭求救似的看着劉氏,劉氏招呼道:“三妞四妞,弟弟請你吃你就拿着,不要扭扭捏捏的,都是自家人。”
兩人這才伸手拿了一小塊,慢慢抿着,臉上滿是笑意,她們在家裏也是很少能吃到這些水果的。
心兒見了,一個勁問:“甜嗎,好吃嗎?再多吃點吧。”說着又捧了碗讓她們再拿。
這兩個孩子都是內向的性格,三妞今年十三歲,四妞和林敏兒一樣十二歲,她月份要大點,林敏兒還得管她叫姐姐。
兩姐妹長得和劉氏有點像,都是大氣的長相,眼神清澈純淨,一看就心思單純,淳樸善良。只是因為長期營養不良,身材瘦小,頭發枯黃。身上的衣服也是洗得發白,綴着補丁。
她們和心兒年齡差距大,卻能玩到一起,三人一直在邊上小聲聊着天,不時聽到心兒開心的笑聲,一看就是慣帶孩子的。
“兩個丫頭年紀大了,會幫着帶弟弟,做家務,動作也麻利,能頂不少事。要是像她們那個娘我才要愁死。”劉氏跟林敏說,她對大媳婦的慢性子也是氣得很,當初是看她脾氣好才選的她,哪曉得好過頭了。
林敏突然有種詭異的感覺,那邊有她的堂姐,她和劉氏卻坐在這裏象兩個長輩聊家常,評論家裏的小輩,竟然還沒有人覺得有啥不妥。
要讓劉氏說還真沒有啥不妥,敏兒可是讀過書有學問的,懂得東西比她還多,跟她商量點事還能拿主意,比空長年紀的人可強多了!
又聊了一會,劉氏就要帶着三妞四妞回去了,心兒依依不舍地拉着三妞四妞的手,一再讓她們有空就來玩,都是懂事禮讓人的孩子,三個人看起來感情已經很好了。
小偉也從房裏出來和劉氏告別,林敏猜測他不是在看書就是在練字。自從拿到了書筆,他就精神了很多,整個人都挺拔不少。
劉氏走了,幾個孩子的午睡時間也過了,看着都沒有困意,索性不休息,繼續去各忙各的。林敏走回廚房,開始考慮晚飯應該怎麽安排。
買的肉中午做了湯,還留了一點,今天晚上必須吃完。就用來炒黃瓜肉片吧,再加個卷心菜煎蛋湯,拌個她心心念念的折耳根。肉包子還有兩個,他們可以一人半個,再做個土豆泥,三菜一湯,挺豐盛的。
這頓飯除了折耳根,其他的菜得到了一致好評,最受歡迎的是土豆泥,心兒喜歡得很,小文也很好奇:“姐,你咋想的喃,土豆還能這麽做,真好吃。”
林敏也很高興,以前跟着室友學做菜,明明用了同樣的材料,同樣的調料,就是感覺沒有她做的好吃,總是差點味。她也很不解,追着室友問是怎麽樣回事,是不是還有獨門秘方沒有交出來。室友當時跟她解釋:“因為我用了心去做的,放了對你們的愛心在裏面,所以好吃。”記得那時候她甩了白眼仁過去,以為室友故作神秘。可是今天有點理解了,為自己在意的人做菜時會小心翼翼的,放調料時也會反複斟酌,考慮對方的喜好,這和公式化的按菜譜做菜相比,确實要好吃得多。
吃了晚飯,林敏收拾好桌子清洗了碗筷,又把晾着的辣椒醬和木耳收到屋裏去。山裏濕度大,再過一會就該有潮氣了。
見天色尚早,她打算休息一下就去撮河沙,然後讓弟妹開始鍛煉,先從最簡單的跑步開始,小心兒身體最弱,可以少跑一點,再慢慢加大運動量。
她正在心裏規劃着,就聽有人敲門,還叫着小偉的名字.“是山子哥的聲音?”小文聽到聲響,連蹦帶跳地跑過去開門。
小偉也跑到她面前,不好意思地向她交代:“姐,早上山子哥來過,我沒有開門,他說晚飯後再過來,我忘跟你說了。”
林敏點頭,表揚他做得好。
她猜山子可能是來教他們養蚯蚓的,他是重信譽的人,說了的事就會做到。
一想到蠕動的蚯蚓,她臉都麻了,不要怪她矯情,這個真的搞不來。
林敏猜得沒錯,山子這次帶了一罐據他說身強體壯的蚯蚓來,還舉着罐子打開讓他們看,很得意的樣子,三個孩子也看得不住贊嘆,連連追問在哪裏挖到的。
林敏避到一邊,讓他們趕快拿到後院去弄,幾個人嘻嘻哈哈地跑到後面去了。
看着他們歡快的背影,林敏心中有點發愁,也不曉得幾時才能做好,一會還要去撮河沙的。趁這個時間,她将泡的豆子拿出來看看,壞的選出來扔掉,然後就無所事事地在院子裏亂晃,覺得時間難熬,好在大家動作很快,沒多久就出來了。
山子洗了手就約明天早上再進山去,說是去采核桃野梨。林敏不太想去,萬一山子她娘知道,搞點小動作就麻煩了。她現在只想順利地把豆芽做出來賣掉,真的怕再生事端,可是看到山子熱切的眼神,拒絕的話又說不出口。
她想了想,最後還是點頭答應了,就這一次吧,下不為例!
她突然想起張氏的事,下午劉氏在的時候她沒敢問,兩人一看就不對付,怕問起來她太激動,正好現在可以向山子打聽打聽。
山子聽她問起,皺緊了眉頭,他看到張氏也頭痛:“這家人難纏得很,家裏有幾畝地都是租給人種,每天也沒啥事,她男人到處打牌吃酒,她就滿村子亂轉。哪家有好吃的就進去蹭兩口,哪家有點啥事到處去傳,臉皮又厚,村裏的人都拿她沒法,你要小心點,千萬不要跟她搭話。”
山子很少說人是非,可說到這個女人,居然說了這麽一串,看來張氏真的是極品中的戰鬥機。
其實山子還有沒有說的,這個張氏每次看到他就追在他後面,要給他說媳婦,讓他煩不勝煩。
總算等到山子告辭要走了,林敏長松一口氣,小文把山子送到門口,剛打開門,門口站着小峰正舉着手準備敲門。他看到走出來的山子,明顯地愣了愣,不由問道:“山子,你咋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