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夜探太守府
潛入太守府的過程出乎意料地順利。
包括明凰在內,楚辭一行一共六人,分為兩兩一組,皆是全身上下裹覆黑衣,臉面遮擋于黑紗之後。
在楚辭的堅持下,明凰跟在了他的身邊,同他一道行動。
寅時剛至,他們便已潛伏在了太守府的西南院落牆外,避開巡邏隊時不時照過來的燭燈,藏身于一處極其隐蔽的灌木陰影之中。
楚辭對身側的沈六、沈七比劃了個手勢,二人颔首會意,很快,兩道與夜色融為一體的黑影便無聲地躍起,旋即,便消失在了那堵石牆之後。
剩餘的四人繼續埋伏于灌木叢中,過了片刻,那前去探路的二人折返了回來,壓低聲音朝楚辭道:“王爺,秘牢周圍的守備比預想中要松懈,現在雖還沒到換班的時候,但那一隊本在附近巡邏的人馬幾乎沒有怎麽挪動位置,應該很容易便能混進去。”
楚辭點了一下頭,但眉宇間卻反而透出愈發深重的凝重之色來。
“這有些奇怪,”明凰在旁低聲分析道,“按理說彭成治軍嚴謹,他身邊的親衛自不該如此懶散,除非——”
她的視線與楚辭交彙在一處,盡管今夜月色暗淡,但兩人眼底那份相同的隐約的擔憂卻是清晰可見。
一切盡在不言中。
二人皆是人中龍鳳,對于眼下這道極有可能是請君入甕的陷阱,他們心下無不了然。
但無論如何,此番是萬萬不能退縮的,哪怕只有一絲渺茫的希望,他們也得拼勁全力救出太子殿下。
于是,楚辭沉吟了片刻,他從懷裏掏出一枚金鑲的令牌,遞予明凰,并且壓低聲音道:“凰兒,你留在此處,若是聽到了不妙的動靜,或是我一炷香之後還未回來,你便帶着這枚令牌,從邢府裏的密道出城,城外的三萬大軍——唔!”
楚辭還沒來得及說完,一只白皙纖細的手便毫不留情地一把覆住了他的嘴。
楚辭那雙含情的桃花目罕見地瞪得老大,想來,身為一介王爺,還沒有誰敢對他做出這般大不敬的舉動。
一旁的四名暗衛也有些眼神呆滞地看着明凰的動作。
而明凰本人,則用另一只手一把将楚辭手裏那明晃晃的令牌塞回了他的懷裏,然後用不容置喙的道:“你和沈六留在這裏,我帶其餘三人一道去秘牢探個究竟,若是我們被俘,你就帶着三皇子和雲香、海棠連夜出城。”
她的話音剛落下,楚辭便一把握住了她的手腕,将自己的嘴巴從明凰的掌心中解救出來,他有些失态地瞪着明凰,但礙于現下所處的環境不得不壓低了聲音,可語氣中夾雜着的惱怒之意仍舊讓人聽得分明。
“凰兒,現在不是容你使性子的時候,在帶你來之前你便向我保證過,凡事都聽我的安排!”
“不錯,我是向你保證過,”明凰爽快地點頭,而後話音一轉,“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楚辭,你應該清楚,若是你被捉,那麽燕國軍隊可就是群龍無首了,彭成想要剿滅那三萬人,甚至進攻京城屠滅燕國,只怕也是早晚的事。”
明凰所說的道理楚辭如何會不明白?
但三個時辰前,他向明凰也向自己做出過承諾,此番無論如何,他絕不會讓明凰受到一點兒傷害。
于是,楚辭靠在牆邊,直視明凰在月光下清亮如水的眸子,沉聲道;“凰兒,你放心罷,我不會被彭成的人捉住,就算這是他設計好的圈套,我也有把握從中脫身。”
聞言,明凰不怒反笑,她嘲諷地望着楚辭,掀唇道:“齊王,彭成的本事你怕是比我清楚多了罷?他那般在戰場上都思慮周全的人會輕易讓你尋得逃脫的機會?若太子也在那秘牢裏,你要帶着手無縛雞之力的太子逃生,只怕更是癡人說夢!”
她這話說得毫不客氣,連幾名暗衛都面面相觑,然而,不待楚辭反駁,明凰便倏地站起了身。
“!”
幾名暗衛吓了一跳,連忙轉頭窺伺周圍的情況,好在那對巡邏的人馬已經走遠了。
明凰自上而下地審視楚辭,時間緊迫,她不欲再說下去,只道:“你心下分明是清楚的,你敢說自己答應帶我來不是存了這樣的心思麽?楚辭,南國的人想要活捉我,所以我即便被彭成抓住,他也沒法子立馬處置我,而你就不同了。”
明凰轉過身,她的背影被灑下的月光勾勒得清淡朦胧,讓楚辭不禁生出一股錯覺,仿佛她就會這樣乘風而去、消失在這蒙蒙月光中似的。
“你留在這裏,我去。”
最終,明凰留下這麽一句話,便兀自運氣輕功,躍過那堵石牆,不見了蹤影。
而楚辭伸出的手,除了一片冰涼的月光,什麽都沒抓住。
楚辭狠狠閉了閉眼,明凰的功夫比他弱不了多少,他明知這是最好的選擇,但是……
什麽時候起,他變得這般感情用事了?那個面上含笑私下卻內裏涼薄手段殘酷的齊王去哪兒了?
似乎一旦牽扯上明凰的事,他的腦子便沒辦法做到冷靜思考。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心,早已因那個人,亂了。
楚辭回過頭,朝身旁不知所措的四名暗衛一字一句道:“追上王妃,務必要保證她的安全!”
再說明凰躍過石牆以後,只見入目處是一片籠罩在靜谧中的黑暗,黯淡的月光根本無法照亮眼前這片濃密的樹叢。
而明凰小心地挪騰了幾步,将等身高的灌木叢撥開了一條縫隙,方眯起一只眼,仔細向外窺探。
秘牢的入口就在不遠處,明凰能清晰地瞧見那鐵門外站了兩名披甲執銳的侍衛,秘牢的主體應是位于地下的,但眼前這道被巨大的雕花銅鎖牢牢纏住鐵門是唯一的進出通道。
就在明凰仔細觀察那道距離不遠的鐵門時,遠處驟然有亮光傳來,明凰不由得尋着那道光線看過去,只見是一隊身着鐵甲的護衛兵舉着火把直直往這個方向而來,他們看起來不像是巡邏的人馬,并且,領頭的那人……那身打扮,不像是尋常将軍,倒更似文官的模樣。
果然,等那隊人馬走近,看守秘牢的那兩名侍衛似乎吃了一驚,接着立馬躬身行禮道:“屬下見過徐太守!”
明凰眯了眯眼,她明白了,眼前這名一身紫袍的書生打扮的中年男子,怕就是濯陽原本的太守徐渚了。
這徐渚其實與在南面駐紮了十多年的彭成原本并無甚幹系,是彭成之子在京城出了事之後,皇帝為了出于防備的考量,方才撤了與彭成關系密切的原濯陽太守,換上了徐渚這個與彭成沒有瓜葛的京中官員。
然而,徐渚是個不折不扣的書生,他雖于政務一道頗為擅長,但用兵打仗實在不是他的長項。
于是,在白司南打了敗仗,連自己帶手下人馬統共兩萬人都被彭成俘虜後,徐渚無法,為了保證濯陽百姓的安危,他主動向彭成寫了一封降書,在彭成應允了他的條件之後,便任由彭成毫無阻礙地進入了濯陽,表面上仍領着太守之職,不過卻将自己沒待多久的太守府讓予了彭成。
其實徐渚若是能下定決心緊閉城門,帶着濯陽城中剩餘的士兵頑固堅守,等已經打敗燕國大軍的楚辭軍隊趕回來,那麽濯陽城或許還不會落入彭成手中。
然而,白司南的全軍覆沒終究是讓徐渚害怕了,但他做出這樣的決定,無論初心是出于自保抑或是恐懼,雖然同吾誓以身殉城那樣強烈的備受敬仰推崇的忠義之舉背道而馳,不過,他的作為也并不全然是值得人一味指責的,至少,彭成并未食言,濯陽城中的百姓,因着他的妥協,得以保全了。
明凰倒是不在乎徐渚究竟是否是個膽小懦弱之人,她在乎的,是身為前太守的徐渚為何在深夜出現在太守府的秘牢之外。
明凰到底是同秘牢隔了一段距離,徐渚又壓低了聲音,話語傳至她耳中時,也只得“太子”、“将軍”、“令牌”這幾個字眼。
不過,這也足夠讓明凰引起懷疑和警覺了,她心下暗暗思索,難不成,徐渚是奉了彭成之命前來探望太子?那麽,太子果然是被關在此處了?
又或者,這只是彭成計劃中的一部分,他知道此刻會有人從旁窺伺,于是便故意讓徐渚演了這麽一出戲,好讓窺探的人以為太子當真就在此處,然後便好誘得來人踏入他早已設計好的圈套之中?
明凰有些猶疑,她下意識是偏重第二種情況的,但若是仔細一思量,理智又告訴她,身為降臣的徐渚夜探秘牢本就是一件不合常理的事,彭成就算再急切,對手是楚辭的話,他也不會安排這樣讓人白白起疑的戲碼,這不符合他向來謹慎的性子。
然而——
明凰轉念一想,如果并不是彭成示意的話,那麽,徐渚在深夜現身于此,究竟又是為了何事呢?
這時,似乎是夜風起了,身後傳來一陣輕微的窸窸窣窣的聲響,仿佛是微風帶動樹葉所發出的細微響動。
但明凰敏銳地側了側頭用餘光一掃,便見那四名楚辭手下的暗衛已靜靜地蹲在了她身邊。
明凰張了張嘴,到底也沒說出什麽來。
罷了,楚辭的功夫比她更甚,雖然他連一人都沒留在自己身邊,不過獨自行動也有獨自行動的好處就是了。
就在明凰轉了心思的當頭,前方的聲音驟然大了起來,只見其中一名守衛秘牢的士兵朝徐渚拱手道:“太守大人,實在抱歉,我等奉大将軍之命守衛秘牢,除非大将軍親至,否則任何人都不能進入此地,哪怕太守大人有大将軍的令牌也無法通融,這是大将軍昨日才下的命令。”
聞言,徐渚的面色緊了緊,似乎是猶豫了片刻,接着,他從懷裏掏出一卷東西遞予那守衛,嘴裏道:“李都頭,這是大将軍的親筆書信,本官是奉了大将軍的命令,前來說服太子,大将軍的意思是,只要說服了太子,便可以借太子的名號與朝廷分庭抗禮,于大将軍的霸業而言可謂是天大的助力,怎麽,莫非李都頭還要阻了大将軍的大事不成?”
這一番話可謂是将那守衛秘牢的李都頭說得有些懵了,他接過那卷絲絹打開一看,果然是大将軍的字跡,他在調到這秘牢擔起看押之責前,也曾在彭成身邊做過一段時間的親衛,熟悉彭成的筆跡是每名親衛的職責所在,而手裏這張絲絹上的字跡他再熟悉不過了,的确是大将軍的手筆,并且末尾還印有彭成的大将軍印,看來,這的确是大将軍的安排。
李都頭原本還對徐渚的到來心存懷疑,這一下,彭成的親筆書信讓他心底的懷疑一股子全消散了。
他将手裏的絲絹還給徐渚,陪笑道:“實在抱歉,太守大人,我等身負看守秘牢的重責實在是不得不謹慎,不過,既然大将軍的親筆書信已至,我等也自不會再多加阻攔,秘牢裏頭有些昏暗,還請太守大人小心了。”
言罷,他便回過身,掏出身上的鑰匙,準備去解鐵門上繞了一圈又一圈的銅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