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9) 奉旨追妞兒
傍晚秋風微起,皇後的鳳儀出了坤儀宮。
皇後娘娘坐在軟辇上,被宮人引着往養心殿裏去。
蜜兒也與碧雲和其他宮女兒一道,提着食盒子,跟着娘娘身後。
娘娘原本都是在坤儀宮中用膳的,身子重了,也不常出門。還是坤儀宮的內侍福滿打聽來,東海倭寇鬧事兒,這幾日上奏的奏折堆積如山,陛下自打昨日起,便沒離過養心殿。
皇後自是知道陛下這些年來的習性,若遇着了這些要事兒,吃飯怕是都對不上飯點兒的。每每遇到這樣的情形,皇後便會帶着人過去布置膳食,勸皇帝與自己一道兒按時吃飯。
臨入了養心殿內,蜜兒餘光只見大小的內侍和侍衛候着院裏。本以為二叔會在這兒與皇帝一處的,眼下卻沒見得二叔的影子。她手上還有差事,自也不敢多想,便就跟着娘娘,一道兒入了殿內去。
皇帝本還在看着奏折,見是皇後進來,忙起身來過來相迎,“你如何走過來了?”皇帝眉心緊着,扶着皇後的腰身,便已覺着她身子重。
“禦膳房裏可都與臣妾說了,晚膳怎麽樣兒送來,陛下便怎麽樣兒退了回去。可是因得這幾日太過憂心了?臣妾便想着,讓她們将坤儀宮的晚膳布置來這兒,與您一起用。”
皇帝小心扶着人坐下。
安嬷嬷便吩咐下來,将帶來的食盒子都放去桌上。
卻聽得皇後忽的“嘶”了一聲,捧着肚子,眉心兒都擰成了一團。舒嬷嬷還未來得及去扶着人,皇帝已經先一步扶起皇後的腰身。“怎了?”
皇後擡手擋了擋舒嬷嬷,勉強着道,“無事。”
方又拉着皇帝的手探去了自己肚子上,“他可難得這般動靜,您摸摸。”
皇帝只覺掌心上鼓鼓着一團,這邊方落下,別處又起來。“這般皮着,可別又是個小皇子…”
“臣妾也想着,我們已經有三個皇子了。”
皇後垂眸落在自己肚皮上,“可得是個小公主才好,小公主調皮些,也好,将來欺負驸馬,不被驸馬欺負。”
Advertisement
二人說完,相視一笑。皇帝的目光卻落在一旁正擺着食盒子裏菜肴的蜜兒身上。那腰間的銅鈴,其實并不怎麽打眼。可這丫頭的眉眼,卻生得幾分眼熟…杏眼如春,目光炯炯,明煜的眼光倒是不錯…
等得安嬷嬷領着那行婢子出去了,皇帝方也屏退一旁伺候的內侍們,又交代了臨要出去的江弘一句,“明煜今日去了宮外巡視,你尋人傳個話去。說皇後帶着安嬷嬷,來了朕這裏用晚膳。”
江弘拱手接了旨,方往大殿外去了。
皇後自聽出幾分貓膩,等江弘退出殿外,方問皇帝道,“陛下想宣人回來,便宣人回來,何必借着臣妾和安嬷嬷的名義?”
皇帝擡手與皇後夾菜,“那許家姑娘,身上的銅鈴,你可留意到了?”
“嗯。日日裏都見她帶着,只是,似是刻意堵着了,沒有聲響。”皇後說着,正與皇帝也盛了一碗魚湯。
皇帝微微嘆氣,話裏幾分笑意,“我們的明大都督,身上也有個一模一樣的。那是鐵樹開了花。若不是你身邊還缺着人用,朕早頒旨與許家和明家指婚了。”
皇後面上還有幾分驚訝,好一會兒方緩和回來,笑着道,“那姑娘可是聰慧可人的,陛下嘗嘗這些菜便知道了!”
**
蜜兒在殿外候着,娘娘與陛下一同用膳,相處下來便是小半個時辰。主子在裏頭,她與安嬷嬷也只能繼續候着。
好一會兒的功夫,方有位小公公來與她說話。
這小公公蜜兒認得,是陛下跟前兒伺候的吉祥公公。蜜兒先與人福了一福,方聽吉祥與她道,“這位,可是許家三姑娘?”
雖還未适應得這個身份,眼下是在皇宮裏,蜜兒也只得與內侍大人認了。“公公什麽事兒尋我?”
吉祥聽得找對了人,差事兒便就有了譜兒,“姑娘随我來吧,外頭有人要見您。”
帝後都在裏頭呢,外頭的人再大,也不能當着她當差的功夫要見她吧。蜜兒看了看旁邊的安嬷嬷,安嬷嬷卻也幾分遲疑,“吉祥公公,我等在這裏候着娘娘與陛下用膳。不知吉祥公公是替誰傳的話?”
吉祥拜了一拜,只道,“該是陛下他自己的旨意…”
“……”蜜兒看了看安嬷嬷。
“……”安嬷嬷看了看蜜兒,又看了看殿內的方向,只好道,“你快去快回,莫耽擱了娘娘一會兒回宮。”
蜜兒這方才與安嬷嬷福了一福,跟着吉祥往殿外去了。
養心殿外沒幾步路,便是禦花園,蜜兒跟着吉祥入了小樹林,行至假山旁,方被人一把拉了過去。蜜兒心口一驚,眼見得眼前那雙清冷的眸子,方才放下心來。
明煜将人拉着身後,方與吉祥道,“有勞小公公了。人我一會兒送回去。”
“诶。都督莫客氣。”吉祥結了禮,方退出了小樹林後。
蜜兒方被他吓得不輕,“二叔,你下回能不能露個腳步聲兒啊?”
“……習慣了。”明煜淡淡一聲,他走路沒聲兒,真是做暗衛的時候便習慣了。
“我正當差呢,娘娘還在養心殿裏陪着陛下用膳。”蜜兒話中幾分埋怨着,“你這般将我喊了出來,一會兒娘娘若尋不見人,怎麽辦?”
“……”明煜見得那張小臉,氣鼓鼓的。他卻只覺好笑,擡手去捏了捏她的小臉蛋兒,“吓着了?”
陛下讓江弘派人來與他傳話,這其中意思,他自心領神會。
那日他陪着聖駕從坤儀宮裏出來,方回了養心殿,皇帝陛下便讓人送來兩大箱子珠寶頭面,讓他來選。
還語重心長道,“追女孩子,只送糯米糕像什麽樣子?”
“是明府裏窮得開銷不起了,還是嫌朕虧待了你?”
“選幾個人家喜歡的,下回送這個!”
明煜望着那一箱子金銀翡翠幾分為難,他只見過丫頭素妝打扮,這些金銀顏色,在她身上未免太不和氣了…
“這是聖旨!”皇帝強調了一聲。
明煜這才挑挑揀揀,從一堆金銀璀璨之中,選來一支白玉梅花簪,收了下來。
蜜兒氣過了,方借着燈火餘光打量起他來,“二叔是從哪裏回來?”他今兒換了一身霧白的蟒袍,本該趁得那身形更整潔氣質的,蜜兒卻見得好幾處林亂,鬓角發絲,衣領子,似是将将趕路回來。
“方去了北城樓巡視,趕着宮中落鑰回來。”
蜜兒踮了踮腳尖兒,方擡手夠着他的鬓角,與他理了理那兒的碎發。肩頭卻被他捂着,落了下來。也不知他哪裏拿出來的一柄發簪,直插去了她的發髻上,“好不容易尋着個耐看些的與你。”
蜜兒擡手摸了摸,那白玉觸手升溫,上頭梅花雕得精致利落…二叔還是頭回送她這些頭面,她問,“我能不能,拿下來看看啊?”
“不行。”
蜜兒嘟了嘟嘴,卻聽他道,“夜裏回到坤儀宮裏梳洗卸妝,再取下來看。”
“……那也行吧。”她自幾分小高興,卻遠遠瞥見養心殿裏,娘娘被舒嬷嬷扶着從殿內出來了,正要上軟辇,該是打算回宮了。她幾分慌慌張張,“我得回去侍奉娘娘了,二叔。”
明煜也見得那邊的儀仗燈火,這才松開拉着人手臂的手來,“去吧。”
“走了走了。”蜜兒邊說,邊還摸了摸發髻上的簪子。行出去幾步,方想起轉身回來與他笑道,“還沒謝二叔呢!”
明煜抿了抿唇,“慢些回去。”
蜜兒加緊了些腳步,方随去了安嬷嬷領着一行善食宮女後頭,往坤儀宮裏去了。
那道山藥湯羹,被許祯琪列成了每日藥膳,說是再好的藥膳,也得服用一段時日,方能見得效果。回到來坤儀宮,蜜兒自又去了小廚房裏與娘娘做湯羹。等得到了娘娘用夜食的時辰,蜜兒方端着湯羹入了偏殿裏伺候。
方将手中的湯羹放下,蜜兒卻被娘娘拉了過去,“你也過來與我看看,再過兩日便是陛下的萬壽節。我與陛下送哪樣兒做生辰禮的好?”
蜜兒見得娘娘手中持着的,左邊是白玉和墨玉做的棋盤棋子,右邊是一身常服,袖角裙尾,都是精致的祥雲和仙鶴。蜜兒與娘娘福了一福,方問道,“娘娘親手與陛下做衣服了?”
“嗯。”皇後道,“好些年都沒做過了。碰巧今年有孕,什麽都做不了,哪兒也去不了,只好尋着些手活兒做來與他用。”
“蜜兒覺着,娘娘不管送陛下什麽,陛下都會喜歡的。”
皇後望着蜜兒一笑:“你嘴到是巧着。”
“蜜兒說的是實話。陛下那麽疼愛娘娘,娘娘不管送什麽陛下都喜歡。”蜜兒扪心自問,是大大的實話。自打入宮一來,陛下與娘娘人前人後都如一對尋常的恩愛夫妻一般。
皇後眉頭微起,只道,“他嘴上說都喜歡,那也是禮數。我自想着,他能真的開心些。龍椅上坐久了的人,看什麽都不覺着新鮮了。”說罷了,方将手中兩件東西,都送去一旁舒嬷嬷手上。
蜜兒道,“娘娘多慮了。”
“娘娘本身就是陛下最大的禮物了。越是珍貴的東西,越是用金錢換不得的。娘娘只需珍惜着自己,還有肚子裏的小皇嗣便好。”
舒嬷嬷一旁聽得,也連連颔首,“這話奴婢與娘娘說,都不新鮮了。這回兒好了,有人來勸娘娘了!”
皇後面上這才重新揚起幾分笑容,手撫去了高高隆起的肚子上,“若能如陛下的心願,與他生個健健康康的小公主才好。”
**
次日起來,蜜兒便發現,許太醫上回開的黨參麥冬用完了。
晌午,蜜兒拉着碧雲一道兒去趟太醫院,再與娘娘領些回來。
萬壽節将至,皇宮各院裝點一新。途中辦差的宮女太監們也絡繹不絕。
蜜兒聽得內侍們提起過,萬壽節是陛下的大壽,除了大赦稅收,慰藉災民,犒勞邊疆戰士,最隆重的活動,便要數在慶豐殿中辦的壽宴了。屆時宮中妃嫔、宮外家臣,一同入殿與陛下賀壽。該得好生熱鬧一番。
繞過幾處宮牆,正上了宮苑之間的青磚大道兒。
蜜兒與碧雲貼着牆邊走着。宮女兒們身份不高,自是不敢行去中間的,随便沖撞個什麽人,不定都是個大人物。
蜜兒卻見,遠遠迎面行來一行僧人,各個身披袈裟,手持經筒,面上莊嚴肅穆。只那當中一人,身上的袈裟顏色與其他人不同,更是深一些。蜜兒不自覺定睛看了看,又覺着幾分眼熟。
等那行人再走近了些,蜜兒方認得出來,是清明她與阿娘上香的時候,在相國寺後山上,遇到的那位好心法師。法師那時,還與後山上的墳靈們一道兒念了經,超了度。
等人到了跟前兒,蜜兒壯了壯膽兒,自行過去與人福了一福。
“法師,又見您了。上回的事兒,可要再多謝您一回。”
蜜兒說罷,雙手合十與法師拜了一拜。不知怎的,她自覺着這位法師身上似是自帶佛光,便就不自覺,讓人心生崇敬。拜一拜,該是最好的禮數了。
法師微微揚起嘴角,合掌還了禮。未曾多答話,便領着一行僧人,繼續走開了。
蜜兒被碧雲一把拉了回去,“你認得桑哲法師麽?”
“不大認得,就是有過一回善面。”
碧雲似是松了一口氣出來,“那可是相國寺大主持,大周的聖僧。此回進宮,該是來與陛下的萬壽節祈福的。你是在哪裏見過人家?”
“……”蜜兒幾分吃驚于桑哲的身份,可上回見過人家,卻也是真真切切的。“就在相國寺後山上。法師很好人,清明節的時候,曾與後山衆英靈念經超度。”
碧雲眼裏閃過幾絲羨慕,“那你家的先人們可是有福了。”
“法師這些年只接皇家的法事,早就不問其他的事情了。”
蜜兒聽得仍有幾分驚訝,想了想又覺着:
她阿娘,該真是有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