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女婿
第51章 女婿
十月三十日, 林海文皎兩人早早起來,攜了黛玉帶上禮物,坐車往承恩公府去了。
蘇家前兩日就接到了林海的帖子, 本來新女婿第一次上門, 很應該到後院來,和文皎的家裏人,姊妹兄弟嫂子等之間互相見見的。
只是林海畢竟年歲已大,多有不便, 蘇家便分男女兩邊。蘇尚書并白夫人先在前院書房等林海, 柳氏韓氏并幾個孩子都在白夫人正院等着文皎黛玉。
文皎一下車,就看見是蘇大爺二爺和鄭嬷嬷在大門口等着。鄭嬷嬷雖臉上露着笑, 但通身還是一副嚴肅樣子,見此次還是林海先下車,再扶着文皎下來, 倒是眼中笑意更深了些。
兄妹妹夫四人互行了禮, 文皎又拉着黛玉上前來,一一介紹。黛玉行個福禮,口中稱:“見過大舅舅, 二舅舅。”
黛玉初到賈府時,因着是獨個上京,未有長輩相陪。所以為着全了禮節,黛玉上門拜訪時, 賈赦賈政都托辭不見。
今日是有父母帶着, 見一見母舅不妨事的。因此黛玉便沒避過去。
蘇二爺一向不拘小節的,他見了黛玉如此品貌, 未等別人說話,先笑誇道:“看我大外甥女, 真是花朵一樣。若不是二妹妹帶來,我別處見了,說不定以為是哪裏的玉女下凡了呢。”
蘇大爺比蘇二爺看上去嚴肅些,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今年剛好是而立之年,臉上微微的蓄了須。他八年前中的二甲庶吉士,一直在京為官,兩個月前剛升了從四品的大理寺少卿,也算是國之俊才。
他見蘇二爺說得有些不像,咳嗽一聲道:“你又渾說!外甥女大家姑娘,豈是你随便哪裏就能見到的!”說完先向林海拱手賠罪,又向黛玉笑道:“大外甥女,你二舅舅他一向不着調的,你可別放在心上。”
文皎笑道:“二哥哥真是的,莫要欺負我家姑娘。”
蘇二爺只得搖頭嘆道:“冤枉冤哉!”
這時鄭嬷嬷上前笑道:“大爺二爺,現今天怪冷的,不如咱們先把姑爺姑奶奶請進家裏,有什麽話,到屋子裏暖暖和和的說去罷。”
蘇大爺點頭道:“很是。”于是往前一讓,幾人魚貫進了承恩公府的正門。
承恩公府是正經的公候府邸的規制,又是當朝皇後的娘家,比之榮國公府只有更氣派的。從大門口到前廳也頗遠。因此進了正門,又各個上了暖轎行到正廳。
Advertisement
進了門,就看見蘇尚書白夫人坐在上首,夫妻兩個雖都笑着,但是表情都有些微妙。不論是誰,才五十出頭,忽地多了個四十二歲的大官女婿,總有些不适應的。
雖然林海文皎已經成婚一年多了,只是往日都并沒見着真人,不過是書信往來,所以這種不适應的感覺還沒那麽強烈。
但林海這一年來被文皎藥物養身,又是常吃着藥膳,身體好了不少。日日都見到的親近的人不覺得,但林海臉上已經再看不到文皎初嫁時他臉上的憔悴之意,看上去竟然還年輕了不少。
兼之林海本就生得芝蘭玉樹,飄逸俊雅,現在外貌看上去不過是三十五六的人。要說和蘇大爺是一輩的人,也并不牽強。
看見林海的樣貌,倒是讓蘇尚書和白夫人心中好受了些。若真是個看上去和他們一樣年紀的女婿,就算勉強認下了,日後相處起來,心裏總有個疙瘩。
新女婿第一次見泰山,總要拜一拜的,因此地上早擺好了兩個跪墊。文皎本是有些擔心林海心中不願,畢竟蘇尚書雖是超品的承恩公,但論起官位來也只是正二品戶部尚書,林海也是正二品刑部尚書,況兼年歲又差不多。
但文皎偷眼看見林海拜得幹脆利落,并不猶豫,心中暗暗松了口氣。他兩個起來後,黛玉也拜見了外祖和外祖母。
蘇尚書和白夫人畢竟已經是做祖父祖母的人了,平日也甚是疼愛小輩。見了黛玉的模樣行動,也都喜歡極了。白夫人禁不住招手讓黛玉上前來,拉着手細細看了,極誇兩句,又問了兩句話,叫什麽名字多大了等。黛玉都一一笑着答了。
白夫人見黛玉言語得體,行動大方,不羞不躲閃,對黛玉更是喜歡又喜歡,竟拉着不撒手了。看看時候差不多,白夫人便從椅上起身,文皎忙上去扶住另一邊。
文皎本是想托着白夫人的胳膊,誰知白夫人直接把她的手牽在手裏,笑道:“你嫂子們還在後頭等着呢,咱們後頭樂去,這裏讓給他們,愛說什麽說什麽。”
文皎心口一熱,知道這是白夫人在林海跟前給她做面子,笑道:“我也想嫂子們呢。本來二嫂嫂還說要江南找我去,誰知她還沒去,我就回來了。”
祖孫三個出了正廳,往後再行一會,便到了白夫人正院。白夫人今年才五十一歲,身子硬朗的很,平日去逛個花園子,或是去兒媳婦屋裏看看大孫子孫女,都不用坐轎,走一走就到了。
出了門,白夫人一手拉着文皎,一手拉着黛玉,想起去年時黛玉身上似乎有不足之症,自己這個便宜姑娘還專門為了林海這個女兒求過幾回太醫。便再細細看了黛玉的臉色,想着若是不好就傳轎過去,別走路把小姑娘累着了。
誰知細細看下來,黛玉面色紅潤,雙眸生光,頭發黑亮,并沒半點不足之症的影子。她笑問文皎道:“咱們大姑娘身子都好全了?”
文皎笑道:“已經好了。這一年日日藥膳滋補着,又跟着二嫂子請來的師傅強身健體,現在都好全了。”
白夫人笑着點點頭,心裏想我都知道怎麽回事,一定是你這丫頭又私下做了什麽。她雖心裏清楚,但也并不相問此事,而是轉而問起文皎關于黛玉的學習來:“現在家裏可給請了教書的先生?平日裏黛玉都讀什麽書?”
文皎嘆道:“前兩年林海倒是給玉兒請了個老師,是歷年的進士,只是那年送她上京,林海從賈家給那先生走了門路。現今那先生在金陵做知府呢。”
“我去年到的揚州,想着不知什麽時候就從揚州走了,一時半會也找不着合适的,便沒自己家裏請師傅,讓玉兒去人家家裏上的課。”
白夫人搖頭道:“這可不行,雖說姑娘家不用考科舉,只是總要讀書明理才是。你二嫂子的姑娘景岚,現在也跟着你二嫂子認幾個子,我還打算明年就讓她跟着給哥兒們請的先生學習。”
“文皎,你還是早早給姑娘請個先生。若是暫請不着好的,就先讓黛玉來咱們家跟着上兩天課也好,總不能把孩子耽誤了。”
文皎點頭應是。一面行一面說,很快就到了正院。柳氏和韓氏早等了多時,見着白夫人到了,都起來請安問好。
屋裏除了柳氏和韓氏外,還有兩個哥兒并一個姐兒。等黛玉見過柳氏和韓氏,再和同輩的兄弟姐妹見過,便知這兩個哥兒都是柳氏的孩子,那姐兒是韓氏的孩子。
柳氏的大哥兒今年八歲,比黛玉小上幾個月,名叫蘇景德。二哥兒今年五歲,名叫蘇景禮。俱生得極好,都已經開蒙讀書。
雖因今日是沐休,他們也得了一日的休息,不用急着去上課。但到底景德已經大了,見過文皎并黛玉,便先拉着弟弟告退回院子去。
除了這兩個哥兒外,柳氏還有個三兒子,也就是府裏的四哥兒,文皎去年出嫁時她肚裏就揣着呢,今年春日生的,到現在才半歲,名叫景佑。因現在天冷,便沒抱來。
本來柳氏生了兩個兒子,就想要個姑娘,沒想到生出來還是兒子,現下見了人家姑娘就眼饞。她平日就愛抱着韓氏的景岚不撒手,見了黛玉也喜歡得不得了。
韓氏的大女兒景岚今年才四歲,生得也是粉雕玉琢,長得圓團團,小手胖乎乎的,不似她母親明烈的性子,倒是十分害羞。她把小手團成團見過文皎和黛玉,就躲在韓氏後面不肯出來了,只一雙大眼睛滴溜溜的轉。
文皎出嫁前在蘇府住過一段時間,知道景岚小姑娘十分慢熱。她呆了一個月,幾乎兩三日就要見一回景岚的,卻直到出門子之前,景岚才願意讓她抱抱,還會害羞的把臉放到文皎肩窩。
韓氏對景岚這個性子也發愁得很,去年曾私下和文皎愁道:“你說我們爺和我都不是這樣性子,怎地景岚這麽腼腆?以後出門在外的,被人欺負了怎麽辦?”
文皎只得安慰道:“孩子小呢,見人見得少,害羞罷了。你看景岚從來大面上不錯的,人人都喜歡。再說誰敢欺負咱家姑娘?等孩子大些,再慢慢教就是了。”
這話韓氏自己也知道,但做父母的,總想着讓孩子色色都好,往後日子才過得舒心順意。
韓氏還有個小兒子,名叫景熙,才兩歲,因此也沒抱出來。
一屋子人都見了禮坐下,白夫人把黛玉和景岚一左一右摟在身邊,柳氏韓氏文皎依次坐在下首。白夫人本還想問問文皎,都成婚一年了,怎地還沒有好消息,只是屋裏有小孩子,不好說這話。
本來這種時候就該叫家中姑娘帶着黛玉去玩,屋裏頭大人們說說話。但景岚是個腼腆性子,年紀又小,不好招待人。只得先說些別的,想着等吃了飯再和文皎好好說說這事。
誰知說了沒幾句話,白夫人倒發現景岚雖然還是害羞,但一雙眼睛總是看着黛玉。這是從前從未有過的,往常景岚都是偷偷看人,被人發現就往回一縮。現在黛玉見景岚小妹妹總是看她,也笑着看景岚,景岚竟沒躲,還露出一個笑來。
白夫人心內一動,難道景岚這害羞的脾氣有救了?便哄她道:“景岚,黛玉姐姐第一次來咱們家做客,咱們得好好招待。你帶着你黛玉姐姐上你屋子裏頭玩一玩,可好不好呀?”
景岚小姑娘抿嘴笑着,慢慢點點頭。
作者有話要說:
我不管,黛玉妹妹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包子……包子真的快了!你看林海和文皎每天都勤奮的蒸包子呢!(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