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劉府日常(下)
累得劉缯帛斷絕子嗣,于劉母心裏到底還是愧疚的,蘇誨便垂首不語。
見他黯然,劉母不由嘆息,“阿娘并未指你與大郎,你們很好。”
“小弟想雲游天下。”蘇誨低聲道,“先前怕阿娘擔心,便一直隐瞞不提。想不到他竟如此不管不顧……不過阿娘你放心,我早有所料,也早已打點妥當,只看阿娘如何決斷。”
這些年內外均是蘇誨主事,将阖府上下安排得妥妥當當,故而他有所籌謀,劉母也不感意外。
“早在天子對突厥用兵時,小弟便早心向往之,他此番離京,不是往漠北便是往河西走廊,早幾年我剛入戶部時便有意結交了陽關與朔方的守将,命他們留意小弟的行蹤。”
劉母點頭,“嗯。”
蘇誨察言觀色,“他平生所願便是做個雲游天下的客商,從此逍遙自在,萍蹤浪跡。若是阿娘你想規勸他重返正道,我便立即讓人把他攔下;若是阿娘你想遂了他的心意,我也準備好了通關文書、金銀細軟、藥材衣裳,還讓他貼身小厮在秦州候着,只待阿娘主意定了便與他會和,一路也好有個照應。”
“你考慮的這般周全,恐怕早已盤算好了罷?”劉母看着蘇誨,面色卻已和緩許多。
蘇誨讪讪地笑,“小弟的性子太為跳脫,恐怕也不适宜在官場上,是我不好,早發現了他的這個苗頭卻沒扭得過來,更沒回禀阿娘……”
“行了,便由他去罷,”劉母忽而憂心忡忡道,“你說他不會帶個胡姬回來吧?”
蘇誨失笑,岔開話題,“阿娘,大郎要回來了。”
“哦,今日宋錦回來,我還未來得及問話。”
“缯帛升了刑部侍郎,我估摸着最多再過十日,他便能來給您請安了。”
見劉母欣然而笑,蘇誨便不失時機地勸她用膳,又哄她早些安歇了,這才把劉绮羅逃家惹出的爛攤子收拾了。
又過了兩日,蘇誨剛出戶部大門,就見一人立于門外,身着緋紅官袍,眼含笑意,眉目溫存。
“晏如。”那人柔聲道。
Advertisement
盡管早已知曉他這幾日回來,蘇誨還是禁不住狂喜悸動,快走幾步到他跟前。
二人上下打量對方一陣,見彼此均未清減才放下心來。
“何時到的?”
劉缯帛托他一把,将他扶上馬車,“辰時便到了,先去給阿娘請安,又去吏部述了職,去中書省拜見完恩師,便來等你了。”
馬夫将車簾放下,蘇誨向後一仰,正好靠在劉缯帛懷裏,久違的懷抱熨帖至極,禁不住輕哼了一聲,“算你有點良心。”
劉缯帛輕輕摩挲他面頰,“這三年苦了你了。”
蘇誨不置可否,“巧言令色,绮羅的事你聽聞了?”
“恩,”劉缯帛揉揉他鼻尖,“就按你說的辦吧,阿娘過些時日便想通了。”
蘇誨閉目假寐,當劉缯帛以為他已睡沉時,卻聽他低聲道,“不走了?”
劉缯帛低頭吻他發旋,“再不走了。”
蘇誨微微一笑,至此,心徹底定了。
德澤十七年,蘇誨遷大理寺少卿。
同年,劉缯帛由右侍郎升為左侍郎,正四品上。
約莫是六月裏的某日,蘇誨從大理寺回府,遠遠就見禮部的車馬。
“繞道。”蘇誨蹙眉。
不待他吩咐,蘇繡便忙不疊地打探去了。過了一刻功夫,他才匆匆返回,神情詭異。
“回老爺的話,禮部的人來是封诰命的。”
蘇誨挑眉,“诰命?”
蘇繡頭垂得更低了,“皇恩浩蕩,念老夫人寡居多年,更含辛茹苦撫育大人這麽這般的國之棟梁,故破例封老夫人三品淑人。”
蘇誨大喜,“是麽?還不傳命下去,今晚于小花廳擺宴……”
“小的還未說完……”
蘇誨見他吞吞吐吐,心生不祥之感。
蘇繡心一橫,倒豆子般道,“禮部的官員還帶了副芙蓉錦抹金軸,是封劉門蘇氏為四品恭人的,宋管事說夫人回娘家去了不在京內,老夫人代領的旨。”
一片死寂,蘇誨在心內數至百下才堪堪将一口氣平下去。
“回府。”
且不提蘇誨如何打起精神應付老夫人的絮絮叨叨,晚間的時候,劉缯帛從刑部回來,還未至內室,便險些被飛出的瓷枕砸個頭破血流。
“晏如……”
裏間傳來沒好氣的聲音,“滾!”
平時蘇誨雖有些小性子,但如此大動光火還是頭一回,怕他傷了身子,劉缯帛也顧不得其他,直接沖進去。
蘇誨正黑着臉靠着軟榻,一旁的案上放着全套的鳳冠霞帔。
劉缯帛見他氣息急促,知他心緒未定,便為他添了杯茶水,溫聲道,“我并未去求,許是聖上覺得我還得用,便賜下了這個恩典。”
見蘇誨面色轉晴,劉缯帛又道,“朝廷官員多如牛毛,诰命也并不稀奇,可又有四品官身,又有四品诰命的,別說我朝,歷朝歷代都是罕有,晏如這番際遇,可謂曠古爍今!”
蘇誨禁不住打他頭,“巧言令色,你這個侍郎莫不是溜須拍馬來的吧?”
“晏如……”劉缯帛猶豫片刻,“還有件事,你可務必要應我。”
蘇誨挑眉,“還有比我得了個诰命更啼笑皆非的事?”
劉缯帛硬着頭皮道,“前兩日小弟身邊的繡緞回來,說绮羅在南诏與一女子私定終身,做了人家的上門女婿……”
蘇誨拍案而起,“荒唐!”
“繡緞帶回一個襁褓中的嬰孩,說是小弟孝順你我的,阿娘已對外放話說是我的嫡子……”
劉缯帛邊說邊小心翼翼地瞥他,一部侍郎竟如此做小伏低,任誰見了怕都是預想不到吧。
蘇誨輕嘆一聲,靠入他懷裏,悶悶不樂道,“也罷,本就是我欠你的,我會待他如親子,至于名聲……随便旁人怎麽說吧,只千萬不能讓鄭紹知曉,否則我一世英名恐怕就毀了。”
劉缯帛低聲笑笑,“上天待我不薄,年紀輕輕便金榜題名,宦途上有恩師提攜,也能為國為民做些實事;與你相知相守,更得了阿娘的慈心寬宥;弟弟雖生性放達,卻也是個俠骨柔腸的大好男兒……然而我生平最得意之事,還是此番為最親最愛的二人掙了诰命,而今只求有生之年也能為你母親……”
“總有一日。”蘇誨輕聲道。
作者有話要說:
哈哈 我也算是寫了“男妻文和生子文”了? 尺度簡直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