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萬花茶 俗話說,趁熱打鐵
俗話說, 趁熱打鐵。蘇妙雲緊急聯系縣裏,孱弱的宣傳力量開始運作,本地各種APP打起了廣告。此外微博、微信等渠道也寫上了宣傳語, 并附上了直播鏈接。
龍向梅的歌聲停下,張意馳頓了幾秒,對直播間的網友道:“我們現在要回家做一種名為‘萬花茶’的苗族傳統食品。它是用柚子皮或者冬瓜制作的雕花蜜餞。通常用于待客泡茶, 也是苗家姑娘出嫁時,要帶去夫家給公婆長輩敬茶的原材料。”
張意馳一邊舉起手機, 拍攝着村中風景;一邊不疾不徐的跟網友們講述着關于萬花茶的種種。
“它有潤肺止咳的功效,是苗族人家親友互贈的佳品。”
“當然, 古代漢族也有類似的東西。傳統名著《金瓶梅》裏就有大量的相關描寫。比如‘蜜餞金橙子泡茶’、‘鹹櫻桃茶’、‘核桃桂圓茶’等等。實際上苗族與漢族的文化一直在交融,目前你們看到的很多苗族傳統, 實際上曾經的漢族也有過。只是比起深山老林裏的苗族,漢族文化疊代更快, 因此有些傳統看起來成了苗族獨有。”
“比如說苗族的油茶,其做法與唐朝的茶非常類似。雖然因地理環境的不同, 稍有區別。但大體是差不多的。對苗族油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前面的視頻,有一期專門講過苗族油茶。”
說着張意馳笑道:“可惜油茶的茶湯目前沒辦法批量生産, 大家可能得到本地來才能吃到了。春暖花開時節,歡迎大家來大圓村做客, 梅梅給你們親自打油茶。”
話音未落,楊文忠的聲音插了進來:“如果有人要買,我立刻聯系縣裏!油茶的茶湯, 跟罐頭工藝差不多,我們縣的罐頭廠是垮了,其它地方不是還有嗎?只要大家肯買, 我一定搞出來!”
彈幕瞬間笑成一片。
【哈哈哈哈書記為了帶貨真的好拼哦!】
【哈哈哈你們村脫貧攻堅任務這麽重的嗎?】
【我看了打油茶那一期,看饞了,一搜淘寶居然沒有。梅梅,市場空白啊,一定要抓住啊!】
【我覺得你們可以做成螺蛳粉那樣的包裝。米花、糍粑、姜蔥蒜分別用小包裝,然後再一個大包裝放湯。加熱一下直接吃。現在的産品必須方便才有市場。】
【不行吧?那是湯唉,物流成本太高了。想辦法搞成粉末,讓我們自己沖泡。】
【粉末+1,再配上自嗨鍋,我再辦公室當下午茶喝!】
【對對對,要自嗨鍋,我不喜歡吃甜的,這個當下午茶倒是挺好的。】
Advertisement
網友們一向對脫貧很有熱心,對農民們也充滿了感情,立刻七嘴八舌的在彈幕裏出起了主意。蘇妙雲與楊文忠對望一眼,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熊熊戰意!就如網友所言,油茶的市場是空白的!它不像萬花茶、鹹紅豆糍粑以及臘肉等特産一樣,周圍幾個縣打成了一鍋粥,他們很難殺出重圍。油茶的确難做,可難做的同時,也代表了商機。
龍向梅接過話頭對彈幕道:“放心,我們會嘗試的。快到我家了,先看看萬花茶怎麽做吧!”
【要先看小姐姐的家長什麽樣!】
【看小姐姐的房間!有傳說中的苗繡嗎?好奇ing!】
“苗繡?有的。不過我不會,我媽繡過,我給你們找找啊。”龍向梅從善如流的答應着,直播嘛,當然是網友們想看什麽給什麽。于是她朝張意馳招招手,帶着人走進了自己的房間。在箱子裏一頓翻箱倒櫃,試圖找出龍滿妹以前的作品。
然而在她翻箱子的時候,自帶偵查屬性的網友立刻有了新發現。
【這到底是小姐姐的房間,還是小哥哥的房間?為什麽我看床頭挂着件男士的羽絨服?】
【小姐姐的吧,她有時候也穿男裝。】
【可是小姐姐不高耶,她應該穿不上吧?】
【我有個大膽的猜測……】
【這是小哥哥與小姐姐共同的房間!】
【不可能吧?小姐姐的資料裏顯示00後,結婚這麽早的嗎?】
【很有可能啊!你看桌上有手工材料的盒子,小姐姐說過她手殘,她的小首飾都是小哥哥做的。】
【那結婚也太早了吧?到法定年齡了嗎?】
看着彈幕唰唰飛過,張意馳簡直猝不及防。哪怕他事先做過功課,知道網友們都是歪樓的好手,但也沒想到能歪成這樣!
偏偏龍滿妹早年的苗繡作品不知道被塞去了哪個犄角旮旯,龍向梅半天找不出來。眼看着直播間裏的網友已經朝要不要舉報上讨論了,張意馳靈機一動的甩了個梗:“沒結婚,還沒來得及。最強贅婿了解一下?”
彈幕瞬間爆笑。
【哈哈哈哈神特麽的最強贅婿,我信了你的邪!】
【小哥哥你居然看贅婿文,舉報了舉報了!】
網友被帶了回來,張意馳松了口氣,直播真是處處危機!龍向梅也終于從箱子底把一個色彩鮮豔的圍裙刨了出來。直接套在了自己身上。黑底的圍裙壓着龍向梅藍色的苗族便裝,一下子有了更濃郁的苗族風情。她走近兩步,鏡頭前的網友立刻看清了黑色圍裙上的圖案。
與大家想象的花鳥魚蟲不同,只用了白色繡線的圍裙上,繡着的竟然是個花盆。但又與普通的花盆不同,花的形狀做了抽象處理,花枝左右各挑出一只小鳥,小鳥口銜流蘇,乍一看特別像明朝的鳳冠霞帔的展示。恍然間,讓大家聯想到了會叮當作響的苗族頭飾。
【苗繡居然是這樣子的!】
【鵝妹子嘤!】
【我以為是花花綠綠的那種!這麽素雅的嗎?】
【小姐姐這個有賣的嗎?好好看呀!買回來可以挂牆上做裝飾嗳!】
掏出手機看了眼彈幕的龍向梅笑道:“能不能賣?好像也可以。”說着她扭頭看向蘇妙雲,“現在是不是有那種縫紉機,設定程序,自動刺繡的?”
彈幕:“……”
【小姐姐過于實誠了……】
【我梅你醒醒!機繡不值錢……】
【大家都在宣傳手工刺繡,只有我們小姐姐,上來就奔工業化去了。很好很好,很有新中國的氣象!】
【但是機繡的話,确實會更便宜啊。】
龍向梅回答:“機繡不止更便宜,且産量穩定,容易形成規模。現在都2020年了,大工業化不是必經之路嘛!何況我們苗族在山裏,還是比較貧窮的。并沒有發展出湘繡蘇繡那樣巧奪天工的工藝。工業化才能救我狗命啊對不對?”
【捂臉,梅梅的話過于真實。】
【一股濃濃的科技興邦的味道迎面撲來。】
【感覺小姐姐的黨課應該學的很好!】
【我就喜歡這種直白不造作的。來,機繡圍裙給我們安排上!】
龍向梅攤手:“我家沒有縫紉機,我先研究一下。今天的主題還是萬花茶啊,這個我們有工廠,貨品已經在淘寶上架了,立刻能吃的!”
彈幕紛紛說好,龍向梅系好圍裙,走出了房間。因蘇妙雲早跟村裏打好了招呼,此時院子裏擠了不少人。幾個年老的婆婆已經坐在了工作臺前,認真低頭的雕起了花。老婆婆邊上,還有兩個小姑娘。
一個是跟着楊春玲湊熱鬧的堂妹楊翠。另一個是只有八歲的同村留守兒童丢丢。她眼睛很大,皮膚又白,是本村第一萌娃。她穿着大紅色的苗族服裝,帶着綴着鈴铛的小帽子,手镯腳镯一應俱全,稍微動一動,就叮當作響。在張意馳的引導下,沖着鏡頭甜甜的喊了聲:“大家好!我叫丢丢,今年8歲了。”
網友們頓時被萌翻。好幾個紛紛在彈幕裏喊,要小妹妹表演節目。
丢丢很是活潑,聽說網友想看她的表演,大大方方唱起了民歌。只是她還小,暫時沒想到把苗歌翻譯成漢語來唱。不過童音清脆,網友們一點不挑剔,聽的津津有味。
【小孩子唱的這麽好,種族天賦無疑了!】
【種族天賦+1】
【羨慕小小年紀有這樣的歌喉。】
【小妹妹以後可以讀音樂專業。】
【不行的吧?藝考很花錢的。之前聽梅梅說他們村還沒全脫貧,他們村都挺困難的。】
【前面的,藝考不适合普通人家的孩子望你知。】
張意馳看着亂七八糟的彈幕有些腦殼疼,趕緊回歸正題,再次聊起了傳說中的萬花茶。山區自古物資匮乏,做蜜餞的原材料少的可憐。早先只有柚子和冬瓜兩種,後來增添了胡蘿蔔。雕好的蜜餞,浸泡在稀釋的石花水中,再和其它的配料一起用文火煮至返青,使綠色的皮與白色的瓤對比鮮明,看起來鮮綠脆嫩。
工藝并不複雜,只是在物資匮乏的年代,加了白糖與蜂蜜的甜食,總能利用味蕾,引出苗民們心底的喜悅。以至于到了今天,各色甜品與零食已經唾手可得,但在老一輩心中,萬花茶依舊是他們記憶裏的無上美味。
花鳥魚蟲在老婆婆們的手裏成型,樸實裏沉澱着歷代苗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點點巧思。把拍攝的手機交給蘇妙雲,張意馳坐在了工作臺的最角落。這裏剛好能被攝像頭捕捉他的雙手,卻拍不到人。自然又引發了網友們的一輪不滿。
不過張意馳并不在意,他先認真的看了一遍老婆婆們的手法,然後在冬瓜與柚子之間,選擇塊帶皮的冬瓜。萬花茶多半是菱形或者長條形,但也有少量的圓形,或者根據原材料的自然形狀做出來的異形。張意馳手裏的這塊冬瓜皮沒有經過分割,足有巴掌大小。
只見他手腕一轉,鋒利的刻刀随心而動,齊齊整整的削出了個正圓,把旁邊的老婆婆都吓了一跳。
“馳寶你的手法可以啊!”
張意馳也吓了一跳,幸虧本地人不愛喊大名,不然剛才那一下可能就暴露位置了!他定了定神,快速下刀,手底下很快出現了花與蝴蝶的紋樣。作品不算很精致,但作為新手,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鏡頭內外,一片誇贊之聲。淘寶店那邊也有了動靜,一盒盒的雕花蜜餞售出,龍向梅算着提成,臉上笑開了花。
驚喜不止如此,當張意馳熟練了工具之後,他便不再滿足于簡單的花鳥魚蟲。鏡頭捕捉下,一個英姿飒爽的苗家姑娘進入了衆人眼簾。大眼睛、長辮子,分明正是龍向梅的模樣。
彈幕裏一片起哄聲。
“在苗家,萬花茶有很多用途。”張意馳在喧鬧中,緩緩開口。他離手機近,聲音穿透嘈雜,清晰的落進了直播間裏,“比如說,男孩子登門求婚時。女孩子如果同意婚事,會在水裏放四片萬花茶。其中兩片雕的是‘并蹄蓮花’,兩片為‘鳳凰齊翔’。”
“不同意是什麽?不是狗啦。不過差不多,只放三片,且雕花都是單只的花鳥,跟單身狗一個意思。”
說着,張意馳手中的刻刀停在了龍向梅小像旁邊的空白處,擡眸笑問:“梅梅,你覺得這裏……雕什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