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荔枝
第92章 荔枝
接到馮淵帖子的第二日, 文皎先見了二管家林安。問問從去年九月到如今已經八九個月了,林游林明叔侄兩個學得如何,能不能獨當一面去鋪子莊子上理事了。
林府兩位總管, 大管家林平現管着一應車馬出行, 來往送禮人手安排等。二管家林安管着前院賬房算賬,還有各鋪面的生意。
是以當初上京之時,是大管家林平和許嬷嬷兩個先行上京安排。二管家林安随行,一路跟着檢視莊子鋪面。林游林明叔侄兩個學生意上的事, 也是分派給林安。
現今林安的大閨女就在文皎院子裏頭做二等丫頭, 叫做寒露,今年才十四歲。
文皎冷眼看着寒露這丫頭, 倒是個心裏有主意的。平日只跟着白露等幾個後頭學習,交給她的事辦得又快又好。她也并不仗着自己是管家之女就強出頭。
四個二等丫頭裏面,小滿谷雨兩個是沒什麽根基, 外頭買來的。因着年歲大一兩歲, 倒是在文皎跟前更得臉些。
由女看父,就知道林安也是個心眼實誠,幹活讓人放心的好下屬。
用人不疑, 既知道林安的品性,文皎對林安的評價倒是信了九成。剩下的一成也要考慮每個人看待事物的不同之處。
林安小心的在廳堂內椅子上坐了,隔着屏風回話道:“回夫人的話,二位爺于生意上的頭腦都比較靈透, 學起算學來也很快。現在若是放出去做個賬房, 應該是沒什麽問題。”
“但這南來北往的販貨談生意,倒是總得走個一兩遭, 才知道究竟是适合做生意,還是在家管事。”
裏頭夫人笑道:“知道了。不知你覺得他二人品行如何?”
林安細細思索了一小會, 才回道:“游二爺雖然年紀小些,但性子倒是更穩重。明二爺還有些少年意氣。”
文皎聽了,心道林游和林明雖然都是次子。但林游上頭有哥哥,下頭有弟弟,這個老二做得可沒有林明這個幼子舒服。
若是林游不穩重沒點心思,就黃氏那個做母親的,林游也不能有現在的出頭之日。
讓人把林安送出去,文皎又喚來林游林明,親自考較了一番,應答倒是都還從容。
Advertisement
文皎點頭道:“看來你們倒是都有長進了。正好現在我有件事想交給你們,你們聽聽。”
因林游林明兩個算是自家人,文皎便沒隔着屏風簾子什麽的見他們。這樣正好也方便文皎詳細觀察兩人。
文皎見林游林明叔侄兩個聽有事交給他們,都更加坐直了身子,便繼續說道:“金陵有一個鄉紳之子,名叫馮淵。因我去歲街上救了他一命,他現今來投奔我們林府,說想着學些管家生意上的事。”
“你們兩個也跟着管家學了八/九個月,帶一個鄉紳之子,應該也不是什麽難事。你們誰有自信幹好這事?”
文皎說完,再觀二人面色。林游面色微微收了些,認真思索起來。而林明聽說只是帶人,眼睛非常明顯的黯淡了一瞬。
果然,過了一會,林游起身拱手道:“海嫂子,小弟願意帶他。只是小弟想先看看馮公子是什麽樣的人,不知……”
文皎露出個笑來,點頭道:“這你放心。若讓你做他師父,收徒之前,總得讓你看看徒弟品性如何。”
“明日下午他上門來拜會,你也過來,自行考較他便是。”
文皎見林游躬身應了,便再勉勵他兩句,就讓他們出去了。
雖然是同族之人,但林海和他們早就出了五服,不是什麽近親。既然想學手藝,總得幫着幹些活才是。
似是林明這樣的性子,不稀罕帶人,只想着出去做生意,總還得再磨兩年。若是磨不出來,就在家當個小管事當個幾年,也不算委屈了他。
若是林游能把馮淵帶出來,他二人互為幫手幹上幾年,自己文皎也能放心把一部分鋪面交給林游經營。
再過幾年,到時候自己給林游馮淵投些銀子,他們出去單幹。若幹的好,自己等着數錢就行。
第二日馮淵來,文皎觀他比去年看上去穩重了些,身上那種不學無術的公子哥兒們特有的浮躁之意去了大半,心裏先點點頭。
林游考較了馮淵半日,覺得馮淵态度能力都不錯,可以一試。
文皎便直接和馮淵說明,想讓自己幫他可以,他得先和林府簽五年的合約,給林府打五年的工。
到時候他學成了,自己會給他投銀子。賺來的錢也不用七三分,五五足矣。
馮淵看完“賣身契”,利利索索的叩頭答應了。倒是讓文皎又高看他一眼。
文皎并沒安排馮淵住在林府,而是直接安排林安分給他們一處鋪子,讓林游做二掌櫃,馮淵做學徒。
當日二人就收拾東西搬到鋪子裏去住了。林明文皎也沒讓他閑着,既然眼高手低,就先去給陳嬷嬷打下手,管一管柴碳燈燭,讓陳嬷嬷給他嬷磨一磨性子才好。
林明心中十分後悔。誰想到帶一個不知道哪來的落魄公子,就能直接被分到鋪子裏去當管事了呢?
但世上也沒有後悔藥吃。林明也只得收拾收拾,到陳嬷嬷那報道去了。
馮淵來京的事,文皎并沒有和英蓮提起過。左右給英蓮定下誰自己也還沒想好,英蓮也才十二歲。
等到英蓮十四五歲時,再看看林昌和馮淵誰更好些罷。或是外頭有更好的男子相配英蓮,也未可知。
五月二十,各才人贊善再次入宮受封,從此便都是正式有品級的宮中女官了。
華陽宮內,賈元春猶豫了半日,還是嘆道:“罷了,先莫要去請薛贊善。免得人家風言風語,說是寶釵因我之故才被選入宮。再者也有結交女官之嫌,反倒不好。”
按例,貴嫔宮中女官之位應有正七品掌阖宮事少史一人,正八品掌戒令、糾禁、谪罰之事掌正一人,另有四位正九品女史協助管宮。
去年賈元春封了貴嫔,蘇皇後特意叫她去,問她有沒有中意的少史人選。若是沒有,便給她挑好的來使。
元春思及再三,還是不想委屈了抱琴。且抱琴是從小跟她一起長大,也讀書識字,又在宮裏和她一起呆了這幾年,情誼非比尋常。
她問過抱琴的意思,抱琴願意永不出宮,陪伴元春。元春便回蘇皇後道,覺得抱琴很好。
蘇皇後命忍冬去考較抱琴一番,看她能不能擔當得起少史之位。抱琴并沒有辜負元春的信任,讓忍冬甚是滿意。
是以抱琴現已經是正七品華陽宮掌事少史,在華陽宮中也算是一人之下。
她見元春颦眉,勸道:“娘娘也擔心得太過了。就算娘娘不見薛贊善,有心人也能打聽出來娘娘和薛贊善是姨表姊妹。”
“再說,此次中選是皇後娘娘親閱。誰若是這麽想,不是質疑皇後娘娘嗎?”
看元春還是不曾開顏,抱琴又悄聲勸道:“前兒太醫才說,娘娘入侍兩年未曾有子,就是平日思慮太重的緣故。”
“這些無傷大雅的事,娘娘就別多想了。好好養好身子,早日懷上龍胎,才是正理。”
元春勉強笑道:“你說的是。”
她又思量再三,方指一指桌上的一盤荔枝道:“到底我和寶釵是姊妹,總得護一護她。”
“你親自去把這盤荔枝送給她罷。就說讓她好好陪伴郡主,安心住下。我改日再來找她說話。”
依着抱琴的想法,現今娘娘已經是貴嫔之位,盛寵優渥。周妃娘娘現今也不大找娘娘的茬了。娘娘所缺着不過膝下空虛,沒有皇子皇女。
太醫才說了讓娘娘寬心,娘娘就為了一件小事左思右想的,傷了身子可不好。
抱琴見元春笑了一笑,雖笑得勉強,心裏還是一松,便笑着應了一聲:“遵命。”
她又有心引着元春往別的地方想想,又笑道:“這荔枝得換個瑪瑙盤子才好看。娘娘看着哪個盤子好些?”
元春知道抱琴哄她,也不想辜負了她的心,便依着抱琴所言挑了一會盤子。最後挑得一個淺碧色纏絲瑪瑙盤,裝上荔枝,命抱琴送到寶釵那去了。
林府裏,文皎和林海也正剝荔枝吃呢。
昨日嶺南運來的鮮荔枝到了,尖兒上的自然是先供到宮裏。皇上親自捧着最好的給上皇送去,再分給皇後一半,又往下賞賜給大臣們。
林府得了好幾份。一份是皇上賞給林海的一簍,一份是皇後賞給文皎的一婁,還有一份是蘇府給送來的兩筐。
文皎看着兩簍加兩筐荔枝哭笑不得,覺得恩寵太盛的麻煩就在這。他們就是多大的肚子,也吃不完這麽多荔枝啊。這東西又不禁放,兩天就壞了。
既然蘇府已經送過來荔枝了,文皎總不能再送回去,這樣一來一往的虛情費事,倒不是一家人行事。
給左鄰右舍分去一些,剩下的文皎便命挑出又大又紅的來,自己留一份,給黛玉送去幾盤,給葛娘子陸清、封氏英蓮、楊先生李先生和水嬷嬷衛嬷嬷都各送去一盤。
餘下的又賞賜給家下人們,命白露白霜自去算數兒。
文皎自己在屋裏躲懶兒,等着林海剝荔枝給她吃。
她身孕已經七個多月了,胳膊上腿上腳上都開始微微水腫,行動也不便起來。除上課外的所有的事,能躲懶就躲懶。
一見着荔枝,她便想起荔枝的味道和口感,口水就分泌出來了。若是自己剝彎腰,身子不舒服。不彎腰,免不得汁水會弄到衣服上身上,黏糊糊的。
文皎便向林海撒嬌道:“如海,你給我剝荔枝吃好不好?”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都吃到荔枝沒有呀~(連吃兩天荔枝并且還想吃的作者流出了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