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22章
蓋養豬場的事, 是請村裏人幫忙,工錢要比請外人來說便宜些,但是要包中午一頓飯。
都是鄉裏鄉親的, 周家人都是老實厚道的人,斷不會為了省錢就稀飯青菜對付。
按照村子裏幫忙的标準,幹飯配一葷二素一湯。
幹飯是加了玉米粒煮成的二米飯——現在的玉米已經不嫩了, 但也沒有老得幹澱粉, 因此村裏人都喜歡将這個時候的玉米脫粒後混合飯一起煮。
這樣做既可以少用白米又不會影響口感。
且因為他們這兒的玉米是糯玉米,和白米混合在一起,每一口都會有一種仿佛在吃糯米飯的錯覺,好吃又管飽。
一葷兩素中的葷菜是不同的菜炒肉片,青辣椒炒肉片、蒜苗炒肉片、白菜炒肉片、幹鹹菜炒肉片、苦瓜炒肉片什麽的輪着來……
沒有人會嫌棄這道菜換湯不換藥, 反而都誇贊周家人厚道——雖然他們自己家裏也養着豬,但實際上一年到頭吃肉的日子屈指可數。
現在幫人家幹活兒, 不僅有工錢拿,還每天都能吃到肉——是平均下來一人能吃到四五片大肥肉,而不是那種假吧意思的滿滿一大碗菜就攏共兩三片肉裝樣子。
這樣的夥食對他們來說已經是硬菜了,怎麽可能不滿足?
鄉親們也不是光吃不幹事的, 吃飽喝足了,做起事來也更加賣力氣, 原本計劃着的工期硬是縮短了三分之一。
而這段時間裏, 周楊也沒有閑着, 除了指導衛戈的學習(沉浸在學海裏快要溺死的衛戈:我可謝謝你了=_+)之外, 就是跟着周父一起跑各種手續。
☆★☆★
他們父子倆這次跑縣城, 是為了以榕樹村的名義去注冊這個養豬場,順便建個合作社公司。
周楊和周父的聊天中了解到,前些年國家組織過一次鄉村企業家的委培計劃, 當時周父就是被這個計劃給勾起了熱血。
Advertisement
那時候他才當上村長沒多久,有一股只要敢行動就能成功的沖勁,便想着也給村子也申請一個公司,就以銷售綠色蔬菜為主。
畢竟比起雞鴨鵝豬這些,每家都可以種的綠色蔬菜成本最低,也最保險。
但是他能這麽想,其他村子裏也能這麽想,偏偏榕樹村還有個其他村子裏沒有的劣勢。
進村的路得先上山,再下山,村子坐落是在幾座山之間,相當于整個村子三面都被山給包住,道路交通環境那是相當的惡劣。
同樣都是白菜、黃瓜、西紅柿這些,人家做買賣的肯定想要選擇交通便利、車輛進出方便的,所以這個所謂的榕樹村綠色蔬菜公司還沒有發展起來就偃旗息鼓了,還搭進去周家不少的積蓄。
當初為了調動村民們的積極性,周父作為村幹部以身作則是先行墊付了前期投入的資金的,要不然也不會後面家裏經濟那麽緊張。
那次的失敗給了周父相當大的打擊,以至于他後面都不敢邁大步往前走,這件事也成了他一個揮之不去的心結。
周楊最根本的想法就不是為了錢,他對錢并沒有太多興趣,他感興趣的是種田,所以他缺的是時間。
辦一個和村裏合夥的公司,雖然盈利比起自己單幹要少得多,可是申請流程、商标注冊什麽的都要比個體戶要快得多也容易得多。
這正是能滿足他需求的方式。
周楊不僅是想要養豬,還想忙着養田種植農作物,還想要後期試試看養雞養鴨養鵝,甚至還想體驗一把養魚……
人類的壽命就那麽幾十年,他一個人單打獨鬥是不可能完成的,自然是需要其他人幫忙将無關緊要的事情分過去。
最簡單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背靠村子。
更何況人要感恩,他現在用了原身的身份,而原身從小到大受了村子裏鄉親們的照顧,如果能改善大家的生活,也算是周楊的回報了。
☆★☆★
縣城裏的工作人員還算比較熱情,尤其是對于周楊這種大學生畢業之後回村創業建設新農村的青年更是态度友善。
工作人員和周父是曾經的高中同學,關系不錯,周楊都要喊一聲“叔”的,對榕樹村那兒的情況也還算了解。
所以在審核資料的時候提出了自己的擔憂:“我記得榕樹村那地方出村的話要上山再下山?”
在得到周父肯定的回答之後,工作人員道:“那得要考慮一下出欄運輸的問題喔。”
“那麽多頭豬,現在只是先運進來還好說,一個個的都還小,但是等幾個月長大了,那咋個運出去?從村子出去要上山又下山,沒得車運出去,到時候只能憑借人力背……那好惱火哦,怕是遭不住。”
周楊:“是的,所以我們不賣活豬。”
工作人員半開玩笑道:“不賣活豬?你賣死豬啊?”
說完不等周楊回答就自顧自地說服自己:“死豬不得板命(掙紮),背起來是要方便點,但是死豬買不上價啊,而且還要請殺豬匠,到時候殺幾百頭豬也惱火。”
周楊也不賣關子:“我們不直接賣生肉,我們賣豬肉的加工産品。我我們村子裏的臘肉、香腸我就覺得很好吃,我我們還準備開發其他相關的豬肉加工産品。”
衆所周知,用原材料進行交易, 得到的利潤最低。
只有深加工的産品可以帶來最大化的利益。
榕樹村不大,這個不大不僅僅是指村民人數,也是指村落占地面積。換句話說,養豬規模注定也不會大到哪裏去,要想帶動全村,自然不能直接走生鮮販賣的路子。
新鮮豬肉大概按照榕樹村所在的縣城,市場價格差不多在2~2.5元一斤,一斤新鮮豬肉制作成香腸或者臘肉之後就會縮水到0.7斤的樣子,然而賣價至少都是5元。
且臘肉的保質期更長,銷售範圍更廣,不用因為肉質保鮮的問題而困在縣城或者市區,甚至可以膨脹點展望一下全國。
要知道,在周楊讀書所在的大城市,超市裏賣的那種好臘肉好香腸可是接近十元一斤……而購買的人依然趨之若鹜。
☆★☆★
別看原身嫌棄老家黑黢黢的臘肉不要不要的,但是每次吃肉的時候,他可一點兒也沒有少吃。
原身因為嫌棄臘肉賣相不好上不得臺面,但實際上周楊敢肯定,若是讓那些室友們有機會嘗到老家的臘肉的話,絕對會贊不絕口。
自然,賣相也的确是一個問題,而且周楊要想從美食大國種花家脫穎而出,還需要對臘肉進行全方面的改進——當然,這一切都得建立在那些豬仔們都養起來長大的基礎上。
至于這些臘肉的運輸問題……
以前周楊還比較費腦筋,但是陰差陽錯意識到這世界上還有非人類之後,他就覺得問題迎刃而解了。
當然,他說的并不是野豬妖——畢竟術業有專攻,野豬妖配合他養豬大業就夠了,再讓他們來做豬肉的後續處理,也太“殘忍”了些。
雖然野豬妖們表示他們和未開靈智的普通豬是完全不同的種族,并不存在“物傷其類”的感想。
周楊打算将運輸工作交給黃大他們。
畢竟黃大哭着喊着要報恩,他總要給個機會。
☆★☆★
父子倆遞交了相關資料從□□大廳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鐘左右了。
周楊和周父兩人在路邊商量着是等短途汽車還是“打摩的(即家裏有摩托車的在外面收費載客)”,然後眼角餘光注意到一個熟悉的人影。
是田遠平。
不僅是他,他身邊還跟着一個面容和他有五六分相似的中年婦女。
驀地,周楊就想起之前小姑說的那個煽風點火的田二姐。周永麗那個時候在哀嘆為什麽田二姐前後兩張嘴臉,但周揚倒是很好理解——無利不起早嘛,更何況她再怎麽都是田家人。
直覺告訴他這兩人湊在一起沒什麽好事,再加上之前田遠平和小姑的離婚沒離成,肯定不可能這麽容易就善罷甘休,于是他随便找了個理由讓周父稍等一下,就悄悄地跟了上去。
田遠平和田二姐大概也沒想到他們會在縣城遇到周楊,再加上縣城人多,所以就沒有特別注意周圍的人,兩人很快就拐進了八字街。
八字街本來不叫這個名字,但因為這一條不到一千米的巷子街邊都是各種算命、看相、點痣的“半仙”們,所以久而久之就被稱作八字街,取“算八字”之意。
田遠平和田二姐很有目的性地直接湊到了一個看上去吊梢眼的瘦巴巴老太太面前,老太太原本只是當正常客人招呼,所以還是眯着眼睛的。
但是當田遠平掏出一張大團結(十塊錢)的票子之後,那眯縫的眼睛就倏然睜大,然後想起自己的身份又立馬恢複常态,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
田二姐和田遠平都沒有在意老太太的前後表情變化——或者說,就是要老太太“見錢眼開”他們才好談後面的事情。
因為距離有點遠,所以周楊只隐約聽到什麽“生辰八字”、“李富”、“靈驗”之類的話。
正要湊上去聽清楚一點,衣服突然被拉了拉,然後便看到一個戴着黑色圓眼鏡,白胡子白頭發的老頭兒期待地“看”着自己:“算八字不?還是算財運?鐵口直斷,不準不要錢!”
在他身前有一張半米高的小桌子,上面一個罐子,裏面好多簽子,簽子上用紅色或黑色的字寫着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語。
周楊神色有些不耐,正要開口讓對方放手,突然對方渾身一抖,觸電一般地放開了手,并且拱手告饒:“弟子眼拙,二爺饒命、二爺饒命。”
周楊心思不在這上面,所以沒聽清楚他說的什麽,只是見對方放了手便趕緊跟上了田遠平他們。
誰知那邊老太太已經收拾起了攤子,而田遠平姐弟倆也鬼鬼祟祟跟着跟着那老太太進了她身後的一扇小門。
小門一關,什麽都瞧不見聽不着了。
“二爺可是需要幫助?”周楊正打算放棄的時候,身邊又多出一道聲音,他轉頭一看,正是剛才拉住他的老頭兒。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總感覺對方的聲線要年輕一些了?
作者有話要說:??入V第一更,謝謝小仙女們的支持,今天更新留言的小仙女們送小紅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