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鴨母撚(二)
鴨母撚是他們這一邊的傳統小吃,換句話來說就是糯米湯圓。
不過,這跟傳統的糯米湯圓還是有點區別的。
鴨母撚制作要求比糯米湯圓要嚴格得多。
鴨母撚的餡有四樣:綠豆餡、紅豆沙、芋泥、芝麻糖,每粒的餡約15克,比傳統的糯米湯圓要大得多。因為鴨母撚的形狀像母鴨在水上游蕩浮沉而撰名。
買回來材料之後,林巧遇将食材等放到自行車後座綁好,然後才踩着自行車回家。
一回到家,還沒有等她将她車上的東西給卸下來,易春梅就看到了,頓時瞪圓了眼睛,失聲地問着:“你買那麽多東西做什麽?你哪裏來的錢?”
過于震驚之下,易春梅都忘記責備林巧遇什麽事情也不做,坐自己車獨自出去一天。
“我借我姐的。”林巧遇一邊将車上的東西卸下來,一邊說着,“我明天打算自己做些小生意。”
“生意?”易春梅頓時就像是炸了毛的貓一樣,差點就跳起來,“你去做生意?你要做什麽生意?做生意不是你想做就做得了的。要是每一個人都像你這樣子做生意,那田裏的地都沒有人耕了。”
“媽。”林巧遇一臉平靜,說,“我只是試試,不行的話,我二話不說就去深市打工。”
易春梅氣得渾身發抖,大叫道:“好啊,你長翅膀了?都不聽我們的話了?等你爸回來,看你爸怎麽收拾你!”
林巧遇聽到爸這個詞,身體不由自主地抖了抖。
要說整個家裏,她最怕的不是嘴巴厲害,心卻非常軟的媽媽,也不是刻薄的大嫂,而是寡言少語的爸爸——林偉國。
她爸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跟村裏的所有的男人一樣,踏實勤幹。
雖是寡言少語,但是脾氣暴躁,為了守舊,一言不合就開打。
他教育孩子喜歡打,一頓不行,就兩頓。
Advertisement
林巧遇小的時候太調皮,又不愛幹活,所以時不時挨打,長大一些,不調皮了,但是一直到上初中,林偉國覺得那麽大的孩子還打不好看,所以,也就沒有像往常一樣經常打林巧遇。
可是,這并不代表着他不打,相反,若是林巧遇不聽話,他肯定是會一個巴掌就扇過來。
昨天晚上隔壁村有戲聽,她爸過去了,很晚才回來,所以也就沒有知道她和林家強的事情。
林巧遇告訴自己她不僅是十八歲,她的靈魂已經幾十歲了,加起來比她爸爸還大,根本就不需要怕她爸爸。
這般想着,林巧遇慢慢地舒了一口氣,說:“等他回來,我會跟他解釋清楚的。”
雖是這樣說,但是林巧遇心裏卻有些忐忑。
她的爸爸她知道,非常地固執,而且專橫,說一不二。
她對于說服她爸不是很有信心。
等林巧遇将東西放好,将自己買好的糯米用熱水泡好。
本來要泡一個日夜的,但是現在時間來不及了,就用熱水泡了。剛做完這一件事,就看到她爸從大門走進來,黝黑的臉看不出什麽有什麽表情。
“爸。”林巧遇上前,擠出一個笑容,“回來了?”
林偉國點頭,将自己手中的鐵鍬遞給林巧遇,然而大步地走進壓水井,洗了個手,又洗了把臉。
林巧遇放好鋤頭之後,然後去廚房端菜。
吃過飯之後,還沒有等林巧遇收拾桌上的碗筷,邱鳳就添油加醋地将她拒絕和林家強訂婚的事情說出來,并且還重點地提了林巧遇去向林巧梅借錢做生意這一件事情。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她爸今天不知道,明天也會知道。早說比晚說要好一些。
林偉國聽完之後,面無表情。
邱鳳急了,又說:“爸,巧遇要是錯過林家強,以後哪裏能找到那麽好的對象?再說了,女孩子家家的,在外面做生意算怎麽一回事?”
她之前也向林巧梅借過錢,但是林巧梅卻說自己沒有錢,轉頭就借給了林巧遇兩百塊。
哼。
既然她得不到,那誰也別想得到。
林偉國看了林巧遇一眼,眼神非常地淩厲。
那刻在骨子裏的害怕讓林巧遇的身子一下子就顫抖起來,不過,很快,她就冷靜下來,說:“是的。我不喜歡林家強那人,看到他就惡心,這樣子,我又怎麽可能跟他訂婚?”
“至于做生意,我不想去打工,所以想着自己做點生意。等賺到錢了,我會交夥食費的。”
林偉國沉沉地看着林巧遇,正當林巧遇以為她爸會一巴掌就扇下來的時候,林偉國卻是終于開口:“你做生意若是失敗了呢?”
失敗了?
林巧遇猶豫了一下,說:“那我就去打工,然後接受家裏安排的相親。”
她不相信自己會失敗,若是失敗的話,她就到深市打工,攢點小錢,再重新開始創業。
努力工作可以讓人解決溫飽,但是創業卻是能讓人暴富。
重活一輩子,她不想過那種苦逼逼的生活了。
林偉國點頭,說:“記住你說的話,若是你做不到,那就別怪我了。”
說罷,他起身出去了。
邱鳳一見主角都走了,覺得沒有意思,撇了撇嘴,起身離開。
林巧遇和易春梅收拾碗筷。
洗完碗之後,林巧遇把柴放到竈裏燒着,然後自己拿桶,絲瓜刷去将家裏的石磨給洗幹淨。
洗幹淨之後,林巧遇又将拿水桶舀了開水,将這一個石磨給沖一下。
弄好之一切之後,她将泡的糯米拿過來,又另外拿了一個桶,還有用粗布做好的白色的布袋,将布袋套在石磨的出口,底下再放一個桶。
而後,又拿了一個勺子,舀了半勺糯米和水放到石磨蓋上的入口處,而後開始磨。
上輩子,在那一家海鮮店裏做了那麽久,她能非常熟練地使用這一個石磨。
正忙着,易春梅忽然過來,幽幽地說:“你去放米吧,我來磨。”
說罷,不由分說地将東西給奪過來了。
林巧遇震驚地問着:“媽,你怎麽來了?”
她從來沒有想到,她媽竟然會過來幫忙。
易春梅看也不看林巧遇,只是嘆氣說:“你既然選擇這一條路,以後就不要後悔。好好的福不享,非要去擺攤。”
“等以後你失敗了,後悔都沒有用。”
終歸是自己的女兒,所以,即便是生氣,她還是舍不得女兒吃苦。
“媽,”林巧遇感激地說着,“謝謝你,等我以後賺錢了,給你買一個金镯子戴。”
全家都知道她要磨米漿做鴨母撚,但是除了她媽,沒有一個人過來幫忙的。
就連她弟弟,不用上課,不過來幫忙舀一下米就算了,連問一聲都沒有。
“我不要金镯子帶,你好好相親就好了。”易春梅說道。
真的,她女兒好好相親,找一個好男人嫁了,有一個好歸宿,這比給她買金手镯還要好多了。
林巧遇:……
她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再相親了。
林巧遇沒有再說話,只是沉默地放米。
半個多小時之後,林巧遇終于給米給磨好了。
她将那米漿的袋子給紮緊,放到膠桶的橫杆上,然後将又去準備餡料。
一直忙活到晚上十點,林巧遇這才去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她又起來将芋泥弄好等,然後将所有的東西全都搬到三輪車上,然後踩到了市區。
三輪車是她向二姐夫借的。
當年,二姐夫買了三輪車,一邊買豆腐,豆腐角,一邊買豆腐花,後來覺得買豆腐花賺得少,又累,所以也就沒有再賣了。
這三輪自行車就閑置下來了。
正好方便她。
來到擺攤的地點之後,林巧遇向管理處交了管理費,然後升起煤,煮着糖水和甜湯。
甜湯是用桂圓,紅棗,銀耳、紅薯、紅糖等一起煮的,煮好之後,舀上三顆鴨母撚放到甜湯上,就成了一碗地道的靈山鴨母撚。
煮着這些東西之後,林巧遇開始包鴨母撚。
昨天晚上,她已經将漿粉給倒出來揉壓,讓漿粉變得又柔又韌,現下,她取一些米漿,做成小酒杯般的耙皮,包上自己精制的餡料,捏成鴨母撚。為了區分每一料餡料的不同,包的時候,要在每一個餡料上做記號,比如有些形狀略圓,有的略尖等。
不同餡料做好的鴨母撚放一堆,有客人來的時候,直接就煮就好了。
一邊包着鴨母撚,一邊在招呼着。
雖然已經挂出鴨母撚這個照片,但是林巧遇還是覺得,還得大聲招呼,要不然,別人不知道她這裏賣的是鴨母撚,畢竟很多人都不看招牌的。
過了一會兒,就有人過來了。
林巧遇趕緊快速包完手中那一個鴨母撚,而後滿臉笑容地問道:“您要什麽餡的呢?”
“一樣要一個。”那個拎着公文包的中年男子掃了一眼招牌,看清楚那上面羅列的餡料,說着。
“那您先到旁邊的小桌子上坐着,等會就好。”林巧遇笑道。
因為是小本生意,所以她只帶了一張小的折疊桌子,放了四個折疊小板凳。
不一會兒,等鴨母撚浮起來,林巧遇就将四個如同白色荔枝一般大小的鴨母撚撈起來,放到一邊早就準備好的甜湯中,端過去給那個中年男子。
因為攤子小,不好洗碗,所以林巧遇直接就在碗裏套一個小的塑料袋。
至于勺子,也弄了幾十個,正放在開水鍋裏燒着消毒。
到了下午,随着逛街的人增多,她的生意也逐漸回起來了。
等後來,她的湯圓都賣完了,但是還是有人過來。
林巧遇只得讓他們明天再過來了。
收了攤之後,林巧遇并沒有立馬回家,而是跑了一趟市場,再買多一些原料。
她也沒有想到,生意竟然那麽地紅火,畢竟她是第一次在這裏賣鴨母撚,這一條街也有幾家在賣,但是竟然能賣得那麽快。
想到今天下午這生意,林巧遇的心變得火熱起來了。
還沒有回到家,遠遠地,林巧遇就看到有一個人站在她家的大門站前。
騎近一看,是她媽。
“媽,你怎麽在這裏?”林巧遇下車問着。
易春梅上前去幫着林巧遇将東西推到院子裏,說:“我幹活回來,看到你還沒有回家,就出來看看。”
事實上,她今天是想跟着孩子一起去市裏,想幫着女兒賣一下鴨母撚的,但是孩子她爸不讓去。
她今天在山上幹活,一天都心不在焉的,後來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提前回來了。
那草明天再拔也是一樣的。
一回來,看到巧遇沒有回來,她就守在大門口。
“今天的生意怎麽樣?”易春梅不等林巧遇搭話,就急急地問着人,“鴨母撚賣得出去嗎?”
她掃了一眼,看到車上的東西滿滿當當的,以為生意不順利,又繼續說着:“賣不出去沒有關系,我們再賣別的。”
市場那麽多人賣這個,別人怎麽會過來買一個新手做的鴨母撚?