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38 王洛生碰壁
王洛生看到蘇晚和沈臨帶着沈丫丫從遠處走來, 心裏竟然有一些不是滋味。
說起來,這也都怪蘇晚當初在街市上面暈倒了,她要是沒有暈倒, 那王家能和她那麽利索的撇清楚關系嗎,她一直留在王家,或者是幫着王家去段家做工掙工錢, 照着她現在的長相,自己也是願意以後娶她做妾的。
雖然王洛生知道自己前世娶了蘇晚做妻, 娶了楊雲嫣做妾,這讓楊雲嫣受了委屈, 但是,只要自己處理得當, 這一世讓楊雲嫣做妻,蘇晚做妾, 那前世的那些矛盾,不全都沒有了嗎。
王洛生也是看着蘇晚和之前的樣子有了完全的不同的, 現在王洛生心裏并不讨厭蘇晚,甚至很多時候,王洛還會想着, 若是蘇晚能在一旁紅袖添香,倒也不是不可以。
蘇晚也看見了坐在王家大門口附近的王洛生, 不過蘇晚就像想沒看見似的,拉着沈丫丫的手緊緊的跟在沈臨身後。
“咳咳咳”,王洛生以為蘇晚是沒有看到他, 故意咳嗽了幾聲。
蘇晚就像沒有聽見似的,跟着沈臨就要邁進沈家的大門了。王洛生這才憋不住,叫了一聲:“蘇晚。”
然而蘇晚依然像是沒有聽見似的, 兩只腳已經全部都邁進了沈家的大門。
王洛生這才急了,急忙跑出自家大門外,朝着沈家的門大喊:“蘇晚。”
沈臨正關着院門的手停住了。
王洛生又叫了一聲:“蘇晚。”
蘇晚皺了皺眉頭,語氣有些不耐煩:“怎麽了王公子。”
蘇晚叫的是王公子,以前,蘇晚喚王洛生是洛生哥哥,十分親切,以前每每蘇晚叫起王洛生,王洛生都煩不勝煩,此時,蘇晚喚王洛生王公子,王洛生的心裏居然愈發的失落。
“我和你說點兒事情。”王洛生的語氣很是柔和。
蘇晚站在沈家半掩的門裏面:“王公子有什麽事情就在這裏說吧。”
王洛生的語氣又溫和了幾分:“在這裏說怕是不太方便。”
Advertisement
蘇晚聽了,道:“男女有大防,大庭廣衆之下不能說的事情,私下也不适合說,王公子若是再無別的事情,我便回去了。”
蘇晚說着,就要把門關上了。
王洛生急忙上前,把沈家的門拉上,道:“蘇晚妹妹,我真的有話和你說。”
以前,王洛生從來沒有叫過蘇晚為妹妹,從倆都是居高臨下頤指氣使的喊着蘇晚的名字,此時王洛生叫蘇晚妹妹的語調裏面,竟然有那麽幾分的讨好。
沈臨見狀,便要往屋裏去了。
蘇晚則是叫住了沈臨,道:“沈臨哥哥,你等一下我罷,王公子和我說話,也沒有什麽你聽不得的。”
王洛生心裏着急,他之所以過來找蘇晚,是聽了母親的話,來問蘇晚還有多少工錢并把工錢要回去的。
前些日子,原本王氏還指望着算的工錢,于是乎又是購置新衣又是買新物件兒,都是賒欠的銀子,還有雇婆子,也是王氏先從王家的積蓄裏面挪了銀子。如今,王氏給成衣鋪子還有其他鋪子還銀子的時間就要到了,王氏這幾天也看的出來,蘇晚精精神神沒有什麽大礙,半點兒不見虛弱的跡象,所以王氏便打發王洛生過來要蘇晚的工錢。
當然,王氏還特意囑咐王洛生,一定要假意對蘇晚溫和關心一些,這樣蘇晚一定會立馬感動的什麽似的,當下就想繼續為王家做牛做馬了。
王洛生倒是不用王氏特意囑咐對蘇晚溫柔,這些時日他也是偶然見着了蘇晚的,每當看到蘇晚,他的态度本就不自覺的和軟下來了,所以,王洛生此刻的溫柔,絕對不是裝的。
王洛生見蘇晚不讓沈臨走,有些頭疼,若是沈臨在,他也确實不太好意思和蘇晚提工錢銀子的事情。
可是既然已經把蘇晚叫住了,那也得說點兒什麽,王洛生開口:“你這些時日過的可好,有沒有吃飽穿暖,母親還有妹妹都很擔心你。”
蘇晚心裏冷笑,都很擔心她會在聽說她暈倒在路上欠了藥店銀子的時候和她撇清關系?很擔心會這些時日也不問候一聲也不過來沈家看看,這擔必然是擔心她的銀子沒錯了。
蘇晚開口:“我在沈大哥家吃的好住的好,不用王家嬸嬸和洛雪擔心,王公子你也放心吧。”
蘇晚又關上了門,王洛生急忙把門掰住:“蘇晚妹妹,我還有話對你說。”
蘇晚道:“王公子,我們以前有過有婚約的傳言,現在雖然是澄清了,但是日後最好還是要避嫌,免得旁人以為我們真有過婚約。”
蘇晚說着,徹底的将沈家的大門關上了。
王洛生再拍門,已經無濟于事了,蘇晚和沈臨、沈丫丫已經回房去了。
王洛生叫苦不疊,他本來是打算和蘇晚說工錢的事情的,方才根本沒有機會說,看來是只能等下次了。
王洛生落寞的回到了家裏,暗自琢磨蘇晚方才說過的話,王洛生暗想,蘇晚八成也是猜出了他現在有了心上人,畢竟,以前他還讓蘇晚給楊雲嫣做過一些吃食以讨楊雲嫣歡心,王洛生暗想,蘇晚一定是為了自己好了,為了不讓自己和她又有了傳言,影響了自己以後的姻緣。
不過這倒是耽誤了自己和她要工錢了,王洛生想了想,看來明日得早點兒下學,在外面沒有沈臨的地方和蘇晚說工錢的事情。
沈臨和蘇晚還有沈丫丫回到了屋裏,沒想到,沈氏居然熬了一鍋粗糧粥等着她們。
沈氏自腿着了風寒之後,已經有兩年的時間沒有下過廚房了,眼下居然熬了一鍋粥。
沈臨、蘇晚還有沈丫丫都很是意外,沈氏還是在炕上坐着,眼下正笑眯眯的對她們三個說:“不知怎麽地,我這幾日,只覺得腿腳每日都更有力氣一些,今日下午你們不在,臨兒祖父祖母在外面叫喊,我心裏有些着急,突然覺得腿上有了些力氣,我便下去走了走,沒想到,還能走的動。”
“之前晚晚說我的腿能好起來,我還只當她說的是安慰我的話,現在看來,我這腿,果然是比之前好了很多。”
沈丫丫道:“自從蘇晚姐姐來了之後,我們家似乎每天都在發生好的事情。”
沈氏也道:“是啊,自從蘇晚住在了咱們家裏,我都覺得日子似乎是一日比一日好過了。”
蘇晚笑道:“那我也不客氣了,就當是我帶了幾分好運氣吧,不過,嬸子的腿雖然是好了一些,但是到底好的沒有緣由,等到沈臨哥秋收結束後,我們最好是去青州府看上一趟。”
蘇晚之前就和沈臨家是鄰居,自然是知道沈臨為沈氏把青雲縣醫館的大夫都請遍了,但是也沒有給沈氏把腿治好,也正是因為把青雲縣的大夫都看過了,沈臨家才過成了現在這潦倒的樣子。
沈臨也點頭:“的确是得去青州府看上一趟,若是能夠尋一個好大夫,藥到病除最好。”
“等到秋收下來,我們便有銀子了,今年地裏的收成,就都用來給母親看病,至于往後的日子,我自會去縣城裏面做工,掙些銀子,想也是能讓我們一家人吃飽。”
蘇晚開口:“地裏的收成就那麽點兒,沈爺爺和沈奶奶還要一些孝敬銀子,也不知道夠不夠沈家嬸嬸去青州府看病。”
沈臨道:“以後,我便不給祖父祖母交孝敬銀子了,以前父親那麽多年,每每又是給幹活給交銀子,早已經把祖父祖母對父親的養恩還完了。”
蘇晚很欣慰,沈臨終于是不愚孝了。
蘇晚有銀子,自然是也能拿出來給沈氏看病,蘇晚之所以沒有提自己的銀子,就是讓沈臨能清楚的意識到銀子自己用尚且不夠,完全沒有多餘的可以給那些不相幹的人,沈臨能認識到這一點,也不枉蘇晚的心思了。
沈氏倒是有些覺得過不去,猶豫着說這樣是不是不妥。沈氏善良,其實沈臨以前這對祖父祖母愚孝的毛病,和沈氏的教育也有很大的關系。
沈臨見母親這樣說,便和沈氏說了一些沈老頭沈婆子這些年的所作所為,祖父祖母這般做,實在是苛刻。
沈氏道:“我又何嘗不知道他們過分,只是你若是不理他們,世人難免要說你不孝。”
沈臨反問:“這些年我處處依着祖父祖母的心思,不也一樣的落了一個不孝的名聲嗎,既然孝與不孝,都是不孝,索性以後就真的不孝吧。”
沈氏沉思。
沈臨又道:“不單是孝敬銀子,往後,我也不會去幫着祖父祖母大伯幹活計了,他們的日子,都過的比我們好太多。”
“以後,我必然是先做自己地裏的活計,然後是幫着幫過我的人做活,再空閑的時間,我便去縣城裏面掙銀子,不僅僅是銀子,我的時間和體力,不能随意揮霍一分了。”
蘇晚也補充了幾句,也得給沈氏糾正糾正思想,沈氏也是聽着三從四德的道理長大的,自然是免不了受到這樣封建思想的荼毒,不過沈氏也不是愚昧之人,蘇晚再将了幾句,沈氏也想通了。
沈氏點了點頭,道:“的确也是這麽個道理,是我以前太糊塗。”
沈臨見沈氏明白了,又道:“我一定要把母親的腿看好,往後,最要緊的是讓你們三個過上好日子,至于旁的,孝與不孝,都不打緊。”
沈氏擡頭,看着眼前長的高高大大的兒子,莫名地覺得心裏很是踏實。
以前,兒子從阿裏都是沉默寡言,少一次說這麽多話。
蘇晚也挺安心,方才沈臨說的是“讓你們三個過上好日子”,這三個人裏面,自然也是帶了蘇晚的。
沈臨又去廚房裏面炒了一個菜葉,張羅着幾個人一起吃了飯。
蘇晚也沒有和沈臨搶活幹,今天沈臨倒是也不算是太累,蘇晚覺得家裏的事情,是該一起分擔才對。
第二日一早,沈臨就戴上了手套去谷場搓玉米了,這已經是收秋的後面幾道程序了,這村裏裏面的人家,除了沈臨,還得掰玉米和背玉米再幹幾天,如此看來,沈臨這一年便是幹的最快的了。
沈臨在谷場搓玉米,沈老頭和沈婆子又過來指責沈臨不幫着沈老大一起幹活,沈臨早已将沈老頭和沈婆子的嘴臉看的清清楚楚,沈臨對沈老頭道:“讓大伯一家先幫着我把玉米先搓完,我再去給大伯家幹怎麽樣。”
沈老頭自然是不願意,說是沈老大家自己的活都幹不完怎麽能給沈臨幹呢。
沈臨回了一句:“我自己的活計尚且都幹不完,怎麽能給大伯去幹呢。”說完這句之後,任憑沈老頭怎麽說怎麽念叨,沈臨都像聽不見。
沈老頭急了,把沈臨的玉米王沈老大的谷場背,剛收拾了一背簍,沈老頭就被在看谷場的人攔下了。
看谷場的人說,沈老頭和沈臨已經分家了,沈老頭不能拿沈臨的玉米。
這青石村看谷場的人,在這谷場上一是為了防外村來的賊,二是為了防村民之間偷谷子,除了這兩項,還有一個規矩,就是不讓分了家的兄弟擅自拿自己兄弟的谷子,之所以還加了這一條,便是因為,其實前面兩種情況發生的極少,這村子裏面最容易鬧矛盾的,反而是那些有血親的人之間,相互心懷叵測,仗着親戚身份拿對方的莊稼谷子,為此起過不少沖突,這沖突倒是成了谷場上面的主要沖突了。
為此,青石村便多了一條規矩,誰家的莊稼谷子就是誰家的,只要是分了家,就不可以亂拿親戚的,這看谷場的人,就是深受過被叔伯拿莊稼的苦處的,所以,見這種分了家還要亂拿的人,便一定會上前制止。
沈老頭和沈婆子還想多說幾句,被看谷場的人一呵斥,也不敢多說什麽了,畢竟,這看谷場的人,可是特意選出來的長的五大三粗的不好惹的人。
沈老頭和沈婆子只好乖乖的把沈臨的玉米放下回到了沈老大家谷場。
沈臨心裏清楚,以前沈老頭之所以不會輕易主動亂拿沈臨的玉米,是因為沈臨收了莊稼賣了錢之後會主動給自己交孝敬銀子。
從這一年起,沈臨不打算交這份孝敬銀子了,大伯以前,從來沒有交過孝敬銀子。
蘇晚和沈丫丫一早上則是換了一身舊衣服,背上籮筐,到村子裏面采野山果。
這野山果的個頭比山楂小一些,口感比山楂更酸更澀更幹更苦,這村子裏面,根本就沒有人摘它。別說是人,就連牲口都不會吃這野山果。
野山果的樹長大高大,歪歪扭扭,倒是很好爬。
不過蘇晚也不打算爬樹,野山果很結實,樹下面的土也很松軟,就算是把果子打下來再撿,果子也不會被損壞。
蘇晚找了一個長杆子,照着野山果的樹揮了幾杆子,野山果便像是掉冰雹一樣噼裏啪啦的掉了下來,蘇晚和沈丫丫趕緊撿,撿滿大半筐,蘇晚便把背回去一筐,留着沈丫丫在樹下繼續把剩下的筐子撿滿。
一棵山果的樹上結的果子還真不少,不一會兒,蘇晚已經背了一筐回去,要不是把筐子裝滿太沉,便能背回去更多。
蘇晚把第一筐野山果倒在沈家,然後回到之前那顆野山果樹下的時候,看到沈丫丫在撿野山果,而有好幾個小姑娘在沈丫丫的不遠處指着沈丫丫嬉笑。
就是以前欺負嘲笑過沈丫丫的那幾個小女孩,那個綠頭花赫然在列。
綠頭花叫做陳穗穗,家裏是這村子裏面的富戶,陳家也是這青石村裏面唯一一戶養牛的人家,蘇晚就是因為陳家人跋扈,陳穗穗欺負過沈丫丫才不從陳家租牛和牛車的。
陳穗穗依然戴着她的綠頭花,其他小姑娘站在她兩邊,也是對她衆星拱月了。
陳穗穗趾高氣揚的對在地上撿着野山果的沈丫丫道:“呦,你怎麽在這兒撿野山果呢,你家都已經窮都要吃野山果了嗎?”
陳穗穗帶着黃色頭花的小跟班道:“這野山果可不是人吃的東西,就連穗穗家的牛也不稀罕吃這野山果呢。”
別兩個小姑娘也一一附和,嘲笑沈丫丫家窮的都要吃野山果了。
陳穗穗一臉陰陽怪氣道:“你不是買了新衣服嗎,我還以為你家有錢着呢,原來這都吃不起飯得吃野山果了,那你之前買新衣服那算什麽,那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嗎,哈哈哈。”
其他幾個小女孩也都紛紛笑了起來。
沈丫丫也不和幾個小姑娘争論,就像是沒有聽到一般,只認真的在地上撿着野山果。
陳穗穗見沈丫丫完全沒有反應,上前将沈丫丫前面的野山果踩碎幾個。
其他幾個小姑娘看陳穗穗踩野山果,也上前要踩野山果。
蘇晚喝了一聲:“你們幾個幹什麽。”蘇晚的語聲很是嚴厲,幾個小女孩都被下停了。
蘇晚到底大了一些,還是能夠鎮的住這幾個小孩子幾分。
陳穗穗回過頭來,見是蘇晚,臉上露出幾分不屑來,陳穗穗開口:“我娘說了,你花錢很是大手大腳,你一定是把錢花完了,才來撿野山果。”
蘇晚就像沒有看見陳穗穗一般,只走到沈丫丫跟前,對沈丫丫道:“我們兩撿太慢了,你去找幾個小姑娘和我們一起撿,撿一天一個人給十文錢。”
陳穗穗和其他幾個方才跟着陳穗穗嘲笑沈丫丫的小姑娘都愣住了,撿一天野山果居然能夠有十文錢,她們也想幹這個活計好不好。
蘇晚依然像是沒有看見陳穗穗幾個人一般,說,你先去叫撿野山果的人,叫的越多越好,我現在去隔壁村子把牛車雇上,這樣咱們也能幹的快一些。
陳穗穗心裏不舒服了,雖然她家裏是這青石村裏面的富戶,但是她也沒有十文錢的體己錢,若是撿野山果能賺十文錢,她也很願意幹,而且,她家也有牛和牛車,若是蘇晚能租她家的牛車,也是一筆進項啊。
沈丫丫知道蘇晚撿這野山果是要幹什麽,沈丫丫本也就希望快點把這些野山果撿完,免得被其他人發現這法子和她們搶生意,人多自然是能夠快點兒撿,于是,沈丫丫一溜煙兒的跑去找小夥伴了,上次幫她說話的碎花頭花就是她的好朋友,村子裏還有其他好些從來沒有欺負過沈丫丫但是和沈丫丫也沒有太多來往的小姑娘和小男孩,他們應該也是願意掙這十文錢的。
沈丫丫一溜煙兒的去找人了。
其他幾個小女孩用渴望的眼神看向蘇晚,希望蘇晚能給她們十文錢讓她們幫着撿野山果。
其中那個帶着黃色頭花的小女孩道:“蘇晚,給我十文錢,我可以幫你撿野山果。”
其他幾個小女孩也紛紛附和。
蘇晚心頭冷笑,面上并無反應,她們欺負了沈丫丫,且對自己沒有半分尊重,連個姐姐也不叫,竟然直呼其名,她才不會把這樣的好事給她們。
蘇晚道:“我可不敢用你們,我還怕你們踩這些野山果呢。”
陳穗穗道:“這些野山果才不是你們家的,這些野山果是村子裏面的,我們想踩就踩。”
蘇晚聽了,把方才沈丫丫撿的半筐野山果往地上一倒:“既然這野山果是村子裏面的,那這些,都是你們的,我還不在這村子裏面采了。”
陳穗穗太過于跋扈,蘇晚對陳穗穗沒有什麽好印象,語氣也一點都不和善。
反正後山有好多這野山果,原本蘇晚在村子裏面采是覺得後山有點兒遠,不過既然已經決定雇牛車,那去後山也是無妨的。
後山說是山,其實也是很平緩的小山坡,牛車是完全可以如履平地的自由上下的,且孩子們更是常在後山玩兒,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蘇晚說完,便收拾起籮筐朝着隔壁村子的方向走去。
蘇晚背後傳來了其他幾個小女孩責備陳穗穗耽誤她們掙那十文錢的聲音。
沈丫丫去找撿野山果的小孩子,居然一下子叫來了七八個人,其中有那日的碎花頭花,還有其他的幾個小男孩小女孩,都是村子裏面善良人家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